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任杰:心经略释_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释-任杰
2024-11-20 07:30

心经略释

[迦湿弥罗]姿纳弥扎论师释任杰由藏译汉

顶礼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母

于此薄伽梵(世尊)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以经的性相所诠,故名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若唯最初不假设名言,就不能确定是何经,故说经名。不但唯假设名言,一切经无不摄集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中,故亦是经之母。此中薄伽梵者,谓摧伏蕴魔、烦恼魔、死魔和天子魔等四魔,皆由此般若波罗蜜多义,令魔不能得便,一切魔悉无依处故;圆满具足六种殊胜功德(自在圆满、相好圆满、祥瑞圆满、声名圆满、智慧圆满、精进圆满),智慧一切功德,亦皆从般若波罗蜜多加持力而生;不住涅磐盘,亦是以般若波罗蜜多义破除一切心意识分别,永离一切习气故,名为薄伽梵。母者是说三世一切诸佛皆从修习般若波罗蜜多义而生,若由般若波罗蜜多义所生,其般若波罗蜜多者,即成为一切诸佛之母,故名为母。般若者是说由闻思修三种般若,如实了知真实性,故名般若。波罗蜜多者谓由般若不见所有法故,无相、超过二边及超出生死故,即名波罗蜜多。心者谓在《十万颂般若经》等之内,乃至一切甚深殊胜的小经,无不摄集于此经中,故名为心。顶礼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母者,谓在《十万颂般若经》中亦说:若顶礼般若波罗蜜多,如同顶礼三世一切诸佛故。是为积集福德资粮和供养故而顶礼。已明顶礼,当释经文。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从头至尾,以七种义显明解释。何等为七?(一)因缘,(二)趣入般若,(三)空性的相,(四)般若的修行境,(五)般若的功德,(六)般若的果,(七)般若密咒。此中因缘,谓从如是我闻乃至及诸菩萨摩诃萨俱;趣入般若,乃至五蕴体性皆空,空性的相,乃至无智无得,亦无不得;般若的修行境,乃至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安住修行;般若的功德,乃至究竟涅磐;般若的果,乃至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般若密咒,乃最后的咒。以上经文。

一)韧因缘摇

经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如是我闻,是说一切大乘经皆由圣者妙吉祥菩萨听闻,总摄为我闻。此中如是,是诠说般若心要所有异门差别性,我闻,是说在世尊前亲耳所闻,从《吉祥歌》所说,是由现前耳根听闻,故名为闻。一时,即是说般若心经之时,不应作为其他时宣说,应为世尊住王舍城于诸眷属唯独一次宣说之时。薄伽梵,是显此中大师是谁,所在何处,所有眷属是谁,集会后当作何义。大师即是佛世尊,境是王舍城鹫峰山中,眷属是大比丘僧及诸大菩萨僧。集会后当作何义?宣说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此中词义如上所说。王舍城鹫峰山中,王舍城是共称摩竭陀国坚影王(或影胜王或瓶沙王)的中心地,是这一地区城市的总称。鹫峰山(山如鹫鸟,旧译灵鹫山或耆奢崛山)即在此地区,此地宽广,鹫峰山上为众鸟所集之处故名。与大比丘众,是说力大数多,及诸菩萨摩诃萨,是说般若波罗蜜多义,一切圆满现前而又安住般若波罗蜜多的众多菩萨。俱者是说世尊由众眷属围绕而共俱住。以上释因缘义竟。

(二)释趣入般若义

经云: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欲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作是语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世尊为加持一切眷属,及悲愍一切有情故而入定。此中甚深明了法之异门者,是说由此教法而了知所缘一切法,及超过一切边,故名甚深明了,入三摩地即是甚深定。复于尔时,是说诸眷属众集会及入定之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的中间,圣者观自在菩萨为一切眷属,及悲愍一切有情故,而观察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性,除五蕴等法体性皆不可得自性本空外,别无有法,是为密意。五蕴者,谓色蕴犹如聚沫,受蕴如水上泡,想蕴如阳焰,行蕴如芭蕉,识蕴如幻化。体性悉皆是空,是说彼等五蕴皆由自性相空,因超过一切边而无相故,即名为空性。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此显大声闻中般若最殊胜的舍利子,承如来加持威力,而请问圣者观自在。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善男子者,是说若从大乘经所生,即成为如来之子。若者是说谁能趣入大乘,即堪称为谁。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者,是说由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即是修行一切法真如甚深离言说故。欲修行者,是说应当如何修学,若欲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义,即应当如是了知而修学。此是请问。作是语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是为答问。是故经云: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这是说若欲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应如以下所说义如是观察,此即如实照见彼等五蕴体性皆空,谓彼等五蕴由自性皆空。由于无相,过去时不生,现在时不住,未来时不灭。一切时中无生住灭,即无住性,远离言说,即名空性。照者是说如实照见真实性,除彼以外悉无所见。以上释趣入般若竟。

