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如果想长寿 首先你要有这种心态
2024-12-09 08:37

佛教对生命实相的观察、透视,无非是让我们知道生命存在的痕迹是可变的,也是不可靠的。既然这样,你就不要去执着它。人的生命现象是非常复杂的,人和人的相貌、因缘等都不一样,古德云:四大元无主,五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身体由四大(地、水、火、风)和五蕴(色、受、想、行、识)组成,它不是固定的,本来就是空的,当面临死亡的时候,就像斩春风一样自在,你能做到吗?

正如一个老和尚拍着装有尸体的棺材问他的弟子:生耶?死耶?他弟子说:不可道也。我们看问题是狭隘的,要么就是生,要么就是死。事实上生本身就在死,死本身就在生,生死不是固定的。不执着就能走出生死,反之,你就在生死中轮回。所以,佛教徒在修行中要完成的是:不执着生,也不执着死,最终完成对生命的改变--解脱。

可是,我们能走出这样一个怪圈吗?看这个人死了,哭啊!甚至给他念佛也是带着情绪化的眼泪。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坚强,做个有抵抗力的人。想要改变,就要尽量地减少外面恶缘对你的诱惑和污染。我曾经也脆弱过,别人说我不好,心里一天都沮丧;别人说我好,一整天都高兴。今天我为什么坚强?是因为佛法改变了我,我希望,我也相信佛法能改变你,一定能。

我们没有必要怕死,怕死是障碍。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一生研究人的潜意识,他说过:如果你想长寿,首先你要不怕死。怕死的人整天提心吊胆,既敏感又苦恼,这就会导致寿命损减。就连旁边的人说句话,都会敏感:是不是指桑骂槐说我呢?这样的人最痛苦。不敏感,马马虎虎,简单一点,那就会活得幸福、自在,害怕死亡,就很难往生。有人说:要死了怎么办?不是死了怎么办,而是你当下应该怎样做?应该念佛。

心情好了,会长寿,心情不好,身体就容易生病甚至死亡。心情好了,就会发现人生的每个过程都是必须经历的。当你尝遍人生苦辣酸甜后,才知道一切都是缘起的,不再执着,这样你就解脱了。

生、老、病、死都是一种存在形式。只是因为有,而这种有是在变化过程中形成的,所以会不断地改变世俗的有,因其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的,我们却常常误以为它是静止的、固定的。因为变化,所以表达了佛教的无常,无我,这尤其重要。我们必须不断地接受改变,这样你的视野、你的智慧才能够增长。如果你总是执着,不愿意改变,甚至不愿意接受改变,那就是画地为牢了。正因为不断地变化,你才不断地充满了希望。你可以从任何一个阶段开始,也可以在任何一个阶段结束。

End

修行或做事应断除的两种心态

少闻浅学无智者,急躁从事如涌潮;随心所欲乱身心,此乃放逸之过失。孤陋寡闻、学问肤浅无智者,其性情急躁,做起事来就像涌潮一般随心所欲,并因此而扰乱身心,此亦为放逸之过。有一种人虽然对佛法闻思比较少,所学

我的长寿之道

◎ 季羡林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可谓长寿矣。因此经常有人向我询问长寿之道,养生之术。我敬谨答曰:养生无术是有术。这话看似深奥,其实极为简单明了。我有两个朋友,十分重视养生之道。每天锻炼身体,至少要练上两

保持不求回报的心态

◎ 罗 金你总是期待别人为你做些什么吗?或是,经常质疑自己付出那么多,却为何没有人愿意为你付出吗?很多人以为自己对别人有所付出,别人也理应为我们付出。只是,有时候就算收到了回馈,却还是达不到自己所预期

心态若兰,意志如水

一、兰居幽谷,虽孤独亦芬芳,不争不抢,此乃一种淡泊;梅开偏隅,虽寂静亦流香,不愠不火,这是一种优雅;水滴顽石,虽遇阻而不滞,不疾不徐,这是一种坚韧。人就一辈子,别指望来生。心态当若兰,凡事都能看得通透

