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生起这两个念头最快增长福慧
2024-10-27 10:45

佛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双修。

福主要指我们外在所依存的环境;慧就是我们内心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对人生宇宙的认知。

整个佛法的体系可以说成是讲修福和修慧的方法。

今天这个世界充满着竞争,人跟人的竞争在哪里?从佛法的观点来看,就是福慧的竞争。无论我们的长相、出身、学历、财富,还是我们生命喜悦幸福状态的差别都是福和慧的区别。

所以人跟人本无区别,只是福慧的区别;人跟人本无竞争,只是福慧的竞争。明白这点,我们就会把生命的重心放在正确的地方,无论是追求世间的福报还是追求生命的解脱都离不开福慧。

人的一生,福是可以修的,慧也是可以修的;福是可以糟蹋的,慧也是可以障碍的。佛法讲一切皆是无常,无常是指变化:穷可以变富,富可以变穷;愚痴可以变智慧,智慧可以变愚痴;生病可以变健康,健康可以变生病;吉祥可以变灾祸,灾祸可以变吉祥,整个世界就在变。

佛法就是讲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我们要去掌握这套变化规律,然后用它来帮助我们获得福慧。一个人没有福慧,在世间生活会不顺,求解脱也会充满障碍,所以福慧是世间、出世间一切的基础。

那我们怎样修福呢?这里我们可以从供养上修福。

佛法中特别重视供养,但供养不是供物品,而是借着物品供养我们的心。

我们深入佛法后,会从一切现象上只看见心,而看不见心之外的。外面的一切都是心的载体,都是心的表现。如果我们只见物不见心,就表示我们看到的还是现象,而没有看到本质。

从佛法的观点看,整个宇宙就只有一颗心,所有一切的变化,所有一切众生的关系,都是心跟心的关系,所有一切的变化都是心的变化引起的变化。

这样来看,世界就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清晰。所以我们今天借着供养来表达我们对佛的一份感恩,表达我们对佛的一份恭敬,通过感恩和恭敬来加强我们与佛的连接。通过连接我们获得与佛一体:我们的心与佛的心一体,我们的生命与佛的生命一体。

佛是智慧圆满、福报圆满的生命,佛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和愿力,所以当我们与佛有一体感的时候,佛无量的功德和愿力就会传递到我们的生命中来。就像电线一样,当它与电网连接,就自然会获得电流,而不用自己去发电。自己当然也可以发电,但电量太低了,所以我们通过供养也是修一份皈依。

相信供养礼敬佛的不可思议,所以每当看到佛,看到法,看到圣像,我们再忙也要鞠一躬,就这诚心的一鞠躬一顶礼,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地藏经》经文里写的少香少花,即一点点香,一点点花供养地藏菩萨,就可以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包括我们喂蚂蚁,捡垃圾那一点点善行,都会产生不可思议的福报。

那到底我们供养什么可以获得最大的福报呢?供养我们的心,供养我们整个生命!把整个生命都供养给佛,意思就是我所做的一切,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把它归属给佛,归属给真理,归属给整个的宇宙法界。

就比如,虽然你住的房子还是你的,但是你心中要定义这是我使用的房子,不是我的。虽然家财万贯,但是不要定义成是自己的。我们跟佛说,我把它供养给你,所有这一切我为你保管,我为佛来安排。佛不会把它没收掉的,不要惊慌,这样供养就是最大的福报。

当然我们可能一下子转不过来,因为这确实不容易。但转过来生命就充满了光明,反之生命就进入黑暗,所以人生也真的活在一念之间。

还有两个定位可以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增长福慧。

第一,定位我来人间就是为了奉献众生的;第二,我来人间就是为了教导一切众生的。

第一个定位,会最快速地增长福报,因为我们把整个生命都供养了。第二个定位,会使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增长智慧。就这两个念头,就可以获得不可思议智慧、不可思议福报。

因为这两个念头就是种子,种子必然会结出它应有的果子。所以人生需要花一点时间来觉悟我们的生命,花一点时间来明白、学习佛法,花一点时间来转化我们的生命,然后我们的生命就会慢慢地进入到一个越来越好的状态,我们这一生的生命才会真正充满意义。

End

一个念头改变一生

为了-个人、一块钱、一件事、一句话会改变命运,一个念头也会使我们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这一念可能是圣贤,也可能是愚夫,这一念上穷碧落下黄泉,百界千如,无所不遍,因此如何摄心正念是不容怠忽的工夫。十大杰