(三)释空性相义

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无减无增。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中色者,是说由于未悟入空性体性,即由错乱心思见色而起分别,或虚构增益言词。空者即是由色之自性空,由于过去时无相,则不可得,现在未来时亦无相,由于(实有、自性)不可得,即不住一切边,及不住一切(有为法、实有)事故,名为空性。空即是色,即是于空性不可得之自性中,但有假立色名,不是别有彼色,故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说凡所有色,彼即是离言说的空性,离开色寻求空性亦不可得,即名色不异空。所有离言说的空性中,若离假施设色名别有,亦不可得,即名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说如是说色,亦照见其余诸蕴皆同于色体性皆空。所以经云: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所言舍利子者,是为令不散乱善于听闻的呼唤词。如是一切法空性者,如于五蕴如是宣说,复令了知六处乃至一切相智的中间,一切世出世法悉皆性空。无相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无减无增。无相,是说犹如虚空无相,既无烦恼相,亦无清净相。无生无灭,是说现在已生,先无后有,灭谓先有后无,但在空性中皆不可得,昔本无生,若无有生,后则无灭。无垢离垢,垢者谓诸识能取所取分别所行境,空性则已超过诸识,故名无垢。无离垢者,是说既无有垢,则无垢染可离。无减无增,减谓有情,增谓佛陀。无者谓空性中寻求有情与佛陀皆不可得,故名无减无增。经云: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色,色是所应观察相,空性无相,故空性之中无色。无受,如是受者是领纳相;无想,想是能取相;无行,行是现行造作相;无识,识是能取各各差别相,因空性中不可得,故无诸识。一切皆无者,谓诸五蕴是有漏相,空性中无诸五蕴。无眼,此中眼者是所见相,空性无相,故空性中无眼。无耳,如是耳者是闻相;无鼻,鼻以嗅香味为相;无舌,舌以尝味为相;无身,身是触相;无意,意是能分析各各差别相,空性中无相故无意。如是六根是能取相,因空性中无相,故无六根。无色,色是显色形色相,因空性无相故无色。无声,如是声者是悦意不悦意相;无香,香以嗅味为相;无味,味以尝为相,无触,触以能触粗软为相;无法,法以种种差别为相,因空性无相,故名无法。如是诸境是能缘之缘相,因空性无相,故无诸境。无眼界乃至无意界及无意识界,于此十八界者是有坏相,空性中无相,故无十八界。无无明乃至无老死,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无明乃至老死十二缘起,是能取生死轮回的相,空性无相,故无无明乃至老死。无明尽乃至老死尽,是涅槃清净的相,因空性无相,故无无明尽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苦是烦恼相,集是近取亲因相,灭是寂灭相,道是智相;因空性无相,故空性中无四谛。无智,智是以现见一切法为相,空性中无相,故无智。无得亦无不得,得者谓得无上正等菩提,不得者谓诸有情不得无上正等菩提。无者谓在空性相中,既无无上菩提,亦无有情可得,故名无得亦无不得。由彼等异名差别,说明一切法皆由自性空性,如是空性即是如是故。以上释空性的相竟。

(四)释般若的修行境义

经云:是故舍利子,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这是说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安住修行,是为令未悟入般若者令其悟入故,唯有具足此般若波罗蜜多为修行境界,乃是修行空性的相,因一切法悉皆空故。诸菩萨众以无所得而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者,是说从初入大乘的诸菩萨众,若欲了知五蕴乃至一切相智的中间悉无所得,而不见一切法有微尘许自性故,所以应当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法空者,是说不住自性,若不如是了知,即会由无明错乱心思而成暗昧,于三有苦海中流转漂泊。是何错乱心性,若以闻思修三种般若观察,由于心无所得,则不见烦恼生死,亦不见清净涅槃,亦不见五蕴乃至一切相智,不见空性,不见无相,不见无生,以及亦不见无灭等,真性中亦不见般若体性,悉无所见即见心性。如是见心性者即见菩提,若见菩提法性则为见佛,以法性见佛,由此自体即圆满无上正等菩提成佛。有对此段文怀疑说,如是唯说悉无所有,岂不成为外道断见,及堕声闻寂灭之中吗?答曰:不会如是,因为以不可得的理趣,能作一切有情义利而回向无上菩提;乃以六波罗蜜多等不可得的理趣,能作如是修行,故无过失。以上释般若的修行境义竟。

(五)释般若的功德

经云: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倒,究竟涅槃。若于般若波罗蜜多空性义,在听闻思惟和修习的中间无有恐怖,即能遮止心意识分别及一切习气,名为心无障碍。如从凡夫、外道、声闻和独觉所行境界,完全超过已后,断尽一切烦恼障,及断尽一切所知障,即能到达究竟大涅槃。以上释般若的功德竟。

(六)释般若的果义

经云: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是说十方世界三世善逝一切诸佛,亦依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受持、读诵、讽诵、修习及为他演说,以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证得圆满无上正等菩提而成佛。三世一切诸佛皆从般若波罗蜜多而生,若从般若波罗蜜多所生,其般若波罗蜜多即成为一切诸佛之母。以上释般若的果义竟。

(七)释般若密咒义

经云:舍利子,是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大密咒者,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诸苦之咒,真实无倒,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秘密咒。即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曰:峨帝峨帝,波罗峨帝,波罗僧峨帝,菩提莎诃。是故,谓如上所说,即名是故。般若波罗蜜多大密咒,真实无倒者,是说明了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义,即名为密咒。一切世间法亦当成为大乘无上菩提,自利利他亦当成就无上菩提,故名真实无倒。是大明咒,是说般若波罗蜜多义,即是大明咒。若显示贪□痴及一切生死苦恼皆不可说,无有自性,其般若波罗蜜多即是大明咒。是无上咒者,是说般若波罗蜜多者,能成就无上菩提,是名无上咒。无等等咒者,是说般若波罗蜜多不与世人、声闻及独觉所行境界相等,而能与一切诸佛智慧相等,即名无等等咒。应当了知,能除一切诸苦之咒者,是说若能受持、读诵、讽诵、如理思惟,并能为他演说般若,则无眼病等一切病苦;并能获得十方诸佛及天龙等救护;及由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即能断除一切恶趣及一切生死苦海,故知是能除一切诸苦之咒。此般若波罗蜜多咒者,是摄集一切甚深殊胜义,其自体即成就,则为加持之咒。经云: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是说三世一切诸佛,即是从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而成佛,所以趣入大乘的诸菩萨,亦应当修学般若波罗蜜多。经云:尔时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时薄伽梵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尔时世尊从彼定起,是说世尊入甚深三摩地的威神之力,加持舍利子请问,观自在菩萨宣说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义圆满,故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善哉善哉者,是赞叹说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义,与佛所说相同,真实无倒,是故赞言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彼应如是修学者,是说观自在菩萨如是所说,等同一切诸佛所说无异,故言如是。圣者观自在菩萨如是所说般若波罗蜜多,是说趣入大乘的诸菩萨众应当如是修学。一切如来,亦当随喜。是说观自在菩萨所说,一切如来尚作随喜,何况其他更无疑惑。时薄伽梵欢喜,即说是语已,由说彼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切会众眷属亦皆通达般若波罗蜜多义已,对于大乘无有障碍,故生大欢喜,即名说是语已。所以具寿舍利子,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姿纳弥扎(胜友)造释圆满。

