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是什么意思
2025-01-30 10:58
上师两个字在汉语或汉地学佛群里真是个令人好奇、敏感、敬畏、带有强烈佛学色彩的词汇,很多人都对此很感兴趣。上师是指佛学的老师,是在寺院教育或佛学教育当中最权威、直接、无上的导师。因为他的慈悲高尚、智慧无上,因为他对佛弟子所传授的心法乃是最殊胜、最圆满、最上层的教育,所以称他为上师,或最无上的引导者。他也许是个出家师父,也许是位在家居士,也许是个妓女或者商人,只要在修行上能够引导我们,佛学道路上能指点我们,生活中不让我们迷失方向,那就是上师。当然是个出家人是最好,因为僧人是三宝之一,是我们供养福田。
我建议大家多听上师的言教,以上师教诲以及朋友的建议做参考,因为他们都是旁观者,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有时你因为被感情、情绪所左右,所以始终看不见最真实的自己,甚至不愿意看见那些现实问题,但旁观者清,借助他们的双眼可帮我们迷途寻路。我们要记住一点的就是上师不是婚介公司,不是垃圾桶,也不是帮你协调感情、策划商业的说客。上师只是我们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提醒我们、引导我们走向正道的导师,是帮助我们认识真正的自己,打破虚假自我的引导者。
现在很多弟子心急,不知道为什么要拜师,也不知以何动机拜师,就这样很积极地追随活佛、堪布或法王、法师。有的弟子不观察上师,不了解他的行为、传承、人品,就把所有穿红色袈裟的都当作上师,最后导致失望,甚至因此对佛法产生偏见、造弃法谤法之过。其实这不全是师父们的问题,也不是佛法有问题,而是因为自己太冲动、心急,没时间观察所致。名望大不一定是位好的上师,长得帅也不代表是合格的上师,长得庄严也不一定是清净的善知识。所谓好的上师就是慈悲为怀,有传承和实修的经验,有佛学的见地,大度、大量、不斤斤计较,以善巧方便引导弟子,而不是帮你分析如何谈恋爱,如何勾心斗角。所谓善巧方便不是忽悠或糊弄弟子,也不是为弟子打麻醉药,而是以善巧的把弟子引到真正佛学的修行道路上,即是让他走向正道。只要有正,就有佛法,只要我们心术正,见地正,发心正,行为端正,其实就是佛法,除此之外别无佛法。
学佛和皈依佛门不是加入某某团队或者帮派,而是为了寻求审视自我,认知自己,提高自己的无我价值观、无私爱心的方法。我们在生活中很迷茫,找不到人生的归宿和安全感,学佛就是为我们找到真正的人生归宿。上师就是为你在修行、学佛、人生的道路上做引导,点亮自己的内心。如今很多弟子,参加几个火供、烟供、会供或者放生法事,就把某些师父当成上师,但为你做了几次法事不代表他是你的上师,因为做了一堂法事不代表他能传授你佛学的上层教育。所谓上层教育和殊胜诀窍是需要经过时间的积累,通过基础的修行一点点感悟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有人说:某某上师很厉害,闭关了很长时间,实修到位。其实他有没有闭关实修,和你是否跟随他好好修行是两个概念。
所谓上师不但是师父一个人能成功的事儿,还需要弟子的积极配合,才能传授上层的教育,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上师。有时候上师有心或时间去传法,却弟子不一定有心接受佛法,或者有时间听法,导致传法事业不成功。上师传所传的法虽然没问题,但因为自己的理解不够到位,基础修得不扎实,结果好法也变成垃圾。传法不但需要上师的慈悲、用心,也要弟子的虔诚信仰,否则这佛法就难成佛法。比如再好的美味,也需要有人品尝,有人享用,才能成为真正的美味。
End
对于任何想走灵性道路的人来说,上师或者老师是非常关键的。 这种讲法就算在世俗的生活也是这样,譬如你想学骑自行车、学游泳,如果有老师教,你会学得比较快。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读书,或看视频来学,但是我们每个
二十、徐恒志上师读书笔记选录弟子许洪亮 编录徐恒志上师的读书笔记,是恩师生平的修学记录,摘录重要佛教文献,并把佛法修证的关键问题总结成图表文字说明,内容广涉禅、净、密、禅宗与大圆满、天台教观、巴利语佛
8、追忆恒公阿阇梨上师与心密些许事张玄祥一、契子数日前9月26日大陆上海陈老师(上海音乐学院退休)来电,言及我们的师叔─也同是我的心中心法灌顶法传法师恒公阿阇梨导师,最近期间其舍利子要进塔安厝,问我要
