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起心动念莫为自我,要为众生
2024-11-19 08:04

仁德上人

佛性在六根门头放光,起心动念、见闻觉知,随缘妙用真诚的爱心、慈悲心,没有一点过失,业障习气毛病是情执私心与执着挂碍。如果自己的心被外界的人事物迷住,想不开、过不去,想得死去活来的难受,这就证明自己的心被魔迷住了。对自己身边一切人的真诚爱心、关怀帮助,这是应该的,是佛性本能的慈悲妙用;如果自己的心,自己不能当家做主,被人迷住、被境相迷住、被法迷住、被神通感应迷住,或者被道理语言文字迷住,证明自己的心已经着相入魔了,一个入魔着相透不过的迷惑心,不可能没有痛苦烦恼。如果自己的心想一个人,想的不能自控、不能当家做主,这叫情魔附体入心;如果被境相物资等身外的东西迷住,想的自心不能当家,这是欲魔贪魔附体入心;如果执着空理、执着空无所有,解不开、过不去,这是空魔入心。

一个见性明理有智慧的人,明了一切皆是缘起性空,知道一切的人事物皆是一时幻现的水泡泡,只是一个虚幻的假相,自己的智慧心既不会舍弃眼前的一切妙用,更不会执着眼前的一切幻相,而是用平等的同体大悲心真诚实意的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让一切有缘的众生都能听闻正法,放下自私自利的贪心欲望追求,放下心中的一切情执挂碍与计较,真正达到离苦得乐的解脱境界,这是自己应该做的本分事。决定对一切的人事物不会产生一丝一毫情执与挂碍,只要自己心中还有一念的情执放不下,马上忏悔,知道自己的心已经入魔,快快从魔王的手掌中拉出来。魔王即是着相执着的我,佛是不着相、无我、无着的灵知真心啊!一个心空、无我、无着的人,起心动念不是为了自我,而是为法界一切众生。

人生活在世间,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死的、不是没有心念的,是会思想、能妙用,遇事知道应该怎么处理,是有心有念的大活人,只有一个活生生的活人,才可以做到修行二字。如果对一个死人再说修行,一个木头石块砖头、死去的尸体怎么修行呢?修什么呢?行什么呢?怎么修呢?怎么行呢?用什么修呢?用什么行呢?只有会起心会动念的大活人,才能真正落实做到修行二字啊!修行是什么意义呢?就是学会如何起心、如何动念。我们从无始以来把自己的心念用错了、用邪了、用偏了,起心动念不正确,因为在自己起心动念妙用之中,自己非要加进去一个我的东西,由于这个我的执着,使自己所有的起心动念全部错了、彻底错了,把自己彻底错误了的思想念头彻底改正过来,全部变成无我、无着为一切众生的思想念头,就名之为修行;修是表示修改、修正、修复、修回、修成、修好、修正确等等含意,行是落实做到。

身心按照正确的思想行为,如理如法地照办,按照佛教导的正确人生,不折不扣全面落实做到,能落实照办,做到真正无私、无我、不执着,遇事无烦恼,就叫修行;每一个人都在修行,只是自己修行的目标不一样,也就是用心不一样。真正的修行就是在自己每一个起心动念的当中不为自我、不想自我、不夹杂自我,无论怎么起心动念,没有一丝一毫为了自我的内容加在里边。只要是自己起心动念没有自我的执着、没有自我的知见,不是为了自我的什么用意,无论怎么样的思想行为,都是妙用佛性的大智慧大功德。因自己一切的妙用当体即是佛性,佛性是功德海,又是智慧海,又是慈悲海,又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法、无量无边的大利益啊!一个真正明白佛性清净、空性无我的人,不会再为自我的意思动一个念头,因为根本就没有自我,再为了自我干什么呢?为了自我的意思动心念,就是无明、就是烦恼、就会有矛盾痛苦与障碍,所有的一切烦恼生死轮回,都是由于起心动念为了自我。一个起心动念不是为了自我的明白人,决定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痛苦烦恼,因为这个人彻底放下了自我,自己的身心只是为了一切众生服务的工具,自己的一切心念都是为了法界一切众生。

你的情执、私心、贪心、争斗心,即是你的冤亲债主,身心放下不执着,即是真度众生,众生就是自私自利的我。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自私自利的我,这个世界独一的我,再怎么样自私自利呢?如果没有大家的互相帮助,这个世界一个人能生存下去吗?一个人在这个孤零零的世界里,又怎么样的生存下去?怎么样的生活呢?一个自私自利一切为了自我的人,活得再好有什么用呢?人类生存活着的意义,就在于能舍己为众生,能用自己的身心利益别人、利益法界众生;你有贪心、有私心、有欲望追求,把整个世界都给你,全是你自己一人的世界,有什么用呢?这个世界之所以充满乐趣,根本原因就是我们能在这个广大众生的世界里,发挥我们的平等慈悲心;如果没有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众生来表演示现,就算我们真正发了大菩提心,怎么来证明落实体验呢?广大无量无边的众生,才是我们磨练妙用修心的资粮啊!我们怎么能舍弃众生,专搞自私自利呢?