后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汉有七种译本,鸠摩罗什法师译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玄奘法师译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后五种译本都译为《心经》。罗什和奘奖法师二种译本,都无经前因缘序分,及经末流通分,其余五种译本,皆有序分和流通分。《心经》是一部单独的经,有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有说者、闻者、时间、地点,是集一切大乘甚深殊胜经之中心要义,并不是从《般若经》中某一品或某一段经文的抄经。虽有七种译本,但与经义并不相违,只有各据版本不同而译文稍有差异,如果将七种译本对照研究,可能会对此经更有深刻理解。自玄奘法师译出《心经》后,受到汉语系佛教徒的普遍重视及喜爱读诵、书写和修持,寺庙中还作为常课念诵,其古今汉文注释可能约有百家之多,但缺汉译本注释。藏译本《心经》只有一译,没有异译本,是藏传佛教徒日常必诵的经,它收编在《甘珠》般若部母子十七分中的子部。藏译本注释,据布敦大师的《大宝藏论》说有八种,但有二种未得本,故今德格版亦只刻六种,今译《心经释》即是六种释中的一种。所依汉译经本,是以法成法师的译本,因此本与藏译本经及六种释本完全相符。法成法师是公元八世纪西藏人,是精通汉藏的大译师,他从汉翻臧的经论不少,如《楞伽经》及圆测法师的《解深密经疏》等。姿纳弥扎论师(胜友),亦是七世纪由西藏赤松德赞王,特从迦湿弥罗迎请到我国西藏翻经讲学的大译师,因他译经贡献很大,所以被尊称为恩师。因汉文缺《心经》译释,故令从藏本六种释中选译胜友释,供喜诵《心经》者研读。──译者识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于北京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释〔古印度〕扎夏萨生论师释任杰由藏译汉顶礼妙吉祥童子及圣观自在菩萨此经当以十义显明释:(一)般若之名,(二)因缘,(三)入定,(四)论议,(五)趣入般若,(六)般若之相,(七)般若之所行境,(八)般若之功德,(九)般若之果,(十)般若蜜咒。(一)般若之名: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若无有名即不能了知其法,为了所缘法故而说经名,是故名为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如是于彼般若有世间、出世间和无上般若三种。世间般若谓染污,于无常执为常,于不净执为净,于苦执为乐,于无我执为我。出世般若谓声闻独觉了知补特伽罗无我,因了知有为法无常,有为法皆苦,补特伽罗无我,及了知涅盘寂静。无上般若者谓如来知补特伽罗无我和法无我,因知无相、无愿及空性,故此为无上般若。圣谓由般若远离忧苦,是为世间出世间最殊胜的般若,即是无上般若。波罗蜜多者,是说生死为此岸,涅盘为彼岸,一切有情在被生死轮回贪欲逼使的中间,要由此般若船筏而度向涅盘彼岸,即名波罗蜜多。心谓《般若十万颂》一切经皆合集于此经内,故名为心经。同时,如来所说教法之内,唯此胜义般若波罗蜜多最为殊胜,故名心经。(二)因缘。经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刍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若不说明此经因缘,即不能了知于何处,于何等众宣说,为了说明于何处,于何等众所说,故说因缘。如是者是说以下之经义,由此断除虚构增益和损减。我是表现前亲耳听闻,因为仅有现前听闻,但并没有通达其义。闻谓能听闻之耳根由识所取之词义。一时者谓一次听闻,前时或后时。薄伽梵(世尊)谓永断见道所断和修道所断的一切烦恼,故名薄伽梵。问:于何处宣说耶?答:是故说言住王舍诚,因彼城特别殊胜,故名王舍城。彼城广阔住于何处尚未确定,是故则说鹫峰山中,因彼山高大,如鹫鸟形,故名鹫峰。摧伏一切烦恼故名●刍,由诸外难不可转移,名之为僧。大谓数多及功德广大,故名为大。自己为求安住无上菩提,故名菩萨,为安立一切有情于不住涅盘地故,名为摩诃萨。俱者,当知是由修圣道者共所俱住。即由此等,说明于何时,谁于何处,宣说何等教法。那末,是何时耶?谓于一时之时宣说。由谁宣说?由薄伽梵。由此说明大师圆满。于何处宣说?于王舍城鹫峰山中,由此说明住处圆满。于何等众宣说?谓于大●刍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众,由此说明眷属圆满。(三)入定。入定者是说:若不入定,观察诸法尚未明了通达,为观察诸法所应通达明了故而入定(佛经因缘有二。一是共因缘,即一切经共有:时间、处所、大师和眷属四种;二是特殊,即此经有别经无,如主伴皆入定,即《华严经》及此经是。)经云: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尔时是指何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之时,入三摩地之时。入何等三摩地?谓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此中若是能持自相及共相即名为法。彼等法之异门者,即是法蕴,应作为五蕴、十二处和十八界。甚深者应是无生无灭由自性空之义,因为入三摩地时,即证蕴等诸法无生无灭,是故此定之名为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明了谓所通达义,入者即是于三摩地相续安住,心一境性之词义。(四)论议。若不说论议,当成为无谓之谈而词无联系,为了令词句联系而不失其本意,故说论议。