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如何修持大圆满法?
2025-03-16 09:49

1、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四部《阿含经》、《净土诸经》、《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圆觉经》、《楞伽经》等。

(千万不要以为看了四本五本的佛经,就差不多了解佛法了。另外经过修行,和没有修行的,对佛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学习修行佛法,要去多看佛经,要进行修行。佛法两千多年了,佛经浩瀚,不论你修行到什么程度,几乎你们所有的疑问,佛经上都有答案。)

2、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净土宗和藏区的大圆满法。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的。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

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或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都是修习大圆满法的好去处。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念佛心要恭敬虔诚,从一句至十句,念得清楚,记得清楚,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最能去妄,妄念无处著脚,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久当自得耳。大势至菩萨谓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印光法师)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4、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End

药师法门的七种修持方法

对佛教文化有一定了解之人,都知道西方三圣、东方三圣、华严三圣等说法。其中东方三圣又称药师三尊,即药师如来与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药师如来即药师佛,他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则是其胁侍菩

佛教的修持方法

是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仅仅信仰佛教而不作佛教生活的实践,那只算是种了一些将来成佛的善根种子,但却很难得到即生的利益。佛教的修持,即是佛教生活的实践。最主要的有四大项目,那就是:信、戒、定、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 弘 一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 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来研究食谱,虽山珍海

论存心立品——示修持方法

论存心立品--示修持方法◎ 印 光 学道之人, 居心立行, 必须质直中正, 不可有丝毫偏私委曲之相。倘稍有偏曲, 则如秤之定盘不准, 称诸物而轻重咸差。如镜之体质不净, 照诸像而妍媸莫辨。差之毫厘,

修持佛法时有二十一种徒劳

莲师说:当修持佛法时,有二十一种徒劳。佛母问:是哪些?上师说:若你不放弃伤害众生,那生起菩提心就是徒劳的。若你不持守三昧耶,那接受灌顶就是徒劳的。若学习许多法教而无法利益自心,那就是徒劳的。若做许多善

大圆满的见和修

◎ 敦珠法王一、大圆满之见(一) 阿字在文殊师利菩萨灌顶时,所用之镜子,代表智慧。而其上有一阿字,此阿字代表着不生不灭。此意义甚为重要,诸佛皆由此阿字呈现出来,也就是说,诸佛是不生不灭的。不可执着诸佛

净土宗修持法注意事项

净土宗修持法注意事项◎ 弘 一修净土宗者,第一须发大菩提心。《无量寿经》中所说三辈往生者,皆须发无上菩提之心。《观无量寿佛经》亦云,欲生彼国者,应发菩提心。由是观之,惟求自利者,不能往生。因与佛心不

禅宗修持法

月溪禅师参禅方法始终没有正式介绍到西洋,故西洋学者对于超越经验的实在问题,亦始终无法解决。有的学者如康德之流,遂以为人的智识能力,仅能认识相对的感觉思维之世界,对于绝对的超越的本体世界,无论如何努力,

为什么修持佛塔的居士都特别长寿

人们对佛塔林一直有个误解,都以为佛塔是给死去的和尚或居士用的。事实并非如此。佛塔是活着的和尚或居士自己修持的,塔代表他的法身,代表他私家修行的寺庙,是通向佛境的个人能量场。当然,和尚或居士会将自己的信

于凌波: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于凌波一、学佛的目的《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就是我辈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题。因此,释迦牟尼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

陈兵:大圆满心性光明论

大圆满,一译大圆胜慧,梵语摩诃删底(mahasanti),藏译竹箐(rdzogschen),为宁玛派特有的密法,在该派九乘判教中为内密三乘中最高的阿底(无上、极)瑜伽,高踞全体佛法、所有密法的顶尖。该

陈兵:佛家密宗修持脉轮与明点

印度佛教晚期盛行的密乘,受印度教瑜伽学的影响,立足于大乘如来藏思想,重在从法界本具妙有的一面建立瑜伽体系,至无上部瑜伽,从身心不二论出发,对身体及心识的物质基础更为重视,有一套颇不同于显教的身心境缘起

陈兵:佛教修持与心理卫生

缘何当今精神疾病日益增多 佛能医我心作者:四川大学宗教所教授 陈兵按:当下信仰崩溃、道德沦丧、精神空虚、心理病态等诸多现象已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和攻击对象,但我们又不可否认当下这些现象的真实存在,是什么

