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任杰: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二十九)
2024-11-20 08:23

庚二、差别

颂曰:声闻无诤定,离见者烦恼,佛无诤永断,聚落等烦恼。

佛所有愿智,任运无碍着,无障碍常住,普答一切问。

如来无诤三摩地,胜出声闻等之无诤三摩地。以声闻之无诤三摩地,唯断自身为众生作生烦恼之所缘缘。佛之无诤三摩地,谓入聚落时,能尽断除见自众生身中之烦恼故。

又如来愿智胜出声闻等之愿智。佛者无少用功相故任运而转,无执著故不贪著色等,永害二障故于一切所知智无障碍,乃至生死未空,三摩地作用安住故恒常而住。由得四无碍解故能普答一切问。声闻等之愿智则不能尔。

庚三、断诤分二:辛一、于法身常住断诤;辛二、于遍常断诤。

辛一、于法身常住断诤:

颂曰:若善因成熟,于彼彼所化,尔时能饶益,即于彼彼现,

如天虽降雨,种坏不生芽,诸佛虽出世,无根不获善。

若佛现身饶益有情者,需彼有情已集善根,要由值遇善知识等宿植善根,遇佛等因势力成熟,于彼彼所化,彼时彼处现身说法能有利益,乃于彼彼所化现身说法故。于未集资粮之有情,则不能如是现,由彼众生业障障蔽,不具现佛因故。诸佛世尊虽出世间,亦有一类众生不获闻法等善根,以彼等无亲见佛之善根故。譬如天虽降雨,然焦烂之种不发青芽也。

辛二、于遍常断诤

颂曰:如是事广大,故说佛为遍,即此无尽故,亦可说为常。

诸佛世尊可说为遍,如上所说,若有众生调伏时至,则一切时处现身说法,作广大利他事故。事业相续亦可说为常,乃至生死未终,安住利他时无尽故。

能表果法身四法之三受用身

第三、释受用身

已三、受用身分二:庚一、略标行相;庚二、广释功德。

庚一、略标行相:此分:经说与论释二种。

一、经说:复次善现,学此般若波罗蜜多,已得一切法性,现证无上正等正觉者,一切行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以三十二大士相而为庄严,八十随形好为庄严,诸菩萨摩诃萨胜乘受用,无上欢喜安乐充满。善现,如是菩萨摩诃萨,当学般若波罗蜜多。

二、论释:就释经义门略标圆满受用身的自性。

颂曰:许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性,受用大乘故,名佛受用身。

就功德门广说:即手足轮相具,足底如龟腹。智法身后随即说受用身,谓由智法身所化众生的眼识自果能生受用身的显现境,如是说故。就结合门说,如是已明二身。

受用身的色身体性相好炽盛,就词义门释,此三十二相,及八十随好的体性者,谓诸菩萨摩诃萨入第十地,唯一方便欢喜受用大乘法乐无过行故,即是佛世尊圆满受用身。

庚二、广释功德分二:辛一、释相;辛二、释随好。

辛一、释相

手足轮相具,足底如龟腹,手足指网连,柔软及细嫩,

身七处充满,手足指纤长,跟广身洪直,足膝骨不突,

诸毛皆上靡,腨如瑿泥耶,双臂形长妙,阴藏密第一,

皮金色细薄,孔一毛右旋,眉间毫相严,上身如狮子,

膊圆实项丰,非胜现胜味,身量纵横等,譬诺瞿陀树,

顶肉髻圆显,舌广长梵音,两颊如狮王,齿洁白平齐,

诸齿极细密,数量满四十,绀目牛王睫,妙相三十二。

此中此此相,所有能生因,由彼彼圆满,能感此诸相。

迎送师长等,正受坚固住,习近四摄事,布施妙资财,

救放所杀生,增长受善等,是能仁因相,如经所宣说。

(《般若经》469卷末)

