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世间无僧宝 大地皆沉沦
2024-11-10 07:57

◎ 智 者

世间有几种事物不可以轻视:

第一种,星星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摧灭整个宇宙;

第二种,国王的小太子。他虽然小,但动他一根手指头,后果不言而喻;

第三种,龙子不可欺,为什么?蛇龙得智便兴云雨,龙子虽然小,但一样会行云布雨;

还有一种,佛子不可欺。一出家,就站在了生命起跑线的前面。他和佛陀的生命链接了,所以佛子不可欺。请尊重每一个出家人!

佛陀进入涅槃前将三宝的事业托付给了凡夫僧。他只提了一个条件--只是说你们出家就好。佛陀说只要这个人愿意出家,出得了家,他就能够护持三宝不灭。至于他个人不圆满怎么办?佛陀讲我来供养他。

佛陀传给出家人一个钵,出家人吃的是清净食。一位罗汉一份斋,罗汉不来斋不来,没有饿死的修行人,如果觉得这个修行人是你的负担,你可以不供养,但这个修行人一定饿不死。

皈依三宝的弟子要有正知正见,这是什么意思?出家人有他们的规则,出家人会去管出家人,在家人不要管,你管不好把自己也陷进去了。你亲近出家人,叫做亲近三宝。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佛陀尊重每个人的自由。但是一个人想增长自己的福德,不供养出家人,就很难得到。为什么?因为出家人与三宝相通,用现在的话来说,他的一生在为公共事业做奉献,所从事的因缘不同,所以感召的果不同。出家人如何让世间人生福、生善、生慧呢?因为袈裟的缘故。这身袈裟是佛陀亲自加持过的,众生看到袈裟,就会得到很多福利,得到佛陀的祝福。是佛陀在祝福他,并不是这个袈裟。

我们看到现在网络上很多文章对出家人真的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因为社会上的人不了解,以讹传讹,特别随性。这点不对,最起码要懂得一点点如理的思维。末法时期,很多人对这些基本的东西都不懂。特别是皈依后成为佛弟子,皈依了还不知道所皈是何,还这样随意、随性看出家人过失,你们在三宝门中福没有求来,却求到了祸。所谓的僧宝是一个僧团集体的运作,独木不成林,佛教的存在并不是哪一个出家人的功劳,而是所有出家人的功劳。不仅仅是佛教徒,而是所有人都不应该这样太感性。由于人类有很多社会的丑陋现象,大众也是置身其中没有办法,所以他对三宝寄予的愿望非常真切,希望一切皆如他所想,这是不现实的。

从现实来讲,每个人都在真实地活着,都很不容易。大家不明白出家人的不容易,所以把出家人看成圣人,看成不食烟火的人,这都偏离了中道,就会有一些过激的看法。有些甚至有点莫名其妙,比如看见出家人拿手机、坐汽车都要说一说,在这个时代离开这些行吗?如果还待在深山老林里面,怎么样去弘法呢?不要说弘法了,要怎么样去做人呢?中国人有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的想法不能太偏颇。

有些人可能自身福报不具足,觉得出家人比他的福报还要大。他不明白,出家人本来就比任何人福报都大,他福报不大能出得了家吗?他吃十方供养,为十方带福带财,没有一点福报,几天就折腾没了,命就保不住了。所以你个人没福报,不代表出家人就应该比你没福报。出家人愿意苦修,但并不代表他就是穷苦之人,应该显穷苦之相。出家人上陪帝王,下陪乞丐,你光看到他陪帝王那一会儿了,没看到他在陪乞丐。出家人的教育就一句话来总结:欲从千人头上过,先从万人足下行。

在佛法当中,大家多见一些世面,以后再见到什么现象就不会生邪见。有些人就会问:是不是见到所有的出家人,我们都要恭敬呢?恭敬是一种礼节,我们不是恭敬哪一个人,而是恭敬三宝。你看到的出家人不代表个人,而是三宝,这样去作意,就不会觉得给一个出家人顶礼有失身份;对于有智慧的人来说,他是不会有这样的怀疑的。古代受儒家的影响,帝王都会礼拜出家人,而不管帝王拜不拜,出家人是不会拜帝王的。这是佛陀的面子大,不是出家人面子大。所以对于有智慧的帝王来讲,他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有一次,唐太宗问玄奘大师:我想供僧,但听说许多僧人无有修行,应当如何?

