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决定毗尼经》云:“若有菩萨,成就五无间罪,犯于女人,或犯男子,或故犯塔犯僧,如是等余犯,菩萨应于三十五佛前,所犯重罪,昼夜独处,至心忏悔。……菩萨如是观此三十五佛,如在目前,思惟如来所有功德,应作如是清净忏悔。菩萨若能净此罪已,尔时诸佛为其现身,为度众生亦说种种诸行,成就愚惑诸众生故。”
《普贤上师言教》中说,现在末法时代的很多人,讽诵密法仪轨极不如法,这样还不如以清净心念一遍《三十五佛忏悔文》和《普贤行愿品》的功德大。
在《三戒论》中讲到菩萨戒的真实还净方法时说:“越时失毁黎明时,祈祷圣者虚空藏,梦中堕罪得忏净,余罪昼夜诵三遍,三聚经而得清净,此乃龙猛之观点。”
意思是,菩萨戒若已越时毁坏,则需要在黎明时分祈祷圣尊虚空藏菩萨,于梦中忏悔自己的堕罪,并得以清净,其他罪业需要昼夜各念三遍《三聚经》,也即《三十五佛忏悔文》,之后得以清净。这是龙树菩萨的观点。
在《入行论》中也提到每天早上和夜晚,应该各诵三次《三十五佛忏悔文》,如云:“昼夜当各三,诵读三聚经,依佛菩提心,悔除堕罪余。”
通过每天早晚读诵三次《三聚经》,皈依佛菩萨、依止菩提心、具足四对治力,忏悔清除根本堕罪以外的其余罪堕。
即使做不到这样,每天最少也应念一遍《三十五佛忏悔文》,这个非常有必要。
顶礼三十五佛的功德利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可消除十一万大劫罪障
南无金刚不坏佛
可消除十一万大劫罪障
南无宝光佛
可消除二万五千大劫罪障
南无龙尊王佛
可消除八大劫之罪障
南无精进军佛
可消除语门所造之罪障
南无精进喜佛
可消除意门之罪障
南无宝火佛
可消除劫夺僧财之罪障
南无宝月光佛
可消除诋毁圣者之罪障
南无现无愚佛
可消除二大劫之罪障
南无宝月佛
可消除弑母之罪障
南无无垢佛
可消除弑父之罪障
南无离垢佛
可消除千劫之罪障
南无勇施佛
可消除杀阿罗汉之罪障
南无清净佛
可消除破和合僧之罪障
南无清净施佛
可消除出佛身血之罪障
南无娑留那佛
可消除毁辱罗汉尼之罪障
南无水天佛
可消除杀定成正觉者之罪障
南无坚德佛
可消除杀圣者及阿奢黎之罪障
南无旃檀功德佛
可消除劫夺僧团食物之罪障
南无无量掬光佛
可消除破坏佛塔之罪障
南无光德佛
可消除以嗔恚所起之罪障
南无无忧德佛
可消除以贪欲所起之罪障
南无那罗延佛
可消除一万大劫之罪障
南无功德华佛
可消除十万大劫之罪障
南无莲花光游戏神通佛
可消除七大劫之罪障
南无财功德佛
可消除种种恶习之罪障
南无德念佛
可消除身门所造之罪障
南无善名称功德佛
可消除厌佛出兴于世之罪障
南无红焰帝幢王佛
顶礼此佛可消除自作之罪障
南无善游步功德佛
可消除教他作之罪障
南无斗战胜佛
可消除以傲慢所起之罪障
南无善游步佛
可消除离间之罪障
南无周匝庄严功德佛
可消除见作随喜之罪障
南无宝华游步佛
可消除背弃诽谤正法之罪障
南无宝莲华善住娑罗树王佛
可消除毁坏誓言之罪障
来源网络,列举功德以方便读者生起信心,供参考
佛有如来、应供、正等觉等十种称呼,若能念全这十种称呼,功德非常非常大。
《文殊师利问经》中云:“若能专念如来十号,佛于彼人常在不灭,亦得当闻诸佛说法,并见彼佛现在四众。”如果能专心意念如来的十种名号,那么佛陀就会经常跟着我们,将来能见到佛陀的四众弟子,听闻如来讲法,还能“增长寿命,无诸疾病”等等。。
文殊菩萨的化现宗喀巴大师,从38岁开始决定遵照本尊指示,暂时放下弘法事务,闭关专修。据《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上记载:初闭关时,大师心想:修行最大的障碍就是往昔所造的罪障习气,于是一开始闭关,宗喀巴大师就在一块石板上以大礼拜的方式礼敬三十五佛忏悔业障。
尊者当时一边礼拜,一边念诵三十五佛名号。因为礼佛修忏不畏艰苦,一味精进,以致于尊者的手脚皮肤破裂,并且在石板上留下了手脚膜拜的凹痕和额头的印纹。
宗喀巴大师礼拜三十五佛时,常常感得三十五佛现身加持。然而他每次所见到的三十五佛,却全部没有显现头部。他感到很奇怪,于是就此事请教本尊文殊菩萨。本尊回答说:“因为你所称念的佛号不具全,忆念佛的功德不圆满,所以无法见到诸佛的圆满相。以后你必须在佛号前加念‘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样才能见到全身的佛像。”
从此以后,宗喀巴大师每次修忏时都遵照本尊的教导,如法念诵,果然每次都能见到三十五佛的圆满相,尊尊光明相好,庄严无比。
End
供佛斋僧是佛教的一种传统,也是为了让僧俗二众有培养福报、消除业障、积功累德、报恩报德的机会,佛陀特别指定的方法。经云:佛弟子要行慈者,皆应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
