学佛笔记

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
2024-10-11 09:45

每当我们面对佛陀,反观其心, 佛是圆满的慈悲心, 清净心, 觉悟心, 平等心, 愿力心, 念念不舍众生的心, 而我们是有求的心, 执著的心,分别的心, 贪心、嫉妒心、嗔恚心、种种自私自利的心, 而虚度人生, 口念弥陀, 心在有求, 所做的-切又是为冤亲, 而又执著于相上, 执著于文字。

受戒, 是一种形式,我们真正的受戒, 心、身、口、意, 我们是否做到以戒为师, 以戒修我们的身口意, 以戒修正自己, 不是看别人如何, 而是自己做的是否如理,真正做到以戒为师的修行人, 我们学佛从自身做起, 如理如法修正自己, 从家庭做起,以身度化有缘人。

慈悲心从何处来, 冤亲平等中来, 忍辱中来, 没有贫富之分,贵贱之分, 面对逆境不起嗔心,所谓的逆境, 都是自己种的因,而是在冤冤相报, 深信因果,小恶不去, 终究注成大祸, 我们修行修的是慈悲心。

平等心, 是我们修行不可缺少的, 众生本具有的佛性, 被五欲、我执、贪、嗔、痴所迷惑,生在假相中,以假当真,分别着事事非非,善与恶,好与坏,贫富贵溅,我见.他见在束缚着迷中的众生,我们以平等心对待一切,没善没恶,唯心所变,一切都是因果的相续相,都是在成就我们,在因地上种殊胜的因,慈眼视众生,平等心是恭敬众生中来。

觉悟心从明理中来,深相因果,世事的无常,生老病死的苦,五欲在迷惑着人们,认识到假相,才能放得下,放下我们的贪心、执著的心、分别的心、有求的心,我们才能得到圆满的觉悟心。

清净心从忍辱波罗密中来,面对嗔恨,我们以悲心去感化,以清净心感化分别、贡高我慢、悭贪、嫉妒,心包太虚,拓开心量,量周沙界,与法界溶为一体,乃至整个宇宙虚空,心清净了,我们就在净土,极乐由清净心所变,用我们的心度化有缘人,以悲心不舍-众生,学佛人都能如此,极乐在世间,我们就在人间极乐。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为的是真正的解脱,苦的根本源于五欲,我们以大愿,修圆满的菩提心,菩提心是我们用之不竭,取之不尽成佛的根本,菩提心贯注在我们生命中,菩提心贯注在我们生活中,起心动念中,没有菩提心何谈修行,没有菩提心何谈消灾免难,菩提心是成就我们的道心,菩提心使我们行普贤行,修的是菩萨道,我们以菩提心修行,今生定能解脱。

我们为什么学佛,因六道轮回的苦,世间一切的假相都是无常,今生多么难得的人身,多生多劫因业而在轮回中,不是人们常说的,一切由天注定,而是由众生的业力在牵引,众生因无明种下种种业的因,才有了轮回,我们如何改变命运,如何以愿克业,菩提心使我们改变一切,离相修善,处处升起感恩的心,我们以佛心在做佛事,我们以佛心在念念不舍众生,不看别人如何,我们自己是否做到。

End

“成佛的”《妙法莲华经》

◎ 大 安《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余字。梵文 Saddharma,中文意为妙法。Pundarika 意译为白莲花,以莲花(莲华)为喻,比喻佛法之洁白、清净

心静,便是菩提

心静,便是菩提。静心,便是清喜。能心静的静心者,便是思想最饱满、心境最怡然、气质最韵致的快乐之人。静里才能听见咚咚心跳的声音,才能听到幽幽心音的淙淙;静里方可看见灵魂袅娜的娉姿,方可看到情丝万丈的旖旎

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

每当我们面对佛陀,反观其心, 佛是圆满的慈悲心, 清净心, 觉悟心, 平等心, 愿力心, 念念不舍众生的心, 而我们是有求的心, 执著的心,分别的心, 贪心、嫉妒心、嗔恚心、种种自私自利的心, 而虚度

