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衣一钵2024-11-17 09:13
最初佛教出家人的象征,以三衣一钵为代表,因此出家人不管云游何方,总是三衣一钵不离身。
三 衣
三衣指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总名袈裟。袈裟是坏色、不正色、染色之义。三衣各有其用途与含义:
第一,僧伽梨:
又称大衣、重衣、杂碎衣、高胜衣、入王宫聚落衣等,为外出及其他庄严仪式时穿着,如入王宫、聚落、乞食及升座说法、降伏外道等诸时所着用,以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制而成,又称九条衣。
第二,郁多罗僧:
又称七条衣、上衣、中价衣、入众衣等,为礼诵、听讲、布萨时所穿着,用七条布缝制而成。
第三,安陀会:
又称五条衣、内衣、中宿衣,为日常生活及就寝时所穿,用五条布制成。
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习俗与气候的关系,三衣只在法会佛事时穿着,平时则穿长衫。三衣的制作方法,首先把布割截成一块块缝制而成。此源于一日佛陀见一畦畦的稻田,便对阿难说:过去诸佛衣相如是,后乃依此做衣相。制作三衣时,把割截下来的布片缝成田字形,称为福田衣,表可供善信种福之义。由于经过割截缝制而成,故又称割截衣,具有三种功用:杜防法衣他用;使僧尼舍离对衣服之贪欲;避免他人盗取。
根据《藏义经》说,袈裟有十种利益:
一者菩提上首;二者众处人天;
三者父母返拜;四者龙子舍身;
五者龙披免难;六者国王敬信;
七者众生礼拜;八者罗刹恭敬;
九者天龙护佑;十者得成佛道。
永明延寿禅师《戒序仪文》说,莲花色比丘尼曾披袈裟做戏,以此因缘,得值释迦牟尼佛所,出家证阿罗汉果,由此可见袈裟之尊贵。
钵
钵,是出家人的食器,出家人托钵乞食,堪受人天供养,故代表福田。钵又名应量器,有三事相应:
色相应--钵要灰黑色,令不起爱染心;
体相应--钵体质粗,使人不起贪欲;
量相应--应量而食,含有少欲知足之义。
无论是三衣或钵,都代表清净的僧团,象征修道者的人格。顺治皇帝诗云: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顺治皇帝赞美钵盂袈裟,也就是赞美出家的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