笑口常开,心态常好

笑口常开,心态常好◎ 刘江川英国有句谚语:一副好的面孔就是一封好的介绍信。面对他人,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微笑既能展现自己的友好、热情,更能显示一个人的自信、教养,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在对方的心灵中投下

往事不堪回首,这句话你要永远记住

净界法师我们看这个内观的思想。诸位!如果大家佛号都念得差不多,我们假设每一个人对阿弥陀佛的皈依、对净土的好乐是相同的,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会不会往生,那成败就在你内心的心理素质了。心理素质,临命终有一句

修行是调整心态,而不是挑选法门

达真堪布修行,就是在生活中、工作中,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调整自己的心态。现在我们这些人学佛修行就像到了超市似的,挑这个,选那个。今天觉得这个好,学一学,过几天又不行了,又扔了,又选一个。学佛修行哪有

念佛的几种心态

念佛的几种心态◎ 大 安我们开始念佛,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念佛?我们常常讲发心,要发什么样的心?一个念佛人要发四种心:第一是惭愧心,第二是欣庆心,第三是悲痛心,第四是感恩心。怎么叫惭愧心呢?我们没有学

长寿因与缘

海涛法师寿命的长短与财富、地位、学识、美丑无关,可是跟慈悲心却大有关系。俗语说:仁者寿一点也不错。宅心仁厚、宽于待人一定会有好报。今生长寿的人,一定是过去世或今世慈爱动物的结果;今生短命的人,必然是前

念佛,心态一定要正确

信愿念佛,资粮具足,唯说弥陀本愿海。师父在修行上经历了许多转折,而这些转折与磨练也更坚定了她的信愿。师父初出家时,拼命念佛,她说:那时候在拼昼夜二十四小时念佛,一直拼的时候,因为我病已经这么严重了,死

陈柏达:神仙长寿而不能永恒

一般人很难想像,内心的宁静和寿命的长短有很密切的关系。心灵越宁静,禅定的功夫越深,寿命也就越长。例如〈阿毗昙论〉上说,靠行善的力量所上升的天,叫做“欲界天”,欲界天有六层:1、四天王天——以人间五十年

为什么修持佛塔的居士都特别长寿

人们对佛塔林一直有个误解,都以为佛塔是给死去的和尚或居士用的。事实并非如此。佛塔是活着的和尚或居士自己修持的,塔代表他的法身,代表他私家修行的寺庙,是通向佛境的个人能量场。当然,和尚或居士会将自己的信

易经:心态好的人,一辈子都好

心态,决定命运古时候,有个读书人第三次进京赶考,住进前两次考试时住过的店里。当天夜里他连着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自己在墙上种高粱,第二次是天下大雨,他戴着斗笠,还打了把伞。第二天读书人去找算命的解梦。

一日禅:保持正常的心态

要保持平常心,不动荡的心,就要有定力,智力。有些道理似乎明白,但就是做不到;有些事知道是好的,也无法去做。那怕很小的事,能一生坚持到底,就很了不起。人能平淡点,正常点,低调点,无论好坏的环境,保持正常

银壶泡茶已被证实为长寿之星,现在收藏,不断增值!

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古人有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一说。煮水,泡茶,银为贵。银壶,释放银离子,除去水中杂质、杂味、细菌等,能使水质变软变薄,古人谓之若绢水就是说水质柔薄爽滑犹如丝绢。另外,本身

一日禅:心态是你真正的主人

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是生命驾驭你。一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

心态 是做人最大的本钱

生活中,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乐观豁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

老祖宗桌上的4大长寿菜 你吃过几种?

