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 安《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余字。梵文 Saddharma,中文意为妙法。Pundarika 意译为白莲花,以莲花(莲华)为喻,比喻佛法之洁白、清净
人禀天地之正气以生,当效法天地高厚覆载之德,以参赞化育,继往开来,庶可不愧与天地并立为三,以称三才之名耳。忠、孝、节、义乃人道之大纲,人若无此,则与禽兽何异?纵时属民主,亦不可不以忠义为训,良以忠之意
每当我们面对佛陀,反观其心, 佛是圆满的慈悲心, 清净心, 觉悟心, 平等心, 愿力心, 念念不舍众生的心, 而我们是有求的心, 执著的心,分别的心, 贪心、嫉妒心、嗔恚心、种种自私自利的心, 而虚度
时间地点:乙丑年在鹿港布教所主讲人:李炳南弟子吴碧霞敬记本人年已九十八,做事总是有心无力,今日难得见面,谈话就只拣重要的来谈,谈过之后,最要紧的,还是在于大家的实行。我们为什么学佛呢?学佛,就是大家都
真正求往生的人,身心世界一定要放下,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想阿弥陀佛,只念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念,万缘都放下。不但世间法不想、不念了,所有的一切佛法也不想、不念了,这样的人一定
可能我的条件和你们比起来比较好,因为我有我的护法,给我创造这个宽松的环境。你说谁不是有一个家庭,我也有丈夫,也有儿女,也有亲朋好友,你说这些我统统放下,你们谁都不要来,我都不理你们了,你们给我让出时间
一、听经明理是看破放下的基础1.会听经、读经。不执著文字相、言说相、心缘相。不要拿凡夫之意解如来真实义。2.听有所悟。悟是我的心,要用心听,要用诚敬心去听,才有所悟。3.悟有所行。悟到的要落实生活中,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心得体会题目是:众生皆可成佛,放下便是。我的姐夫郭永发(刘素青老居士的丈夫)今年五月二十日(阴历四月二十二日)早八时预知时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作佛去了。他的往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也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千万背来哟!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哟!真的哟,比什么咒语都厉害哦!佛都告诉我们了。这叫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在这一段。你们听《楞严经》,这
◎ 启 禅或问:如何是佛?启曰:踏破天关,廓然无圣。问:如何是一阐提人?曰:尊重礼拜,趣向正道。问:如何是真修善人?曰: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摘自《问道》
◎ 印 光 夫释迦、弥陀,于往劫中,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一则示生秽土,以秽以苦折伏[1]而发遣;一则安居净土,以净以乐摄受[2]而均陶。汝只知愚夫愚妇,亦能念佛,遂至藐视净土,何不观《华严入法界品》,
【本文是由明如、明仁二居士根据元音老人生前(1995年)在青岛所作的一次开示录音整理而成的。原整理稿附有前言和后记,今只取开示的正文部分。】阿弥陀佛!你们都好。你们善根具足,有福德,所以能修道,将来必
正果法师见性是禅宗的根本目的,参禅者必须透过的关门,古今参禅人的第一要事。所谓见性,即开发自性,彻见自己本来心性,自觉到本来具有的佛性。换句话说,就是离一切对待,一切矛盾,超然独脱,无执著,无绊累,触
问:成佛资粮是什么?元音老人答:成佛的资粮:(一)打坐入定,除障开智慧;(二)广做善事,积累福德。因佛是二足尊,即。
我们修法的目的,是为了打开本来见到本性。心中心法是密法的心髓部。密法含九乘次第,就是外三乘、内三乘、密三乘。心中心法是密三乘最后的心髓部分。在西藏、在日本,要经过好多年的修行,才可以传授这个法。现在我
释迦牟尼为什么能悟道成佛,关于这个命题,原本是不太想写的,只想抛出问题让很多读者深入反省下,为什么修行多年一直没有很大的突破,但是最近有很多人告诉我,他们自己修道学佛几十年了,都麻木了,堕落了,越来越