泉池功德 第十七卷黄念祖老居士【又其讲堂左右。泉池交流。纵广深浅。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洁。具八功德。】本品是讲泉池的功德。上品中所说的讲堂,在其左右是泉池交流。开头这两句
数千年来,香与佛教的发展唇齿相依,佛前一柱香代表了礼佛的最高敬意。燃一柱好香,透过鼻的嗅闻,能使心灵宁静,息止心中的贪嗔痴,步入平和安乐之境。若修学静坐禅定的人士,更可藉由妙香的助缘,镇静心神,理气调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已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一、佛经中说供僧功德 《俱舍论》云:若能一昼夜持不杀戒,于未来生,决定不逢刀兵灾;若能以一粒诃子,以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
梦参老和尚我们要想求福德的话--我们多分是求解脱的,但是我们也求福德,在你回向的时候,你要特别地回向。回向得愈大,功德辗转增胜--不是那个物质多少,这是一般的物质供养。我们念经的时候,我们读《普贤行愿
无畏即无怯惧,如来智力内充明了,凡有所说,皆安稳清净,不可倾动,无惊怖恐惧,故名为无所畏。四无畏是指佛陀具有四种临众无畏的信心,无论说法、问答、论难,从容而安详,勇猛而安稳。佛陀功德-四无畏一、一切智
农历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佛陀为什么要出家呢?依照佛教经典来说,出家乃成佛必由之路,十方诸佛皆示现出家而成佛道。悉达多太子出家因缘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释尊降生于三千多年前的古印度,是迦
◎ 梦 参随喜功德,随喜一切众生、随喜一切诸佛菩萨,愿一切众生舍离嫉妒障碍,看见人家有一点善事、有一点进步、对三宝有功德,都应当赞叹随喜。若师长对某同学、师兄弟表扬了一句,你就生起嫉妒心,说:有些事我
◎惠 能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
袈裟之功德◎ 海 涛袈裟功德殊胜,凡有袈裟所在,一切天龙善神悉予守护,使此安宁。佛曾告阿难:过去诸佛着如是衣,得成佛道;未来诸佛亦当着如是衣,得成佛道。如我今日以刀割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所劫,此是解
◎ 宣 化礼拜佛菩萨的功德有五种:(一)端正圆满。相貌生得端正圆满,人人见了都生一种爱敬心,对你有一种好感。(二)得妙音声。声音清朗宏亮,好像铜钟。(三)多财富。能礼拜瞻礼佛菩萨的形像,等到将来,会有
何为结夏安居?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订定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在此期间,出家人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称为安居。这是雨季期间草木、虫蚁繁殖最多,恐外出时误蹈,伤害生灵,而
◎ 莲 池(著) 吴锦煌 (译) 古德云:最胜儿,出家好。俗有恒言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此者赞叹出家,而未明言出家之所以为利益也。岂曰:不耕不织,而有自然衣食之为利益乎?岂曰:不买宅,不赁房,而有自
如孝法师大家要细心,要去分析人生,学佛并不是如有些人所想象的,要让大家放弃当下的生活。就像我们生命的这一列火车已经开了,它不能够停下来,如果我们想要换轨道,要有一种技巧,首先要在现在的轨道旁边再造一条
献 灯 之 功 德灯是智慧、光明的表征;燃灯供佛始以佛说,是佛门中重要的供养具之一。祈望透过燃灯的说明和意义,能点燃您心中的自性灯。在佛前燃灯,是用以标帜佛的智能波罗蜜。《无量寿经》说:为世之灯明,乃
礼佛塔庙得十种功德◎ 佛 言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诸佛塔庙。得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得妙色好声。 二者有所发吐言辞人皆信服。 三者堂堂处众无畏。 四者天人世间爱护。 五者具足威