李炳南:学佛求成佛,成佛仗弥陀

时间地点:乙丑年在鹿港布教所主讲人:李炳南弟子吴碧霞敬记本人年已九十八,做事总是有心无力,今日难得见面,谈话就只拣重要的来谈,谈过之后,最要紧的,还是在于大家的实行。我们为什么学佛呢?学佛,就是大家都

黄念祖:菩提道场 第十五卷

菩提道场 第十五卷黄念祖老居士【又其道场。有菩提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华果敷荣。光晖遍照。复有红绿青白。诸摩尼宝。众宝之王。以为璎珞。云聚宝锁。饰诸宝柱

刘素云:成佛的秘诀是什么?专修

真正求往生的人,身心世界一定要放下,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想阿弥陀佛,只念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念,万缘都放下。不但世间法不想、不念了,所有的一切佛法也不想、不念了,这样的人一定

刘素云:我一定要成佛,工作照样做,日子照常过。

可能我的条件和你们比起来比较好,因为我有我的护法,给我创造这个宽松的环境。你说谁不是有一个家庭,我也有丈夫,也有儿女,也有亲朋好友,你说这些我统统放下,你们谁都不要来,我都不理你们了,你们给我让出时间

刘素云:看破、放下,是成佛必由之路

一、听经明理是看破放下的基础1.会听经、读经。不执著文字相、言说相、心缘相。不要拿凡夫之意解如来真实义。2.听有所悟。悟是我的心,要用心听,要用诚敬心去听,才有所悟。3.悟有所行。悟到的要落实生活中,

刘素云:众生皆可成佛,放下便是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心得体会题目是:众生皆可成佛,放下便是。我的姐夫郭永发(刘素青老居士的丈夫)今年五月二十日(阴历四月二十二日)早八时预知时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作佛去了。他的往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也

南怀瑾:《楞严经》最重要的一段: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千万背来哟!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哟!真的哟,比什么咒语都厉害哦!佛都告诉我们了。这叫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在这一段。你们听《楞严经》,这

深心与菩提心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什么是深心呢?深心是菩萨净土,一切功德,万善庄严,没有哪一点不修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今天叫你做件小事,马上就想为什么找我,为什么不找别人?这样子怎么成就功德?什么是

大乘佛教的灵魂是发菩提心

大乘佛教不管是烧香拜佛、诵经磕头,还是闻思修行,任何一个善事都离不开菩提心。任何善事行善都要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去做,这样才能叫做大乘佛法。没有菩提心不叫大乘佛法。没有菩提心不叫做大乘佛法。大乘佛教的灵魂

佛说菩提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万人,其名曰智幢菩萨、法幢菩萨、月幢菩萨、日幢菩萨、无量幢菩萨、跋陀波罗等,十六正士,文殊师利等。六十同意、弥勒菩萨等,贤劫一切菩提萨埵

为什么要孝顺父母?怎样将菩提心落实在孝道?

一、为什么要孝顺父母?知母:三界轮回中的一切众生无一不曾做过自己的父母,大至老虎、狮子,小至蚊虫、蚂蚁,没有一个众生没有当过自己的父母。只是由于不断投生流转,现在认不出他们是自己的父母而已。实际上,每

人成佛成

◎ 启 禅或问:如何是佛?启曰:踏破天关,廓然无圣。问:如何是一阐提人?曰:尊重礼拜,趣向正道。问:如何是真修善人?曰: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摘自《问道》

菩提心

经上说:修行若不发菩提心,终成魔业。古德说:修行不发菩提心,譬如耕田不下种。由这两段经论看来,可知发菩提心,为修行上最起码和最重要之条件。那么,菩提心究竟是什么?含些什么意义呢?按菩提二个字是梵音,东

菩提树

◎ 吴冠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此话已经不新鲜。全靠这公园养我们这方的老人和儿童。一位邻居指着我们楼群中的小公园感慨地说。我们这个公园长约数百米,宽约百米,布满高大的垂柳、雪松、槐树、泡桐及各种形态和色

净土法门与发菩提心

净土法门与发菩提心◎ 智 敏我们修净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做阿伽陀药的话,这就是无上的密。这一句阿弥陀佛,里面可以包涵八万四千法门,这么多法门都摄在一句佛号里面,即是密法的陀罗尼总持法门

