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诗中的佛理彰显
2024-11-18 12:54

唐诗中的佛理彰显

◎ 李 懿

唐代以诗喻禅的现象颇为常见,佛教的一些基本义理思想在唐诗中皆有体现。

 (一)空的思想

空的观念是佛教的基本要义。《大般涅槃经》曰:一切有为法,皆悉归无常。宇宙万有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一切事物刹那生灭、没有实在的自体。所以,佛教主张: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白居易曾作《读禅经》云: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佛教以梦幻泡影为喻解释万法虚幻而不实的宇宙实相,白居易诗中借用佛教典故,对空的涵义进行了诠释。孟浩然《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云: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四禅即四种根本禅定方式,诗人认为只有通过禅修才能达到无念无想、与真如合一的状态。顾况《赠僧二首》更把浮荣喻生灭,世间无事不虚空、王维《谒璿上人》浮名寄缨珮,空性无羁鞅、丰干《壁上诗》本来无一物,亦无尘可拂、杜荀鹤《赠题兜率寺闲上人院》毕竟浮生谩劳役,算来何事不成空等道出世间万相、荣华生死幻而不实,到头不过都是虚执一场的佛理。

 (二)中道

中道思想是佛教理论体系的核心,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再到大乘佛教,中道思想的发展贯穿于整个佛教史。从空有二轮以入中道,为佛教一贯之原理,而教理之发展,亦于此可考见焉。中有不二之义,不二即超越一切相对、 差别之绝对、平等的真理。因此中道指的是不落二边、圆融无碍的至高无上的宇宙实相,是佛教诸宗派观察世界的根本立场和方法。佛教有中道第一义之说,李颀《题神力师院》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传达出对中道思想甚为推崇。

中道思想常常蕴含于唐诗的字里行间,此以王维《辛夷坞》《鸟鸣涧》《竹里馆》最为典型。《辛夷坞》曰: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野外溪涧的芙蓉花开花落,任其自然,既无绽放的喜悦,又无零落的悲哀。诗人以花为喻,消融生与灭的界限,酝酿出静谧安详、浑融一体的境界。又如《竹里馆》,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此诗为诗人隐居辋川时所作,诗歌勾画了幽人独坐竹林、月下抚琴长啸的情景,用月夜之静烘托内心的祥和淡泊。《鸟鸣涧》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前两句正面写静,后两句以动衬静,以鸟声凸显山中的安宁。胡应麟高度评价王诗已入禅境,称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云: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幽谷之中的黄叶、荒村、古木、寒花、幽泉本是萧飒之景,一经点染,落寞的秋景不再令人感伤,而是一幅超然物我的静寂图画,其中充满禅的意味与诗的意境。类似的描摹如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沉沉。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飞鸟灭时宜极目, 远风来处好开襟。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此诗捕捉到菩提寺周边楼阁、山水、树林、飞鸟、嵩烟、远风等清幽之景,发出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的感叹。这些诗化解有与无、动与静、虚与实、寂与喧、物与我等对立因素,体现了洞彻真俗的禅趣。

 (三)即心即佛与明心见性

在心性论和修养方式上,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众生之心和佛之心在本质上是无异的,此心即是佛,只有断除无明,放下我执,才能发现自己本来的真心、自性。因此佛教非常重视众生的心性修炼,将其作为修学的关键所在。《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云:心之实性,即是一切法之实性。《维摩诘所说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唐诗中常常提及这种心性修炼功夫。庞蕴《杂诗》云:万法从心起,心生万法生。此诗谓心动是法生的根本因素。寒山诗人以身为本,本以心为柄强调心对于人的重要性,其不识心中无价宝,犹似盲驴信脚行。本在心莫邪,心邪丧本命将不能明心见性比作迷失方向的盲驴走路。

佛教强调,要证悟破执,就必须心不妄起、色不染着。唐诗对此亦有独到的表述。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将蝉蜕尘埃的本心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相类比。杜荀鹤《夏日题悟空上人院》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明言心净对于禅悟的重要意义。崔颢《游天竺寺》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道出澄心净意是见道修行的不二法门。又如沈佺期《绍隆寺》:了然究诸品,弥觉静者安。皇甫曾《赠鉴上人》:息心归静理,爱道坐中宵。这些诗普遍宣扬了佛教拂尘以静的观点。要做到心静,则需要长时间的修炼。张九龄《冬中至玉泉山寺属穷阴冰闭崖谷无色及仲春行县复往焉故有此作》云:石壁开精舍,金光照法筵。真空本自寂,假有聊相宣。复此灰心者,仍追巢顶禅。简书虽有畏,身世亦相捐。佛教入禅定而身不动,以致鸟筑巢于头上,故称顶巢。诗歌宣扬了潜心苦修的佛教思想。

 (四)善恶观与因果业报

伦理观是佛教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而善恶观与因果业报思想则是其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有十善十恶的说法,佛陀教化世人要弃恶从善,正如《坛经》所言常行十善,天堂便至,只要做到具行众善,便能净诸世界。《大宝积经》曰: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在善恶观和因果业报思想的影响下,唐诗出现了很多劝善断恶、宣扬自身修持的思想。李咸用《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四告诫世人忌怨愤恼怒:清闲自可齐三寿,忿恨还须戒一朝。 寒山慈悲如野鹿,瞋忿似家狗。家狗趁不去,野鹿常好走以生动的比喻将善恶比作野鹿、家狗,称生气愤怒等难以驱除。其世有多解人,愚痴徒苦辛。不求当来善,惟知造恶因。五逆十恶辈,三毒以为亲。一死入地狱,长如镇库银等诗句告诫世人要去除贪瞋痴等恶因。拾得也有不忧当来果,唯知造恶因、五恶十逆辈,三毒以为邻。死去入地狱,未有出头辰等劝世之语。这些诗主要从伦理和因果业报的角度规诫世人忍辱行善,并指摘贪瞋痴所带来的恶果。

摘自《法音》2019年第三期

End

禅诗中关于明月的意象

◎ 温新瑞 月亮,在中国哲学中不仅提供了穷则思变、乐观豁达的人生启迪,而且在中国文人的审美意识中留下倩影。《诗经》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陈风月出》)相思之苦被月光冲淡,倩影似

韦应物诗中之禅意

韦应物诗中之禅意◎ 马现诚禅宗发展至中唐后, 在思想上对士大夫产生最大影响的禅宗派别当属以马祖道一为代表的洪州禅。马祖道一在修习上提出 平常心是道的观点, 认为佛徒凡是 行住坐卧, 应机接物尽是道,这

诗中的佛理彰显

唐诗中的佛理彰显◎ 李 懿 唐代以诗喻禅的现象颇为常见,佛教的一些基本义理思想在唐诗中皆有体现。 (一)空的思想空的观念是佛教的基本要义。《大般涅槃经》曰:一切有为法,皆悉归无常。宇宙万有都处于运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