佛圆满报身的三十二种妙相:1由于往昔在有学道时,极善迎送师长等故,感得能仁手足具足轮相;2由于往昔正受律仪,坚固安住故,感得能仁足下平整如龟腹状;3由于往昔修习四摄事故,感得能仁手足指间缦网相连,犹如鹅王;4由于往昔布施善妙食物等故,感得能仁手足柔软细嫩;5由于往昔布施善妙饮物等故,感得佛手、足、四背、双肩及颈间七处皆充满;6由于往昔救脱被杀、被缚、被打诸有情故,感得能仁手足诸指纤长可爱;7由于往昔饶益他活命故,感得足根宽广;8由于往昔远离杀生事故,感得佛身洪直;9由于往昔正受布施等善法故,感得能仁足踝膝骨皆不突现;10由于往昔自所行善展转增上他故,感得能仁诸毛皆悉上靡;11由于往昔将医方明、工巧明等传授他故,感得能仁双腿渐次细圆如瑿泥耶仙鹿腿;12由于往昔不舍诸来求财物者故,感得能仁双臂长妙;13由于往昔安立一切有情于梵行律仪中,及善护秘密语故,感得能仁阴藏相密最为第一;14由于往昔施他妙好敷具故,感得能仁皮肤如金色清净鲜明;15由于往昔施他胜妙宫殿故,感得能仁身皮细薄润滑;16由于往昔远离愦闹散乱等故,感得能仁一一毛孔各一毛生皆向右旋;17由于往昔恭敬承事一切众生及师长等,亦令他恭敬承事故,感得能仁眉间毫相庄严,量如橄榄核许形如银管,洁白软柔,展长三肘,缩即右旋毫端上靡;18由于往昔未曾轻毁他故,感得能仁上身犹如狮子;19由于往昔随顺他善说故,感得能仁臂膊圆实;20由于往昔施他医药等故,感得能仁双肩之中项部极善丰满;21由于往昔承事众生作看病人等故,感得能仁于非上味中亦得上妙味;22由于往昔建造园林等故,感得能仁身量与弓相等如诺瞿陀树;23由于往昔施他寺院等故,感得能仁顶上乌瑟泥沙高显周圆;24由于往昔三无数劫说和爱语等故,感得能仁舌相薄净广长如红莲色;25由于往昔以一音为一切世界有情宣说正法故,感得能仁成就五支梵音[52];26由于往昔远离绮语过故,感得能仁两颊如狮子王;27由于往昔承事称赞一切众生故,感得能仁齿洁白相;28由于往昔远离邪命,正命清净故,感得能仁齿平齐相;29由于往昔修谛真实语故,感得能仁齿细密相;30由于往昔远离离间语故,感得能仁整四十齿;31由于往昔视一切众生如一子故,感得能仁眼如绀青宝相;32由于往昔视一切众生无贪瞋故,感得能仁两眼上下睫毛不相杂乱犹如牛王。

此等即是能仁圆满报身定能感得此三十二相,谓由能感得此诸相之彼彼因,皆圆满故。迎送师长等因,随各各相时已广宣说,最重要是观察其因而得三十二相之果。此等名为妙相者,谓由谁具足此三十二相即能表现彼是大丈夫故。

