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沈家桢:佛学讲述集 四、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及证悟过程
2024-11-19 12:14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及证悟过程

佛法的目的,在于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苦痛中最普通的为生老病死。当婴孩初生时,呱呱大哭,从来没有一个人是笑的,可知生的过程原是苦痛的。年轻时不能了解老的苦痛,年纪一大,便齿牙摇动,老眼昏花,行走艰难,种种衰老的痛苦,大凡身受者都很知道。病的痛苦,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死的经验,虽则我们还没有,可是从耳闻目见的情形来推测,很少人会感到死是快乐的,因为死不但使人完全放弃所喜爱、所依靠的一切,而且将人带入一个渺茫不知的前途。其他如和亲人分离;想见的人不容易见面,而憎厌的人却又偏偏碰头;要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这些情况在佛家中称为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都是人生的苦痛。在人生的过程中,快乐并不是没有,但往往是很短暂的;有时因为这些暂时的快乐,反而引起相对的更大更久的苦痛。高楼巨厦,美女情男,富贵荣华,没有一样是能够持久的,所以佛法除了上述的七种苦痛外,无常也是苦痛之一。

如果佛家把人生看得如此苦痛,岂不是相信佛法会令人消沉悲观吗?其实这正好相反。这里我们得提到佛法的认识。佛法说:人生的一切苦痛,都因妄想执着而来,因为妄想执着,妄生分别,认妄作真,将原有的永远真乐的本性湮没了,所以才有苦痛。每个人原都具有圆满真乐的本性,倘能认清妄想执着是什么,使妄想执着,烟消云散,则一切苦痛,亦随之而去。

那么妄想执着究竟能否消除呢?佛家的答案是肯定的,佛法可并不叫人只求神拜佛,或祈求上帝赐以恩典,因为这些虽然可以助人获得精神上的寄托及安慰,但不能使人彻底消除妄想执着,因之也不能彻底解脱人生的苦痛。

释迦牟尼佛凭他亲身证悟的经验,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今天我们要说的观世音菩萨,也是一个好榜样;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凭自身的努力,本性可以显发;妄想执着这一切苦痛的根源可以彻底消除。这犹如一间多年无光的暗室。明灯一亮,黑暗全消。释迦佛的榜样及以后历史上很多依照的方法而得显发本性的成功者,为人类树立了对于佛家的认识。因为有了这个认识,它给人类的苦痛带来了可以解脱的希望。释迦佛并且强调:如果一个人能全心全意,像任何有大成就的科学家、哲学家等一样,废寝忘食,精益求精,即在此生,不必等到死后,自会有那么一天,机缘成熟,妄想执着全消,苦痛永远解脱。因此,学习佛法,才是真正的有胆量面对现实,真正的有办法、有毅力、乐观、积极。他的胸襟,不仅是追求自己苦痛的解脱,而且是为了求全人类的永远真乐;最低限度,也是可以减轻人类的各种苦痛。

我们再进一步问:既然佛家有这个苦痛可以解脱的认识,其中有什么具体可行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消除妄想执着,显发原有的常乐本性呢?答案是方法极多,在无数的方法中,布施及禅定可算是两种最普通而基本的办法。何谓布施?简单的讲,这就是把你所喜爱的送给别人,这里我们得先认清:一切你所喜爱的,舍不得的,原来即是你的执着。执着愈深,你就愈舍不得送给别人,所以布施实在是一种去掉妄想执着的最好的训练。何谓禅定?定是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妄想就象镜子里的影像发生不起作用一样。禅则是方法,禅字中文也译作静虑那是一种集中心力使生理都逐渐起变化以达到定的境界的训练。所以禅定并不是叫人象木头石块一样呆坐,而是要训练心力的集中;这里面包含着一层层的深入,所谓过了一重山,又是一重山,要到那么一天,妄想执着,犹如捕风捉影,连名相都不存在时,方才有个消息。

刚才乐渡法师说:我们人是顶幸福的,是顶有希望消除妄想执着,显发本性的。因为上了天堂,太快乐了,玩也忙不过来,还那里想得到修行,等到天福享尽,要想修时,就已经来不及了。做了畜生,及在地狱里的,则没有机会听到佛法,不晓得怎样修行。唯有人类,他有苦痛的刺激,使他想到修行;也有机缘听到佛法,使他知道如何修行,象在坐的各位,不但获得人身,而且得闻佛法,真是万千众生中最幸运的,可见各位已经是多世勤修,有此一天,决非偶然。