经云: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复于尔时,是指何时世尊住王舍城入三摩地时,即是彼时。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之时。菩提谓心中之真如实际,为获得彼真如实际而勤奋精进者名为萨●(菩提萨●即菩萨)。历经长时断除烦恼所知二障,即名为圣。观自在者谓从三种大悲心(生缘悲、法缘悲、无缘悲)中,以无缘大悲之理趣,悲愍观一切有情,即名观自在。为了所断一切有情之忧苦而获得自在者,即名自在。般若有三种,若就能断除五蕴自性,名般若剑;若就摧伏苦蕴,名般若金刚;若就破除无明暗昧,名般若灯。总的来说,以一切相无分别般若,证一切法空,即名般若,由此般若即能到达彼岸,即名波罗蜜多。波罗蜜多亦有三种,即世间波罗蜜多,出世间波罗蜜多,出世间的胜义波罗蜜多。此中世间波罗蜜多者,谓能遮止三恶道苦;出世间波罗蜜多者,谓永断生死轮回后,获得寂灭一方面之涅盘;出世间的胜义波罗蜜多者,谓观三界如梦,亦不乐欲于涅盘,观一切有情如幻,亦不希求佛果,因为一切法皆自性涅盘,若获得无住涅盘者,即名获得胜义波罗蜜多。问曰:此处所说是何般若波罗蜜多耶?答曰:是故所说行深,深谓无生无灭,行谓修行的境界,因为修无生无灭,即是行般若波罗蜜多。观察即是所缘无生无灭,不但缘无生无灭境,亦皆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此中有二种空,即无为法如虚空之空,及胜义中圣者根本智远离能取(内心)所取(外境)以各各自证空(根本定唯缘自证智境空),即名照见五蕴远离能取所取之空义。见有三种,即凡夫异生及外道见,声闻及独觉见,菩萨及如来见。此中凡夫异生及外道见者,谓见五蕴为命者,有我和有补特伽罗。声闻及独觉见者,谓见五蕴为苦为集。菩萨及如来见者,谓观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五)趣入般若。由于不了知趣入般若的方便,即说明请问词。经云: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作是语已。问曰:彼又云何请问耶?答曰:时具寿舍利子等文,说明圣者舍利子是问者。问曰:为何不问其他菩萨,而唯独问一切菩萨中的观自在菩萨耶?答曰:因为尔时即是说此般若波罗蜜多之时,无数百千眷属集会之内,彼观自在菩萨是会主,因此圣者舍利子,承佛威力,为断自他之疑故,于此即有以下请问等义。时谓显示以下所说何等之义。承佛威力即是诸如来之加持义。舍利子是随母亲舍利迦之名,故名舍利子。乃至作是语已之文义,皆是请问义。若者是说于谁根性堪能听闻之词义。般若波罗蜜多有世俗智般若,及胜义智般若二种。此中世俗智般若者,谓了知一切法如幻、如阳焰及如梦。胜义智般若者,谓了知一切法犹如虚空,离言说绝思惟,由此般若即能到达无住涅盘,故名般若波罗蜜多。其实,无生无灭甚深义,即名般若波罗蜜多。修是指菩萨补特伽罗(人),行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之法。问曰:复当云何修学耶?答曰:从闻思修三门如是趣入般若波罗蜜多义,即于四种修行都应当修学。四种修行者,谓以无分智修胜义;以离烦恼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以无耽著修行成熟一切有情;以无贪染修行成熟一切佛法。复当云何修学者,即是于此四种修行都应当如是修学。(六)般若之相。若不了知其相即不能悟解义理,故说明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的答问词,即是答具寿舍利子如是所问以下之词义,若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经云: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问曰:应当如何观察修学耶?答曰:是故上说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五蕴者谓色受想行识皆由自性空。空有五种:即先无空、灭无空、毕竟无空、观待无空和无性空五种。如乳中无酪名先无空,酪中无乳名灭无空,兔子头上无角名毕竟无空,马中无牛名观待无空,一切法皆无自性名无性空。从这五种空中,五蕴等以无自性空,即是应当观察之空义。色空者谓色为地水火风四大种能造色(色的因素,名因色),空谓胜义法界空性相,彼色等皆性空,因彼空性相无二,超越算数,及永离我及我所见。若是远离能取所取即是无二真如相,一切法无不摄于空性相中。地水火风四大种亦是无相,因为无实有、无我、无自性,但并不是极微灭后而成为空性。若是由自性本空,即名色即是空,若色由自性本空,其色自己即是胜义空性,因为若离彼色自性空,则别无胜义空,故名空即是色,因为胜义空自己即是色的空体之词义。问曰:那末,如何证知色空即是胜义空耶?答曰:如《圣无尽慧经》云:菩萨入法界圣智(根本智)的法界,虽是地水火风界,但法界非坚湿暖动相,法界与一切法相应。何以故?若以空相应,说名相应,是故当知色空即胜义空性。于此二种即名色空。色有三种,即:遍计色、所分别色及法性色。此中诸凡夫异生计地水等坚相者,名遍计色;与境相应识所行境之色者,名所分别色;远离遍计色及所分别色的真如相者,即名法性色。因为彼法性色中若无遍计色及所分别色,即名色即是空。法性色空性,岂离所分别色及遍计色别有,故说空即是色,因法性色空,彼自己即与所分别色及遍计色同一相义。凡所有色,彼即是空性,即名空即是色,因离开色别无空性,色相空与胜义空二者不异,若彼是一,则离色别无空性。问曰:何为不异?答曰:远离增减,及永断二边的自性空相不异故。若色自己即是空,故所有色相彼亦是空性相之词义。若是空性彼即是色者,谓所有空性相彼亦是色相之词义。由此说明,一切有情成为卑劣凡夫从无始以来在生死之中,五趣流转轮回,皆因于五蕴十八界久经惯习,即于彼五蕴十八界等而生贪著,执有为法为实有,是故如来宣说自性皆空。