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十界圣凡不离现前一念
2024-10-08 11:59

◎ 谛闲

论佛法之渊源,总不外于现前一念之心。心也者,万法之总持,圣凡之枢纽也,收之不见毫尘,放之圆赅空有,三千性相,百界千如,皆念于一念之中,无法不在里许也。请试言之,现前一念之心,不起则已,起则于十界中,必落一界。

十界者何?曰: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前四为出世圣人界,后六为凡夫界。四圣中佛为果觉,余为因人;六凡中前二为善界,后三为恶界,修罗界善恶之间。试观现前一念起时,察其是善耶?恶耶?世间耶?出世间耶?

若起一念心,清净平等,不著有为,不滞无为,即佛因也;若起利人心,拔诸众若,菩萨因也;无大悲心,但求独善,缘觉因也;知苦发心,以求自乐,声闻因也;起大恶念,作诸恶事,地狱因也;起多贪心,悭吝不舍,饿鬼因也;起瞋恚心,造杀生业,畜生因也。可见世出世间,染净因果,总不外乎现前一念迷悟之心耳。

所以吾人日用之间,起心动念,直须自揣其心,知心起念,是善是恶,是世间是出世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善者令生,恶者令灭,于善念中,染著诸善,是世间念;不著善恶,是出世间念。世间是凡夫念,有漏因也;出世是圣人念,无漏因也。

有漏趋生死,无漏入涅槃,生死是有边,吾人研究至理,直须了知生死有边,入涅槃无边,更须要知出涅槃,入于中道,若认此中道以为究竟,犹是生死岸头事,未是究竟极则事。臻至究极之地,始知无生死可出,无涅槃可入,无二边可著,无中道可安,此可为智者道也。

摘自《谛闲大师遗集》

End

十界圣凡不离现前一念

◎ 谛闲论佛法之渊源,总不外于现前一念之心。心也者,万法之总持,圣凡之枢纽也,收之不见毫尘,放之圆赅空有,三千性相,百界千如,皆念于一念之中,无法不在里许也。请试言之,现前一念之心,不起则已,起则于十

刘素云:五个一和两个不离

下面我想跟大家简单说说,我是怎么样一门精进,长时薰修的,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五个一和两个不离。这五个一是哪五个一?第一,一部经就是《无量寿经》;第二,一句佛号阿弥陀佛;第三,一个老师净空老法师,就是听一

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

大安法师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这样的一个高度,进一步地就推断出九法界众生离开净土一法,上不能圆成佛道,这个是说得非常的究竟。一切修行人都不是想要圆满成就佛果吗

衣食住不离道

◎ 虚 云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把人忙死了。衣服遮身避寒暑,饮食少了就饥渴,若无房子住,风雨一来无处躲避,所以这三个字一样也少它不得。人道如此,其余五道亦是一样,飞禽走兽

我在虚云老和尚身边朝夕不离有近三年时间

我在虚云老和尚身边朝夕不离有近三年时间净慧长老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低,与人交谈满脸笑容、满脸慈祥,和蔼可亲,一切言行举动都有禅者的风度,给人一种飘然若仙的感觉,那就是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