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如何修十诵律
2025-01-30 10:18

1.戒律为基

欲找到佛法之精髓,达到寂静证果的目的,必须勤修“戒定慧”三学。而戒律是“戒定慧”的基础。佛陀入灭前,阿难问佛陀道:“佛住世时,以佛为师,佛入灭后,佛弟子以谁为师?”佛陀回答阿难道:“以戒为师。”

在大乘经典《楞严经》中记载到,戒律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法身,只要戒律住世,就如佛住世一般。《涅槃经》中也指出,若是不守戒律,就是魔的眷属,不是佛的弟子。自古以来,诸多高僧大德一再强调戒律乃是佛法之根本,若无戒律,学修佛法则无从谈起。因此,学修佛法,一定要义戒律为基。

2.智慧为先

在“戒定慧”三学中,戒能生定,而定能生慧。佛法之中的智慧,并非指世间所谓的种种“聪明”,而是指使人得以解脱的大智慧,称为“般若”。

佛教本身是智慧的宗教,是引导人解脱的大智慧的宗教。佛法是佛陀总结出来的宇宙人生真理,佛法教育众生,让众生根除贪嗔痴三毒,而至于涅槃境界。若是没有般若的大智慧,则不可能有很高的佛法成就。不开启般若大智慧,往往是盲修瞎练,到头来如猴子捞月,终是一场空。故而,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一定要开启般若大智慧,以般若作为指引前进的指南针。

3.净土为家

佛陀知道娑婆世界的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尤其到了末法时期,更是如此。佛陀开启净土法门,就是对治末法时期众生根性的最好药剂。

在《大集经》之中记载到,末法时期的许多众生修行佛法,得道者极其罕见,唯有依净土法门老实念佛,可以迅速了脱生死。

印光大师说过:“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其外;下至五逆十恶,阿鼻种性,亦可预入其中。假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欲了脱生死,绝无企望矣。”故净土法门乃是收效最快的法门,末法时期的众生,都当以净土为家。

End

如何修十诵律

1.戒律为基欲找到佛法之精髓,达到寂静证果的目的,必须勤修“戒定慧”三学。而戒律是“戒定慧”的基础。佛陀入灭前,阿难问佛陀道:“佛住世时,以佛为师,佛入灭后,佛弟子以谁为师?”佛陀回答阿难道:“以戒

修十诵律的方法

我们在佛家思想的认识中,经常会有佛学者说,不要光说理论,要得以实践。是的,我们不仅要学习佛学文化,更要把佛学修行得以应用到实践中去。所谓“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这句话就是大德净慧长老所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