上面说了一个引子,简略的提到了佛法的目的,佛法的认识;也提到了布施及禅定这两个修行的名词;顺便更是提醒各位,不要错过这难得的做人的机缘。

为什么我今天要介绍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呢?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观世音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发有极大的愿心,所以与我们有极深的渊源,知道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号的人,也多得不可计数;因为有这样深的因缘,所以学习观世音所采取的修行方法,依之实行,顶容易收效,观世音是在布施及禅定两种修持上,有登峰造极的成就的,他的布施,不但包括一切人们能够想象得到的财施、法施,而且能解除男人、女人、大人、小孩的一切畏惧恐怖,所以人们又尊称他为施无畏者。今天我要介绍的,则是着重于观世音菩萨修禅定的过程。第二,这修禅定的过程,是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应释迦牟尼佛的建议而向大众报告的,那次会上,一共有二十五位修行极有造诣的佛弟子提出他们的修行方法及心得。之后,释迦佛叫文殊菩萨作个结论。文殊菩萨就特别指出,观世音由耳根修禅定的法门,是最适合于这个世界人类的修行方法。因为上述的二个原因,乐渡法师选择了观音圆通这个题目,叫我来把我所了解的,贡献给各位,以供大家参考与讨论。

上面提到观音圆通是楞严经上记载观世音菩萨所讲述他用耳根修禅定的过程。现在我先将楞严经上的这段原文写在黑板上,那是: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渐增

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觉所觉空空觉极圆

空所空灭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

十方圆明

各位请记住:

一、观世音修行用的是耳根,因此我们所讲的,都以听闻为主体。

二、观世音菩萨所说的是他修行的过程,因此是由浅入深。我们大多数人都只能说是在修行的初期,因此关于观世音的初期修行经验,特别对我们有用,我将尽可能解释得详尽此,希望各位能够有所收获。

在研究观世音的修行过程中,对我、闻性、闻、听及声这五个名词,有先认识清楚的必要。这五个名词,实际上也代表妄想执着的五个层次。声是最浅最粗的妄想执着,而我则是最深最细也是最难消除的妄想执着,下面我当一一指出观世音菩萨如何一层层地消除妄想执着。以完成本性显现的修持。

声、听、闻及闻性通常容易混作一谈,其实其中有很重要及根本的区别。观世音的初期修行,即是认识这种区别开始。据传说观世音是在海滩边习禅定的,他每天听到海潮声音的来去。清晨醒来,万籁俱寂,潮声远来,打破了清静;不久潮声退去,耳边又恢复清静。随后潮声再来,静又消失了。观世音研究这潮声的来去,发觉潮声及清静这两个对象,在听觉(指所闻的闻性)中是此起彼伏的;潮声生,清静灭,潮声灭,清静生。可是两者有一相同之点,即是都不久存,都有生灭;而听觉则不然,它却老是在那儿,因为有听觉,所以能听到潮声,潮声去了,听觉并不随之而去;因为那时听到的是静。如果听觉随潮声而去,则不但分不出静,而且潮声再来时,又何能再听到次一个潮声,因此潮声有来去生灭,而听觉则并无来去生灭。

注:此处所谓听觉(闻性)并无来去生灭:是与声音及静比较而言。倘依真如本性来讲,则听觉(闻性)仍旧是生灭法,再讲得彻底些,凡是一有名相,就有生灭,连本性这个名相,也是生灭法。只有生灭两圆离,到不可说不可说的境界,方才算真实。

这个声音有来去生灭的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世人的妄想执着,实在是因为跟追这暂生灭的声音而来,为使各位得一深刻的印象起见,我再举一例:

我现在打一下钟,[左口右当]我问:有钟声没有?大家回答:有钟声。待钟声过去,我又问:现在有钟声没有?大家回答:钟声没有了。这答得很对,钟声是来了又去,也可以说是有生有灭。可是现在让我再打钟一下[左口右当]而我问:各位听见吗?各位都说:听见。一回儿钟声消失,我又问:各位听见吗?有人答:不听见了。这话可有了语病,好比盲人说不能看见一样,为什么呢?因为盲人并不是不看见,不过所看见的是黑暗而已。我们现在并不是不听见,不过听见的不是钟声而是静或其他声音而已,试想如果你的听觉没有了,你怎能知道钟声已息,又如果听觉没有了,你又怎能现在还听到我说话。可见消失的只是钟声,而不是你能听的听觉。钟声有来去,有生灭,而听觉则老是在那儿,并无来去,也没有生灭。这不动而能听的听觉,佛法中叫它为闻性。

上面的二个例子,说明闻性和声的区别。一天到晚,在我们耳边忽生忽灭,一刻不留的是声,一直在那儿,不生不灭的是闻性。聋子也一样有闻性,但是听不到声音。

那么什么叫做听?而听和闻又有什么区别呢?

