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的价值
2024-10-22 09:04
人 身 的 价 值
◎ 济 群
首先,必须认识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很多人不曾意识到,人的身份究竟有多重要。因为我们此生是以这一身份来到世间,似乎做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殊不知,在无尽的生死轮回中,我们历经多少劫的沉沦漂浮才有机会生而为人。虽然世界上有几十亿人口,但从六道轮回的角度来看,和无穷无尽的空间中难以计数的生命总量相比,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得以生而为人者几何?正如佛陀告诫我们的那样: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茫茫宇宙间,我们有幸得到人身,是今生所能拥有的最大福报。除此而外,即使贵为帝王,其价值也无法与之比拟。当我们谈到价值时,往往只想到家中的房子、汽车值多少,想到自己的孩子、事业有多重要。我们关注的,无非就是这些,每天的用心也无非纠缠于这些,似乎人生的所有价值就蕴涵其中。或以日进斗金为人生价值,或以身居高位为人生价值,或以生活奢华为人生价值。当然,也不能说这一切就毫无价值,只是对人生而言,其意义是短暂而非永久的。可悲的是,这些眼前利益反而成了很多人终生不悔的追求。
我们学佛,应明确何为真正的价值。和财富、地位相比,拥有人的身份显然更有价值。当然,社会上也有很多要钱不要命的莽夫,为赚钱一切都在所不惜。但深究起来,这些人往往是存有侥幸心理,若必须一对一地交换,一边是钱,一边是命,又有谁愿意达成这笔交易呢?当生命和金钱不可兼得时,再贪婪的人也会意识到生命之可贵:若是一命呜呼,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呢?无论财富、地位,还是事业、感情,在死亡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对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人而言,曾经孜孜以求的这一切,不再有任何意义。即使我们再执著、再留恋、再不舍,也只能两手空空地离开这个世界。在那个时刻,财富不过是空洞的数字,事业不过是逝去的旧梦,家庭不过是难以割舍的牵挂。往往是,生前拥有得越多,离开时的遗憾也就越多。
不仅是生命,乃至我们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比财富、地位更为重要。一般人不会意识到,健康的眼睛或四肢有多大作用。因为我们习惯于使用它们,习惯得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唯有失去时,才会发现它们的价值:没有眼睛,就会失去五彩的世界;没有耳朵,则会失去音声的世界。
人类之所以贵为万物之灵,正在于我们拥有的色身和身份。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但又强调人身难得。因为我们的所有追求必得依赖这个身份才能实现,尤其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精神追求,如艺术生活、宗教生活。遗憾的是,多数人并未有效利用这一身份,反而成为色身的奴隶,一生只为饮食男女忙碌,为接踵而至的欲望操劳。不仅为此付出了今生,更为这份执著造作种种必须偿还的恶业,殃及未来生命。尤其在世风日下的今天,稍有不慎就会沾染种种不良习气。常常是事业做成了,心态和品行却做坏了,实在是得不偿失。因为事业是暂时的,而做事过程中积累的心行却不会过期作废。
事实上,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物质追求,也不在于普通的精神追求,而是成就佛陀那样圆满的慈悲和智慧,如诸佛菩萨那样尽未来际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否则,即使因行善而感得人天果报,终是流转生死的有漏之因。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和佛菩萨是无二无别的,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摆在眼前的现实是,我们和佛菩萨有着天渊之别。原因何在?因为我们是活在凡夫心的层面,所作所为都不曾超越凡夫心。无论怎样努力,所成就的利益也是有限的。若想实现生命最大的价值,唯一的道路,就是开发我们本具的佛菩萨般的品质,这才是生命的无价之宝,尽虚空、遍法界的财富皆不能与之比拟。
成佛的修行,唯有人的身份才能成办。若拥有人身而不加珍惜,精勤道业,未来又将流浪六道,不知何时方为了期。希望大家莫要蹉跎岁月,否则将是今生最大的浪费。
摘自《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
End
◎道 证如果今天丢掉的是一件不太喜欢的东西,我们可能就会觉得很平常啊,心里不会难过,因为那件东西你觉得不怎么有价值。如果今天是别人失去了她的先生,你也不会觉得不快乐,可以说根本就不会受影响。因为别人的
人 身 的 价 值◎ 济 群首先,必须认识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很多人不曾意识到,人的身份究竟有多重要。因为我们此生是以这一身份来到世间,似乎做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殊不知,在无尽的生死轮回中,我们历经
大安法师人天福有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得人身、感天福的一些行为规范。首先从孝养父母来看,作为一个人的道德人格的基础,要有孝道,孝道也表明一个人知恩报德的基本的道德心理。为什