问:一个朋友认识了一个上师,道理讲得非常令人尊重,后来又发现这个上师还有神通,她就皈依这个上师。但后来发现这个上师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并要求她做她不愿意的事情,她应该怎么办?答:选择上师这件事情,在密
道生律仪即无漏戒,是无漏法得到之后,同时生起的道共戒。见了道得了无漏法之后,他对三宝的信心不会被破坏了,对戒的信心也不会被破坏了,法尔,能够有些坏事不做。凡夫在没有见道之前,总是感到戒麻烦,束缚人的,
我们修行的人,见、行两个是不能分割的。见,就是我们的知见,由闻、思、修,要从听闻正法来的。这个见解,最高的见解就是自性空与缘生因果、二互不违而相助出生。世俗的正见,我们说就是因果不昧。一切法,应该知道
◎陈亦新:平时修行时,用什么样的心态才能对上师真正生起信心?●雪漠:放下一切,无计无力,净信上师。放下对红尘的牵挂,不要去算计一些东西,放下对今生的所有执著,甚至放下成佛的欲望和念想。早年,我甚至不去
我们说佛的功德主要的分三科:一是断德,二是智德,三是悲德。那么第一个断德是最重要的,在断(恶)的前提下,才能求智慧,才能有悲心,才能起作用。如果断的功德没有,你智慧再大,帮助你的烦恼,你悲心也不会纯粹
依止上师有三个阶段:观察、依止、修习上师的意行。首先要用智慧来仔细地观察、分辨,当自己能确认他是个具德的上师善知识,再去依止。具德的上师肯定会有无伪的慈悲心、广大的智慧、清净的传承,也一定有圆满的灌顶
上师有传法上师和金刚上师的不同。传法上师具有一定的修证,可以传法,但没有灌顶的资格。金刚上师必须具备相当的证量,并经过大成就者或传承的认定,不是“自封”的。只有金刚上师才具备灌顶、传法、引导的资格。藏
上师是指佛学的老师,是在寺院教育或佛学教育当中最权威、直接、无上的导师。因为他的慈悲高尚、智慧无上,因为他对佛弟子所传授的心法乃是最殊胜、最圆满、最上层的教育,所以称他为上师,或最无上的引导者。西藏佛
上师两个字在汉语或汉地学佛群里真是个令人好奇、敏感、敬畏、带有强烈佛学色彩的词汇,很多人都对此很感兴趣。上师是指佛学的老师,是在寺院教育或佛学教育当中最权威、直接、无上的导师。因为他的慈悲高尚、智慧无
放下一切,无计无力,净信上师。放下对红尘的牵挂,不要去算计一些东西,放下对今生的所有执著,甚至放下成佛的欲望和念想。早年,我甚至不去发愿往生哪个佛国。如果有来生的话,我也愿意帮上师来弘扬佛法。因为许多
佛说:“谁想到我,我就在谁的面前。”现实中,想到佛的人很多,但见到佛的人却极少,是佛没有守约吗?有一个故事永远具有深刻的启示---创立唯识学的那位尊者无著,曾入山闭关十二年,专修弥勒菩萨观想法,期望见
上师和根本上师的区别:我们皈依的师父、传一些佛和菩萨心咒的师父、传教显宗佛法的师父、讲一些佛法的师父、一般密法灌顶的师父,都可以叫作“上师”。上师不是上师宝,也不是根本上师,你拜了一位上师之后,还可以
“上师”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修行道路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引路人。上师是指佛学的老师,是在寺院教育或佛学教育当中最权威、直接、无上的导师。因为他的慈悲高尚、智慧无上,因为他对佛弟子所传授的心法乃是最殊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名讳,《事师五十颂》中也说,对上师不能直呼其名,须冠以“最尊贵的”、“尊敬的”等敬语。同时在尊长面前,也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从而藐视长辈。“称尊长,勿呼名”:我们在日常行为中,
上师两字在佛门中占有重要位置,影响也非常大,而且想要修行变得顺利也是离不开上师指引的。因为上师对修行有很大帮助,也能为修行指引方向,所以有的人就想知道上师是佛吗?关于这个问题来看看以下的回答吧!显宗里
所谓的具德上师,一定要具备如下的功德:第一、相续清净从未违犯过外别解脱戒、内菩萨戒、密三昧耶戒。相续中无比清净,这甚为殊胜。第二、博学广闻长时间清净地闻思修佛法,对经律论三藏的学习系统、细致、全面、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