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什么是沙弥尼
2025-01-31 12:18

龟兹语为 Samanen,未满二十岁出家的女子,受过沙弥十戒后,称为沙弥尼。出家男子称“沙弥”。

初出家而仅受持十戒之年少女子。五众之一。七众之一。音译室利摩拏理迦、室罗摩拏理迦等;意译勤策女。与沙弥、式叉摩那合称三小众。

其所受十戒同于沙弥。又,据《沙弥尼离戒文》所述,沙弥尼须守‘日常不得着缯彩衣’等七十三条威仪。此外,《四分律》卷四十八〈比丘尼犍度〉中说,沙弥尼于受持具足戒之前,须受二年六法戒,如(大正22·924a)︰‘听童女十八者,二年中学戒。年满二十,比丘尼僧中受大戒。若年十岁曾出嫡者,听二年学戒,满十二与受戒。’此系为避免不知怀妊而出家受戒所制定者。受此戒法者,称为式叉摩那或学法沙弥尼。然而,《大爱道比丘尼经》卷上记载,佛之姨母大爱道(第一位比丘尼)先受十戒为沙弥尼,后直接受具足戒。由此可知,式叉摩那法未制之前,沙弥尼之年龄不限。仅须受持十戒,并可直接受具足戒。

End

两个小沙弥

◎ 李 睿从前有两个小沙弥,他们各事其主,两座禅院只隔了一道山梁,他们下山同走一条路,因此二人经常见面。这天,两个小沙弥都下山前往市场买菜,他们便在路上相遇了。甲寺的小沙弥问:请问你到哪里去?乙寺小沙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一集)

《沙弥律要节录》,这一百多条,诸位可以把这个节录跟经本对照,意思就更清楚、更明白了。节录的因缘是便于大家学习,古注虽然很详细、很周全,但是时间隔得很久,有许多地方跟我们现在实际的生活已经脱节。所以我们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五集)

【十二、易云:「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此是世间圣人。】这是《易经》里的一段话。《易经》在中国学术上可以说是根本。称之为「易」,「易」就是简单容易。凡是「至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二集)

【三、戒是禁戒,律即法律。防非止恶曰戒,处断轻重、开遮持犯曰律。】『戒是禁戒,律即法律』,这是解释戒律两个字的定义。『防非止恶曰戒,处断轻重、开遮持犯曰律』,这是把戒律两个字讲得很清楚。「戒」的精神与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六集)

【十五、蜎飞蝡动,微细昆虫,俱禀色心,同一觉源。欣生怖死,痛痒苦乐,与人无异。既同觉源,即是未来诸佛。】这是佛告诉我们,一般人往往疏忽小动物,再小的动物,蚊虫、蚂蚁也是一个生命,也是众生之一,它也受轮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三集)

【六、律制比丘,五夏已前,专精律部。若达持犯,办比丘事,然后乃学习经论。今越次而学,行既失序,入道无由。】『制』就是制定、规定。这是佛为弟子们在修学程序上做了一个制定。『五夏』就是五年。出家人要把世俗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四集)

【七、轻戒,全是自轻;毁律,还成自毁。妄情易习,至道难闻。拔俗超群,万中无一。】这是非常真实、恳切的忠告。因为修行不是凭口头上说的,也不是靠我们思惟想象的,一定是要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错误与正确的标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七集)

【二十、经云:施恩济乏,使其得安。若见杀者,当起慈心。】『乏』是缺乏,众生有缺乏,如果我们有多余的,就应当要帮助他,这是『施恩济乏』。他不缺乏,他的生活就安定了,情绪也安定了,所以这个『安』是身安、心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八集)

【二十三、见他人杀生,当生慈心,愍彼行杀者,罪堕三途;其被杀者,苦痛无地。怨业既结于今生,酬报则当来不已。愿得菩提,度令解脱。】这是十戒里面的第一条,「不杀生」。这一节文有三段,第一段是讲杀生的人,杀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九集)

【二十六、金银重物,以至一针一草,不得不与而取。】这是十戒里面的第二条,「不偷盗」。『一针一草』,这是很微贱的,不是贵重的。『不得不与而取』,只要是有主人的,即使一针一草,一定要主人同意才可以取;主人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十集)

【三十一、经云,佛告比丘:若人偷盗他物,命终生地狱中,猛火烧身,烊铜灌口,镬汤炉炭,刀山剑树,煻火粪尿,磨磨碓舂,受种种酸楚苦痛,不可称计。地狱罪毕,生畜生中,以偿他力。】这一条所说的跟《地藏菩萨本愿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十二集)