大师开示说:昆山有玉,但是混杂泥沙,丽水产金,岂能没有瓦砾?土木雕成的罗汉,敬奉就能培福,铜铁铸成的佛像,毁坏则会造罪,泥龙虽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须祈祷泥龙,凡僧随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须恭敬凡僧。

唐太宗听后恍然大悟说,我从今以后即使见到小沙弥,也应如同见佛一般。

僧伽住持正法,续佛慧命,为人中第一福田,至尊至贵;纵使持戒不周,德行有污,在家居士不能比,譬如金刚虽有残缺,一切众宝所不能及!在家居士务须深信佛语,相信僧宝是人中福田,而竭尽谦恭低让,委曲将护之能事。

纵然这个时代出家人有些问题,但是佛弟子要明白一个原则,好不好是他个人的事,我们恭敬他是自己受益。好的僧人,你就去跟他修行、学习,不好的,你就可以远离,但不能诽谤。这就叫做中道,也是一种智慧。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你想学习就要去学校,但学校里不是每一位老师的专业、人格和语言都很圆满,没有那样的学校。要懂得相处之道,你是去学知识的,老师教得好你就好好学,教得不好可以自学。人要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

我们一定要懂得在生活中修行,但是我们要有原则,我们皈依三宝是为了什么?寻求慈悲和智慧,不是寻求宗教。

摘自《祖道影》

End

世间慈悲人

◎ 唐黄檗希运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作者简介】黄檗希运(?-约859),唐朝福州人氏,品性端凝,学贯内外。参百丈怀海禅师,得其旨。后于洪州高安县鹫峰山建寺弘

在世间上要完成四个缘

通过跟三宝学,你就是世间的楷模,就是菩萨。摄律仪戒,你要守法,守戒;摄善法戒,所有的善法,你要去行动,如果你做不到,那你要随喜,要赞叹;摄众生戒(饶益有情戒),你很欢喜地帮助别人,这就是菩萨戒的三个标

不见世间过

惠 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摘自《六祖坛经》

嗟见世间人

嗟见世间人◎ 拾 得嗟见世间人,个个爱吃肉。碗楪不曾干,长时道不足。昨日设个斋,今朝宰六畜。都缘业使牵,非干情所欲。一度造天堂,百度造地狱。阎罗使来追,合家尽啼哭。炉子边向火,镬子里澡浴。更得出头时,

世间觉四首

世间觉四首◎ 赵文竹心物 不执唯物不唯心, 心物一元莫可分。 参破器世物何在? 离物觅心亦痴人。命运 不问前程不算命, 当下状态把得定。 现时祸福前世造, 前程还从脚下行。智愚 不贵聪明不怕愚, 世人

佛陀的开示:世间有四件事不能长久!

佛陀开示说,世间有四件事不能永久保存。释迦牟尼佛住在只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可说无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父母非常疼爱

人世间最大的苦恼

人世间最大的苦恼◎ 证 严凡夫经常有分别心,有特别亲爱的人,就有特别讨厌的人,无法由烦恼中解脱出来。所以学佛者要训练自己,以对最亲爱之人的心,去对待讨厌的人。 有人或许会说:说得容易,哪里能够做得到

世间的种种障碍

德光法师俗话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起伏不定,得失无常,有遗憾的烙印,也有美好的回忆。但是相比之下,总觉得美好的特别少,烦恼障碍非常多。当世间种种障

世间第一大事

◎ 绍 云我们在这个堂中是办世间第一大事,何为第一大事?生不知何来,死不知何去。我们在座的这么多人,世界上六、七十亿的人,谁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死了要到哪里去吗?不知道这个事,你再有多高的地位、再多的

世间无僧宝 大地皆沉沦:请尊重每一个出家人

世间无僧宝 大地皆沉沦:请尊重每一个出家人◎ 佚 名轻视:  第一种,星星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摧灭整个宇宙;第二种,国王的小太子。他虽然小,但动他一根手指头,后果不言而喻;第三种,龙子不可欺