若执色相以坏灭为空,另有一种对治为空者,即是贪声闻寂灭一方面之涅盘,故说彼色即是空,为离贪著于色,则堕生死暗昧边,故佛说对治。若空性即是色,声闻人证无我后,计色坏灭为空而生空相,则堕涅盘边,故佛说对治,说明色空则以为无有者应当断除。于此是说,为了断除执色相故而说空性,若又起一心于空执为相,所以空色二种相执都应断除,因为相者谓缘某相而成为障碍所应通达彼真如相,故执空性为实有亦是相。譬如有人眼患翳障,离舍出走,走道右边,则有荆棘陷井,若走道左边,则有深渊悬岩。若有一人眼无疾患,言有荆棘陷井,则堕深渊悬岩边,言有深渊悬岩,则堕荆棘陷井边。此显中道安乐悉无障碍险阻,则能到达本处,此喻相同。翳障者喻诸异生由烦恼所遮障,声闻由所知障所遮障,荆棘陷井,谓补特伽罗贪著色等相,则堕生死轮回边,深渊悬岩,谓声闻贪著涅盘,则堕空边。有眼士夫者即是如来,以般若明净慧眼,观见色等皆由自性空性,因生死如幻故,亦不弃舍生死轮回,三界如梦,亦不乐求涅盘功德,由入中道无相、无愿及空性之道,即能到达无住涅盘究竟之处。是故,说明执相者则有深渊悬岩险峻之过患故;及不应取著一切有为与无为相。如是受想行识悉皆是空,亦复如是。如上所说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说色空即说明色即是空,及空与色不异之词句,释彼三种类推,即成六种。释三种者,第一由自性空说为一种;中间三种假设名言类推,说为一味;最后轮回异生住实有边,声闻住涅盘空边,断除彼二边即入中道正行,这三种一一中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一类推,即成六种。五蕴或四蕴,其理亦如此释。如是所释,彼此五种皆空,其余受想行识,亦应说为彼此五种皆空。彼等诸法在自心相续中,心者谓于无色空性相,由习气成熟即依彼色蕴。又如空器而依于器,器若坏灭则无依处,大空不异,与彼相同,是说由观察此色蕴空,其心蕴亦无依处,因为与胜义法界不异。问曰:如何观五蕴是由自性空耶?答曰:如《圣无尽慧经》云:色蕴如聚沫,不堪执取,受蕴如水泡,刹那无常,想蕴如阳焰,由渴爱颠倒执取故,行蕴如芭蕉树,剖析无实心,识蕴如梦,执取错乱境故。是故五蕴无我、无补特伽罗、无有情、无命者、无养者、无士夫,五蕴体性亦复如是。由因我及我所空,无生不生,无虚空界无为,说为自性涅盘。如是了知外境四大(地水火风)皆空,即是色空,了知内四心识皆空,即名空空,由于永断色与空一相,远离能取所取,即名解脱身。(七)般若之所行境。若不了知所行境界,即不能修行,为了安住观行修习故而作解说。经云: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无减无增。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是故舍利子者,谓指如上所说。一切法空性的一切法者,是说依于五蕴,乃有五根、五境、十八界、十二处,及缘起等事。说明一切法皆依五蕴,若通达彼五蕴皆空,当知彼五蕴的一切支分皆是空相。譬如若通达身之主体皆空,当知附带手足等亦皆空。无相谓超越一切法的相与相,即名无相。无生无灭,是说先无而后有者名生,先有然后无者名灭。然此佛性法界胜义空性者,既无前际亦无后际可得,是故名为无生无灭。有情在五趣之内流转时,佛性并无有垢染可清净,虽圆满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但佛性亦无有增加清净,故名无垢。譬如蚂蚁虫子身中而佛性并无有减少,名为无减,虽然成佛法身而佛性亦无有增加,故名无增,何以故?超越思惟言诠不可称量故。彼二种法界中由于业烦恼不生,名为无生,若是无生则无有灭,故名无灭。因法界自性清净,故无有净,名为无净。这是说自性清净,并不是说客尘离垢清净,名之为净。(客尘离垢清净者)谓若永断杂染品惑,于法界无减,名为无减,若清净增长时,但于法界并无增加,故名无增。如上所说五蕴各各差别,说明体性皆空,若谓于心中分别相是五蕴空,则对于空无有分别,即色等名言不应施设建立,所以分别名相应当破除故。如是所说空性者,即名无色无受等,是说五蕴由自性空,因为已超越名言无分相,即无有施设色等相故,即名无色无受,是名无色无受之词义。又于空性中色等名亦不可说,亦是受等不可说之词义。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此为六根,因六根虽是依于五蕴,但六根非五蕴,六根亦不异五蕴,故名为无(六根)。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此为六境,由因无明增上,业习成熟,以杂染心执有为果法为实有,但在胜义中皆由自性空,故名为无(六境)。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此乃十八界。于彼十八界,由无六根,则无六识之所依故,若无外六境,内六识则无依处,单一不生,故六识亦无故,是故亦名无十八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者,此是入独觉乘的所行境界。因以无明为缘,乃至老死之间是为总说,广则以无明为缘乃至则见有: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和老死。无明者谓从我见所生,我执从无实法生,是故无明亦是无实法,譬如家中长夜暗冥,由一灯生其暗刹那即无,亦不现彼无实之法。如是说明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的无明暗昧,若以般若灯观察刹那即无,亦不现彼无实之法。明者但从无明相反唯假立名言,由于无有无明,明的名言亦不成立,故无无明。亦无无明可尽,因无有无明之事,故无无明,即不现无明之事,故亦无有无明可尽,故名亦无无明尽。无苦集灭道者,此是入声闻乘的所行境界,名为四谛。