大家都晓得,耳朵是听声音的,说得更详尽些,外面的是波动震动耳膜,因此传达到脑子里的听神经,就听到声音。所以听是闻性经耳及脑两器官而生声音感觉的一种作用。可是各位可晓得,发生有声音的感觉,却并不是一定需要耳朵。二十多年前,在加拿大的蒙得里城有一位范宣德博士用电极接触着人的脑子来做实验。他将一位女太太的脑壳打开一部分,当一对极细的电棒微触脑子的某一点时,这位太太忽然说她听到了某种熟悉的歌声。但当时并没有人在唱歌,而当电棒移开时,歌声亦即终止;电棒再触此点时,同样的歌声却又重来,她这个有歌声的感觉,显而易见,是只用了脑子,并未用到耳朵;我们叫这种作用为闻。正如梦中听人说话,也没有用耳朵,所以也只是闻,而不是听。

现在我们对这四个名词,应该已有比较清楚的概念了。让我再来总结一下闻性是人一直有的听的本能,它无来去,也没有生灭,闻性由脑子及耳而起的闻的作用称为听;其单由脑子而起的作用称为闻。声音则是听或闻的对象,它是有来去,有生灭的。事实上,每一个单独的声音,都是刹那生灭的。对此四个名词有了认识之后,我们就比较容易了解观世音所讲的修行过程了。

观世音说: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注:楞严经历代疏解甚多,对入流多作逆流讲,即须陀洹果。意思是说众生循声流转,谓之为出;观世音反闻自性,谓之为入。这里的讲法,和前人的注解,不完全相同,是想用最浅而易懂的说法,使初期修行的学人,容易了解实行,有不妥之处,还望大德指正。

初于闻中,是说我在修行的初期运用听觉。这里我要请各位特别注意,在这修行的初期,观世音菩萨也和我们一样:一、有我的强烈观念;二、知道运用闻性三、有闻及听的作用;及四、听到声音,譬如上面所讲的潮声,为什么我在此处要强调观世音在修行的初期,也像我们凡夫一样,有我、闻性、闻、听及声等妄想执着呢?这是因为要反映以后观世音怎样逐一消除这种妄想执着。

上面已说过,观世音在海滩边修禅定的,因听潮声的来去,悟到声音在闻性中刹那生灭,并非永久的,实有的;而人之妄想烦恼,却都因执着这声音而来。所以观世音采用入流亡所的方法,使声音不再成为烦恼的根源。

入流亡所应该分开来研究,现在我们先讨论入流。入是佛法中的一个专用名词,是表示人的各器官与外界接触的现象。所以佛法中有所谓六入,那是眼、耳、鼻、舌、身五外部器官与外界的接触,及脑意识与外界思想的接触的总称。此处的入则是耳入,是外界的波动震着耳膜,使人发生有声音的感觉的现象。

流的意义是不住。金刚经里常提到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住即是说不要将入停留下,而要让它一接即流。所以观世音所说的入流,即是金刚经中的不住声生心。

再说得详细此,入流就是说不要停留每一个因耳朵与外界接触所感到的单独声音(单音),而要让每个单音象流水般的继续不绝的流去。这句话听上去好象很容易,实则很难。我们人的毛病,就是在留住这种单音,而将它们连贯起来,于是组成名词,连成句子,产生意义;妄想执着由此而生,烦恼苦痛由此而来。各位不信,让我们来试一试。

现在我请智海法师发三个单音,各位听着观。世。音。

现在我问:各位听到智海法师说了什么。很多人答观世音。诸位答观世音的,就没有做到入流。因为你们没有让观世音三个单音一入即流,而是将这三个单音都留住了下来,连贯了起来,组成观世音这个名词;并且很多位的脑子里,将平时所知关于观世音菩萨的一切,都连想了起来,这就是妄想执着啊!各位,不论观世音这个名词是好是坏,它一样的是妄想执着:所以要去掉妄想执着,就得入流。

这样一试,各位也许反过来要说,那倒真不容易,人的脑子中就有这么的机能,将单音留住下来,连贯起来,叫我们怎能不住而让它流呢?这话也不尽然。我们仔细想一想,入流也并不这么难,此刻各位的耳朵和外界接触而产生的音声实多得很:有汽车经过的声音,有小孩在外面吵闹的声音,有邻座呼吸的声音,还有很多其他的声音,可是各位很自然地将这些声音都流而不住。所不流的只是我在讲的声音,为什么呢?因为各位在注意我讲的话,要想知道我在说些什么,因此不让这些入流去,而将这些入留住,因此就听见我的话,也因此就产生许多思想上的反应。又譬如智海法师的三个单音,如果各位不将它们留住,每个单音都任它一触即流,单独的一个观声,一个世声,或一个音声,都产生不出观世音这个名词及因之而有的一切意义。各位自己可以将这个道理推而广之,自会觉得入流这个办法,确是很妙。