功德、福德与福报仁焕法师人人有优点,个个有缺点,所以我们普通凡夫,都做过好事,也做过坏事,好坏间杂。这样于生活当中,容易有什么后果产生呢?首先理解:福德是人的智慧和健康;福报是人的富有和缘分。如果人福
常见有人徘徊于佛教大门之前,犹豫不决,欲受皈依,始终不敢跨上这一步,欲永绝佛缘,却又难断对佛一片向往之心。踌躇犹豫,内心不宁。对此类人,我往往力劝其皈依。因皈依乃学佛第一步,亦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千里之
东方妙喜世界 南无阿閦如来:看见别人生气或自己生气,念南无阿閦(音:触 chu)如来 ,阿閦如来过去世修忍辱和持清净戒律而成的佛,生在其国土者皆相貌第一。自己起了欲望的心,对方起了欲望的心(如有男子
◎弘 一药师法门以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念药师咒,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为根本,法门殊胜。修药师法门,如经所说而行,可以帮助病苦的人。弘一法师说:如法修持,获福无边。维持世法佛法本以出世
道证法师持名功夫之深浅,看各人对这一句佛号的体认--念佛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我们曾经讲过很多次,持名深浅,看各人对这一句佛号的体认。佛的能力是连等觉菩萨都不能知道一根毫毛,所以我们对
积累功德九种方法达真堪布作为修行人,我们都想行持善法、积累功德。但行善不是谁都能做到的,积德就更不容易了。怎样才能行持善法、积累功德呢?有九种方法。第一,深信首先就是要深信。深信是从明理中产生的,首先
妙莲法师世间有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佛弟子应该每逢佳节更怜悯众生。记得我们在大陆灵岩山寺的时候,每逢佳节大家都特别要加香诵经、念佛,回向畜类的一切众生,因为人间每逢过节就是那些畜牲过劫,劫难的劫、
关爱可怜人,比供养菩萨的功德大索达吉堪布余事皆下品,唯有利众高。关爱十分可怜的人,有时候比供养佛菩萨更为殊胜。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比丘尼,她在观世音菩萨的诞辰日买了很多
大安法师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菩萨的形像,及闻信这部经典,乃至读诵《地藏经》,以及进一步地用香华、饮食、衣服、珍宝来布施供养,赞叹地藏菩萨的功德,瞻礼地藏菩萨。这就是在修地藏法门法了,这样就能
认识无常的功德生根活佛认识无常的功德有两种:短暂的利益和究竟的利益。第一,短暂的利益。认识无常,今世不会有恐惧,就好比部队训练士兵一样,当冲上战场面对敌人时,不会产生任何恐惧与紧张,因为他们提前有了足
仁禅法师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面有一个称赞如来,就是赞叹佛的功德。所以赞佛也是一个修行的方法,是十大愿王的修法。我们千万不要误会,有些人甚至生邪见:为什么佛教里面的佛这么喜欢人来赞叹呢?他以凡夫分别心来测
衲衣的来源与功德利益◎ 陈浦燕 衲衣就是用世人丢弃在粪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坏破碎的衣片修补缝缀所成的法衣。衲衣的衲就是缝补的意思。《类书纂要》云:衲,补缝也。衲衣又作纳衣、粪扫衣、弊衲衣、五衲衣、百衲衣。
供花功德福无边1.处世如花;2.身无臭秽;3.福香、戒香遍诸方所;4.随所生处,鼻根不坏;5.超胜世间,为众归仰;6.身常香洁;7.爱乐正法,受持读诵;8.具大福报;9.命终生天;10.速证涅槃。在佛
扫地的功德◎ 智 者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清晨,给孤独长者都会来到只洹精舍,顶礼佛陀后,便用心地打扫精舍各个角落。有一次,长者因忙于其他事情而无法到精舍。世尊经行时,看到地面脏乱,便
◎ 永 明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
持诵《地藏经》的功德利益◎ 远 尘《地藏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是大乘佛教一部重要的经典,也是现代佛门中流传最广,修学人数最多的经典之一。《地藏经》中涵盖了多方面的佛教思想内容:经中讲
