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受蕴的浅释
2025-02-03 09:38

受蕴即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观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忧、喜、舍五种性质。

依于六根所接之尘有六:谓色、声、香、味、触、法,是为六尘。尘即染污之义,以能染污情识之故。

色尘:眼根(视觉)所触及的尘境。

法尘指第六识(意识)所缘的对境,又名法处、法界。广义而言,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诸法,也就是意根、意识对六尘全体的作用。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End

百丈怀海禅师《坐禅仪》浅释

禅者百丈怀海禅师(720-814)是唐代著名的禅门高僧,佛教清规戒律的创立者。福州长乐人,俗家姓王。初依朝阳西山慧照禅师披剃出家,后从衡山法朗和尚受戒。原在庐江(今安徽庐江)俘搓寺阅藏,听说马祖道一禅

元音老人浅释大愚法师“解脱歌”

大愚法师作的《解脱歌》,是步永嘉禅师《证道歌》原韵附和的一首歌。大愚法师平生著录很少,除了《解脱歌》外,就是临隐居之时不辞而别留下了一首告别诗。《解脱歌》很珍贵,把我们修法怎样用功,怎样证道都说得很清

元音老人:“解脱歌”浅释

大愚法师作的“解脱歌”,是步永嘉禅师“证道歌”原韵附和的一首歌。大愚法师平生著录很少,除了“解脱歌”外,就是临隐居之时不辞而别留下了一首告别诗。“解脱歌”很珍贵,把我们修法怎样用功,怎样证道都说得很清

五十阴魔浅释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吾今已说。真修行法。‘即时如来’:在这个时候,如来‘将罢法座’:《楞严

五方佛浅释|五方佛心咒

五方佛的表法意义一、毗卢遮那佛:本尊面为白色,象征无垢、无恶。他右手持法轮,象征法轮常转;左手持铃,象征他以和蔼、慈悲、可亲的能力法度施教。大日如来象征五智中的“法界体性智”,说明“理智具足,觉道圆满

悟道的浅释

道非名,名非道。特别说明的是道在经书中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无形无象的道。也就是主宰万化的道。另一种说是道的运化叫道。如经书中有说:“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见性光也叫见道,如意珠、交合、莲胎、都叫道

受蕴的浅释

受蕴即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观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忧、喜、舍五种性质。依于六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