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上师是什么意思
2025-01-30 10:58

上师两个字在汉语或汉地学佛群里真是个令人好奇、敏感、敬畏、带有强烈佛学色彩的词汇,很多人都对此很感兴趣。上师是指佛学的老师,是在寺院教育或佛学教育当中最权威、直接、无上的导师。因为他的慈悲高尚、智慧无上,因为他对佛弟子所传授的心法乃是最殊胜、最圆满、最上层的教育,所以称他为上师,或最无上的引导者。他也许是个出家师父,也许是位在家居士,也许是个妓女或者商人,只要在修行上能够引导我们,佛学道路上能指点我们,生活中不让我们迷失方向,那就是上师。当然是个出家人是最好,因为僧人是三宝之一,是我们供养福田。

我建议大家多听上师的言教,以上师教诲以及朋友的建议做参考,因为他们都是旁观者,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有时你因为被感情、情绪所左右,所以始终看不见最真实的自己,甚至不愿意看见那些现实问题,但旁观者清,借助他们的双眼可帮我们迷途寻路。我们要记住一点的就是上师不是婚介公司,不是垃圾桶,也不是帮你协调感情、策划商业的说客。上师只是我们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提醒我们、引导我们走向正道的导师,是帮助我们认识真正的自己,打破虚假自我的引导者。

现在很多弟子心急,不知道为什么要拜师,也不知以何动机拜师,就这样很积极地追随活佛、堪布或法王、法师。有的弟子不观察上师,不了解他的行为、传承、人品,就把所有穿红色袈裟的都当作上师,最后导致失望,甚至因此对佛法产生偏见、造弃法谤法之过。其实这不全是师父们的问题,也不是佛法有问题,而是因为自己太冲动、心急,没时间观察所致。名望大不一定是位好的上师,长得帅也不代表是合格的上师,长得庄严也不一定是清净的善知识。所谓好的上师就是慈悲为怀,有传承和实修的经验,有佛学的见地,大度、大量、不斤斤计较,以善巧方便引导弟子,而不是帮你分析如何谈恋爱,如何勾心斗角。所谓善巧方便不是忽悠或糊弄弟子,也不是为弟子打麻醉药,而是以善巧的把弟子引到真正佛学的修行道路上,即是让他走向正道。只要有正,就有佛法,只要我们心术正,见地正,发心正,行为端正,其实就是佛法,除此之外别无佛法。

学佛和皈依佛门不是加入某某团队或者帮派,而是为了寻求审视自我,认知自己,提高自己的无我价值观、无私爱心的方法。我们在生活中很迷茫,找不到人生的归宿和安全感,学佛就是为我们找到真正的人生归宿。上师就是为你在修行、学佛、人生的道路上做引导,点亮自己的内心。如今很多弟子,参加几个火供、烟供、会供或者放生法事,就把某些师父当成上师,但为你做了几次法事不代表他是你的上师,因为做了一堂法事不代表他能传授你佛学的上层教育。所谓上层教育和殊胜诀窍是需要经过时间的积累,通过基础的修行一点点感悟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有人说:某某上师很厉害,闭关了很长时间,实修到位。其实他有没有闭关实修,和你是否跟随他好好修行是两个概念。

所谓上师不但是师父一个人能成功的事儿,还需要弟子的积极配合,才能传授上层的教育,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上师。有时候上师有心或时间去传法,却弟子不一定有心接受佛法,或者有时间听法,导致传法事业不成功。上师传所传的法虽然没问题,但因为自己的理解不够到位,基础修得不扎实,结果好法也变成垃圾。传法不但需要上师的慈悲、用心,也要弟子的虔诚信仰,否则这佛法就难成佛法。比如再好的美味,也需要有人品尝,有人享用,才能成为真正的美味。

End

上师是你在镜子前映出的那张脸

对于任何想走灵性道路的人来说,上师或者老师是非常关键的。 这种讲法就算在世俗的生活也是这样,譬如你想学骑自行车、学游泳,如果有老师教,你会学得比较快。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读书,或看视频来学,但是我们每个

陈兵:发现“上师”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应该怎么办?