◎ 大 愿是名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诸佛别无境界。唯以智慧光明。随顺众生而作佛事。此念佛人亦复如是。由信解具足故。能入佛智慧。由观行具足故。能见佛光明。智慧光明不从人得。唯藉缘因得显发故
◎ 净 界前面说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福德的资粮,它让人趋向目标,而智慧是一个人的眼睛。当我们趋向目标的时候,应该判断要往东边去、还是往西边去,要做一个方向的引导。当然,所有的功德,应该是智慧最重要
善教儿女是世间最大的功德◎ 印 光【原文】学佛之人,必须各尽其分。所谓尽分者,务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此八种事,一人皆备。上有父母,则是子职。下有儿女,则是父职。自己用人,
首先来讲一讲发菩提心的尊贵:讲到菩提心的尊贵,要从比较上或举喻来说明,始能显示出来。佛陀在大乘经典中特别指出发菩提心的尊贵明文,可说是很多很多的,现我简单的举出几则来谈谈。经中举喻说:如有一大龙王,在
嗡啊吽--功德不可思议!达真堪布我们每天有很多修法,尤其是嗡啊吽三个字。最重要的是上师瑜伽,上师瑜伽里有种子字嗡啊吽三个字的修法,就是要观想嗡啊吽三个字。很多人不会观,也不太熟悉。如果你知道了嗡啊吽三
超度的功德和意义:对去世多年已投胎者仍利益很大先人即使去世很久,假使中阴身已经投胎,阳上为其所做功德仍然可以回向助其转业,可使他们在所生道中,获得福德资粮。有一个佛典故事:释迦牟尼佛之功德主,他的小儿
轻松从容做功德达真堪布佛法里讲,遇到贫穷的人就是遇到福田了,心里应该感到高兴,这是机会啊!可我们哪有喜悦啊?我们组织放生的时候,有的人心里就想:不是前几天才放过么,怎么还要放啊?一说要建庙,要塑佛像,
诵这个经有什么功德,诵那个经有什么功德。大家听到或看到后,著了功德相,一天到晚忙不过来,这个经诵诵,那个经念念。因为赶任务,诵经的时候诵得快,很伤气。结果,修行没有修好,毛病倒弄出来了,身体搞坏了。这
功德和福德是学佛修行过程中的高频词,我们常听到以下说法:随喜您的发心,功德无量!您孩子真懂事,您真有福报!累劫善根、福德、因缘的积累,才能在今生值遇佛法,要珍惜!可见功德和福德都是值得希求的。但两者间
孝顺父母,超度众生有大功德海涛法师 如果各位真愿意修行,千万不要生气,骂人,不然你就没修行,特别你在想大乘,你要帮助的就是众生,这个人偷你钱 伤害你,你也要帮助他,这个才叫大乘,这个叫什么?念一下来
如瑞法师阿弥陀佛,大家好!抗疫期间,禁足家中的居士多定功课--读诵佛经,我由衷地随喜赞叹。很多经典中都说,若能读诵受持本经,将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今天来谈谈,如何从读诵经典中获得功德利益。竭诚恭敬
世间最大的功德,莫过于善教儿女印光大师原文学佛之人,必须各尽其分。所谓尽分者,务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此八种事,一人皆备。上有父母,则是子职。下有儿女,则是父职。自己用人,
布施功德不可思议◎ 龙 树如大月氏弗迦罗城中,有一画师,名千那。到东方多利陀罗国,客画十二年,得三十两金,持还本国。于弗迦罗城中,闻打鼓作大会声,往见众僧,信心清净。即问维那:此众中几许物,得作一日食
义工,是一种慈悲与利行的奉献,是一种爱心和时间的布施,所以义工都是知行合一的菩萨行者。大家各尽己能,努力耕耘,为自己种福田积福的同时也在为家人和后代种福田积福,以一颗欢喜的心布施结缘,以一颗赤诚的心弘
宏圆法师为什么要校量布施的功德呢?一是布施的福田不同,就是受施的对象不同,所修的福报,所修的福也不一样。《四十二章经》中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这个饭,包含事事供养,包含一切供养,这个饭的意思。饭
什么样的人与道有缘平常日积月累,功德够了,法缘自然就来了,仙真自然来接引。如果功德做的不够,那么在这方面就要吃亏。很多的法缘你就要费时很大的力量去争取。一、出离轮回皆由一念之差遂致报对升沉,轮回展转,
有的初学佛的人,刚刚学佛,总是禁忌这个,禁忌那个,有的人问:我现在学佛了,每天都诵经,念佛,但是仍然断不了肉食,这样诵经念佛,还有功德吗,将来能不能生极乐世界呢?梦参长老:是有功德的,也能往生西方。但
1、口头的语言,在佛教当中属于口业,我们的语言可以造善业和恶业,所以我们要十分谨慎自己的语言,善语会让我们遇到更多的善缘,恶语会让我们遇到更多的恶缘。语言甚至会影响到我们的命运,所以请务必谨慎我们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