谛有三种,即世间谛,出世间谛,及胜义出世间谛。此中世间谛者,谓了知五蕴为集及老死之苦。出世间谛者,谓了知苦集灭道。出世间圣谛者,谓了知五蕴无生即是苦谛智。谁能摧伏三有即是集谛智。由于了知无明及诸随眠皆由自性无者,即是灭谛智。于法平等性而无一切虚构增益,此名道谛智。如是诸谛在胜义中皆自性无,即名为无。问曰:云何名为诸谛皆由自性无耶?答曰:如《圣无尽慧经》云:云何菩萨观谛善巧,谓此五蕴是苦,若如实通达苦相性空,即名苦圣谛。五蕴为爱因及见因者名集,若不执取彼等爱因和见因而不虚构增益者,彼名集圣谛。若了知五蕴前际不来,后际不去,现在不住者,名为灭圣谛。若以无二圣智根本定知四谛悉皆空性,即名道圣谛。无智无得,亦无不得者,此是菩萨入大乘的所行境界。彼菩萨断除烦恼及所知障的圣智,即名无二智,因在胜义中无智,故名无智。得者谓先无名得,若有得亦有空,若有果当有坏灭,佛性于一切有情平等安住,彼昔本皆空,后亦无得。仅约十地次第而言,但以渐次净治阿赖耶识无明习气,无明习气净治后,如佛大圆镜智之法界中,谓得与不得,皆无名言可施设,即名无得亦无不得。是故,如《般若波罗蜜多七百颂》云:不行一切相是名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者是名得无上菩提。(八)般若之功德:观行无上菩提者,虽是空性之体,但并非无有般若波罗蜜多之果,说有,是为生起欣乐精进故而说功德。经云:是故舍利子,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倒,究竟涅盘。是故舍利子,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而住,是故谓如上所说。以无所得者,是说无上菩提之果无所得故。依止般若波罗蜜多而住者,是说不住一切相。心无障碍,是说断除内心习气及外境一切相,故名为无。无有恐怖,是说设若心无障碍,即无有生死轮回及生恶趣之恐怖;及于甚深法无生无灭之境无恐怖故。超过颠倒者,是说于阿赖耶识中无明习气,见外境无实法而有种种行相,即名颠倒。此中是说,若证补特伽罗无我,及法无我,断尽烦恼障及所知障后,即超过颠倒,即名到达究竟涅盘。无明是一切烦恼之所依事,内十二缘起为生死轮回之因,以至最后际皆唯与苦蕴而结合。若了知无有无明,即无诸苦及无一切烦恼,是故名为究竟涅盘。(九)般若之果:若无有般若波罗蜜多之果,而修行则无义意,为此,故释果义。经云: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是说此处的三世,即过去世、未来世和现在世的不同时期,住在三世中的诸佛善逝。佛谓超越三界生死垢染,已获得般若眼,名之为佛。其实,成就如来法身后,般若、圣智(佛本有智德圆满)、三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及佛不共法等,无数功德悉皆圆满,彼即名佛。依止般若波罗蜜多者,是说安住一切无相。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从般若波罗蜜多而生皆是相同,所以此般若波罗蜜多,名为一切诸佛之母,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即名佛陀。无上谓超越三界,正等谓真如无倒法究竟圆满。菩提谓真如法界。佛以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理趣而修行成佛,与过去诸佛无不相同,因为功德相同故。(十)般若密咒:为了不堕于一切相故而解说。经云:舍利子,是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大蜜咒者,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诸苦之咒,真实无倒,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秘蜜咒。即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曰:峨帝峨帝,波罗峨帝,波罗僧峨帝,菩提莎诃。是故是说真实无倒,以离言说名无愿,彼等为(语)真实;由无身行后无相,为身真实,以离心思名空性,为意真实,如是即与圣者三解脱门而不相违。以般若波罗蜜多断除一切心行分别相,同时入胜义门,与无分别之胜义相顺,故名真实无倒。能灭除内识一切习气,即名般若波罗蜜多大蜜咒。外境一切相由自性智断除,即是大明咒,灭除内外二者一切相,即是无上咒。由能成就佛果,即是无等等咒。能断除一切恶趣诸苦而能作一切有情义利,即名能除一切诸苦之咒。当知者,是说当知此般若波罗蜜多,是能到达成佛之因的定词。此般若波罗蜜多咒者,是为世间及出世间福德资粮之因。世间福德谓其利益,不为烦恼魔障所损害,并能保护。出世福德者,谓依此咒当成为般若及圣智。经云: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时薄伽梵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尔时世尊从彼定起者,是说唯除如来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义外,其他不能宣说。圣者观自在菩萨宣说,及舍利子听闻,是承佛三味加持之威力,而作宣说及听闻。是故世尊从彼定起,观察因清净及果清净后,世尊即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是说佛观察因果清净后,即说善哉善哉已,天人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十义显明广释竟。
End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序

