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佛教圣地,曾经寺院遍布,梵刹林立,唐朝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就是最好的写照。除了南朝,南唐时代是南京的又一个佛教高峰,史书说“都下赡僧逾万人,造塔建寺,日不暇给。”佛风之盛,佛塔之多可见一斑。不过,时光早已摧没了那些高耸的塔身,能够幸存至今的真是成了凤毛麟角,十分珍贵。在栖霞寺就有一座建于南唐时代的石结构宝塔——舍利塔。
据《建康志》记载,舍利塔是隋文帝杨坚埋葬舍利的处所。它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为五层方形木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现存的栖霞寺舍利塔为五代南唐(937~975年)时笃信佛教的两位大臣高越和林仁肇,在已毁坏的隋唐舍利木塔的基础上,重建的八角五层密檐舍利石塔,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最早的密檐式舍利石塔。
栖霞寺舍利塔为密檐式(注:密檐式塔为中国佛塔主要类型之一,是一种由楼阁式塔演变而来的新式佛塔,为砖石结构),五级八面。塔高为18.04米,全用白色石灰岩石砌造。自下而上分为塔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塔座3层,自下而上为基座、须弥座和仰莲座。基座平面雕刻游于海水和祥云之中的龙、凤、鱼、鳖等纹饰,侧面雕石榴、凤凰图案。须弥座上下叠涩部分,侧面雕覆莲及石榴、狮子、凤凰纹饰,中间束腰部分作八面体,八个转角处均雕作半圆形角柱,柱上浮雕力士和立龙形象,柱间浮雕释伽牟尼“八相成道图”。
释迦牟尼“八相成道图”,是佛教绘画、雕塑等艺术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描绘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一生中的八个重要阶段,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般。释伽牟尼“八相成道图”是栖霞寺舍利塔塔身浮雕的最珍贵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每幅图案的结构严谨而自然,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衣饰器具雕刻得十分精致,装饰华丽,堪称唐宋之际江南石刻艺术的杰作,为佛教艺术在江南的代表作,是研究古代佛教、艺术、文化的珍贵实物,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栖霞寺舍利塔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完好,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End
袈裟下千年的承诺,九朝天子命,十世状元才,今生遇正法,披得福田衣选择了一条清净无悔的路,是宿世因缘,也许是对佛陀的许诺,是对自己的负责若以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修行是一种心境体验,
◎ 江 总小序:壬寅年十月十八日,入摄山栖霞寺。登岸极峭,颇畅怀抱。至德元年癸卯十月二十六日,又再游此寺,布法司施菩萨戒。甲辰年十月二十五日,奉送金像还山,限以时务,不得恣情淹留。乙巳年十一月十六日,
吠舍离不仅是佛陀最后开示法义、并告知弟子们自己即将入灭之地,还有许多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亦在此发生。就在吠舍离,佛陀做了一个足以在僧团和当代社会激起惊涛骇浪的重大决定,那就是女众终于得以受戒进入僧团学法
2017年1月8日,路千方,河北省井陉县天长镇北关村一名普通农民。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千年庙宇及佛像的看守者。30多年前,路千方从母亲手中接过巡护千年摩崖佛像庙宇的重任。从20多岁的青年,到满
中国历史的发展,如同陀螺的运动,不停地旋转,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在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中,有某种恒定的东西,始终保持不变。杜牧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后人复哀后
碧落寺位于晋城市西北约7.5公里处的泽州县巴公镇,南连氏村东。它背靠碧落山,面对万松岭,坐北朝南,依山而筑,是古泽州境内创建时间最早、建筑规模最大、声望最为显赫的寺院之一。据石窟西窟外石阶旁题记,寺始
两小时的修行,上千年的功效!每天投资两个小时的打坐,有上千年之久的功效。因为当你打坐进入永恒时,时间停止了。这不只是两个小时,而是百千万亿年的进化和发展。你进入了不同的时空,就是这样子,你重新充电之后
晨光中,栖霞寺山门前香客纷至。信徒点燃檀香、四面祭拜,虔诚祈祷、祈求来世今生富贵平安。香烟袅袅、直升西庭,佛闻欢喜;古木参天、远山肃穆,佛法庄严。舍利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2年)。初为木塔,后
在巴岳山南麓山腰上,立着一座千年古刹,这就是与华岩寺齐名的巴岳寺。传说,这里还留下了3件张三丰的宝贝。布局精巧结构仿造华岩寺巴岳寺建于唐代晚期,史料记载,巴岳寺原名普门寺,明代永乐六年,该寺被明成祖敕
每天投资两个半小时的打坐,有上千年之久的功效。每天投资两个半小时的打坐,有上千年之久的功效。因为当你们打坐进入永恒时,时间停止了。这不只是两个半小时,而是百千万亿年的进化和发展。你们进入了不同的时空,
延年益寿--辟谷术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即不食五谷杂粮。 道教从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黄庭内 景经》云:百谷之食土地精,五味外羙邪魔腥,臭乱神
前言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已经2000年左右。两千年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摄,其结果,既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也极大地改变了佛教自己的形态,从而使外来的异邦宗教,逐渐演变成中国佛教,成为中国
沈阳舍利塔沈阳舍利塔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45巷15号,称塔湾舍利塔,因佛塔内供藏1548颗“舍利子”,所以又称无垢净光舍利塔。"该塔建于辽代重熙十三年(1044年),由北方契丹人修筑,1640年(清
座落在城南的舍利塔已经成为这座临江小城唯一的古董,它古拙的身躯无言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俯瞰着脚下这块土地的风起云涌。古塔不是太高,十三层,砖木结构,九丈余;谈不上雄伟,孤单单的,就像个木讷的老人;也谈
开福寺舍利塔(景县舍利塔)开福寺舍利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州衙西北角(今景县中学)。明永乐五年(1407年),景州僧正如郎募修,天顺元年(1457)重修。清康熙十一年(167
武安舍利塔位于邯郸市武安市东门里,塔高38.71米,通体砖砌,共有13层。平面呈正八噗形,每边长3.4米,造形玲珑古香;远望挺拔雄伟,每层东南部四面正中有券门,出檐下有砖砌斗拱,各层斗拱垛数,尺寸大小
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佛教圣地,曾经寺院遍布,梵刹林立,唐朝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就是最好的写照。除了南朝,南唐时代是南京的又一个佛教高峰,史书说“都下赡僧逾万人,造塔建寺,日
天成寺舍利塔又名古佛舍利塔。位于蓟县盘山莲花岭北的翠屏山下,天成寺大殿西侧,飞帛涧旁。始建于唐,重建于辽天庆元年~十年(1111~1120),明崇祯年间重修,1942年为日本侵略军焚毁,1980年修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