一、天道酬勤天道酬勤取典于《周易》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尚书》天道酬勤,昭示勤奋逆转人生的真谛。曾国藩是清朝中兴名臣,其思想、修为也砥砺后世,可他天赋并不高。年少时在家读书,有位梁上君子潜伏他
《周易》谦卦中说: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天道、地道、鬼神之道,人之道,可以说都在一个谦字里了。谦卦是《易经》之中唯一一个六爻全吉的卦象。卦体中山本高大,但处于地下,高
女人可以直接成佛,《妙法莲华经》已经示现给我们看了,妙法莲华经上记述,龙女才八岁,一个小孩子,当着无量无边的天龙八部、国王大臣,还有出家在家的佛弟子,就在法会上示现成佛。这个在佛门叫做顿悟成佛。什么叫
社会上的人普遍认为出家人是禁欲主义者。所以,年轻人听到学佛不免有几分畏惧:学佛后能否结婚?能否继续常人的生活?似乎学佛后就要到深山里与世隔绝,世上的一切都不能拥有,不能享受,很多人因此对学佛望而生畏。
成佛义第九已辩净土,今次当说能成佛义。由纯净土,佛自在识随应变故。为令所化展转增上能成佛故。云何名佛。《瑜伽论?三十八》云,於能引摄义利法聚,於能引摄非义利法聚,於能引摄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遍一切种现
《易经》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表面上看,《易经
不管是学佛人,还是未学佛人,都希望自己去世后能成佛,这样就能去往西方极乐世界。但成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需要修福报,修正果的,这样成佛之路才会顺利。此外,还有的人想知道中阴身能成佛吗?关于这个问题,
四 众生本来成佛 何以复有无明于是金刚藏菩萨⒈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
佛经中说四大天王部下各有八位将军,韦驮是南方增长天王的部将,位居32位天将之首。■ 韦驮菩萨的来历:相传,在韦陀菩萨为法意太子时期,他作为转轮圣王最小的一个儿子,他与他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发愿修行。在其他
《大藏经》中记载了韦陀菩萨的生平简历。韦陀菩萨生日为农历六月初三,常在娑婆世界,拥有三洲大法轮。其前世18世为将军,54世为宰相。做过许多好事,比如造亭挖井、修桥铺路,竖佛像,赠僧衣等等。他手持一条重
菩提道依一切种智别于通教之外建立五十二阶位:十信心,即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十心住,即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贵心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
相信很多人学习佛法都是为了成佛的,都是为了能够超脱自己,我们能够摒弃我们的烦恼。但是成佛并不是很简单的,但是我们要相信自己,我们认真的念诵修行才能够获得很多的好处。发菩提心做什么呀?准备作佛了。准备好
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就会发现,现在有些法,只讲人道,就是有些提人间佛教的。就完全讲人道。其它道都不讲。我想这个是不究竟的。为什么呢,因为人和鬼,天神的差别就在于人有身体。而鬼没有。但鬼道和天神道,人虽
我们若是了解欲界的话,我们就是可以知道,欲界中也是有六道的,曰天,曰人,曰阿修罗,曰鬼,曰畜生,曰地狱。前三名三善途,后三名三恶途。但是读过《无量寿经》的应该也都知道,里面是将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那
《无量寿经》正宗分发起宏深誓愿经 文“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于是世自在
一只乌龟的成佛誓愿摘自 卢志丹居士《佛说舍得》释迦牟尼佛舍卫城传法时,有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得到了罗汉果,天界的八万天子得到了圣果。众比丘禁不住赞欢:善哉!善哉!世尊以殊胜妙法,满足了五比丘及八万天子之
打骂你的人,都要成佛节选自 卢志丹居士《快乐佛》据《妙法莲华经》记载:在无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佛叫威音王如来,其寿命和正法住世时间非常久远。在威音王如来的像法时期,傲慢的比丘势力很大。这时,有一位菩