辛二、释随好

佛爪赤铜色,润泽高诸指,圆满而纤长,脉不现无结,

踝隐足平隐,行步如狮象,鹅牛王右旋,妙直进坚密,

光洁身相称,洁净软清净,众相皆圆满,身广大微妙,

步庠序双目,清净身细嫩,身无怯充实,其身善策励,

支节善开展,显视净无翳,身圆而相称,无歪身平整,

脐深脐右旋,为众所乐见,行净身无疣,无诸黑黡点

手软如木棉,手纹明深长,面门不太长,唇红如频婆,

舌柔软微薄,赤红发雷声,语美妙牙圆,锋利白平齐,

渐细鼻高修,清净最第一,眼广眼睫密,犹如莲花叶,

眉修长细软,润泽毛齐整,手长满耳齐,耳轮无过失,

额部善分展,开广顶周圆,发绀青如蜂,稠密软不乱,

不涩出妙香,能夺众生意,德纹相吉祥,是为佛随好。

佛受用身有八十随好:1由于一切诸行离贪爱究竟故,感得能仁爪如赤铜色鲜红光明;2由于一切有情增上利益意乐到究竟故,爪色润泽;3由于上等族姓生故,爪甲高起;4由行境无罪故,诸指圆形;5由集善根究竟故,诸指丰满;6由渐次修三种智德故,指渐细长;7由往昔善护十不善业道及邪命故,筋脉不现;8由已解脱烦恼结故,筋脉无结;9由能了知甚深密义,踝骨不现;10由从生死等虽可行处度诸众生故,足无不平;11由善巧映覆人故,行步如狮子;12由善巧映覆龙故,行步如象王;13由善巧腾空故,行步如鹅王;14由善引有情至安乐处故,行步如牛王;15由顺绕路而行故,回身右旋;16由行步善巧端庄故,行步善妙;17由心常无曲屈故,行步直进;18由称赞他功德故,身盘紧密;19由不染着诸恶法故,其身光洁;20由说称机法故,身次第相称;21由行清净故,身最洁净;22由心具大悲故,身柔妙;23由意垢清净故,身善清净;24由法毗奈耶圆满故,众相圆满;25由为他说广大妙法功德圆满故,身广大微妙;26于一切有情心平等故,行步安详平等;27由说清净法故,双目清净无翳;28由说易解法故,身极细嫩;29由于难行处心不退故,身容无怯弱;30由修善根胜出一切世间故,身最充实;31由尽后有故,身善策励;32由善分别缘起顺逆故,支节善开展;33由说清净法义故,顾视清净无翳;34由弟子戒圆满故,其身圆满;35由未染着生死过故,身部相称;36由摧伏我慢故,身无歪倒;37由说无尽法故,身相平整无诸高下;38由通达甚深法故,脐底深妙;39由弟子受持顺自之教授故,脐纹右旋;40由诸徒众行端严故,威仪端庄众所乐见;41由意净故,三业行净;42由于非时不说法毗奈耶故,身无疣赘及诸魇点;43由说身等安乐法故,双手柔软如兜罗棉;44由得光明大沙门故,手纹光明;45由住甚深法故,手纹甚深;46由数数说真净法故,手纹长直;47由为众生宣说众多学处故,面门不太长;48由通达一切世间犹如影像故,唇红如频婆果;49由柔和语调伏众生故,舌极柔软;50由说众多功德正理故,舌极微薄;51由所说法毗奈耶诸着我我所之凡夫难测故,舌赤红色;52由无一切怖故,语雷音;53由说和爱语故,音韵美妙;54防护三有结故,四牙圆整;55调伏难调故,四牙锋利;56降伏烦恼法毗奈耶最洁白故,四牙洁白;57安住通达生死涅槃平等地故,四牙相平齐;58渐说三乘现观故,四牙渐细;59安住方便所持胜慧故,鼻相高修;60具足众生信仰净行故,鼻清净;61由说广大法故,眼目宽广;62由度众生出生死故,眼睫厚密;63由善能令众生欢喜称赞故,眼目青白分明圆满如莲花叶;64由常时回顾诸有情故,双眉修长;65由善巧和缓调伏非以五火炙身等故,眉毛细软;66意为善故,双眉润泽;67遍见贪等过患故,眉毛齐整;68由遮遣有情损害故,手长圆满;69由战胜贪等故,两耳相齐;70令诸有情相续不坏故,耳根不坏;71不由边执见等扰动心故,额部与发际极善分展;72由摧坏一切邪说故,额部开展广大;73由圆满胜愿故,顶圆如盖;74由于色等断除贪爱故,发绀青色如蜂;75遍尽见修所断随眠故,头发稠密;76由说圣教妙慧遍知故,头发柔软;77由意不为贪等乱故,头发不乱;78常时不说粗恶语故,发不粗涩;79由于三宝前散布妙花故,发出妙香夺众生意;80手足拇指有德纹相,犹如金刚,手足掌中有四方吉祥纹,其外无名指等有七纹右旋,而善庄严。如《般若经》云:如来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善旋德相,纹同绮画,色颜朱丹,是第八十。此八十种名佛随好者,由身外现功德相表内心功德故。

自宗分三:一受用身的定相;二所相;三广释差别法功德。

一、受用身的定相:具足五种决定的究竟色身,是受用身的定相。五决定者:1处决定,唯住色究竟天密严宫;2身决定,唯是相好庄严之身;3众决定,唯圣者菩萨之所围绕;4法决定,唯说大乘法;5时决定,乃至生死未空而住世故。

