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三十七道品怎么修?
2025-01-30 09:09

七菩提分要干什么?择法觉分、念觉分、喜觉分、精进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八正道呢?八正道也是行法。行法从哪里来?从身语意来。身语意就是正语、正业、正命三个;然后产生正念,这个正念就跟这个念一样;正念以后,修定的那就正精进、正定;修慧那就正思维、正知见。三十七道品是行法的过程。

那你要圆满三十七道品,你必须把这个地方给弄好。它前面的东西假如没有的话,四念处你修不来。你就只会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那都是正法,不是心法。心法跟正法不同,正法是教你,正法是有理想的,所以观身就是不净。你看,观身不净,就有不净观,有白骨观,有没有?不净观、白骨观、慈悲观、界分别观,都不叫正行,都是前行。这个观在训练什么?没有人知道。就去观,观到最后都失传了。然后你就开始修四念处观、毗婆舍那观,有没有,十日禅、内观……都修不成,因为那只是名字而已,它要如何修?

四念处,观身,只有观身,你不要讲下面那两个字。观受,不要讲下面那两个字。观心、观法……这个观,就我们这里讲的,观色也不要讲如聚沫,你去看观色你怎么观?这个要观什么,能观者谁,所观者何?所以念佛,念佛者谁,所念者何?你从这里下手。你会推不动,那叫疑情。观,观什么?观到自在,叫观自在,能观能自在,不观就不自在。

所以修行就是基础上从这里来。观色不要执着,你现在没办法。观色,观白天观晚上……观晚上到鹿谷道场来,你看哇好美,向北看看到南投去,向南看到台南去,向北也南,向南也南,到底是哪个南?南投在南边,北投在北边,是吗?观色怎么观?我要观什么?是谁在观?用什么观?你开始往这个地方,往内。观受也是一样,你往内。这个时候的观叫作向前远观、无尽观、超越观,一再的向前看,这个就是一再的深入、一再的深入。因为你向内看的时候,有时候你会昏沉,那么你向前远观你就会挺起来了,不会昏沉了。

其实在禅观的时候,它的训练就是先把颅腔跟胸腔的废气给清除掉,所以每一支香都会有运动的原因在这个地方。这就是行法、心法,你必须从这里来,你不从这里来你没办法的。如何观,观什么?谁观,观什么,如何观,你开始这疑情一直起来,你就会一直进入了。所以你到我们禅堂来要参禅,绝对很具体的,绝对很具体的,你必须要掌握这个要领,不可能没有。因为你有观,你才会「無謬無違道」,你不观一定违道,一定荒谬,一定错误了。

所以观是整个行法的要领,而这个观一定要有禅定的基础,叫内观,禅定叫内摄。你要内摄,把那个正能充塞起来,把那个邪气废气给除掉,正能充实着。当你充满着正能的时候,你就可以专注去观;当你没有正能,你无法观。因为你会昏沉会妄想,就是昏沉掉举,是你禅修当中的最大敌人。所以我们有净化工程跟清理工程,把那些会引发你胡思乱想的跟昏沉的那个因素给除掉,关键就在这个地方。知道吗,重点,重点。

End

什么是三十七道品?

凡学佛修行的人,都希望能够了脱三界火宅,六道轮回,生死苦恼,而达到即身成就,超凡入圣的境界。从凡夫发愿修行,由入道而证果,也要经过许多层次阶段,才能圆满究竟。在此所谓“道”者,是能通达的意思。由凡俗

佛教三十七道品都是什么?

在佛教典藉中,三十七道品又被称为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或三十七助道法等,其意思都是一样的。佛教认为按照这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循序渐进,依次修行,就能掌握佛教所说的菩提之智,证得无上觉悟。这三十七种修

三十七道品的五根五力

三十七道品的五根五力如下:一、五根: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4、定根知,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5、慧

佛教中的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也称为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四圣谛中道谛的详细分解,总共有七类三十七项,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内容,也是帮助众生获得解脱与开悟的基础。这七类一是四念处,即身念处,念色身皆不净;受念处,念众生都是苦;

三十七道品的介绍

凡学佛修行的人,都希望能够了脱三界火宅,六道轮回,生死苦恼,而达到即身成就,超凡入圣的境界。从凡夫发愿修行,由入道而证果,也要经过许多层次阶段,才能圆满究竟。在此所谓“道”者,是能通达的意思。由凡俗

什么是佛教的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抄品,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为四圣谛中道谛的仔细开展,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内容,是趋向解脱、获得证悟的道路。循此

三十七道品指的是什么

三十七道品也称为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四圣谛中道谛的详细分解,总共有七类三十七项,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内容,也是帮助众生获得解脱与开悟的基础。这七类一是四念处,即身念处,念色身皆不净;受念处,念众生都是苦;

三十七道品释义

三十七道品,为梵语bodhi-pakşaka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为四圣谛中道谛的仔细开展

什么是佛法中的三十七道品?

其实很多佛教经论中都有提到三十七道品,譬如说我们熟知的《佛说阿弥陀经》里面就有提到三十七道品中的一部分,经中的原文是这样的: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

三十七道品怎么修?

七菩提分要干什么?择法觉分、念觉分、喜觉分、精进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八正道呢?八正道也是行法。行法从哪里来?从身语意来。身语意就是正语、正业、正命三个;然后产生正念,这个正念就跟这个念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