人生是苦 人身难得◎ 莫 孜释迦牟尼还是太子的时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从而发下大愿,要追求了脱生死的真谛,最终在菩提树下证得了无上正觉。佛陀探寻人生的究竟是从苦开始的,所以佛陀说法先说四谛。四
◎ 佚 名《洛阳伽蓝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在20世纪,研究者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在北朝史学、中古佛学、中古文学、语言学、中外文化交流史以及宗教建筑等诸多方面,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及研究空间。《洛阳伽蓝
达真堪布什么是人身的真正意义呢?人身实际上是个垃圾桶、饭桶、臭皮囊、废物。从头发到脚指甲之间没有一处是干净的、有用的。我们来观察一下。人皮剥下来连牛皮都不如,牛皮还可以做衣服、鞋子等很多有用的东西,而
《碛砂藏》题记的史料价值◎ 游 彪 《碛砂藏》题记是宋代民众日常生活的史料 由于《碛砂藏》题记是宋人捐款雕刻经版流传下来的,虽然雕刻佛经的时间不一,这些题记所涉及的主题却是相通的,都是宋人为求得佛菩萨
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
一、佛教的形成和发展简况佛教产生在印度,它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他降生在印度东北喜马拉雅山麓的迦毗罗卫国,就是现在尼泊尔国境内的毕柏罗婆地方。释迦牟尼是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原名悉达多。他从小就学通了各种学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美誉。香菇多糖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活力而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另外香
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但要知道需多少因缘才能成就这一粒米呢?农夫播种、耕耘、施肥等等,辛劳的付出,还要有阳光、水分等各种助缘,及不遇上天灾,才可享用这粒米。社会上无论是富人或穷人,在日
一提起素食,很多人很容易就会想到寺庙里的僧人生活状态。但是,现在提倡素食的人越来越多了。有人素食,是为了宗教的理由,有人则是为了健康,更有人二者兼顾,一举两得。其实,素食的好处极多。那么到底素食的好处
前提:从文化全球化视野中看佛教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政治现象。全球化不是某一时段上的状态,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进程,它没有最终的状态和归宿。因此,全球化就是人类不断地跨越时空障碍
缘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黄国达一 人生的际遇与应对方式人生的际遇千差万别,当遇到逆境、困境时,有些人怨天尤人,有些人自暴自弃,有些人算命、改运、求神、求加持,有些人逆来顺受、忍耐痛苦,也有些人不屈不挠、积
爱与敬畏是灾难给人类有价值的启示魏德东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9.0级大地震,又引发了海啸与核电站爆炸,诸灾相遇,创伤倍增,震惊世界。每每灾难降临,无不打动宗教信仰者的心怀。在一般科学意义上,灾
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传家宝节选自 卢志丹居士《结佛缘,好人缘》据佛典记载:有位书生以教书为生,但是家乡环境贫困,教书所得很微薄,他只好远离家乡到遥远的都市教书。二十年后,好不容易积存了一些钱,他带着这些
佛告诉你:人身有多么难得!摘自 卢志丹居士《佛法就是活法》佛陀说法在《杂阿含经》中,佛陀说:崄恶恐怖,于世卒起,众生运尽。人身难得,唯当行法、行义、行福,于佛法教,专精方便。各种凶险恐怖,在世间猝然而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君闻否?纪念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诞辰日摘自 卢志丹居士《日常生活中的佛心》佛说:要经过无量劫的修行,才能得人身。人身难得,生命更在呼吸间,我们应该珍惜短暂的一生,精进修行,让自己
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二日于台北市~只要活在安祥里,便是真正的修行~首先我们从──人身难得,正法难遇这两方面来说:一、人身难得自古以来,在宗教界有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生命是一?抑或是多?佛经上说:大圆觉海─
问:或谓唯识落空,无甚价值。但唯识有八识及六根六尘之说,似乎与物理生理等科学相仿佛,并不落空。如佛菩萨之灵感因果报应等之记载,则可以证明神佛与六道轮回之实有,证据确凿,非但可以研究现象的物质界,而并可
一、佛学理论具体化修习禅观首先要有最极正确的佛学理论作指导,否则便会堕在与其它宗教无有差别的世间禅定中,而成为盲修瞎炼、徒劳无功的邪加行者。因此,在佛学理论具体化中,便有三是与三非的差别。明白三是、三
观音与文殊:悲智双运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李利安菩萨信仰是中国大乘佛教最基本的外在表现形态。在中国佛教的菩萨信仰当中,四大菩萨出类拔萃,无与伦比。这四大菩萨尽管在学理上是平等无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