亡所的亡是亡失、消除的意思;所是所听到的对象及因听到而引起的一切对象的简称。在佛学经书里常提到能所两个名词,能是指能起此作用的主体,譬如能听的我,能看的我。所是指此作用所及的对象,譬如所听到的声音,所看到的色彩。世界上有许多现象,都由此相对的能、所观念造成,是妄想执着的主要的形态。所以亡所是说在修行中亡失了听到的对象及因此对象而产生的一切对象。让我来举一个例子:

记得有一次有一位居士说:地下车的声音真闹,一坐进地下车,就被这乱烘烘的闹声弄得心烦。当我们分析这句话的时候,就会发现下列的层次:

一、坐进地下车,耳朵与外界接触(入)。

二、将每个单音留住了下来(不流而住)乃发觉有声音:(听到的对象这是第一个所)。

三、这声音是轰轰轰的,单音连贯了起来,造成有意义的对象这是第二个所。

四、这轰轰的声音是地下车的声音,联想起其他的对象这是第三个所。

五、地下车的闹声真烦心。又联想起以往的经验而引起烦心的对象这是第四个所。

现在让我们将这些对象一层层的反推回去。

一、尽管知道是地下车的闹声,但不去联想起以往因听到地下车闹声而烦心的经验亡第四个所;

二、尽管听到轰轰的声音,但不去管它是飞机的轰轰声呢,还是地下车的轰轰声,还是其他的轰轰声亡第三个所;

三、尽管听到有声音,可是不去分别它是轰轰声呢,还是吱吱声,还是其他各种的声音亡第二个所;

四、每单个音,任它一触即流(入流)不予留住连贯,闻性中不起有声音的感觉。亡第一个所。

到此阶段,所有的所对象,都已亡失,此种境界,便是入流亡所。

各位现在明白了入流亡所的整个意义。观世音菩萨在他修行的初期,即是用的这个方法:在闻性中,耳入不住,亡失对象。这方法还可以分开来实行。根基较厚的可以单刀直入,径从入流下手。烦恼较重的则逐步的从亡所修进,易收成效。譬如前面所说地下车闹声的例子。要基较厚的可以坐进地下车后,心中仍清清净净,没有受到闹声的影响,这就是入流。烦恼较重的则可以先训练自己使不因此闹声而烦心,再训练自己不去分别这是何种工具发生声音,如是渐渐进步,以达到亡所的境界。

观世音接下去说: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这三句是说因入流亡所的不断训练,功夫渐深,在闻性中此时已没有任何可听的对象(所已寂);也没有了耳根和外界接触的现象(入已寂);闻性中清清净净,但并不昏沉或木然而无知觉(因此说了然)此时感觉到的是既没有动的形相(声因动而来),也没有静的形相(与动相对的静)。在这个阶段,已经是定的境界了。不过定有程度的深浅,要一层层的深入,现在还只能说是初定的境界。在这境界中,前面指出的五项妄想执着我、闻性、闻、听及声,还只能说是去掉了声及听。可是因为去掉了声听这两妄想执着,人类的许多苦痛,已经可以减去很多。世人能到此境界,已能够有很多的快乐自在的受用。此时脑子中闻的作用还在。观世音到此境界,并不停止,而是努力深入推究,使定的程度日益加深,所以说:

如是渐增。

讲到此处,我想说一个寓言。因为在这以前的修行境界,有很多位可能已经达到。但自此以后,则都是定中用功失,不容易为一般人所了解。先说一个寓言,不但希望增加各位的兴趣,也趁此说明我本人的立场。

各位知道青蛙在他生足之前,只能在水中生活。要等长大,足生出来后,方能到岸上去。有一天一只母蛙从岸滩上回来,对一群只能在水中过活的小蛙说:孩子们呀!那岸上可真舒服啊!阳光是这样的温暖,微风吹来,又是那么地凉爽!各位,小蛙可能体会到此中的舒服滋味?小蛙们吵着要叫母蛙解释得更清楚些,可是母蛙用尽她所能想像得到的形容词,无法使小蛙了解真滋味。一直要等小蛙自己长出脚来时,一跳上岸,恍然大悟,原来那天母蛙所讲的是如此如此。

在坐在可能有母蛙在,但我本人却只是小蛙。因此我所讲的,只算是小蛙传述母蛙的话。如果各位中有的也是小蛙,那么我们只能说是小蛙和小蛙瞎猜瞎摸一番;但希望我们这群小蛙,有那么一天,大家长出脚来,跳上岸去,那时才能真正了解观世音菩萨所讲的真相。