陈兵:佛教修持与现代心理学

十九世纪末以来,出于对物质科技忽视人心的反对和补救,研究人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越来越发达,出现过结构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多家学说,至今已分出近二百个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心理学是二十世纪

雪漠:大手印、大圆满、禅宗

1、大手印和大圆满◎问:香巴噶举与宁玛派、萨迦派、格鲁派等等派别有什么异同之处?●雪漠:入道口不同,传承不同,哲学不同,教法不同。同的是证果之后的境界。◎问:请您谈谈大手印和大圆满的区别?●雪漠:究竟

在家居士如何修持:之八

适度香饰 身心庄严我们今天又再见面了!我们前次讲到印度的天气比较热!所以当时的印度人当洗完澡后都要涂油,这样皮肤比较不会干燥,但是贫穷的人涂不起,有钱的人才涂得起,由于没有钱的人涂不起,所以佛陀在经济

林克智:人间佛教与净宗修持

净土宗义理已略明,但对净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具足欣、厌二心,要认识娑婆之苦方能精进念佛,方可报终得生净土这个问题,有人认为不合社会潮流,甚至与人间佛教思想违背,其实这是片面理解净宗修持的结果。净土教

刘先和:以心传心 唯传见性——略说禅的传承和修持

以心传心 唯传见性——略说禅的传承和修持刘先和随着佛教的恢复与发展,佛学、佛教中的许多义理、术语也广为传播,“禅”这一词就是传播中较为普见的一个词语,无论是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还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

刘先和:修持要旨——定

修持要旨——定随着佛学、佛教的恢复和发展,学习佛学和亲近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在这一大批的人中要求修持佛法的人也是与日俱增,笔者就常常遇到一些迫切要求通过修持而证法的人,在这些人中以青年和青年知识分子居多

刘先和:修持重在行——与知识分子谈禅法修持

我国佛学、佛教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得到恢复和发展。当前不仅寺院香火兴旺,信众增多,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佛学教育上也有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新境况,不少高等院校破例地设置了宗教专业、佛学专业或设置了相

准提观音法门修持

准提法门修持准提观音以救度人间众生为主,以此尊为本尊的修法,称为准提法、准提独部法。他的根本咒“准提陀罗尼”灵验无比,被称为神咒之王,其加持威力不可思议,显宗密宗都把他当做感应极大的菩萨礼拜修持。据《

尊胜佛母修持法与功德有哪些

1.此咒不可思议有大神力,若复有人一经于耳,先世所造一切恶业悉皆消灭,当得清净胜妙之身,随所生佛土、诸天所生之处,忆持不忘。2.诵此陀罗尼满其千遍者,令短命众生还得增寿,永离病苦,增寿除病,一切业障悉

郭耀华: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经与大圆满法关系

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经与大圆满法关系由于藏地在松赞干布到赤松德赞时期,已翻译大量大乘经典,主要由梵文转译,也有汉文转译,对西藏佛教的发展,扎下深厚的根基,这些大乘经典对宁玛派的传承祖师:无垢友大师、莲花

郭耀华:第七章 第一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果介绍

第七章 第一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果介绍第一节大圆满法修行成果介绍除了第一章第七节的描述之外,这里笔者再对大圆满法的修行成果作介绍。一、四种道力大圆满法不立一切果,不求证果而果自证。晋美林巴尊者在《大圆胜

郭耀华:第七章 第四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就者研究

第七章 第四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就者研究第四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就者研究这里笔者举三例虹光化身者,当作大圆满法成就者研究,考察修行细节,如何成就。一、虹光化身索南南杰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之书》第十章心要

如何修持唯识宗

唯识修持只是作观说来极其复杂,首先明五法三自性之理,其三自性为“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此三性之如何意义。于此不能细讲,不过介绍其名,说其次第而已,行者即以此三性作观。由浅入深,共有五重,

如何修持五加行

除了个别上等根基的弟子,只需要上师的直指心性就可以顿悟之外,大多数修行人还是要严格的按照次第来修。如果没有打好前行或加行的基础,就茫茫然直奔正行,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的,可能还会碰到很多修法的违缘,所以

陈士东:也谈颇哇法适合什么人修持

也谈颇哇法适合什么人修持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 陈士东韦其瑷先生曾著文立论谈颇哇法最适合年轻人修,然观其立论,疑点颇多,却不似他所谓的终于圆满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修持颇哇法,而对年轻人更为适合,这样轻松简