消业障最快的方法

一、学会赞美,尊重他人在《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记载了常不轻菩萨的故事。他是一位始终不轻视他人,修尊重行的菩萨。每逢见到出家或在家修行之人,不管其行为如何,他都会恭敬礼拜,并对他们说:我非常尊敬

生起这两个念头最快增长福慧

佛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双修。福主要指我们外在所依存的环境;慧就是我们内心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对人生宇宙的认知。整个佛法的体系可以说成是讲修福和修慧的方法。今天这个世界充满着竞争,

损福报最快的方式

◎ 佚 名如果你去仔细观察,很会嫌弃和抱怨的,都没有多少福报。嫌弃,是损福报最快的方式。夫妻之间、家人之间互相嫌弃,家庭就很难兴旺,公司企业也是如此。?每个东西的存在都有价值,人类也不会创造一个用来丢

念头虽多不乱就好

◎ 一 诚很多时候,我们都没办法把起心动念控制得那么好,谁有可能一丝念头不起呢?念头起来了,你去压制它,反而适得其反。所以,重要的是不去追逐念头。一个念头起来了,就让它起来,当它消失时,也不要去挽留,

念头多不要紧,不乱就好

一诚法师有一回在广济寺,很多人围绕在身边,我提及照顾心念的话题,说了一句:多心好。身旁一人问:和尚以前不是说多心不好吗?我点头,道:心多不乱就好。很多时候,我们都没办法把起心动念控制得那么好,谁有可能

常生起慈悲心,利他也利己

圣严法师感同身受的慈悲,可以帮助我们破除执着、抗拒诱惑。但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上,虽然自己对别人处处慈悲,别人未必会以慈悲回馈自己。因此,面对名利、财色的争夺时,难免担心自己会吃亏。对别人慈悲,从眼

修福报最快的方法

感恩父母,需要对父母孝为先,这样修福报会最快。在传统教育中,百善孝为先,现在年轻人都只知道要父母的帮助,却不知道父母年龄大了,也需要帮助,过年过节需要常回家看看,一般有三种帮助,在经济上帮助,在生活

黄国达:苦的生起与息灭

人生历练丰富的人多半能感受到人生如苦海的意思,所谓的怏乐只不过是苦的暂时解除而已。那么,苦是如何生起又如何去息灭呢?人生有什么样的苦?成佛之道偈颂: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国家

什么心态能对上师生起信心

放下一切,无计无力,净信上师。放下对红尘的牵挂,不要去算计一些东西,放下对今生的所有执著,甚至放下成佛的欲望和念想。早年,我甚至不去发愿往生哪个佛国。如果有来生的话,我也愿意帮上师来弘扬佛法。因为许多

净宗:在净土法门里你要生起三种信心

每一个法门的修行都是以信心为根本,站在净土法门的角度你要生起三种信心:一、弥陀大愿力:佛力不可思义,你要对弥陀本愿的摄受完全要有信心,你要相信他有足够的力量来救拔我们;二、自性功德力:你在念佛时候,能

张慈田:生起烦恼的原点

生起烦恼的原点张慈田:苦、集、灭、道,在教理上我们可以分项了解,然而如何在日常生活上连结起来使用,有时候还需要费时地思考。最近我用一个事情来比喻:一个人原本好好走路,一不小心跌倒了,跌倒了就要爬起来,

郑石岩:换个想法更好 第一篇 当心第一个念头

换个想法更好郑石岩第一篇当心第一个念头[篇头语]人必须把握第一个念头,它影响我伴随对人、事、物的观感,决定自己眼光投注的重点,当然也左右思考和行动的方向。我把这个接触人与事物的瞬间直觉,取个名字叫第一

消除恶业最快的方法

文:夏坝仁波切念诵《三十五佛忏悔文》磕头消业障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消业障的快慢与否关键不在于磕头,而是在于修忏悔的同时要做到四点:第一、在佛像面前跪下,一定要把眼前的这个佛像视为真正的佛!也把他视为真正

悟显法师:忏法那么多,怎么忏悔消业障最快?

心转消业障最快,你心能转,转心念,你这个消业障最快。所有忏法里面,当然佛有分别校量他的功德,但是最归根结底,转心最快。如果你不转心,你不忏悔业障,你什么忏对你来说都是一个「只是忏悔少分的业」。所以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