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满时逢此佛出世,佛经中说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得燃灯佛受记,将在九十一劫后的贤劫成佛。在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佛﹑菩萨都曾是他座下的弟子。
燃灯佛到底是什么佛?
由于燃灯佛曾是释迦佛因地时的老师,所以燃灯佛为“过去佛”。许多供奉“竖三世”佛的庙宇,往往在正殿――大雄宝殿中供奉燃灯佛(左侧)、释迦牟尼佛(正中)、弥勒佛(右侧),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燃灯佛的成道因缘
久远劫以前,释迦佛陀是一位财富充足且明达经论教法的梵志。他喜好布施,护爱他众如护己身。
国人敬其威德才学,皆尊他为师,随持梵行之弟子多达五百人次,且都具有儒士的美德。
当时,有正等觉号啑如来,引导着三界迷情返回本元。梵志欣喜地作了皈依,并请佛及僧众留自家七日,以礼供养。弟子们也各自争抢着负责力所能及的事务,有一外出刚回的童子亦请求做一点事情。

梵志说:“若有无人做之事,你皆可为之。”
此童子年少清真,道志勇猛,见供佛之灯无人主管,遂把自己洗浴净洁,用白棉布缠在头上,不惜引火自焚,以身为灯。
天龙鬼神惊叹童子励力向道之心,无不合掌随喜:“如此壮举世上罕见,他于来世必定成佛。”啑如来也赞许他,并加持令其火光彻夜长明,而他的头却不受损伤。
童子一心专注于佛经之义,心无杂念,如是安住七日无一点懈怠疲倦的念头。
于是佛为童子授记:“过无数劫,汝当成佛,号燃灯(又名锭光),脖颈、肩膀皆有光明,将教导、拯救众生获得解脱,功德无量。”梵志闻言也请佛为自己授记。
佛言:“待童子成佛之时,他会为你授记成佛。”梵志闻言大喜,此后竭力行施,遇饥者予食,见寒者给衣,逢病者给药,飞蚊爬虫之类亦随其所食按时救济,故布施之功德广大无边,不可思量。

End
燃灯古佛为什么叫燃灯、古佛?本源法师净念:师父,听说农历八月二十二是燃灯古佛圣诞,为什么叫燃灯?又为啥是古佛呢?之所以叫燃灯古佛,是因为他出生时周身光明如灯。佛教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佛。谓过去佛
今天的道人不懂道家真正的修命之法,不得不走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修行道路。一类人是修炼那些随处可见可学的道术,可这样的道术,却很难修成正果;另一类人的修炼,迷茫于难遇的修真法门。1今天人们知道道门崇尚修命
壹特异功能,其实就是人的本能。通过修行,人人都可以拥有。我知道,很多人练过气功,对修道、宗教等事情很感兴趣,可是练了多年,也没出功能。这里原因有两个,一是你没得真传,二是你目的不纯。没得真传这个原因好
智度论九曰:“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旧燃灯佛名锭光佛。”四教集解中曰:“亦名然灯,亦名锭光。有足名锭,无足名灯。锭字或作定字,非也。”瑞应经上曰:“锭光佛时,释迦菩萨
《无量寿经》谓过去久远劫,锭光如来出世,教化众生。其后依次有五十三尊佛出世。至第五十四尊,号世自在如来时,于其教下有一比丘号曰法藏,修因行后成无上正等正觉者即为阿弥陀佛。《大悲经》卷三〈殖善根品〉谓此
一、名号之由来燃灯佛,梵文Dipamkar,意为「锭光」,德文Dipamkara,英文Dipankara,佛教中纵三世佛之过去佛,为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尊贵,如来佛主修今生,是现在佛,燃灯佛则修过
释迦牟尼佛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满时逢此佛出世,佛经中说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得燃灯佛受记,将在九十一劫后的贤劫成佛。在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佛﹑菩萨都曾是他座下的弟子。燃灯佛到底是什么佛?由于燃灯佛曾是释迦佛因
