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三藏十二部是什么
2025-01-24 14:26

三藏指的是经藏、律藏、论藏这三类。

经藏:是梵文的意译,主要是讲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说教以及言行,大多佛经属于这一类,比如《无量寿经》、《金刚经》等。

律藏:主要讲修戒的部分,讲的是佛弟子的戒律以及教团规则,比如《四分律》、《梵网经》等。

论藏:主要讲修慧的部分,一般是佛的弟子所说,比如《俱舍论》、《十二门论》。精通佛教经、律、论三藏的法师,就叫三藏法师。

十二部,全名是十二部经,也叫做十二分教。

一,长行。这类是从文字上分的。像今天我们读的这些佛经,一般都是散文的体裁,不限定字数,没有任何拘束,可以自由发挥,比较方便,字数比较多,篇幅比较长,所以叫长行。

二,重颂。就是长行说完了,然后再说偈颂,这种是诗歌的体裁,有押韵,限制句数。一首偈子是四句,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分。重颂是长行的总结,好比我们开完会后,再做一个总结性发言,怕你忘掉开会内容,就把主要的会议内容再重复一遍,所以叫重颂。

三,孤起颂。孤起颂是独立的,不是重复以前讲的,长行里面没有讲到的部分,单独用偈颂来讲,所以叫孤起颂。

四,因缘。就是讲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如何修行,都见过什么佛,听过什么法,讲的是佛以前的因缘;还有现在的,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他是怎么教化众生的,讲的是现在的因缘。

五,本事。这种经典讲的是佛弟子过去世的各种因缘,生生世世中,很多佛弟子都是与佛有缘的,如果没有缘,遇到了也不会相信。

六,本生。这类经讲的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过去世的因缘,不是讲别人的,是讲他自己的过去,所以叫本生。

七,未曾有。这一类经典,是记载佛现的种种神通,不可思议的事。因为魔也有神通,怕大家分不清魔和佛,所以佛是不经常用神通的,还是以讲经教学为主,因为魔不会讲经教学。但是在特殊因缘下,佛还是会用一些神通做佛事,这类经典上记载的经文就叫未曾有。

八,譬喻。就是比喻,举例子来说明,让大家比较容易明白,容易听懂。这个经论上很多,包括祖师大德的注解,也经常用一些比喻来说明比较难懂的道理。

九,论议。就是议论、讨论的意思。很多佛经都是这类的:佛问,弟子回答;或者弟子问,佛来回答,别人在旁边听,通过他们的讨论,大家就都受益了。比如《楞严经》、《金刚经》、《无量寿经》等,很多经典都是这种形式。

十,无问自说。就是没有学生来问,释迦牟尼佛自己来讲。古人尊师重道,学生不问,老师一般是不会说的,因为怕说了你也不懂,反倒把你搞迷糊了。但有时候遇到特殊的大事因缘,虽然没人问,但佛认为讲了以后弟子能懂,能接受,他就自己直接讲出来了,所以这种经典不多,比如《阿弥陀经》,就没人提问,是佛自己主动讲出来的,因为阿弥陀佛与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缘分实在很深。

十一,方广。这类经典讲的就是方正广大的真理,是宇宙的奥秘,比如宇宙怎么来的?世间万物怎么来的?我们人又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都是佛经里最深的道理,最高的部分,一般人听不懂,所以佛只对开悟的人才讲。这类经典的代表作就是《华严经》,对上面这些问题,讲得非常透彻,非常明白,算是佛经里最高深的部分。

十二,授记。就是佛为菩萨或者声闻做记号,提前告诉你 ,将来你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成佛,佛号叫什么,都提前告诉你,这样就能够增长你的信心,坚定你的信愿,以后你就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就行了,这叫授记。

End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如何解释

三藏即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律藏(梵语vinaya-pitaka)、论藏(梵语abhidharma-pitaka)是也。经藏诠定学,律藏诠戒学,论藏诠慧学。十二部经也叫做十二分教

三藏十二部从哪里来

「三藏十二部」中的三藏是指佛教的经、律、论三藏。「十二部」是指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的十二种类别。佛陀一代教说,透过集众会诵的方式,经大众审定认可后,有系统的编辑成书,垂为典则,称之为“结

三藏十二部能不能不读

实际上是印光大师以他三十年闭关阅藏的这样一个过程,为我们把三藏十二部的精华消化了,然后留下一百万字的文钞就是提供给我们一个浓缩三藏十二部的经律论、戒定慧,引导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现在对我们这个时代的

三藏十二部中适合读的经典

净土宗主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禅宗主修《金刚经》、《心经》、《首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维摩诘所说经》、《六祖坛经》;天台宗主修《法华经》;华严宗主修《华严经》;唯

三藏十二部中的三藏指的是什么

具体来说,「三藏」系印度佛教圣典之三种分类。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载,藏,是「摄」之义,即总摄一切所应知之意。若依觉音之说,则藏为「谙记」之义,即以谙诵之法而师徒口传。另据《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

三藏十二部究竟有多少

「三藏十二部」中的三藏是指佛教的经、律、论三藏。「十二部」是指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的十二种类别。三藏(梵语trini pitakani),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十二部经(梵语dvad

三藏十二部中讲了些什么

明心见性一词简约总括地解释起来,就是:从究明人们的“心”(本心)的形相与作用,而彻见、领悟、神会生命的根源——“性”(本性)之妙体与真理,以觉醒迷梦,而了生脱死,证大涅槃。它的意义详细分析起来,至为深

三藏十二部中的十二部是什么

「十二部」是佛所说的法,按照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的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一、契经,音译修多罗,即契于理契于机之佛教经典,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

三藏十二部是什么

三藏指的是经藏、律藏、论藏这三类。经藏:是梵文的意译,主要是讲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说教以及言行,大多佛经属于这一类,比如《无量寿经》、《金刚经》等。律藏:主要讲修戒的部分,讲的是佛弟子的戒律以及教团规则

佛教中三藏十二部经具体指哪些

“三藏”是指经藏、律藏、论藏,是佛陀的教法,是佛教的教义,是佛弟子依之修行的指南。经藏,梵语音译“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凡所有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根机的佛陀教法,都属经藏。律藏,梵语音译“毗奈

三藏十二部经是哪些

「三藏」是指经藏、律藏、论藏,是佛陀的教法,是佛教的教义,是佛弟子依之修行的指南:1.经藏:梵语音译「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凡所有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根机的佛陀教法,都属经藏。2.律藏:梵语音

佛教中三藏十二部经如何解释

三藏即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律藏(梵语vinaya-pitaka)、论藏(梵语abhidharma-pitaka)是也。经藏诠定学,律藏诠戒学,论藏诠慧学。十二部经也叫做十二分教

何谓三藏十二部

“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十二部”就是经典的体裁。◎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七日开示“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经藏是说定学,律藏是说戒学,论藏是说慧学。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之后,大迦叶尊者率领五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