修持十诵律的注意事项

诵经有以下几点应注意的事项:1.诵经前要将双手洗净,且不论吃素或吃荤食,诵经前都应先刷牙漱口。2.选择无人打扰之处,避免他人在不知情的状 况下打断自己诵经。3.学佛的人宜戒除洋葱、葱、大蒜、韭菜、香

认识生命实相 走向生命的大自在大圆满

实相讲的是事物本源、宇宙本源,本源是一个,万事万物都是从一而来,我们把这个就叫作一实相。一实相是非空非有、或是亦空亦有,非有非空,也就是说他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灵性的,或者说他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

如何修持三论宗

「空」与「无」这二个字,稍微解说一下。在中国的文字中,空和无的意思是相似的,但是梵文经典上的空与无,解释却是不同的。无是没有,什么都没有,而空,不是什么都没有,是指诸法自性了不可得,因此称为空。空并不

吴立民:藏密大圆满无上秘密图座心要传承记

藏密大圆满无上秘密图座心要传承记吴立民佛法圆满具足,法尔如是。如如真如,真如如如,故二学园宗旨为圆融不诤。圆融者,圆融大小乘、圆融显密教,圆融世出世法也。不诤者,不诤于世说、不诤于它教,不诤于异学也。

修持名念佛法门的要求

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

任何时间都可以修持吉祥天女咒吗

修持吉祥天女咒是不分时间地点的,当然是任何时候都可念诵。只是在睡觉吃饭时默念更恭敬。“持咒”的“持”字就是说恒不放舍,佛经中常教我们持咒或持佛名号,但佛从未在哪部经中告诉我们在哪里不能“持”,在佛的眼

吉祥天女咒的修持方法

吉祥天女咒的修持方法:一、皈依,礼拜及供养 : ( 念叁次 )弟子000一心皈依、礼拜及供养十方叁世一切诸佛菩萨及诸护法!一心敬礼:南谟一切十方叁世诸佛南谟宝髻佛南谟无垢光明宝幢佛南谟金幢光佛南谟百金

净土宗:修持纲法

慧远大师、善导大师把净土修行的方法分为正行和杂行两类。正行又分为读诵、观像、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五种,此中又特别把称名作为正业,其他四种为助业,显出称名念佛为最重要。念佛的方法凡有四种:1、专称念佛

金刚萨垛除障的修持方法

我们每个人都有业障,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其他的方面的所有的不顺,都是自己的业力造成的,所以我们都需要消业。其实我们学佛修行的过程也就是修正自己的过程,也是忏悔的过程。我们都需要忏悔,但是得会忏悔,才能消除

金刚亥母及其修持功德

金刚亥母是一位女性神祇,其神格较为复杂。在藏传佛教噶举派中,她为女性本尊之首,玛尔巴、米拉日巴、冈波巴等诸位大成就者均依止她为本尊;在格鲁派中,她是三大本尊之一的胜乐金刚的明妃;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中,她

精进修持金刚亥母,可即身成佛!

金刚亥母是非常殊胜的,金刚亥母藏文名为多吉帕姆。她是一位女性神祇,其神格较为复杂。在藏传佛教噶举派中,她为女性本尊之首,玛尔巴、米拉日巴、冈波巴等诸位大成就者均依止她为本尊。大空胜乐金刚亥母密智行法为

洪启嵩:如何修持心经

心经,是一部很短但也很深奥的经,几乎所有的学佛者都会背。介绍《般若心经》,我不想依华严宗或天台宗的判教方式来看本经的地位。就这个时代而言,研究佛经最好的方法,是不必再用判教的方式来看,而是依佛经的方式

佛门修持方法有什么

一、深信因果因果之法,虽为佛法入门的初步,但是非常的重要,无论何人皆须深信。何谓因果?“因”者,好比种子,下在田中,将来可以长成为果实。“果”者,譬如果实,自种子发芽,渐渐地开花结果。我们一生所作所为

居士在家修持之供养佛法僧三宝

供养是指信士到道观中从人力、物力、财力乃至精神上护法宫观一切庙务和道众日常修行。行供养也是信士培植福本,增加自己的德业资本的一个殊胜法门。按道教的话来说叫“广种福田”,在“福田”中播下了一粒“种子”,

宋智明:禅观入门 三、禅的修持方法与体究 禅悟与工夫

禅悟与工夫在当今社会里有勇气走入禅门,攀登灵智的顶峰,穷究生命的极致,这确实是了不起的识见与难得的探索精神。只有不断进取、永远向上的人才在远离源头、流浪生死、经历人生迷途的苦难之后,猛然反思,彻底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