观世音菩萨接下去讲: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因为在此阶段,闻及闻性还在,观世音在定中,继续深入推究这能闻的我和所闻的对象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推究来推究去,推到尽头,才恍然大悟,原来能闻的我和所闻的对象,其中并无分别。因此说闻所闻尽。第一个闻,是说能闻,也即是指能闻的我或能闻的闻性;接下去所闻即是所闻的对象。推到尽头,觉悟并无分别可求,所以说尽。这时因闻性及闻的观念已不存在,心中自在净乐,一般的苦痛,除生死外,可谓已完全消除;可是观世音并不以达到此境界为满足,也不停止,再继续深入推究,所以尽闻不住。就是说,能闻所闻,推到尽头,了知一无分别,但仍不停此,于是又接下去是:

觉所觉空,空觉极圆。

定的境界,再深一层。在此境界,已只有一种觉在定中,但是什么人在觉呢?是我在觉。因此只要有觉的念头存在,还是有一个我。观世音再深入推究,观察这能觉的我及所觉的对象究竟有什么区别呢?研来研去,研到尽头,原来能觉的我与所觉的对象觉也没有分别,同是不可捉模的空,因此说觉所觉空。

在这个定的境界中,不复有肉体的我的存在,生死的苦痛,至此解脱。而这空的感觉,则是穷极三界,没有时间的限制;圆遍一切,也没有空间的边际。所以观世音菩萨说,他在这个阶段的境界是空觉极圆。但是这境界还没有到圆满的地位。观世音在空中继续修进,接下去是:

空所空灭。

这时定的境界,自又更一层。可是在这境界中,仍有一个空的感觉存在。是什么人在空中感到空呢?此时虽已没有肉体的我的存在,可是意识中的我还很微细的隐隐存在;也就是说,还有极轻微的妄想执着,没有除净。这时的境界,很容易被误解而认为已到修行的顶峰,其实还差最重要的一个最后关键,所以切不可停止,要百尽竿头,更上一级,加紧推究能空的我和所空的对象空又有什么区别呢?推究到头,不但能空所空原无分别,忽然连空也失其所在,因此说空所空灭。

到了这个境界,一切有生有灭,可生可灭的念头、感觉、观照,如闻、如觉、如空、如我,都完全寂灭;妄想执着已一丝不存,人生的一切苦痛,已都解脱;正如黑暗消灭,所有的全是光明,所以说: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这已经是母蛙上岸的景象,所以寂灭现前切不可误作现在我的面前解。六祖慧能为防人误解,曾特别指出(坛经机缘品)。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此时已没有我的观念,所以现前是整体充满的意思。并没有前后,多少的比较观念,因此接下去说: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

所有人世界的一切妄想执着,以及在禅定中所经过的层层深入的一切境界,统统不再留碍,也再没有本体或对象可以留碍。本性显现,这时观世音菩萨所能描写的只是:

十方圆明。

十方者,指没有一个固定的中心点,(没有我),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向;圆是圆满不缺,无所不及,无有边际;而明则是无有障碍,这是用人类的语言文字,勉强表达本性的境界。十方圆明不但说明在本性之外,再找不到任何一物;没有佛,没有众生,而且连虚空也找不到。这就是佛学经书里的所谓本性,所谓体;也叫做佛性,如来藏、真如都代表这一同的境界。

在愣严经上记载着观世音菩萨接下去讲了两句,那是说的由体起用。是证悟后,在本体空性中,自动显起的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作用。这时的境界:烦恼即是菩提,菩提即是烦恼,一切法不离本性,一切法即是本性。可是这种境界,以我们凡夫俗子的执着心理来思维度量,很容易和世间的妄想执着混为一谈。如若执着了用,反会妨碍禅定的进修,所以这两句就留下来不解说了。好在各位如能悟体,用自然会有。这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我这样的小蛙,还得先好好的在入流亡所上痛下功夫,至少可以去掉一些人间的执着烦恼;也希望大家的烦恼苦痛,可以因为学习观世音菩萨的修法而为之减轻。

佛法中强调人身难得,有若晨星,而万万千千的人中能有机缘听到佛法的,更是希少。我不妨再加一句:听到了象观音菩萨的修行法门这样难得的佛法,能有机会及时间依之而修行的,则更是希少中的希少。我衷心祈望各位乃是希少中的希少者!

