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忍辱是修行之本
2024-11-04 12:25

忍辱是修行之本

◎ 广 钦

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

有功夫的人,耳朵不听人的是非,眼睛不看人的善恶,人家毁谤我们,骂我们恶人善人,都当做没听到、没看到,收摄六根不外驰。只有那些没功夫的人,才整天窥伺他人的是非,斤斤计较。

修就是要修这些坏的、恶的,这些逆因缘,会启发出我们的智慧与知识,成就我们的忍辱行,让我们处处无挂碍。当我们的智慧发展到某一程度时,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烦恼,所以,越是会修行的人,越是喜欢在逆境中修。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舒适顺意的境界有什么可修?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去磨、去修,万般事总要顺别人意思,事事忍辱,最后终会有好处,如果再分个我是他非,烦恼就惹上来了。

一心念佛,最重要的要能忍辱,什么事情不顺眼,就把耳朵关起来,眼睛闭起来,装着没听到、没看到,睁一眼、闭一眼,对人要和颜悦色,再怎么说,修行就是忍辱这两个字。

忍辱是修行之本,戒中也以忍辱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处,能行忍的人,福报最大,也增加定力且消业障、开启智慧。

对于他人的侮辱,能忍下来,便是我们的福报,以后还会慢慢地开智慧,忍辱也是在开我们的智慧。

譬如说:别人骂你,那是消灾,给你不好的脸色看,那是最上供养,要没有分别,如获至宝。对厨房的饭菜,如果嫌好嫌坏地挑剔,自己本身会损福,反而还增加煮的人的福气。

受戒是受什么?是受忍辱,依忍辱修行是根本。依此去做,到哪里都能感化人,修忍辱即有德行,故人见生欢喜,亦可感化人。

任何横逆,就如同钱要让你赚,你不要,就是说境来了,你不修忍辱,反而起烦恼。

什么事都能忍得下来,才会进步,就是自己对,也要向他忏悔,那就是你的功德了。

打击我们的,你以为他是坏人,但是在修道来讲,是有帮助的,内心要感谢他。那是西方钱,你不会赚,反而跑去哭。

受了别人的攻击或批评,我们当忍受,即使是被人冤枉也得忍受,还要感到庆幸并感谢人家。

忍辱即智慧。

夸我们的,赞美我们的,那都不是明师;骂我们的,不管对与否,这才是真正明师。刺激我们的时候,就是在成就我们,当我们受到刺激时总会想:这么瞧不起我,我就做给你看。拿出这个志气来,成就已经在望。

忍辱波罗蜜,不要说我要忍辱,亦不是感觉自己在忍辱,或压抑自己,这还有相,而是对境不觉得,这才叫做忍辱。如人家骂你时,你不觉得人家在骂你。

摘自《广钦老和尚开示》

End

不从小事来学忍辱,没法来成就大事

如瑞法师忍耐是说忍辱和耐力,也可以说成安忍。我们在生活当中常常会碰到不如意的事,最容易起的就是嗔心,而对治嗔心的方法就是安忍。在众修法当中,持戒的功德虽然大,但如果不忍辱,持戒也持不来,所以持戒也要从

忠义是人道之本

人禀天地之正气以生,当效法天地高厚覆载之德,以参赞化育,继往开来,庶可不愧与天地并立为三,以称三才之名耳。忠、孝、节、义乃人道之大纲,人若无此,则与禽兽何异?纵时属民主,亦不可不以忠义为训,良以忠之意

忍辱的人福报大,且能消业开智慧

忍辱的人福报大,且能消业开智慧广钦老和尚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

忍辱为衣

忍辱为衣◎ 憨 山法锦自言性多瞋习,老人因以方便调伏,而示之以忍辱法门,更为开导之曰:永嘉大师有言: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是知忍之一行,为成佛之第一妙行也。故我师释迦老子,生生世世,为提婆达

忍辱是修行之本

忍辱是修行之本◎ 广 钦 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有功夫的

忍辱即智慧

◎ 广钦忍辱是修行之本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有功夫的人,

忍辱无嗔

忍辱无嗔◎陈浦燕佛陀成道之后,严格持守戒律,广为度化有缘众生。在弘法过程中,即便受到恶人辱骂,佛陀也会忍辱无嗔。曾有一个恶人听说佛陀行大仁慈,心中十分恼火,于是前来骂佛。当恶人骂佛时,佛陀默然不语。等

忍辱六个层次

忍辱六个层次黄念祖忍辱有六个层次,即力忍、忘忍、反忍、观忍、喜忍、慈忍。我们学佛后知道六度波罗蜜中有一度叫忍辱,修忍辱是菩萨成佛必经之道,也是我们凡夫在当世生活是否得到安乐的重要修行手段。我们凡夫要修

惟贤长老开示福祸之本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世间现象是相对的,有空间的,有超空间的;有生物,有非生物;有物质,有非物质;有有形体的,有没有形体的。这是相对的东西,不是绝对的。你不能说你

