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三法印
2024-11-16 13:13

◎ 杨维中

所谓法印,即标准,三法印就是用来检验一部经典或者思想是否是佛说、是否是佛法的三个主要标准。

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

所谓诸行无常,是指世间一切事物时时处于迁流不息、瞬息即变、无始无终的过程中,并不存在某个固定不变的样态。原始佛教是以五蕴论作为这一命题之依据的。《杂阿含经》卷一说: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蕴意为积聚。依照佛教的看法,构成世界和生命的五种元素,是变易无常的,因此也是苦的。佛教所言的苦,种类极多,总括而论,诸苦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从感官角度而言的,如领纳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生之喜、怒、哀、乐等感受;第二层是从欲望角度而言的,如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等类;第三层,也是最重要、最深刻的一种观念,则是从存在的事物之相续变迁角度论,世间事物的相续,不能逃脱时间范畴的限制。在时间流淌的过程中,每一存在总是流向它的不存在(灭)而不由自身决定的。这种坏灭是一种无奈之苦,人的生、老、病、死就是如此。

由缘起论及五蕴论的观点看,宇宙和人生只是一些无尽的、个别的、刹那即逝的元素的联合聚集,而这些元素又是依缘而瞬时生灭着的。因此,在逻辑上必然会导致否定永恒的实体--我或神的存在。诸法无我就是诸行无常的合理推论。佛教中的我有常、一、主、宰四义。常是不变义,一是独立义,主是自在义,宰是支配义。换言之,所谓我即是指独立不变的实在自体。所谓诸法无我就是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是因缘而起的,这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法无我,即世间一切法无恒常坚固之自体;二、人无我,即对主观的人来说也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实体或主体。原始佛教认为,所谓实体性的我,和起主宰作用的主体我,都是不存在的。因为人都是五蕴和合的产物,五蕴离散,人即幻灭。正因为我并非独立的实体,因此,众生就不能依靠自身而存在,都是依缘而存在的。

涅槃寂静,又作涅槃寂灭印、寂灭涅槃印,略称涅槃印。一切众生不知生死之苦,而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故佛说涅槃之法,以出离生死之苦,得寂灭涅槃。

在佛教中,涅槃的种类很多,通常分为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种。有余涅槃是指断除贪欲、灭尽烦恼,已经灭除生死之因,但作为前世惑业果报的肉身仍然存在,仍然生活在世间,还有一定的思虑活动。与无余涅槃相比,有余涅槃是不彻底的,无余涅槃是比有余涅槃更高一层的境界。在无余涅槃中,不仅灭除了生死之因,也灭尽了生死之果,也就是说,不仅作为前世惑业果报的肉体不存在了,而且连思虑也不存在,灰身灭智,永无生死。这是佛教的最高境界。

应该特别指出,对于涅槃的理解,佛教不同时期、不同派别作出的解释差别很大。小乘佛教视人生为大苦,而把人体消灭、烦恼尽除作为追求的目标,如同灯熄火灭,万事俱了一般。因此,小乘佛教的涅槃、圆寂,往往成为死亡的代名词。与小乘佛教不同,大乘佛教从一种新的角度来解释涅槃。他们认为,世间和涅槃是一致的,二者都是空,也都是妙有。世间的一切,都是真如、实相、佛性的体现。如果人们能够认识到佛教这一真理,返本还原,体证佛性,就可达至涅槃境界。大小乘佛教对于涅槃境界的不同理解,正说明佛教的涅槃学说的发展有一个过程。

摘自《中国佛学》

End

当知三法印

当知三法印◎ 静 波我们依谁学佛?依三法印来学佛。若有佛教徒十几年甚至一生都在学佛,但是不知道三法印为何物。当我说:如果一个佛教徒不知道三法印是什么,他就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佛教徒。他茫然地说:三法印到

三法印

◎ 杨维中所谓法印,即标准,三法印就是用来检验一部经典或者思想是否是佛说、是否是佛法的三个主要标准。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所谓诸行无常,是指世间一切事物时时处于迁流不息、瞬息即变、无始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七讲 缘起的组成架构——三法印