多谢各位。

End

调身的方法

◎ 净 慧正式打坐的时候,关于调身有九个步骤:1、对座位的要求我们走到座位上来,首先要把位置整理好,垫子铺好,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不要妨碍他人。使自己能够坐在这里很安稳,身体很安稳。身体安稳了,我们的

善知识的寻找方法

信众: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怎么样去寻找自己的善知识?法师:是啊,确实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善知识说这句话,邪知识邪师也会说这句话,所以你也就分辨不出到底谁是邪,谁是正。大安法师:真假孙悟空在这

八种方法成就净土法门

◎ 方海权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

过程

◎ 林 白一月你还没有出现,二月你睡在隔壁,三月下起了大雨,四月里遍地蔷薇,五月我们对面坐着,犹如梦中。就这样六月到了。六月里青草盛开,处处芬芳。七月,悲喜交加,麦浪翻滚连同草地,直到天涯。八月就是八

佛学三故事:让夏日清凉且温暖

常常听到人们说被工作和日常的琐事困住,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自在生活,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那种自在的生活到底是什么?如果你认为自在就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整天吃饱饭没事干,那你就错了。无所事事能让人清闲,

克制淫欲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夏坝仁波切勿睹他妻室,设观如母女。姐妹想随年,起贪思不净。首先是勿睹,这个里边讲的是妻子,但是你也可以同时理解成为他人的丈夫,丈夫、妻子都一样。首先你不要去对人家有家庭的人的妻子或者丈夫起贪心,因为这

刘素云:坚决执行刘素云老师的听经方法(2013-4-26

坚决执行刘素云老师的听经方法2013-4-26版作者:褚小帅第一部分:引言净空法师在讲经时说:刘素云居士,一张一小时的光碟,一天反复听十遍。我老实交待,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完全没想到自己也要这么做,

黄念祖:修行方法1

修行方法古人专注听经,以心不能起分别故,如有一人出声诵经,一人于旁,摄心谛听,字字句句期期分明,若稍微放纵,便致断绝,文义不能贯通矣,诵者有文可依,心不大摄,亦能诵得清楚。听者唯声是记,一经放纵,便成

黄念祖:修行方法2

修行方法《楞严经》上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么多的魔子魔孙出家了,披上袈裟,都拿着佛经来说佛法,所说的都是假的,都是骗人的。现在佛教的道场都被魔王的子孙占领去了。真正想学佛的人被赶到外面流浪

黄念祖:修行方法6

修行方法你想难不难?咱们这些贪嗔痴,大家自己想一想,敢说断哪?生气不生气,一句不好听的话,马上就分别了;买东西,刚排到我这儿,没有了,很遗憾,这就是贪嗔痴啊。买东西挑好的,正果老法师买东西坏的也要,他

黄念祖:修行方法8

修行方法据《大阿弥陀佛经》上说:有一天,释迦佛容光焕发,并现出种种希有瑞相,侍者阿难觉得奇怪,就问世尊何以今日显得特别高兴,而且光明瑞相也比往常更为殊胜微妙呢?佛说:你问得很好!你今天这一问的功德,胜

黄念祖:修行方法3

修行方法世间人很少知道生命的真相,无不执著这个身相以为就是自己。于是贪生怕死发展成为自私自利,因为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不能自拔,结果就是堕落,他在生命层次中,一世比一世低。像佛法里讲的十法界,从畜生道

黄念祖:修行方法4

修行方法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为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这人成佛,心迷这人可以成为邪魔。所以你们必须降服自心,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往生西方要怎样修》佛陀的最后教诲(节录自伦敦大学图

黄念祖:修行方法5

修行方法香、灯、烛、花、水果、水等供具的表法意义是什么?答:佛寺院没有一样不是教学,就是供具也有它的教育意义香代表信香,是一种信号,用来跟诸佛菩萨传递消息,感应道交。古时候资讯不发达,用烽火来传递消息

黄念祖:修行方法7

修行方法算命看相:以抽签、卜卦、紫微斗数、摸骨等方式断言一生祸福,此系由于人对自身未来迷惘无措,盼能借此指引方向。佛教则主张欲知前世因,今生受着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自己的起心动念,就能决定今后的

黄念祖:修行方法9

修行方法从前有个老太婆,她也相信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也能精进念佛,她有个媳妇和一个孙儿。老太婆讨厌媳妇,时常吵架,但她疼爱孙儿,她每次跟媳妇吵架,就到离家不远的寺中拜佛,对佛说:阿弥陀佛啊,赶快带我去到

黄念祖:修行方法10

修行方法修学净土法门的人,除了专心念佛之外,还应当随时随地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善事,以增进自己修行的功德资粮。所以这一卷的主要内容在于劝谕,如果遇到不识字的人,那就多多依赖慈仁君子,发菩萨慈悲救世的

黄念祖:修行方法11

修行方法今人学佛,业重心粗,却竟伶俐,不肯下真实功夫,却只想逞聪明,找到一条捷径。于是念佛之时想到诵经,诵经之时想到打坐,打坐时想到密咒,持咒之时想念佛。如此来修,忙得不亦乐乎,自心仍不踏实。半夜之时