每一个人如果都是为了自我的私利,只想自己不管别人,一旦自己有了困难让谁来帮助呢?如果没有大家的热情帮助,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一个人,自己死了都不会有人埋葬尸体啊!一心为了别人就是为了自己,因为我为人人,人人都是为我,我的生存离不开别人,我的起心动念要真诚实意地为了别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即是我,我即是人,人我不二,还有什么私心分别呢?这个世界有自私自利的人,也有舍己为众生的菩萨,这才是有善有恶的人类存在;如果只是有自私自利的人存在,没有舍己为众生的菩萨示现,人类就会像动物世界里的野兽一样,你吃我,我吃你,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谁有力量就把弱者吃掉。我们看到动物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动物为了自己的生存,可以任意吃掉别的动物的身命,像这种互相残杀的恶业,皆是由自我的私心与贪心造成,皆是为了自我的利益而损坏别人的利益,为了保护自己而伤害别人,这样损人利己的恶劣行为就是走向地狱的因缘,只有无私无我,才能舍己为众生啊!

自私自利的人,无论怎么样的修行,不但不能帮助利益一切众生,反而会因自己的自私自利心伤害众生。因为自私自利的人,无论怎么起心动念都是把自我放在第一位,从来不顾及别人的心情,一心一意只是为了自我,想着自我的私利,为了自我的私利可以出卖自己的良心,可以做出很多没有道德、没有理智的伤天害理之事,自己一切的行为完全站在自我的立场上,这种魔子魔孙的自私自利鬼,无论怎么样的听闻正法,无论怎么样苦修,一个目标都是为了自我的私利好处。人的一生如果遇到自私自利的恶魔之后,无论你怎么样的对待他好,只要有一句话让他不高兴,他马上就会对你产生怨恨之心。因为自私自利的人,一生的心念行为都是为了保护自我的私利,如果有人损害了他的一点私利,他不由自主的就会争斗怨恨;一个自私自利的我,永远也无法真诚实意的为了别人,更不可能为了法界的众生。在自私自利的人心中,最重要的就是自我利益,对别人的事根本不关心,就算帮助别人也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如别人对自己没好处、没用处,他会讨厌别人、怨恨别人,这样一个起心动念的自私自利魔鬼,怎么会发起大菩提心为利益,救度法界的一切众生呢?一个心心念念为了自我私利的人,怎么能够成就菩提大道呢?

一个私心重的人,当然情执就重,相反,一个情执重的人,私心一定会厉害,一个私心情执严重的人,当然争斗心、嫉妒心也会严重。这无量无边的业障习气都是因我执而产生,我执是执着自己的身体产生我的执着,所以执着不放自己身体的人一定私心严重,私心严重的人一定情执重,情执重的人一定业障深,业障深的人一定习气毛病很多,习气毛病很多的人一定烦恼会多,烦恼很多的人一定没有智慧,没有智慧的人一定愚痴,愚痴的人一定着相,着相的人一定有我,有我的人一定执着,执着的人一定计较,计较的人必定造罪,造罪的人必定受报,到应该受果报的时候一定不甘心不情愿,不心甘不情愿必定转圈圈,转圈圈必定狡猾,狡猾的人必定多变,自心多变即是生死啊!

End

训练放下自我

达照法师当你把这个自我稍微放下一些,你就会发现痛苦也因此放下不少。有时候我们个人的烦恼,包括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的痛苦,事实上很多都是因比较而产生的。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如果你没有比较,恐怕就没有痛

慈眼视众生

一位有德之士一直为住在城市的东区而苦恼。他举止文雅,行为中正,而东区的人们粗俗随意;他生活有规律,从不过分,但东区的人们却喜欢肆意狂放;他品质高洁,从不能容忍自己有微小的不检点,东区的人们则似乎不太注

本来一切诸法皆空,众生就是放不下

梦参老和尚了生死怎么了?哪部经都要了生死、说放下,放下就自在了,他就是放不下,烦恼。我们好多道友给我写信说烦恼,我也不能跟他直接谈话--烦恼在哪呢,你拿出来给人看一看?你拿不出来,烦恼是无形无相的。烦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大安法师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