【四十五、经云:夫士处世,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应毁反誉,应誉反毁,自受其殃,终无有乐。】这一条是妄语戒,这是佛在经上说的一段话。『夫』是文言中的虚字,没有意义。『士』就是知识分子。在这个世间

沙弥五德及应具备的德行

智随法师沙弥,是出家最基础的阶段。沙弥发心出家,也要具足相应的德行。戒律讲,沙弥应具足五德,也就是五种功德利益。第一、发心出家、怀佩道故沙弥出家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放下世间的染污,发心要离开世俗。踏进佛

沙弥尼的含义是什么

龟兹语为 Samanen,未满二十岁出家的女子,受过沙弥十戒后,称为沙弥尼。出家男子称“沙弥”。其所受十戒同于沙弥。又,据《沙弥尼离戒文》所述,沙弥尼须守‘日常不得着缯彩衣’等七十三条威仪。此外,《四

比丘、、比丘尼、沙弥和沙弥尼之间有什么区别

比丘,佛教对于受过具足戒且年满20岁的出家人的称呼。比丘是佛教语,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和尚。为什么说一定是年满20岁的出家人呢?其实这和当初释迦牟尼的出家经历有关。当时释迦牟尼出“三门”见“老、病、死

如何理解沙弥尼

初出家而仅受持十戒之年少女子。五众之一。七众之一。音译室利摩拏理迦、室罗摩拏理迦等;意译勤策女。与沙弥、式叉摩那合称三小众。其所受十戒同于沙弥。又,据《沙弥尼离戒文》所述,沙弥尼须守‘日常不得着缯彩衣

沙弥尼能称师傅吗

这位沙弥尼师父,你们在家居士还是可以称她作{师父}呀!在台湾的三宝弟子称呼出家的法师都是称{师父},可是在中国大陆大都是称{师傅}。{师父}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敬意,而{师傅}这两个字容易和{

沙弥尼有几种分类

初出家而仅受持十戒之年少女子。五众之一。七众之一。音译室利摩拏理迦、室罗摩拏理迦等;意译勤策女。与沙弥、式叉摩那合称三小众。《摩诃僧祇律》及《四分律行事钞》以年龄区别沙弥尼为三种:(一) 驱乌沙弥尼:

沙弥尼是什么意思

未满二十岁出家的女子,受过沙弥复十制戒后,称为沙弥尼。沙弥尼【读音】:shā mí ní【释义】:未满二十岁出家的女子,受过沙弥十戒后,称为沙弥尼。【记载】:初出家而仅受持十戒之年少女子。五众之一。七

什么是沙弥尼

龟兹语为 Samanen,未满二十岁出家的女子,受过沙弥十戒后,称为沙弥尼。出家男子称“沙弥”。初出家而仅受持十戒之年少女子。五众之一。七众之一。音译室利摩拏理迦、室罗摩拏理迦等;意译勤策女。与沙弥、

沙弥尼和比丘尼是什么意思

未满二十岁出家的女子,受过沙专弥十戒后,称为沙弥尼。比丘百尼度知是指受道过具足戒的女性僧侣。比丘尼【读音】:bǐ qiū ní【释义】:比丘尼是指受过具足戒的女性僧侣。【记载】:关于比丘尼的戒律,在佛

沙弥尼如何理解

《摩诃僧祇律》及《四分律行事钞》以年龄区别沙弥尼为三种:(一) 驱乌沙弥尼:年龄在七至十三岁之间,尚无法担负其它任务,但已具有守护谷麦,驱走晒谷场上乌鸟的能力。(二) 应法沙弥尼:年龄在十四至十九岁之

沙弥尼指的是什么

龟兹语为 Samanen,未满二十岁出家的女子,受过沙弥十戒后,称为沙弥尼。出家男子称“沙弥”。初出家而仅受持十戒之年少女子。五众之一。七众之一。音译室利摩拏理迦、室罗摩拏理迦等;意译勤策女。与沙弥、

沙弥十戒

不杀戒、不盗戒、不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离高广大床戒、离花戒、离歌舞等戒、不蓄金银财宝戒、离非时食戒。比丘及比丘尼应守的具足戒,在诸律中数目颇有出入,有比丘戒二二七条,二五○条;比丘尼戒三一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