问:一个朋友认识了一个上师,道理讲得非常令人尊重,后来又发现这个上师还有神通,她就皈依这个上师。但后来发现这个上师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并要求她做她不愿意的事情,她应该怎么办?答:选择上师这件事情,在密

智敏上师:说戒律过时是没有见道的表现

道生律仪即无漏戒,是无漏法得到之后,同时生起的道共戒。见了道得了无漏法之后,他对三宝的信心不会被破坏了,对戒的信心也不会被破坏了,法尔,能够有些坏事不做。凡夫在没有见道之前,总是感到戒麻烦,束缚人的,

智敏上师:凡夫说一切不执著 听起来高深但是假的

我们修行的人,见、行两个是不能分割的。见,就是我们的知见,由闻、思、修,要从听闻正法来的。这个见解,最高的见解就是自性空与缘生因果、二互不违而相助出生。世俗的正见,我们说就是因果不昧。一切法,应该知道

智敏上师:不能断恶 即便修善也非真善

我们说佛的功德主要的分三科:一是断德,二是智德,三是悲德。那么第一个断德是最重要的,在断(恶)的前提下,才能求智慧,才能有悲心,才能起作用。如果断的功德没有,你智慧再大,帮助你的烦恼,你悲心也不会纯粹

依止上师有哪几个阶段

依止上师有三个阶段:观察、依止、修习上师的意行。首先要用智慧来仔细地观察、分辨,当自己能确认他是个具德的上师善知识,再去依止。具德的上师肯定会有无伪的慈悲心、广大的智慧、清净的传承,也一定有圆满的灌顶

上师与活佛的区别

上师有传法上师和金刚上师的不同。传法上师具有一定的修证,可以传法,但没有灌顶的资格。金刚上师必须具备相当的证量,并经过大成就者或传承的认定,不是“自封”的。只有金刚上师才具备灌顶、传法、引导的资格。藏

上师指的是什么

上师是指佛学的老师,是在寺院教育或佛学教育当中最权威、直接、无上的导师。因为他的慈悲高尚、智慧无上,因为他对佛弟子所传授的心法乃是最殊胜、最圆满、最上层的教育,所以称他为上师,或最无上的引导者。西藏佛

上师是什么意思

上师两个字在汉语或汉地学佛群里真是个令人好奇、敏感、敬畏、带有强烈佛学色彩的词汇,很多人都对此很感兴趣。上师是指佛学的老师,是在寺院教育或佛学教育当中最权威、直接、无上的导师。因为他的慈悲高尚、智慧无

什么心态能对上师生起信心

放下一切,无计无力,净信上师。放下对红尘的牵挂,不要去算计一些东西,放下对今生的所有执著,甚至放下成佛的欲望和念想。早年,我甚至不去发愿往生哪个佛国。如果有来生的话,我也愿意帮上师来弘扬佛法。因为许多

上师的含义是什么

佛说:“谁想到我,我就在谁的面前。”现实中,想到佛的人很多,但见到佛的人却极少,是佛没有守约吗?有一个故事永远具有深刻的启示---创立唯识学的那位尊者无著,曾入山闭关十二年,专修弥勒菩萨观想法,期望见

上师和根本上师的区别

上师和根本上师的区别:我们皈依的师父、传一些佛和菩萨心咒的师父、传教显宗佛法的师父、讲一些佛法的师父、一般密法灌顶的师父,都可以叫作“上师”。上师不是上师宝,也不是根本上师,你拜了一位上师之后,还可以

上师对修行人的意义是什么

“上师”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修行道路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引路人。上师是指佛学的老师,是在寺院教育或佛学教育当中最权威、直接、无上的导师。因为他的慈悲高尚、智慧无上,因为他对佛弟子所传授的心法乃是最殊