黄念祖:修行方法13

修行方法我们为什么要修净土法门呢?因为你修别的法门,要想在今生了生死确实不容易,而净土法门由于它的高、妙、圆顿,能够直接让你在今生了生死。比如说在坐的二三十人,只要修好心态,方法对头,保证能个个往生。

黄念祖:修行方法12

修行方法佛就是因这一大事因缘而出于世。大经即《无量寿经》,是对圣量的具体讲解。不但《无量寿经》是对阿弥陀佛圣号的具体解释,就连三藏十二部都是为了说明阿弥陀佛,也可以说阿弥陀佛就代表了三藏十二部。既然这

黄念祖:修行方法14

修行方法你怎样把自己修行的方法掌握正确呢?你要在《弥陀摄生三愿》中选择适合自己根性的修法,找到适合自己修行方法的位置,把方法修正确,抓住要点关键,才能使你的修行得力,才能保证拿到往生的金钥匙,才不会错

南怀瑾:观想念佛的简易方法

观想念佛,先要将小品《弥陀经》所说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以乃《无量寿经》所说的境界,乃至《法华经》中佛所说的奥秘,作基本的认识。观是心观,想是心想。老实说,修行就是造业。不过不造五浊恶世的恶业或无记业,

南怀瑾:普示准提咒念诵方法

准提菩萨这个咒子感应是非常大的,但是要感应大,千万注意啊!诸位,我们修佛法的 人要有利他的心( 利益他人的心 ),不要专求自利;以利他之心去唸,感应就很快。某 个人找你,这个人很自私自利,专为自己着想

南怀瑾:三种念佛方法

念佛的方法有几十种,今天我提出三种供大家参考。这几种方法,多数人都可以适用,而且照这方法去做,一定可以得到好处。现在分述如下:第一种:叫做瑜伽念佛就是心默念,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自己培养了清静的心情

行为的准则与处事的方法便是尊重包容

宽昌法师人们都喜欢拿自己的优点去比较别人的缺点,同时拿自己的优点来衡量别人的举止、行为,在看到别人不如自己的方面时会说:唉,比我差远了!当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时,不屑一顾的说:有什么了不起,我也能够做

每天笑容满面的方法

我这些修学的方法都是老师教的。最初章嘉大师教的,很得受用,老人没有欺骗我们。我跟章嘉大师那个时候我二十六岁,他老人家好像是六十五岁,祖父辈的,看到我们这些年轻人,很爱护、很慈祥,他怎么会骗我?所以我对

李炳南:李炳南居士开示念佛方法

一、最简单的早晚两个课程(一)那摩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称一拜或只合掌)(二)那摩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如前拜称)(三)那摩阿弥陀佛。(不必礼拜。但恭敬念去。跪念。坐念。立念。皆可。至少百声。千声

李炳南:佛学常识课本

小序一小序二第一课 总体第二课 教义第三课 教主略史第四课 三藏结集第五课 七众弟子第六课 世界第七课 世界数量第八课 界分内外第九课 大小乘第十课 五乘说法第十一课 因缘果第十二课 因果通三世第十三

历劫如何报佛恩 ——龚自珍与佛学

历劫如何报佛恩--龚自珍与佛学中国近代史上有三个重要人物:林则徐、龚自珍和魏源,他们既是朋友,又都在社会上大声疾呼,锐意进取,要求改革自强的风云人物,他们的思想、著述和功业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

四种方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觉醒法师为了凝聚人心、摄受众生、开发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种方法,指导人们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四种方法被称为四摄法。1.布施摄,指以不怀任何回报的心向众生传授真理与施舍财物。布施,不光是指钱财、物质、

佛教治疗失眠的方法

◎ 德 祥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是对人体的定期修复,也是对人体的不断充电,对恢复体力、增强智力、保证健康都十分重要。可以说,适当的睡眠是对生命最佳的保养。 现在有很多人由于

打坐的基本方法

◎ 永 能打坐时首先要选择僻静的地方,远离愦闹和纷扰,在家可选一静室,室内空气要流通,冷热要适中,光线要柔和,因为光线太亮了不容易安心,太暗则容易昏沉。准备一个柔软舒适的坐垫,屁股下面可增加一个十公分

药师法门的七种修持方法

对佛教文化有一定了解之人,都知道西方三圣、东方三圣、华严三圣等说法。其中东方三圣又称药师三尊,即药师如来与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药师如来即药师佛,他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则是其胁侍菩