成佛之捷径

◎ 印 光 夫释迦、弥陀,于往劫中,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一则示生秽土,以秽以苦折伏[1]而发遣;一则安居净土,以净以乐摄受[2]而均陶。汝只知愚夫愚妇,亦能念佛,遂至藐视净土,何不观《华严入法界品》,

慎因果种菩提

慎因果种菩提◎ 土登相切桑布一谈到因果,学佛的人都头头是道,用来劝诫那些还在迷惑的人们.然而口上说得容易, 实际上真正畏因不行恶法的人少之又少, 这个不良现象让我们痛心不已! 为什么这么多的人造下恶因

菩提心影

律航法师大觉之由何所有,一念无明万象峙。大师久证无生理,来来生生空中迹。大愿无边尽虚空,不择六道作导师。万年一念本寻常,何争来早与来迟。上来八句偈颂,是律航为纪念慈老恩师示寂三周年而作的。此次永久纪念

菩提的训练

菩提的训练希阿荣博堪布世间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依赖各种因缘,念念生灭,没有什么是完全孤立、自给自足的。了解无我,可以帮助我们淡化分别念,认识到倾尽全力去搭建自我的堡垒、坚守人我的区别和界限,不仅是痛苦

元音老人:人人皆当成佛

【本文是由明如、明仁二居士根据元音老人生前(1995年)在青岛所作的一次开示录音整理而成的。原整理稿附有前言和后记,今只取开示的正文部分。】阿弥陀佛!你们都好。你们善根具足,有福德,所以能修道,将来必

菩提心的尊贵殊胜及其功德

首先来讲一讲发菩提心的尊贵:讲到菩提心的尊贵,要从比较上或举喻来说明,始能显示出来。佛陀在大乘经典中特别指出发菩提心的尊贵明文,可说是很多很多的,现我简单的举出几则来谈谈。经中举喻说:如有一大龙王,在

发菩提心 行菩萨道

◎虚 云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来此,无非希望得些益处。但若想得益,自须有相当行持,如徒挂空名,无有是处。诸位须知现既归依,即为佛子。譬如投生帝王之家,即是帝王子孙。但能敦品

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此标题是出自《华严经》里的偈子,全偈应是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在日常的修学生活中,我独自思惟,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否与佛陀教导的法相应。想起这首偈子,便想深入了解菩萨的心和众

见性成佛

正果法师见性是禅宗的根本目的,参禅者必须透过的关门,古今参禅人的第一要事。所谓见性,即开发自性,彻见自己本来心性,自觉到本来具有的佛性。换句话说,就是离一切对待,一切矛盾,超然独脱,无执著,无绊累,触

青色菩提

青 色 菩 提◎ 证 严天堂和地狱都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与地狱,要怕的是心的偏向。有人点灯求光明,其实真正的光明,在我们心里。佛前的灯不必刻意地去点,要紧的是点燃我们的心灯。 摘自《

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

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 济 群如何区分大乘与小乘?很多人都以为,修学大乘经典便是大乘行者,修学小乘经典便是小乘行者,却极少从自身的发心进行考量。汉传佛教为大乘佛教,因而,中国像教徒多以大乘行者自居,似乎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讲成佛的诀窍

我们修法的目的,是为了打开本来见到本性。心中心法是密法的心髓部。密法含九乘次第,就是外三乘、内三乘、密三乘。心中心法是密三乘最后的心髓部分。在西藏、在日本,要经过好多年的修行,才可以传授这个法。现在我

发本心而成菩提

◎ 夏坝降央克珠何谓发心?发者,是发起,故发菩提心者,便是发起成佛的心。简言之,发心即是发菩提之心。由其本初之心,加以助缘,而成就纯善之心,以助成大乘之行,此即为发起菩提之心。在佛法中,发菩提心者,崇

烦恼菩提

◎ 慧 明 诸同学!何谓烦恼菩提?盖烦恼与菩提,不出一心。烦恼之事,确是修行人证悟菩提必有的过程,今略说之。烦恼菩提,含有二义:一则火中生莲义,二则转识成智义。 云何火中生莲义?火喻烦恼,莲喻菩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