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如何理解当今波旬乱相
2025-04-03 12:09

宗舜法师:

你们为什么一定要觉得那些人对社会对佛教造成了很多的不良影响,你不觉得他们在某些方面也为佛教做了很多工作呢?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就是说,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同时恶人也可以是善人取法借鉴的对象。这些人以身作则让你认清佛魔是非,你为什么不感谢这些恶知识对你的教导呢?所以,换一个角度,也许就是另外一个天地。你只盯着他的种种不如法,当然内心充满了烦恼。如果你想到,原来这些人呐,他们是以这么大的慈悲,冒着堕地狱的危险,甚至就是堕地狱,帮助你,让你不要跟他去学,对这样的人,我们应当充满感恩。对于分裂佛教僧团、甚至多次谋杀佛陀、最终导致生身入地狱的提婆达多,在《法华经》中,佛为他授记将来成佛,并充满感恩地说:“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可见恶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善知识。

佛教不会被所谓的波旬所坏。大家现在都说魔子魔孙披着袈裟破坏佛教。我们有没有想过佛法是什么?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谛,它是法尔存在的真理。佛出世它存在,佛不出世它存在,魔破坏它存在,佛宣不宣说它都存在。它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还有什么好担心佛法被破坏的呢?佛法是不会被破坏的。佛,有人来恭敬、信仰它,佛并不会因为这个感到开心。同样,有人破坏佛教,背离佛教,乃至做种种恶事,佛也不会因此伤心。在佛的境界,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一不异,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这才是一个真理的状态。否则,它总是变来变去的,如果佛法今天在正法的时代,变得特别的兴盛;明天到了末法的时代,又变得特别衰败,那还叫什么永恒的真理呢?所以大家不要被这种观念弄得动摇起来。

End

略谈佛教在当今社会中的责任与使命

历史选择了佛教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同时,人类的精神领域却面临着重重困境。面对着无穷的竞争压力、面对着毫无节制的物欲渴求,面对着种种情感矛盾的迷茫与失落,痛苦、烦恼甚

《八仙得道传》中张果对当今“乱世”的警示预言

导读《八仙得道传》是清末道教小说,同治七年(1868年)无垢道人自序于京西白云观。道人少孤失学,流落成都,在清云观学道。咸丰二年(1852年),遵从师命,游览江山之胜,历南北十余省。后至京师,落脚白云

中国1000年前的状元文,秒杀当今世界所有鸡汤!

吕蒙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直接从平民出身的宰相,他读书中状元,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他有一篇流传了上千年的《命运赋》。这是吕蒙正当太子的老师

当今最火的养生方式,若再不知道就要后悔了!

辟谷辟谷 [b gǔ] 已有三千余年历史,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它源于先秦,流行于唐朝,又称却谷、去谷、绝谷、绝粒、却粒、休粮等。辟谷最早的记载源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

当今社会如何行善

布施:1、给乞丐施舍一些小钱,一元,到几元几十元不等,去寺庙可以捐款,也可给有困难的人捐款,也可供应法师,都是财布施;2、例如捐印善文,例如弟子规,了凡四训,化性谈等等,捐印经文,例如无量寿经,心经

吴立民:禅宗史上的南北之争及当今禅宗复兴之管见

禅宗史上的南北之争及当今禅宗复兴之管见吴立民编者按:本文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向1995年在湖北黄梅五祖寺召开的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的论文。全文分两期刊出。相信它会给广大读者带

如何理解当今波旬乱相

宗舜法师:你们为什么一定要觉得那些人对社会对佛教造成了很多的不良影响,你不觉得他们在某些方面也为佛教做了很多工作呢?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就是说,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