文殊菩萨度化众生的善巧

一日,阿难尊者向舍利弗提及,自己曾亲见文殊师利所成就的不可思议神通力,及所说妙法。此时,大迦叶尊者也跟舍利弗说,自己亦曾见过文殊师利的希有神通,接着详说整个过程。昔时,世尊成佛未久,文殊师利童子从宝王

李炳南:做菩萨要接受众生的考验

文:苏爱雪公在台中慈光图书馆,讲了将近二十年的华严经,华严经上讲到菩萨的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五十二阶位,当时便去问 雪公老师:‘老师啊!为什么做菩萨,要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和阶位,才

刘素云:众生皆可成佛,放下便是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心得体会题目是:众生皆可成佛,放下便是。我的姐夫郭永发(刘素青老居士的丈夫)今年五月二十日(阴历四月二十二日)早八时预知时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作佛去了。他的往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也

李炳南:随顺众生应要怎样?

问:随顺众生应要怎样?(黄徐招)答:原则不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不执著我见,不障碍他人行为,大体如是,详情难尽。但应最注意者,随顺其善,不但赞叹之,且须助成之,君子成人之美,亦犹是也。

不是众生不是相

◎ 大川禅师不是众生不是相,春暖黄莺啼柳上。说尽山河海月情,依前不会还怅惆。摘自《唐诗宋词》

度众生的心发不出来能否往生

◎ 大 安问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有云 :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弟子深厌娑婆苦,一心只想往生西方净土,然度众生的大慈悲心一时还发不出来,这样能否往生?答

麦彭仁波切开示最简单殊胜、适合末法众生的禅定修法

有一个最殊胜的禅定修法,是麦彭仁波切开示的简单到不可思议的观心和观行修法:心静下来,所有的念头归零,零就是阿赖耶识所有杂念的源头(阿赖耶识是八识当中的一部分,没有很明显的思维活动,相对平静),把心回归

众生为何应供养三宝

◎ 龙 树问曰:若满三千大千世界珍宝,从何处得?又诸佛贤圣少欲知足,谁受是者?若凡夫无厌足,何能受三千世界物?答曰:是菩萨是法性生身,住具足神通波罗蜜中,为供养十方佛故,以如三千世界珍宝供养。又此宝物

颠倒众生

颠倒众生斌宗法师讲述诸位!这个名词--颠倒众生,是世尊亲口说的。为什么他要这么说呢?当然有其理由:一切众生乃背觉合尘,认妄弃真,这就是颠倒。现在举一个事实来说:生在娑婆五浊恶世的众生,其贪欲之心特重,

为众生所创立之缘起

善知识是一切功德出生之处故,他们是我等法身父母。因此当我们欢喜、悲伤、困难、危急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祈祷师佛,而且只要信心坚定,凡是伸出的要求索取的手,从来就不会空过。如同父母生养了我们,由于被爱护得

“忏悔”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径

圣严法师忏悔的意思是承认错误,但是承认错误之后,还要负起责任,准备接受这个错误所带来的一切后果,这才是忏悔的功能。根据佛经,忏悔有三种方法:第一是对自己的良心忏悔;第二是对我们所亏欠的人忏悔;第三则是

代众生苦

代众生苦◎ 来 果《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岂不理当孝养,应当代受?既是父母,何称众生?要知众生二字,佛菩萨称之当然,我等称众生者,似觉不恭,因众生尽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故也。由此

每逢佳节更要精进用功回向众生

  世间有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佛弟子应该每逢佳节更怜悯众生。记得我们在灵岩山寺的时候,每逢佳节大家都特别要加香诵经、念佛,回向畜类的一切众生,因为人间每逢过节就是那些畜牲过劫--劫难的劫、要命的

要为后代培福慧

妙莲老和尚一、闲来多为不急忙古人有句话说:病中方知身是苦,闲来多为他人忙。对这下半句,我内心有些感叹;闲时我们真为他人忙,那也是应该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嘛!可是闲来多为他人忙,话是说的这样动听,其实

发愿利益众生

梦参老和尚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众生。要利益众生,你得有智慧,这个智慧你还得具足方便善巧。智慧不具足怎么办?发愿,你要发大愿,我经常地跟我们道友们说要发大愿。在《优婆塞戒经

向无限的众生回向,才会得到无限的福泽

晋美林巴尊者皈依佛门,想清净涅槃的人,要把积累的一切福泽,去为众生做完全的回向,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涅槃的果位。回向在梵语里叫做巴热那达,意思是完全变成或发展。由智者把一切善根都变成大菩提道,不至于半途

怎样对待众生?如何随顺众生?