经 文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释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当释迦牟尼在燃灯佛那里悟道的时候,实在没有得到任何一个东西;所以燃灯佛当时给他授记,你于将来的娑婆世界成
燃灯古佛为什么没人供这个问题很好解决的,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应该是对佛知识非常的匮乏,其实燃灯古佛是有人供奉的,一般寺庙里都供奉三世佛,从做到右是燃灯古佛,释迦牟尼,弥勒佛。在一些小庙里很少供奉燃灯古佛的
以前有个提和卫国,国王名叫灯盛,他有一位神奇的儿子,出生之时身边一切光明照彻,犹如明灯,因此被称为燃灯太子(锭光太子)。国王灯盛在临终之时将政务托付给了锭光太子,太子明白世事无常的道理,根本无心政务,
燃灯古佛和如来谁大?燃灯古佛是过去佛之一,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首。而如来呢,一般指的是释迦牟尼佛,是现世佛之一,是超九界以独尊的存在。一个是千佛之首,一个是超九界以独尊,燃灯古佛和如来到底是谁
来自:佛光大辞典:业与报并称。意为业之报应或业之果报。谓由身口意之善恶业因所必招感之苦乐果报。或指业因与果报。又作业果。佛教伦理的因果律是一种必然的伦理律令、伦理规则,这一律令在佛教经典中得到反复申述
我们就生活在因果里,今天的果,是因为昨日的因,今天的果里,又含藏着明日的因,因和果相互牵连,有因就会有果,因和果本为一体,果里含藏着因,因里含藏着果。因和果循环不断,互为牵连。世间万物,因因缘和合而成
说起佛教中的“三藏”,就要从佛教典籍的分类说起了。佛教典籍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分类: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类,可以分为经、律、论三种。这三种合称为三藏,也叫大藏经;按照佛教的派别来分类,可以
《大宝积经》记载:在燃灯佛的时期,燃灯佛世尊到达了一个城市的时候,释迦佛陀的前世在那时是个梵志(修道士)。菩萨(佛前世未成道时)听说世尊来了,也和满城的人一样争着想买花供佛,但已被人都买下了,他买不到
燃灯佛,原作然灯佛,又叫定光如来、普光如来,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一。民间俗称燃灯古佛。燃灯佛又是三世佛之一,是过去佛,与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并称。过去久远劫时,有位国王名叫灯照,国都名叫
舍利子是一种结晶体。舍利,梵文(śarīra),译为设利罗,是指人的遗体、尸骨,而舍利子就是从遗体烧出的结晶体。舍利子是个人戒定慧修行成就之结晶,也是说明修行者已得成果的见证,可以坚定弟子修行。因此佛
“劫”这个词儿,在佛教中并不是灾难或磨难的意思,更不是玄幻电视剧里“度劫”的那种说法。佛教里的“劫”,来源于梵语Kalap,其实是古印度的一个时间单位。佛经中,有一些时间跨度超乎了普通人的想象,无法用
我们皈依三宝了,就要听佛的教导,修持佛所教的方法,跟着这些僧众、善知识们学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自的愿望:求世间福报的一定能得世间福报,远离世间的这些恐怖;求自我解脱的一定能获得自我解脱,远离轮回之恐
饿鬼道是佛教六道轮回中的一道众生。又作饿鬼趣。按鬼类中有夜叉、罗刹等具大威力者,故新译单称鬼,而不加‘饿’字。然旧译之经论则多称饿鬼,盖鬼类中以饿鬼最多之故。 饿鬼的痛苦比地狱略少,但比畜牲道大。如果
确实,木制佛像又烧不出舍利,那只是佛的象征。佛在自性之中,心中有佛是关键,礼佛、供佛、定时课诵确实算是一种形式。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作为提醒和保障,时间一长,还有几人能够确保自己学佛的初心不改呢?好比一
定光佛和燃灯佛是同一尊佛。同在,伴我左右,宿世因缘,我懂。壬辰年二月初一,华灯初上的早春峭夜,雾丝蒙蒙。走在一条灯火通明的街巷,忽而,更接近了因缘,理解了我身边的甚深佛意。定光佛和燃灯佛是同一尊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