抄经是一种修心的过程

《少林寺志》记载:在六祖殿南东向,旧为转龙藏,雍正十三年改称鼓楼高与钟楼齐。然而少林寺转龙藏何时所建何时所毁,已无从考据。在文化大融合的当下,本着恢复鼓楼之中少林转轮大藏经。三年筹备几经周折,于201

让注意力集中的方法

智随法师问题:师父讲:人是散乱凡夫。之前对此认识不深,最近因为学法器,学唱赞偈,才发现自己真的很散乱,虽然竭力想让自己专注,一定要打好,唱好,可往往到了三分之一的时候,注意力就已经涣散了。有什么方法能

化解瞋恨心 最好的方法

化解瞋恨心 最好的方法◎圣 严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常起瞋心就如同慢性自杀一样,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气。然而,勉强控制瞋恨心的结果,反而会愈控制,就愈瞋恨自己,因

佛教的修持方法

是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仅仅信仰佛教而不作佛教生活的实践,那只算是种了一些将来成佛的善根种子,但却很难得到即生的利益。佛教的修持,即是佛教生活的实践。最主要的有四大项目,那就是:信、戒、定、

烦恼不断,教您六个方法来对治

星云大师人有了烦恼怎么办?一般人,听到别人讲一句自己不欢喜听的话,他就烦恼;看到别人做一件自己不高兴的事情,他就生气。其实这就是上当了。别人的一句话,我就生气;别人的一个动作,我就吃不下饭;别人的一个

情绪宣泄的最好方法

情绪宣泄的最好方法◎ 林语堂很多人都认为哭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尤其是男人们,他们甚至在最最伤心的时候,也宁可磨牙齿、握拳头、呕吐、晕倒,冒着生命的危险,千方百计地想尽方法,总不肯让眼泪轻弹。其实人之所以

处世的方法

冯友兰自 然 的 不 变 规 律《庄子》的《天下》篇说,老子的主要观念是太一、有、无、常。太一就是道。道生一,所以道本身是太一。常就是不变。虽然万物都永远可变、在变,可是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本身

禅修的入门实践方法

◎ 净 慧我们的心念就像小溪流水一样,就像长江的滚滚波浪一样,就像大海一样,没有一时一刻平静过。那么我们为什么从小溪说到长江大河再说到大海呢?我们的人心呢,有时候会有一些相对的平静,就像小溪流水;有时

修炼人心之方法

◎ 茗 山利他--我常常思量利己,是我一人得利,而多数人受害;利他,是我一人受害,而多数人得利。一多相较,觉利己太藐小,而利他却很伟大,于是决定了意志:宁可天下人负我,莫教我负天下人。也就和经论中不为

行菩萨道的方法

佛教的菩萨,也是一种圣人。并且菩萨有它超过圣人的一面,所以做菩萨是很难的。然而,为了成佛,非得做菩萨、行菩萨道不可。菩萨道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然后再加上四摄--布施、爱语、

开悟就是在生命拼搏过程中的一次大碰撞

净慧长老开悟实际上就是在生命拼搏过程中的一次大碰撞。经过一次大碰撞后,我们内心深处就受到一次彻底地净化。烦恼解决不了问题,欢喜也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实实在在地去面对、去处理。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生活幸福呢

消业障最快的方法

一、学会赞美,尊重他人在《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记载了常不轻菩萨的故事。他是一位始终不轻视他人,修尊重行的菩萨。每逢见到出家或在家修行之人,不管其行为如何,他都会恭敬礼拜,并对他们说:我非常尊敬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

明海法师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而不是不断地提起。当然彻底地放下,也是彻底地提起。通常我们讲提起,就是心容易住著在一些现象上。《六祖坛经》里六祖大师说:心不住法,道即通流。

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

◎ 太 虚中国佛学,并非与发源之印度及弘扬于世界各国的截然孤立,不过从中国佛教历史研究,就有中国佛学的特殊面目与系统,把中国佛学的特殊面目与系统讲出来,故成为中国佛学。今先讲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什么叫

忏悔的几种方法

1.以戒律门求忏悔:戒律门就是守法、持戒,守戒律可以防非止恶,恶法不生,善法就会增长,持戒可以灭罪,灭罪也就是忏悔。2.以功德门求忏悔:你去布施、行善,为人民服务,做众生的牛马,以行善做功德,也能灭罪

更有效的念佛方法

更有效的念佛方法界诠法师念佛方法是指: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

觉群佛学译丛总序

◎ 觉 醒佛教源于印度,而发扬光大在中土。自东汉时输入,经诸多朝代之努力,将原为梵文(或巴利文)等古天竺文字的佛经译为汉语,并通过手工抄写到印刷技术之运用,终于使佛法深入人心,广大信众,同沾法益,此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