持戒波罗蜜◎ 宣化上人“尸罗波罗蜜”:就是持戒波罗蜜,修持戒律;“尸罗”是梵语,翻译为戒律。戒律在佛教里边,是很重要的!所以出家做比丘,必须要受戒;不受戒,就不能成比丘。所谓“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相信人们在修行佛法的时候,是会发现关于欲界的六道。而六道中,人道是六道轮回中非常殊胜的一个,众生因不善业而投生于三恶道,而因善业而感召生于三善道之果报。在三善道中,生于天乘道(即印度诸天)福报最大,
我们在学习六道轮回的时候,就知道了人道是个关键。因为人道苦乐参半,有苦有乐,所以不时在抉择---我是修善,还是修什么?所以要抉择。人道是最接近成佛的因缘,可以因行善而生天,或者因造恶而堕三恶道,也能勤
我们在六道轮回中会了解到,天道众生是最幸福的,他们就是过去做很多善事,有极大的福报,寿命很长,神通广大。但是最幸运的可不是天道众生,而是人道众生,因为人道最好修行的,那么为什么说人道好修行?能够投胎到
我们在修行六道轮回的时候,我们一般情况下都是特别羡慕天道众生的,因为他们出生就是非常幸福的,有很大的功德,而且不会生病,并且他们都是寿命很长,神通广大的。但是我们要知道其实在六道中,最幸运的就是人道。
我们平时在学习佛教的六道轮回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不懂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是可以找一些法师的讲解来帮助自己,比如大安法师讲解过人道众生是否该拯救。阿弥陀佛的大愿是他因地发的,大力是他果地上的展示。这种大
相信人们修行佛菩萨都是为了脱落苦海,造福众生成为佛菩萨的,但是我们作为人,那么我们认真的学习佛法肯定是非常好的,因为我们是非常适合修行佛法的。然佛学乃真修实证之学,既非口头讲了可以完事;且“舌底无衲子
我们在修行六道轮回的时候,都是比较疑惑的,人道中是人,那么人道的众生是怎么来的呢?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为人道的众生,相对于三恶道的众生,他比较有一些智慧,所以对顺逆的境界有堪忍性,可以忍受,叫
我们平时学习佛法的时候,是经常会发现,诸位佛菩萨成佛示现都是在人道,而且这个也契合了人道是非常适合修行佛法的,所以在净土法门中是有这样的说法的“诸佛示现成佛一定在人道”。在六道里面,人道跟三途特别苦。
普贤王如来能成佛,他是怎么修行成就的?往生到极乐世界成就的。十大愿王什么时候圆满了?他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时候,亲近阿弥陀佛,十大愿王才圆满。这个信息很重要!普贤王如来早就成佛了,成了佛之后到娑婆世界、到
菩提伽耶为佛陀成正觉之地。位于印度比哈尔(Bihar)南部伽耶市近郊七公里处之布达葛雅(Bodhgaya^),面临恒河支流尼连禅河(梵Nairan~jana^ ,今法尔古河),其地原为古印度摩揭陀国伽
悉达多太子从迦毗罗卫国出发寻找人生的真谛,他先后在阿罗逻和优陀罗罗摩子两位当时的宗教导师处短暂学习,很快他就超过了老师,觉得并非究竟的解脱之道。后来他经过王舍城,来到尼连禅河畔的优娄频螺聚落附近的树林
一、佛法是心灵救济的法门佛法是心灵救济的法门。因为每个人的祸与福、痛苦与喜悦都取决于每个人的心,如果我们每个人把心保持在至真、至善、至美的状态,那么每个人活着都是在享受生命、享受人生。否则,如果我们的
毗婆尸佛是91劫以前成佛的,阿弥陀佛是10劫以前成佛的。《长阿含经》卷一的大本经里面提到百,“佛告诸比丘度。过去九十一劫。时世有佛名毗婆尸如来.至真。出现于世。”《观佛三昧海经》卷十念七佛品里面提到,
“一切法门,皆须以戒定慧之道力,断贪嗔痴之烦恼,烦恼断尽,方可出三界了生死。在昔颇有此种人,而今则恐全世界也无一 二人可得也。密宗提供即身成佛,乃以了生死为成佛。则是以松栽为栋梁,其材可以为栋梁,非现
密宗提供即身成佛,乃以了生死为成佛。一班无知之人,便认做成福慧圆满之佛。则是以松栽为栋梁,其材可以为栋梁,非现在即可为栋梁也。一切法门,皆须以戒定慧之道力,断贪嗔痴之烦恼,烦恼断尽,方可出三界了生死。
密宗“现身成佛”或云“即生成佛”,此与禅宗“见性成佛”之话相同,皆称其工夫湛深之谓,不可认做真能现身成佛。须知现身成佛,唯释迦牟尼佛一人也,此外即古佛示现,亦无现身成佛之事。无知之人,每每错认,其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