对上师如何称呼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名讳,《事师五十颂》中也说,对上师不能直呼其名,须冠以“最尊贵的”、“尊敬的”等敬语。同时在尊长面前,也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从而藐视长辈。“称尊长,勿呼名”:我们在日常行为中,

上师是佛吗

上师两字在佛门中占有重要位置,影响也非常大,而且想要修行变得顺利也是离不开上师指引的。因为上师对修行有很大帮助,也能为修行指引方向,所以有的人就想知道上师是佛吗?关于这个问题来看看以下的回答吧!显宗里

上师具备什么功德

所谓的具德上师,一定要具备如下的功德:第一、相续清净从未违犯过外别解脱戒、内菩萨戒、密三昧耶戒。相续中无比清净,这甚为殊胜。第二、博学广闻长时间清净地闻思修佛法,对经律论三藏的学习系统、细致、全面、深

阿旺上师开示:修学精进波罗蜜

对善业、善事向往、进取的心就是精进。精进是对善业、善事进取的心,对不好不坏或者恶的事情向往的心,不叫精进。比如,有些人在世间事业上很用心,只能叫勤奋,不能称为精进。精进分为三种: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

阿旺嘉措金刚上师讲述:禅定波罗蜜多

简单地说,让身心都定下来了就叫禅定。成就禅定后,会得到很多神奇的能力和功德。禅定可以分为身心轻安定、功德呈现定、利益众生定。(一)身心轻安定身心轻安,是成就禅定后的一种功德。如果修成了身轻安的定,身体

达真堪布上师开示:关于禅定波罗蜜

禅定分三种:1、凡夫行禅定;2、义分别禅定;3、缘真如禅定。1、凡夫行禅定:耽着明乐无分别的觉受。耽着:耽搁,执着。明乐无分别:是修行过程中的一种境界。沉迷执着在明乐无分别的觉受妙味里面而观修,称为凡

达真堪布上师讲述:六度中的禅定波罗蜜

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禅定波罗蜜。禅定是修行的必经之路,是修行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修法。佛法里讲戒定慧,定就是禅定,慧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从禅定中产生的。若是没有禅定功夫,无法开悟证悟,无法产生般若智慧,

阿旺上师讲解:持戒波罗蜜多

戒律是生起一切功德的基础。戒律的本质是断恶的心。如果没有断恶的意识,即使不做恶事,也不算持戒。持戒波罗蜜多有三种: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利益众生戒。(一)摄律仪戒能调伏身、口、意,使其不造恶业,就是摄律

阿旺上师:修道位菩萨修的八圣道

修道位的一地到十地菩萨出定之后就叫修道后得道。这时要修的是八圣道,八圣道的作用是:未得道令能得,已得道能圆满。八圣道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正见 对四谛等的正确见解。正思

达真堪布上师:如何圆满布施波罗蜜

成佛的时候,布施波罗蜜已经是圆满了的。要圆满布施波罗蜜,不是在外境上修,而是修这颗心。若是在外境上修,在外境上要达到圆满,这是不可能的。比如,财布施就要遣除三界一切众生的贫困,那么往昔的诸佛,包括我们

夏坝仁波切上师讲述:​“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

“般若波罗蜜多”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将到达彼岸,一个是已到达彼岸。将到达彼岸,是道般若波罗蜜多;已到达彼岸,是果般若波罗蜜多,与一切种相智是一体的。般若包括自性般若、经般若、道般若、果般若等。真正的、究

上师推荐 | 阿企佛母

阿企佛母全名阿企秋吉卓玛,她是藏传直贡噶举派(Drikung Kagyu)不共护法。直贡噶举认为她是佛陀教法的大护法,她是金刚瑜珈女,亦即诸佛智能和事业的化现。她是诸佛之圣母,五方佛部空行们的慈悲身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