编者按:山珍海味虽然可口,却不一定健康。如今人们吃东西,营养健康往往摆在首位,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吃的贵并不代表着吃的好。在中国本土的菜中就有四种,看似不起眼,却被老祖宗称为长寿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长寿图

自然入睡者-长寿 腹中食少者-长寿 心中事少者-长寿 浪漫乐观者-长寿 碱性身体者-长寿 老来微瘦者-长寿 饶人百忍者-长寿 胸怀宽阔者-长寿 顺其自然者-长寿 知足常乐者-长寿 少思寡欲者-长寿

好心态决定好命运

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生活,就会发现许多美好的东西;而当我们以消极的心态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沮丧的东西。生活的快乐与烦恼,全在于你对生活的态度。乐观向上,好运不断;失落沉沦,厄运陪伴。逆境时,不妨换一个角度

长寿之国的7大秘诀:爱吃素食少吃20%

谈到长寿和养生,各个国家都有一些独到的经验。据美国《健康》杂志研究报道,有两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值得我们学习,第一组是希腊、意大利、日本、加利福尼亚、哥斯达黎加等长寿者居多的地方,第二组则是墨西哥、冰岛

搓头能防治白发,搓手能美容,搓脚能长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老年人都喜欢搓搓手或者是搓搓头,大家不要笑,这其实是非常健康的举动。因为我们的身体各个部位都有一些神经组织,刺激会对身体有利。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怎样搓更健康,不仅适

什么样的祖坟风水才能庇荫后代,这些你要知道!

不同的祖坟风水能造就不同的家族运势和不同的人生命运。莫说生来命数奇、地元一得天生移,祖坟风水佳,其子孙人丁兴旺,荣华富足。反之,有破局的祖坟风水,必主其家族哀微、败退、穷困、绝嗣等。下面是几点祖坟风水

如果想长寿 首先你要有这种心态

佛教对生命实相的观察、透视,无非是让我们知道生命存在的痕迹是可变的,也是不可靠的。既然这样,你就不要去执着它。人的生命现象是非常复杂的,人和人的相貌、因缘等都不一样,古德云:四大元无主,五蕴本来空。将

一日禅:好心态决定好命运

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生活,就会发现许多美好的东西;而当我们以消极的心态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沮丧的东西;生活的快乐与烦恼,全在于你对生活的态度。乐观向上,好运不断;失落沉沦,厄运陪伴。逆境时,不妨换一个角度

健康长寿看这里 人体最喜欢的9大素食

长期吃素食,对肾脏、心脏有好处,不会给肾脏、心脏带来负担,降低了痛风及心血管等由于脂肪过多而带来的疾病的发生。减少消化系统的负担,素食相比于肉食更加容易消化,且含有膳食纤维的素食还能帮助消化。能够帮助

长寿秘诀已破解,无关饮食烟酒和运动。。。

长寿的秘诀到底是什么?长寿老人到底吃了什么不老药让他们年过耄耋仍然手脚麻利,耳目清晰?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原来,我们误解了长寿秘诀这么多年。△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

纪晓岚的长寿秘诀 豁达乐观是长寿关键

纪晓岚的长寿秘诀纪晓岚是一个大烟鬼,嫌水烟袋太小,他改用旱烟袋。他的烟锅是特制的,能容三四两烟丝,据说在全京城乃至全国也找不到第二支,因而给人们称为纪大烟袋。他一生纳了六个小妾,这样的生活方式与现代人

助念要有什么心态

助念最重要的——首先必须要正心诚意求佛,有一份恭敬供养对方的菩提心,而不重在仪式、形式;还有所请的人是谁?人数有多少?这些都不重要。助念也不可以应人情,去虚应故事,或勉强去凑凑数,或者自以为很会开示,

长寿佛祈福仪轨

一、皈依、发心(三遍)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 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 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二、四无量心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愿诸众

什么心态能对上师生起信心

放下一切,无计无力,净信上师。放下对红尘的牵挂,不要去算计一些东西,放下对今生的所有执著,甚至放下成佛的欲望和念想。早年,我甚至不去发愿往生哪个佛国。如果有来生的话,我也愿意帮上师来弘扬佛法。因为许多