◎ 朱 棣朕惟佛道弘深精蜜,神妙感通,以慈悲利物,以智慧觉人,超万有而独尊,历旷劫而不。先天地而不见其始,后天地而不见其终。观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盖可见矣。是经也,发三乘之奥旨,启万法之玄微。论不空之

多心经

吴承恩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摘自《西游记乌巢禅师偈子》

明心见性 成就般若

般若经典,总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是佛典中最大的一部典籍,共六百卷之巨。《般若经》的主题乃成就般若,指引众生依般若打破无明、执著、烦恼,从而超越生死,抵达涅槃彼岸。作为般若系典籍,《坛经》重视般若

赞般若波罗蜜偈

◎ 龙 树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无量众罪除,清净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如虚空无染,无戏无文字,若能如是观,是即为见佛。若如法观佛,般若及涅槃,是三则一相,其实无有异

《心经》的般若思想

《心经》的般若思想◎ 明 空《心经》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经典之一,流通也较为广泛,现在很多小孩都能背诵它。《心经》之所以能够普及,和它精简的文字、深邃的义理不无关系。现在流通最广的《心经》版本仅有二百多字

李炳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壹、讲前小言┌东晋道安法师制,与西土暗合。┌通┤文分三科┤└首序分,次正宗分,终流通分。│ ┌此经传世者七种,今现者不计,四译同上例。└别┼今采者为玄奘法师译,最流通。└奘师译本,简择精要,略去序与流

李炳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中)

┌诸法无性,缘生有相┐┌万法真如┼真如有不变性├无性真空,缘生幻色││└故万法即真如色即是空 ├体相不离,空色不二│ │空即是色┤├─中道一义,照了分别├幻外无真,故曰真空│ │├真外无幻,故曰幻色│

黄念祖:《心经》讲解_黄念祖讲心经

一、《心经》要义今天给大家讲我们经常念的一本经,也是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我们学习的题目叫做生活中的智慧--《心经导读》。《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

李炳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下)

纲丙无证果相┌智慧本具非可增节一 自性涅槃┤└非从外来何云得无智亦无得。(表解)┌成所作智┐┌一切智├妙观察智│┌智┼道种智┌┼平等性智├繁至七十余名智得┤└一切种智┘└大圆镜智┘└得于一切法造作成就

黄念祖:心经略说

心经略说黄念祖老居士以一九八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一、心经两种形式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其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

南怀瑾:南怀瑾解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怀瑾老师解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译文、解读的珍藏版)【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心经何故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六种成就,以证明是佛说呢?唐太宗时,有一位国师名玄奘

李炳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壹、讲前小言┌东晋道安法师制,与西土暗合。┌通┤文分三科┤└首序分,次正宗分,终流通分。│ ┌此经传世者七种,今现者不计,四译同上例。└别┼今采者为玄奘法师译,最流通。└奘师译本,简择精要,略去序与流

玄奘传译般若经典

我们通过两部经典来分析玄奘与般若经典之关系:一、玄奘与《维摩诘经》玄奘在国内研习《维摩诘经》情况在众传记中唯有《续高僧传》有一句简短的记录:年十一诵维摩法华。因为众传均无记载,通常也就不把研习《维摩

大般若经纲要序

◎ 通 门西方圣人所说修多罗,浩汗洋溢,自非摩诃衍上士,具闻持海,不足以受。盖非世间寻常文字,乃出世第一义天也。像法中有龙树大士,以智辩威猛力,直诣大龙宫中,穷所结集法藏,见《华严经》三本,上本之品

禅乃般若之异名

禅乃般若之异名◎ 宗 杲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众生界中顺生死底事,如麻如粟。拨整了一番,又一番到来。若不把生死两字贴在鼻尖儿上作对治,则直待腊月三十日,手忙脚乱,如落汤螃蟹时,方始知悔则迟也。若要直截,

起心动念为火,般若大智慧为水

仁德法师起心动念为火,般若大智慧为水,水能灭火,火能做饭,能起妙用,水也有水的作用。所以说,对于一位真正明理的菩萨来讲,无论是有心或者无心,各有各的用途。该有心的时候不会用心,就会死在当下;不该用心时

般若智慧

经典上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以般若智慧而圆成佛道。不是靠神通,不是靠功夫,不是靠定力,不是靠神变,更不是靠什么样的道理,是靠般若智慧。什么叫般若智慧呢?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呢?就是既不住有,更不住空,空有

修行必以般若为本

◎ 憨 山 佛祖出世,说般若之法,教人修行,必以般若为本。般若梵语,华言智慧,以此智慧,乃吾人本有之佛性。又云自心,又云自性,此体本来无染,故曰清净。本来不昧,故曰光明。本来广大包容,故曰虚空。本来无

《心经》与禅观

◎ 明 影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讲的是佛说的三乘教法亦非实有。三乘教法是为了对治我们对身心世界的执著的,它是治疗妄心大病的良药,我们的心不能反过来去执取它

元音老人:心经抉隐(三)

度一切苦厄。此乃照见五蕴皆空之效果。既然已照破了五蕴,那么还会有什么苦、什么厄呢?度即度脱之义。一切乃指所有也。所谓苦者,就是我们身心的感受、身心的不安。苦有很多种苦,细细讲来有十八种苦。通常讲有八苦

元音老人:心经抉隐(二)