大安法师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

病是众生之良药

莲 池【原文】世人以病为苦,而先德云:病者众生之良药。夫药与病反,奈何以病为药?盖有形之身,不能无病,此理势所必然。而无病之时,嬉怡放逸,谁觉之者?唯病苦逼身,始知四大非实,人命无常,则悔悟之一机,而

把你的福报与一切苦难众生分享,你的福报就更大

把你的福报与一切苦难众生分享,你的福报就更大1.世间人常讲折福,什么是折福?工作不认真尽责,与同事不能和睦相处,对上司不服从、不尊敬,对下属没有能够照顾,对不起公司,这就是折福。2.想占别人便宜的念头

每逢节庆更要将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

妙莲法师世间有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佛弟子应该每逢佳节更怜悯众生。记得我们在大陆灵岩山寺的时候,每逢佳节大家都特别要加香诵经、念佛,回向畜类的一切众生,因为人间每逢过节就是那些畜牲过劫,劫难的劫、

起心动念为火,般若大智慧为水

仁德法师起心动念为火,般若大智慧为水,水能灭火,火能做饭,能起妙用,水也有水的作用。所以说,对于一位真正明理的菩萨来讲,无论是有心或者无心,各有各的用途。该有心的时候不会用心,就会死在当下;不该用心时

元音老人:念佛是最适合众生修证得度的一个妙法

佛说,以黄叶止小儿啼,是法无定法,应病与药,所以对症的药都是良药,各种法门都是一律平等,无有高下。末法时期,众生根基比较陋劣,业障深重。所以修法还是以净土最为恰当,契理契机,是最适合众生修证得度的一个

有心识得众生缘

◎ 理 海众生在无尽的生死轮回中,互为种种因缘而懵然不知,故有爱憎亲疏。佛法中有三句话,能帮助我们转变对所有众生的认识,止息这种烦恼分别: 众生皆是过去父母 《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

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此标题是出自《华严经》里的偈子,全偈应是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在日常的修学生活中,我独自思惟,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否与佛陀教导的法相应。想起这首偈子,便想深入了解菩萨的心和众

菩萨慈悲摄受一切众生平安吉祥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是传统中对观世音菩萨的普遍印象;每个时代的苦难众生,都会期待这样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萨现身、解救人们于烦恼的苦海。如果有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住大定聚,慈观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 惟 因禅师六祖惠能大师提倡学佛人各须自性自度,度自性众生、他说: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是者,名为真度。邪正迷悟,愚智恶善,怎样来衡量判断呢?佛教认为:贪、瞋、痴三毒为邪,戒

孝顺父母,超度众生有大功德

孝顺父母,超度众生有大功德海涛法师  如果各位真愿意修行,千万不要生气,骂人,不然你就没修行,特别你在想大乘,你要帮助的就是众生,这个人偷你钱 伤害你,你也要帮助他,这个才叫大乘,这个叫什么?念一下来

善用其心,念念原谅一切众生,不挑众生的短处

善用其心,念念原谅一切众生,不挑众生的短处梦参老和尚我们要转变我们这个心,善用其心,念念的总是原谅一切众生,总是要一个慈悲心,不要挑众生的短处。众生业障很多,要让我们来挑众生的短处,拿佛经来对照众生看

起心动念莫为自我,要为众生

仁德上人佛性在六根门头放光,起心动念、见闻觉知,随缘妙用真诚的爱心、慈悲心,没有一点过失,业障习气毛病是情执私心与执着挂碍。如果自己的心被外界的人事物迷住,想不开、过不去,想得死去活来的难受,这就证明

沈家桢:「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浅谈

沈家桢:「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浅谈一我收到好几位朋友的信,认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是《金刚经》中极重要的名词,可是我却没有详加解释,轻轻带过。希望我有机会再讲的时候,能先以此

沈家桢:菩萨在家 当愿众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菩萨在家 当愿众生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华严经。净行品》第一个结论构成每个人一生的一切现象,都是依因缘而现起,简称缘起。而这个人的五根意识乃是这一切缘起现象的最主要的因缘。第二个结论缘起现象,

自我的回归

自我的回归◎ 济 群 自我, 大家似乎都非常熟悉。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中,一生都在为所谓的我而奔忙。为了我的事业、我的家庭、我的儿女、我的名誉地位、我的财富等,我们所关注的一切,都是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