十二丹玛女神长寿五姊妹

长寿五姊妹是流传在珠穆朗玛峰地区的神话。五位女神的首领是扎西次仁玛,掌管人间的福禄寿辰,生得年轻美丽,一脸温和的笑容,骑一头白色的狮子。左手持一支占卜神箭,身穿飘动的白色丝衣,披着孔雀毛制成的披风,戴

释德禅:供佛应有怎样的心态

一、恭敬、虔诚之心!佛前供养有十供养,分别为“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十物。在当下诸供养之中,最简单的可以说是“水”供养,因为就算没钱财购买其他物品进行供养,其水亦是不会缺少之物。当然

净宗:在净土法门里你要生起三种信心

每一个法门的修行都是以信心为根本,站在净土法门的角度你要生起三种信心:一、弥陀大愿力:佛力不可思义,你要对弥陀本愿的摄受完全要有信心,你要相信他有足够的力量来救拔我们;二、自性功德力:你在念佛时候,能

见惑--拯救蚂蚁改变长寿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在城市附近有一片森林,森林里面有五位高僧在修道,其中一位比丘已经获得神通,能看到他人的寿命。有一个小沙弥,年仅八岁,也在山里同修,大家各坐一方,参究佛理。这位得到大神通的师父,已经预

郑石岩:正确的生活心态信念决定生活品质

导语:人的心态牵动着思考的运作,影响人的看法和情绪。能清楚了解心态为何物,就能把控自己究竟在干什么。心态是心理运作时的倾向,有的人倾向于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有的人倾向于当下的分析与判断,有的人倾向于未来

德自在尊者:修行之人应怎样调整心态

我们先来看这个“态”字,是心上面一个太。意思是,心量要大一点、再大一点,这就是调整心态。调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心,就是诸佛如来的境界。所有的十方世界、恒河沙诸佛刹土都在他心里,这

大自在菩萨--念佛人应有的心态

往生是愿心在支持,是心去,而不是靠人员在推动,是我们自己坚定的愿往生心起作用。深信极乐世界真实不虚,发愿,这一生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而后,养成念佛的习惯。在念佛的习惯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事情?最重要的

如何详细了解长寿佛

1.长寿佛又名无量寿佛,无量之意为不可计数、广大无边,乃是法身阿弥陀佛以报身佛呈显的另一种形相。主司众生所畏惧之魔障、死神,而护佑有情得自在,与白度母、尊胜佛母合称长寿三尊。2.长寿佛法又称长寿百岁法

修行长寿佛心咒的功德利益有什么

勤修此法能延长寿命,增长福德智慧资粮。亦能摧灭非时横天,身中十恶四重五无间罪、一切罪障悉皆销尽。人身是无常的,生于世间终将命终。修持长寿佛,现生可消除疾病、延长寿命,命终可得长寿佛接引往生无量功德藏世

长寿佛心咒是什么

在佛教中长寿佛是不分显密都非常重要的本尊。长寿佛亦是密教五方佛(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央主尊,金刚不动佛居东方,宝生佛居南方,阿弥陀佛居西方、不空成就佛居北方)中之西方主尊,於胎藏界名「无量寿」,金刚界

什么是长寿佛

“长寿佛”是藏传佛教中对“圣无量寿智决定光明王如来”的略称,亦简称为“无量寿智如来”。从民国时期诺那呼图克图传授的《长寿佛咒》可以看出,其咒语是汉传佛教《朝暮课诵》中的《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其

长寿佛心咒的修行方法是什么

长寿佛咒是放生时必念的咒语。因该咒不仅可以延长众生的寿命,还能使其渐次成就二悉地(世间与出世间的成就)。不仅修持长寿佛心咒的人会得到这样的利益,听闻长寿佛心咒的旁生——例如,我们放生的鱼儿,也能够“既

长寿佛的介绍是什么

“长寿佛”是藏传复佛教中对“圣无量寿智决定光明王如来”的略称,亦简称为“无量寿智如来”。从民国时期诺那呼图克图传授的《长寿佛咒》可以看出,其咒语是汉传佛教《朝暮课诵》中的《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