第七讲 缘起的组成架构三法印一、 三法印、四法印在原始佛教中,[ 三法印 ]是佛法的基本教义。这是说明宇宙人生现象的三项定律,也是衡量一切教法的标准,凡是符合三法印尺度的,是了义佛法,若与此三法印相违

诸行无常三法印是什么

“诸行无常、bai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三du法印。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zhi槃寂静印。诸行dao无常是说世间一切事物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化,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诸法无

什么是四法印和三法印

三法印与四法印其实是一回事,因为四法印中的最后一个法印,是修持前三个法印的结果,真正的修法,已经包含在前面的三法印当中。前三个法印是因,第四个法印是果,修好前面的三法印,就能到达第四个法印的境界。一、

三法印是什么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视同佛说。因为三法印是

什么是佛教三法印

小乘佛法中有一个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个三法印实际上就是三足鼎立的一个基础,是学佛人的一个基础。其中佛说了,诸法无我,也就是说,我们把人间称为法界,在这个法界当中,你所做的一切,你所

佛教三法印

三法印即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盘寂静,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盘寂静印。此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有,在其它宗教是绝对没有的,这是佛教的特色,是与其它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三法印是阐释人生宇宙的三个

三法印的常识

大乘和小乘是佛教的两大宗派。小乘的教义,是以四阿含经为依据,说的是三法印: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槃寂静。而无常无我的道理,就是佛教对于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的解释,也可以说是世界一切诸法的总则。

三法印的道理

独觉说:我认为你念的这二句道理不完整,只有一半,一定还有一半,能不能请你把下面二句再念给我听听?鬼王说:你想再听后面二句,哈哈!没有那么容易,你知道佛法是难闻的。你想再听后面二句,那么你就应该发供养心

三法印和一实相印

凡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印也。小乘经,则有三法印,谓无常、无我、寂灭。有此三印即系佛说。或谓小乘,何以有三印。大乘何故但一印。良以小乘根钝执重,生死非涅槃,涅槃非生死。以无常无我二印,印生死。寂灭印涅槃

详解佛教三法印与一实相印

一般的说法为小乘说三法印、大乘说一实相印,阿含经及部派声闻佛教确实是多说三法印乃至四法印[ 《增一阿含经·卷十八》:“……今有四法本末。我躬自知之。而作证于四部之众.天上.人中。云何为四。一者一切诸行

三法印和四法印有什么区别

三法印这个概念,早在唐朝之前,在汉传佛教中已被确立。隋代天台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就有这么的记载:“《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盘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之,即是魔说。如世

三法印的标准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意指世间一切事物,皆在刹那间迁流变异,无一常住不变。有为诸法概皆无常,众

佛教三法印指的是什么

佛教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佛教用三法印来辨别佛法的真假。佛教认为但凡是符合三法印的,就可以称为佛正法。三法印的作用如同世间的公文,凭借印鉴即可辨别公文的真假,故名法印。一切法若是与三

宋智明:第十二课 三法无差

第十二课三法无差三法是指众生法、佛法和心法三个方面。这三法虽有自他、因果、色心等不同,而它们的体性都具足三千,互相融摄,所以叫做三法无差。众生法即一切众生生命的迷情因缘,具有业力果报等诸因素。佛法即觉

洪修平:什么是三法印?

什么是三法印?三法印是对佛教基本教义学说的一个概括。印,有印信、印证之义。三法印,即三种印证是否真正佛法的标准或标记。凡符合这三条者,为真正的佛法,反之,则为外道。《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中说:佛说三法为

洪修平:什么是三法印_佛教的三法印具体指的是什么?

三法印是对佛教基本教义学说的一个概括。印,有印信、印证之义。三法印,即三种印证是否真正佛法的标准或标记。凡符合这三条者,为真正的佛法,反之,则为外道。《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中说:佛说三法为法印,所谓一切

陈燕珠:佛法要义 三法印

佛法要义三法印佛是由觉证空性而得自在解脱的。空、无我、寂灭是大乘的甚深教义,这是世俗的、哲学的、科学的知识所不能通达的。这是超越世间一般的知识、是佛陀亲证的、无漏无分别的般若智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