此处经说,除住处决定说四种决定,根本颂中正说身决定与法决定二种,释中在彼之上正说眷属众决定有三种。此之眷属众是何圣位菩萨?有些论中说是住第十地,与彼相顺的大阿阇黎亦许可,如《二万颂光明论》与《释》说,住地诸菩萨摩诃萨。自宗作为得地的一切菩萨,因为有些论说,是住十地,而《庄严光明论》说住地上诸菩萨摩诃萨,如《般若灯论》及《具名称分论》亦如是说。《具清净论》亦说,诸得地的菩萨圆满受用。与彼相顺如吉祥月称论师亦许可。如月称论师的《皈依七十颂》云:诸佛妙色身,相好极炽然,众生随自解,执为种种身。无量福资粮,所生彼色身,十地诸佛子,始能快先睹。此身受用乐,则是诸佛行。(诸佛子所行境)

二、所相:色究竟之所依身,如圣者金刚持。

三、广释差别法功德分三:一《宝性论》所说理趣;二《庄严经论》所说理趣;三别释佛相好功德。

(一)《宝性论》所说理趣:圆满受用身(有法),具五差别法者,谓:1身示现;2语说法;3意作事业不断三种;4于彼等不加功用行;5如于不同身心有多种显现,如是示现多种成就,具五差别故。成立初二因者,谓若于诸了义不了义法圆满受之自性,是语说法不断显示之色身故;第三,大悲清净等流之诸菩萨摩诃萨,相续作三种性众生义利不断故;第四,无间宣说三种功德,精勤无分别如其满足所化众生的欲乐故;第五,如如意珠相同之体性,虽有不同种种颜色,但若与颜色相遇彼珠自色无性,即如彼等颜色显现,即随自意乐的众生以种种缘为增上,遍主受用身自身无为虽有种种显现,但非似现色身故。如《宝性论》云:语说法业无间断,不加精勤功用行,彼无体性所示现,此者所说五种相。如是种种颜色者,牟尼无为而似现,如由众生种种缘,遍主无为而显现。

(二)《庄严经论》所说理趣:圆满受用身(有法),具六差别法者,谓:1一切界中普贤等眷属集会差别;2吠琉璃等刹土差别;3根顶庄严等相差别;4大小等身差别;5智慧无尽等法圆满受用差别;6所作事业清净各异差别等具足故。如《庄严经论》云:圆满受用诸界中,眷众集会刹土相,身量与法圆满受,事业清净各不同。

(三)别释佛相好功德分四:一体性;二差别;三佛已成就相好殊胜;四释能得相好的因。

1、体性:依自己增上缘根本静虑之心,能表诸如来大士,或能了知如来心相续其它功德,随一白净功德者,是佛相好功德的定相。《庄严经论》云:诸有情见尊,善见胜大士,由仅见妙善,所作顶礼尊。

2、差别分:此中若分有妙相与随好功德二种。依自己增上缘根本静虑,能表诸如来大士白净功德,是佛相好功德的定相,依自己增上缘根本静虑,诸如来心相续清净功德,其它所化众生能了知白净功德,是佛随好功德的定相。如《集论》云:相随好者谓依止静虑,于相随好庄严所依示现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所,并彼所起异熟。

3、佛已成就相好殊胜:佛的相好殊胜,相与好有主有随之差别,故名随形好。是说佛陀的相好最极殊胜,如《菩萨地持经》中说佛有七无上:1身无上者,谓如来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无有超过其上,是名身无上;2道无上;3见无上;4智无上;5神力无上;6断谤无上;7住无上,谓如来本住大寂灭定。如《中观宝鬘论》云:一切转轮王,虽有此诸相,净严及明显,不逮佛一分。释曰:问:佛与转轮王的相好有何差别?答曰:一切转轮王虽有此等相好粗形,但与诸佛有极大的差别。因为佛陀无有所治品(所要断的烦恼习气)的垢染故,极其清净,见者悦意故端严,及无有障垢,一切支分极其圆满故明显,所以转轮王的相好不及佛陀一分。

4、释能得相好的因:《般若经》中说:由往昔有学位时修习极善迎送师长等,乃至由修习视诸众生无贪瞋,感得手足轮相,至感得两眼上下睫毛不相杂乱犹如牛王的三十二相。于修习一切行远离贪爱,乃至修习行步严肃美好,感得如来八十随好。与经相顺释中亦作解说。《贤劫经》中说:三十二相,一一相皆由修六度因所生,如眉间白毫相右旋,无量光明遍照,如其次第,皆是修六波罗蜜多之果。