教忍辱与压抑的区别

◎圣 严问:对治瞋怒之道,心理治疗法鼓励不要压抑内在情绪并建立宣泄的管道,例如在独处时大声叫喊、捶打枕头,或是找合适的对象倾吐,具有丢出去的倾向。但是佛法反其道而行,要人们忍一口气并靠自己消化之,属于

忍辱的人福德大福报大

忍辱的人福德大福报大广钦老和尚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

方,是立世之本;圆,是处事之道

方是周周正正,心底无私,洗尽铅华之后的纯净底色,历经世事也不染尘埃;方是一身正气的轩敞格局,带着仪式感,瓦解了多少世俗里的偏见。圆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闲花落地又得重生,即便失望也不绝望;圆是周而复始源

关于“忍辱”,你不得不知的几个真相

1、忍是一种心境,忍不是纵容,是我们心里不要起嗔怒,用慈悲心来忍辱2、上马杀贼、下马学佛从慈悲而非嗔恨的角度令恶性众生命断,也是慈悲的体现,虽是杀业,但内心出发点不一样,果报当然也不一样。3、对付懈怠

刘元春:公信力:佛教社会慈善之本

一、公信力是改变社会信任危机的关键中国当代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病,其中,公信力的危机是中国当代最严重的社会病。这种公信力危机的社会病,有的是社会结构性的矛盾造成的,有的是社会转型造成的,有的是经济发展与

悟显法师开示:忍辱波罗蜜

世间人不能忍受别人对他的侮辱,所以常常会因为自己受到侮辱,而去伤害其他人,甚至伤害国家,或为了自己的私仇,而报复全国的人民,这状况在古代就有,这都是因为不能忍辱。所以佛教导学佛人行六度,要能忍辱,忍受

忍辱波罗蜜的含义

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对于自己修行的佛法是需要有一定的了解的,这样才能更好的修行,从而领悟其中的智慧,特别是在修行忍辱波罗蜜的时候,也是如此,需要先了解忍辱波罗蜜的含义,才能更好的去学习。忍辱波罗蜜:

黄柏霖开示:佛陀示现如何修忍辱波罗蜜

这一段经文里面事实上在讲佛陀的因地故事。佛陀在还没有成道以前,修得五百世的忍辱,学习如何对治瞋恨,这个故事我们讲了很多遍。但是各位,如果每遍都听,每遍都自我勉励,你学学佛陀的精神,要成就佛果,要修行有

忍辱波罗蜜的十种利益是什么

(一)火不能烧:为什么火不能烧你?因为你里边没有火了,外边的火就没有法子来伤害你;你里边若有火,外边的火才烧你呢!所以说“没有内虚,不招外感”,你内里头有了毛病,外边的病也就来。好像人伤风了,因为你内

广钦老和尚讲解:修“忍辱波罗蜜”的原因

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2、有功夫的人,耳朵不听人的是

如何正确认识修忍辱波罗蜜

想要很好的修行忍辱波罗蜜,就一定要先对忍辱波罗蜜的含义了解清楚,这样才能知道如何修行,从而通过正确的修行,让自己收获更多,具体要如何正确认识忍辱波罗蜜呢?波罗蜜,是梵语音译词,翻译成中文意思是到彼岸。

修忍辱波罗蜜的六种境界是什么

想要很好的修行忍辱波罗蜜,不是光说说而已的,而是需要付出行动的,也就是说,需要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更好的去修行忍辱波罗蜜,那么具体要达到什么境界呢?第一种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也就是说,别人无缘

为什么要修“忍辱波罗蜜”

修忍辱波罗蜜是一种心态和行动的修行,要放到生活工作中才最能检验是不是在真修,整日对自己说要忍辱,可是你就是说一万遍也白搭,遇到事方能看出来。夫妻之间,同事之间相处久了,难免会有摩擦,会闹些矛盾,摩擦和

宣化上人讲解:勤修忍辱波罗蜜的好处

凡是佛菩萨,皆坐在大莲花之上,这是表示「开悟」。若是不开悟,那就没资格坐在莲花之座。你想坐大宝莲花吗?首先要勤精进,不可懈怠,不可放逸。修道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所谓「不怕慢,只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菩萨乘:忍辱

菩萨行者要忍耐种种苦。忍可分为忍辱与忍之不同。忍辱是忍受种种的恼害。六度中的忍不止是忍受各种恼害而已,它可分为三种:①、生忍(耐怨害忍):忍耐众生对菩萨所做的损害。②、法忍(安受苦忍):菩萨在修道的过

温金玉:禅定──护心之道·见性之本

禅定──护心之道见性之本温金玉禅,梵语为禅那,是寂静审虑的意思,也是使心灵安住于定慧均等状况之方法。这一古老传统的生存智慧对现实社会人生是否仍有导引作用,禅之超越性对世俗民众之身心是否仍为强健之道,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