波罗蜜多波罗蜜多是梵语,是音译。波罗译为彼岸,蜜是到,多是上,整个意思是到彼岸之上。这里用了比喻手法,意思是一切众生都纷扰在生死苦海的此岸,生死轮回,苦不堪言。我们要渡过生死苦海,要成大道,就要发心修

元音老人:心经 第二章 诸法皆空 不住相故 无所得故

心经 第二章 诸法皆空 不住相故 无所得故佛在五时说法中,无不是根据众生的根性和机缘应病与药的,所以应缘说法,而无定法。为了使众生不误解佛法,不执着在经文的字句名相上,佛说: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

元音老人:心经抉隐 前言

心经抉隐 前言伏以:实际理地,了无生佛之名;修持门中,方有凡圣之差。心性本净,因执取而烦惑丛生;妄相原空,由觉照而真常绝待。随缘不变,十界之升沉迥异;不变随缘,一心之体用无殊。虽此心此理含生共具,然彻

元音老人:心经抉隐(一)

前言伏以:实际理地,了无生佛之名;修持门中,方有凡圣之差。心性本净,因执取而烦惑丛生;妄相原空,由觉照而真常绝待。随缘不变,十界之升沈迥异;不变随缘,一心之体用无殊。虽此心此理含生共具,然彻悟彻证非觉

元音老人:心经抉隐(四)

接下来,《心经》又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度缘觉的。缘觉是从十二因缘上悟道,这段文是破缘觉所执著的十二因缘法。十二因缘法也属于五蕴总法的范围,五蕴既空,十二因缘法也根本不能

元音老人:心经 第一章 佛的契机契理之教

心经 第一章 佛的契机契理之教佛说法四十九年,说圆说偏,说顿说渐,无非都是随着众生不同的根基、不同的机缘而方便应病与药。众生需要佛法,同样,佛法也离不开众生。就象药是为治病而设的,离开了病,药则无任何

元音老人:心经 第三章 《心经》的五重玄义

心经 第三章 《心经》的五重玄义用五重玄义来解释大乘经典,是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发明的方法。所谓玄义,并非深奥玄妙不可测,而是将经文所含的幽微玄妙意旨分五个层次挖掘疏解出来,使大家容易明白。后来的解经者皆

元音老人:心经 第四章 译经人

心经 第四章 译经人翻译《心经》的人很多,有七种翻译本子。现在大家读诵的最盛行、最流通的本子是玄奘法师翻译的。文长仅二百六十个字,但意义非常丰富,能赅括三藏十二部经教。玄奘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当时

元音老人:心经抉隐(五)

远离颠倒梦想。这里的远离不是距离之远,而是永远地离开、离弃之义。颠倒者,即相反、倒置,指真假不明、迷真认妄。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倒置事理者,谓之颠倒。此等颠倒,乃依根本无明烦

何等人应学般若

何等人应学般若◎ 能 海 姑以下士、中士、上士、外相,四种说明之。(1)、下士。颂云:为了知苦乐,悉究竟皈依,明黑白业道,趣吉而避险。了知苦乐,谓世间之苦乐,与佛法所谓之苦乐不同。世间以受用满足为乐,

入般若法门

◎ 能 海法门,即最小范围的菩提道次第。分说则般若说二十二年,实则四十九年惟说般若,以一切法无不从般若流出,亦无不还归般若。大般若如与人同高的大像片,由初分以次遞至第八分。渐渐缩小,乃至《心经》如二寸

元音老人:念心经真的很不可思议!

根据我的一些同修的经验,心经可以帮你相当大的忙,你可以三遍心经21遍心咒(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反复的求观世音菩萨帮你达成你心中的好的愿望!一般而言,观世音菩萨绝对会闻声救苦,帮你达

要修般若波罗蜜多

要修般若波罗蜜多宣化上人回光返照,观察观察自己在不在?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四句是《心经》的精华要理。略释如下:观自在:是教你回光返照,观察观察自己在不在?自己若

庄严般若

◎ 紫 柏原夫无事生事,薄福所致。薄福所从,从于般若不明。故曰愚痴者,招畜生报,畜生则去饿鬼不远,饿鬼去地狱不远,此从高而下也。若从下而高,则由地狱升至饿鬼,由饿鬼升至畜生,由畜生升至贫贱人,由贫贱人

般若显净土之妙净土成般若之行

般若显净土之妙净土成般若之行江味农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转换一个念头。而念佛更视作观亲切,念佛则是净念,换一个清净念,以治向来染浊之念。并令一心念之,又是以纯一之念,治向来

任杰:心经略释_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释-任杰

心经略释[迦湿弥罗]姿纳弥扎论师释任杰由藏译汉顶礼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母于此薄伽梵(世尊)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以经的性相所诠,故名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若唯最初不假设名言,就不能确定是何经,故说

任杰: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释-任杰

心经 广释〔古印度〕扎夏萨生论师释任杰由藏译汉顶礼妙吉祥童子及圣观自在菩萨此经当以十义显明释:(一)般若之名(二)因缘(三)入定(四)论议(五)趣入般若(六)般若之相(七)般若之所行境(八)般若之功德

任杰: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迦湿弥罗]姿纳弥扎论师释 任杰由藏译汉顶礼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母于此薄伽梵(世尊)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以经的性相所诠,故名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若唯最初不假设名言,就不能确

生财之道——布施波罗蜜

生财之道--布施波罗蜜◎ 体 恒六度中的第一是布施。很多人对布施一词耳熟能详,但对它的真实意义却并没有多少了解,对于如何在现实中来修学布施法门更是所知甚少,甚至有些人为行布施误入歧途,所以要对布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