是故,独觉等十倍福德量,当感佛陀一毛孔相;成就一切毛孔的百倍福德量,当感得能仁一随好相;出生一切随行好的百倍福德量,成就能仁一妙相;出生一切妙相的千倍福德量,成就能仁眉间白毫相;出生眉间白毫相的十万倍福德量,成就能仁无见顶相。

如圣龙树菩萨的《宝鬘论》云:从不思议福,出生佛妙相,大乘经中说,王应如是听。诸独觉所生,学无学所生,世间所生福,如世间无量。以此福十倍,感一毛孔相,佛一一毛孔,与彼福相等。生一切毛孔,所有诸福德,以彼之百倍,感一随形好。所有福国王,感一随形好,如是至八十,所生福亦尔。感八十随好,所有福德聚,此等之百倍,成一大士相。三十二相因,是大福德聚,以此等千倍,感毫如满月。白毫相福聚,亿倍共合集,能感无见顶,救怙之顶相。如无见顶福,百亿俱胝倍,当知能感得,具十力法螺。(后二句,极尊却吉坚赞《释》中为:感佛语妙音,六十支殊胜。)

能表果法身四法之四应化身

第四,释应化身

已四、胜应化身

此分:经说与论释二种。

一、经说:复次善现,学此般若波罗蜜多者,谓通达彼等一切法,证得圆满无上正等正觉已,一切时中于无量无边世界,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种种化现作一切众生利益,善现,如是菩萨摩诃萨当学般若波罗蜜多。以上经所说,是说已得彼等无漏法,佛能作化现。

二、论释分:根本与解释二种。

(一)根本:就释彼经义门是说第四身应化身。

颂曰:若乃至三有,于众生平等,作种种利益,佛化身无断。

(二)解释:论身建立:即自性圆满报,如是余化身。是说由受用身后随即说胜应化身的因由者,谓由受用身于所化众生的眼识自果,能生化身显现境如是说故。又此第八品如其次第说四身的因由者,谓自性身是所依身,及余三身是能依,所以先说自性身。从三身之内,以智法身为自果受用身的增上缘;然以受用身亦为自果胜应化身的增上缘,作如是说故。彼三已劣胜次第为缘,亦作如是说故。智法身唯是佛圣者现行境,圆满受用身唯是住地上菩萨的现行境,胜应化身是从异生以上的现行境。如是结合已说三身,第四胜应化身是一切愚夫异生的共同境。就词义门说,如释迦能仁等色,若乃至三有未空,平等作一切世界一切有情欲乐利益之身,由彼身相续不断,即是佛世尊胜应化身无间断。

此处有说不具足五种决定的究竟色身,是胜应化身的定相。

自宗分四:一佛化身的定相;二差别;三释佛化身主要所作事业;四释成熟所化众生安立解脱规则。

一、佛胜应化身的定相:由不具足五种决定,所显示的究竟色身,是化身的定相。

二、差别:此中若分,一般所许有:工巧化身、生化身及大菩提化身三种。遍智子等及我的大宝上师说,在彼三身之上加涅槃等十二种事业,随顺摄受所化众生的胜应化身者,作为四种。初如为调伏乾闼婆王令生欢喜,化现持乾闼琵琶师的如来;二如如来化现 叨叨的如来;三如无量光佛,閦(鞞)佛;四如我们的大师释迦牟尼。如《庄严经论》云:工巧生菩提,恒示现涅槃,此佛化身者,解脱大方便。彼《释》云:彼化身者谓常为所化众生利益,持琵琶等;工巧生化生;现证圆满菩提;由示现涅槃,是解脱之大方便故,应知是利他圆满的定相。总之,佛化身无量有一者,谓如来为一切众生所欲乐之事,虽有种种化现,即是佛的化身故。如《庄严经论》云:化佛无量身,是故名化身。

三、释佛化身主要所作事业:胜应化身主要所作事业,略摄可分为十二种。在诸经论中所引甚多。如《宝性论》云:1兜率降世;2入住母胎;3圆满诞生;4少年嬉戏;5受用妃眷;6从家出家;7行苦难行;8趋金刚座;9降服魔军;10成正等觉;11转妙*轮;12入大涅槃。