世间一切成败得失都离不开因果法则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来偈说得好:端正者从忍辱中来,贫穷者从悭贪中来,高位者从礼拜中来,下贱者从骄慢中来,喑哑者从诽谤中来,盲聋者从不信中来,长寿者从慈悲中来,短命者从杀生中来,诸根不具者从破戒中来,六根具

世间四事不可轻视

世间四事不可轻视证严法师做人最根本的原则就是礼节,要懂得敬老尊贤,也不可轻视年轻人。佛陀刚成道时年纪还很轻。那时,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刚建好不久,舍卫城的人民每次听到佛陀来到精舍,全城的人就会很踊跃来听

佛眼中世间的快乐都是痛苦

◎ 容 通在佛的眼中世间的快乐都是痛苦,而我们众生因为太苦,所以世间的苦稍微轻一点,就觉得快乐,是一种傻傻的痛并快乐着。佛教说苦有三种,苦苦,行苦,坏苦。世间所谓的快乐,充其量也就是坏苦,乐极生悲,快

世间宝藏 为物所覆

◎ 永 明问:如来无密语。迦叶不覆藏。则众生心常自明现。何须教观开示。广论横竖。 答:只为佛之知见蕴在众生心。虽然显现。而迷者不知。以客尘所覆。妄见所障。虽有如无。似世间宝藏。为物所覆。莫有知者。是以

世间无僧宝 大地皆沉沦

◎ 智 者世间有几种事物不可以轻视:第一种,星星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摧灭整个宇宙;第二种,国王的小太子。他虽然小,但动他一根手指头,后果不言而喻;第三种,龙子不可欺,为什么?蛇龙得智便兴云雨

世间哲学

世 间 哲 学◎ 伦 哲世间的最高智慧即古圣贤人经过几千年的岁月沧桑对生活乃至人生宇宙的客观观察所得出的自然规律,或者说是客观定律而编撰出的学问,被称为哲学。从中国到西方,从孔圣人到牛顿和柏拉图等人,

世间没有不好的东西

世间没有不好的东西◎ 夏丏尊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在家时姓李,字叔同)聚居了好几日。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内艺术界的先辈,披剃以后,专心念佛,见人但劝念佛,不消说,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

善教儿女是世间最大的功德

善教儿女是世间最大的功德◎ 印 光【原文】学佛之人,必须各尽其分。所谓尽分者,务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此八种事,一人皆备。上有父母,则是子职。下有儿女,则是父职。自己用人,

持心如大地

南北朝后魏时代,台山灵鹫寺,每到春天三月,依例举行无遮斋会,不论出家、俗家、也不分善男或信女、老的或少的、有钱的还是穷人,甚至乞丐,都可以平等参加,饱食一餐,平等施食,适时表示佛法平等,无人我之分别。

元音老人: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元音老人开示(问:上师,我想请教,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那更容易。你们大概对经文读不懂哦,哎,可惜,真可惜。告诉你们,修佛法,尤其密宗,先要通经文。所以密教就分,外

世间最大的苦就是自己想不开

证严法师凡夫经常有分别心,有特别亲爱的人,就有特别讨厌的人,无法由烦恼中解脱出来。所以学佛者要训练自己,以对最亲爱之人的心,去对待讨厌的人。有人或许会说:说得容易,哪里能够做得到?要原谅敌对的人似乎很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修行!

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能放下的人,真正有福! 一天到晚背好多包袱,那人可怜,没有福!定

世间最大的功德,莫过于善教儿女

世间最大的功德,莫过于善教儿女印光大师原文学佛之人,必须各尽其分。所谓尽分者,务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此八种事,一人皆备。上有父母,则是子职。下有儿女,则是父职。自己用人,

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

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 一 行 艾伦说,自从把陪伴乔伊和苏的时间当成他自己的,他就有了无限的时间。但是,艾伦也许只是原则上拥有这个无限的时间。因为毫无疑问,在和乔伊温习功课时,艾伦有时会忘了把乔伊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