四、释成熟所化众生安立解脱规则:由佛化身等令所化众生成熟,安立于解脱之规则者,谓随应化诸众生各自善根本性,从宣说无常苦空无我等之法声,令生起厌离,渐次安立三乘涅槃的事业故。如《宝性论》云:无常苦空及无我,以寂灭声方便智,三有众生生厌离,善作趋入于涅槃。

戊二、事业

如是尽生死七颂,由此论义是说佛所作事业自性广大,此分:经说与论释二种。

一、经说:在第四刹那加行处,说一切法如梦相空所余。(经文不录)

二、论释分三:一结合;二根本;三解释。

(一)结合分:已说结合及当说结合二种。

颂曰:如是尽生死,此事业无断;诸趣寂灭业,安立四摄事,

令知诸杂染,及知诸清净,有情如证义,六波罗蜜多,

佛道自性空,尽灭二戏论,假名无所得,成熟诸有情,

及立菩萨道,遣除诸执著,得菩提严净,佛土及决定,

无量有情利,亲近佛等德,菩提分诸业,不失坏见谛,

远离诸颠倒,无彼根本理,清净及资粮,有为与无为,

悉不知有异,安立大涅槃,许法身事业,有二十七种。

(二)根本分:1约时间门略示:如是尽生死,此事业无断。2、约差别门广释:诸趣寂灭业乃至安立大涅槃。3、约数门略结:许法身事业,有二十七种。

(三)解释分三:1、事业之差别;2、彼事业之时间;3、由彼次第所表。

1、事业之差别:最初安立善趣,乃至安立如来地涅槃。

2、彼事业之时间:如是如法身,此之事业有二十七种,名为尽生死者是所作事业。

3、由彼次第所表:从初发心及最后事业所显之次序,由次第显示,其余之间就词义等次第亦应了知,尤恐文繁即不录。

此处如圣者解脱军宗所说化身事业;及如何阿阇黎狮子贤宗所说智法身事业分五:一定相;二差别;三由论所显理趣;四事业随转理趣;五余义。

一、定相:由自己增上缘的智法身,从增上缘所生的白净功德是智法身事业的定相。

二、差别:此有所作境的事业及有能作者的事业二种。若广分有:从安立道之所依乃至安立道之果有二十七种。

三、由论所显理趣:由第一段经文略标事业,乃至释彼之义,即如是尽生死,此事业无断。

是故于彼二十七种事业分三:一安立所化众生道之所依身;二安立于道;三安立于道果事业。

一、安立所化众生道之所依身:安立中士意乐希求解脱事业。此显寂灭五趣苦的事业。释彼之义谓:诸趣寂灭业及最初住善趣及非善趣皆无贪著相,作为趣入寂灭的事业。

二、安立于道分四:一安立资粮道;二安立加行道;三安立见道;四安立修道。

(一)安立资粮道分五:

1、安立四摄事:释彼之义谓安立四摄事即安立施等四摄事[53]。

2、安立了知四谛:释彼之义谓:令知诸杂染,及知诸清净是说闻所生等慧,通达所治品与对治品,应舍与应取。

3、安立利他意乐:释彼之义谓:有情如证义是说如于幻师远离随顺贪著,为有情义利,安立利他慈等性相如实体性。

4、安立于行:释彼之义谓:六波罗蜜多及随彼自利由三轮清净,开显修行六波罗蜜多。

5、安立修行二利事:释彼之义谓:佛道,彼后自他二利的性相,即是佛道者,谓十善业道。

(二)安立加行道:释彼之义谓:自性空,其次修一切法由自性空。

(三)安立见道:释彼之义谓:尽灭二戏论是说由彼之后,依止布施波罗蜜多,通达初地法界遍行无二相法。

(四)安立修道分六:

1、安立通达一切唯假名的第二地至第五地。释彼之义谓:假名,其次由圆满一切资粮的因,于安立第二地等了知净戒、安忍、精进、静虑等波罗蜜多,一切法唯假名。

2、能取所取二相一切法无所得第六地:释彼之义谓:无所得是说如是次第,依止般若波罗蜜多,了知第六地,及所知法无贪著性相,一切法无所得。

3、堪能断有情身中障碍,及能生对治能成熟第七地,释彼之义谓:成熟诸有情,是说彼后第七地,以方便波罗蜜多力,能成熟诸有情。

4、安立化八地分二:

(1)安立殊胜行:释彼之义谓:及立菩萨道是说由力波罗蜜多力,是第八地与声闻等不共的菩萨道。

(2)安立寂灭实执现行:释彼之义谓:遣除诸执著其次于一切法断除执著。

5、安立第九地:释彼之义谓:得菩提是说第九地以愿波罗蜜多力而得菩提。

6、安立第十地事业分三:

(1)安立无间得十地:安立严净佛刹:释彼之义谓:严净,佛土是说彼后由智波罗蜜多力,于第十地严净种种佛土。

(2)安立一生补处分三:

1安立后一生决定成佛:释彼之义谓:决定是说有一生相隔自体各各决定圆满正等菩提。

2安立利他任运:释彼之义谓:无量有情利是说安立十方世界有情义利,及于一切世界亲近佛等功德。

3安立圆满其余佛法:释彼之义谓:亲近佛等德是说安立于一切世界中,亲近佛等功德。

(3)安立最后有之事业分四:

1安立能力殊胜分二:

1安立能引菩提:释彼之义谓:菩提分,如是次第,于自己能引胜进道自体,一切菩提之法性相菩提分。

2安立道不失坏:释彼之义谓:诸业,不失坏是说业与果的联系不失坏。

2安立证德殊胜分二:

1安立见四谛所有证德:释彼之义谓:见谛是说如实证得一切法。

2安立如是证得生死涅槃平等性:释彼之义谓:有为与无为,悉不知有异是说安立由空性之体性有为与无为,遍知无有异。

3安立断德殊胜分二:

1安立尽颠倒:释彼之义谓:远离诸颠倒是说永断一切颠倒。

2安立尽颠倒根本所依事:释彼之义谓:无彼根本理是说永断无颠倒根本所依事的智。

4安立清净因资粮殊胜分二:

1安立自性清净法身之因资粮垢染清净:释彼之义谓:清净是说由自性圆满(遍)清净之性相,即是菩萨清净。

2安立离垢清净之因资粮:释彼之义谓:资粮是说远离一切垢染的清净之因资粮。

三、安立于道果事业:安立不住道果涅槃如来地:释彼之义谓:安立大涅槃及作为安立如来地涅槃。这是阿阇黎(阿阇黎狮子贤)宗说竟。(以上二十七事业各有经文见经文详,不译)

若如圣者(圣者解脱军)所许化身事业:

此中分二:一安立于道;二安立道果。

《一》、安立于道分四:

(一)安立于资粮道分三:

1安立意乐圆满:谓诸趣寂灭业。

2安立能成熟他身心加行圆满:谓安立四摄事。

3安立通达四谛:谓:令知诸杂染,及知诸清净。

(二)安立加行道分三:

1安立意乐圆满:谓有情如证义。

2安立能成熟他身心加行圆满分二:

1安立法:谓:六波罗蜜多。

2安立二利行:谓佛道。

3安立清净见:谓自性空。

(三)安立见道:谓:尽灭二戏论。

(四)安立修道分六:

1安立于第二地(二地、三地)谓假名。

2安立第四地(四地、五地、六地)有三:谓无所得。

3安立第七地:谓成熟诸有情。

4安立第八地分四:

1安立了知三道之道智:谓及立菩萨道。

2安立息灭实执:谓遣除诸执著。

3安立假名佛宝:谓得菩提。

4安立严净佛土加行:谓严净佛土。

5安立第九地分二:

1安立自己决定成佛:谓决定。

2安立成熟他身心:谓无量有情利。

6安立第十地分二:

1安立由第十地所摄依止善知识:谓亲近佛等德,。

2安立证德展转向上增长分八:

1安立得菩提支:谓菩提分。

2安立业果不失坏:谓诸业,不失坏。

3安立通达四谛:谓见谛。

4安立尽颠倒:谓远离诸颠倒。

5安立无根本(空性、本无):谓无彼根本理。

6安立圆满菩提:谓清净。

7安立圆满资粮:谓资粮。

8安立通达三有涅槃平等性:谓有为与无为,悉不知有异。

《二》、安立道果:谓安立大涅槃。

问:那么,上说得十地无间时,生起佛刹清净显现境,是何理趣?答:彼是从放大光明得灌顶而生,此中分二:一由此显现事业成就;二由供养获得灌顶。

(一)由此显现事业成就分三:

1器世间清净显现:得十地无间时,得十亿无数三摩地后,名为一切智三摩地与智不分之名灌顶,才得无间即出现与十亿三千世界广大相等大宝莲庄严之座;再彼之轮围有十亿三千世界微尘数相等莲花充满光明显现。

2情世间清净显现:其次在自己座前有应缘而降诸眷属众,第九地以下诸菩萨围绕而住。

3事业成就理趣:彼菩萨两足掌两膝脐间两手放无数百亿大光明,如其次第息灭饿鬼、地狱、畜生、天、人、非人等处一切痛苦。从两肩两颈背及面门放无数百亿大光明,如其次第于十方声闻、独觉及初发心菩萨,乃至第九之间三处显现,法光明门,寂静三摩地门,般若及方便善巧理趣,如其次第皆能成就。

(二)由供养获得灌顶分二:

1供养:彼菩萨从毛孔放无数十万光明,映蔽十方一切魔业,示现得灌顶的菩萨,隐没于彼等身中。从菩萨头顶放无数三千十亿微尘数相等光明,示现十方一切如来坛城,围绕十世界上至虚空光明网坛城,供养如来作众生利益,沉没如来足掌。

2灌顶:于彼菩萨灌顶时十方一切菩萨齐皆降临,从十方第九地以下的无边菩萨齐皆来临,见彼菩萨而与供养,入百千三摩地。菩萨由得诸灌顶吉祥结、金刚及吉祥战胜魔业,名一尊胜光明围绕出现无数十百亿光明,照耀十方现无边神变,因彼菩萨的吉祥结、金刚和吉祥如其次第隐没。彼菩萨之威力比以前更殊胜增长。从诸如来毛孔名一切智神通具足一光明围绕,出现无数百亿光明,照耀十方,围绕十世界,息灭一切恶趣痛苦,映蔽一切魔业,沉没彼菩萨头顶,围绕光明者,没于诸眷属头顶。

法身事业(有法),于汝有二十七种,于汝安立所化众生道的所依身事业,至安立道果涅槃有二十七种故。

End

常说爱语庄严清净

◎ 林清玄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讲到了菩萨的四摄,非常令人感动。什么是四摄呢?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摄受一切有情,令有情众生起亲爱之心,然后得闻正法的方法。四摄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和布施、持

如何获得庄严圆满的相貌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丑陋报: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者,诳惑于他;四者,恼乱众生;五者,于父母所无爱敬心;六者,于贤圣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夺贤圣资生田业;八者,于佛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概要

第一卷贰、概 要(十门分列中前九门)谨释此经,依华严宗法及《弥陀疏钞》例,总开十门:计为一、教起因缘。二、本经体性。三、一经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摄。七、部类差别。八、译会校释。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一

第一卷一、教起因缘教起因缘者,明大教所以兴起之因缘。初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次则详述本经兴起之因缘。夫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三、一经宗趣经之所崇向者,名之为宗。宗者要也。全经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径也。故知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是故于辨体后,首应明宗。体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二、本经体性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五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五、所被根器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四、方便力用如《大毗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八、译会校释“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甲本经译本本经乃“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九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九、总释名题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再记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伍、再记丙寅暮春之初,本解三校甫竣。乃于篇末,再赘数语。此解因海内缁素大德之倡导,由东林寺提出申请,重印五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序文

李炳南居士著述阿弥陀经摘注接蒙弁言阿弥陀经要解讲义重刊序重校新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序净土三经合刊序净土丛书序蕅益大师净土集序中华大典印光法师文钞序重刊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序印光大师遗教两要序重印弥陀净土法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佛七开示

李炳南居士讲述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甲寅年灵山寺佛七开示戊午年新春结七念佛开示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之一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上)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下)幸酉岁佛七开示壬戌佛七雪僧贡言快刀斩乱丝乙丑年灵

李炳南: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要义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要义李炳南老居士讲述录自慈光半月刊岁己酉,台湾光复节日,师应台中莲社青莲谦益两念佛班之启请,为讲楞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曰:学佛须知行解,由解而行,方能入道,解而不行,是为说食数宝。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