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竖三世佛之弥勒佛的介绍
2025-01-30 08:00

在佛教中,有一尊佛,非常出名,我们经常会在一些金店门口,看到一尊笑口常开的佛,这尊佛,就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弥勒佛,可你知道,弥勒佛在哪里吗?他什么时候,才能下世度人?

我们经常会在佛经,看到三世诸佛的字样,这里的三世诸佛之一,便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弥勒佛。

山世诸佛在佛教中,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佛,也就是燃灯佛,现在佛,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释迦牟尼佛,而释迦牟尼,曾说过,未来会有一尊佛,降生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来接替现在的释迦牟尼佛,而这尊佛,就是弥勒佛,又叫大肚弥勒,弥勒菩萨。

因为现在弥勒佛还没有成佛,所以叫他弥勒菩萨,我们来看一看,到底弥勒佛会在何时成佛?

在佛经中,曾有记载: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王下成无上等正觉。我以右胁生。汝弥勒从顶生。如我寿百岁。弥勒寿八万四千岁。

这大概意思,是说,弥勒会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成佛。听到这个数字,是不是有些吃惊?五十六亿万年都要比我们生活的地球的寿命还要长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这里的时间,和我们现在的时间是不同的,如果换算一下,弥勒佛大概几千年后,就会来到我们这里,度化众生。具体,未来佛何时出现,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其实一直都在,只是我们没有发现他而已。

佛陀说的时间,是弥勒菩萨成佛的时间,而在他未成佛之前,其实他也是存在的,那么弥勒菩萨到底在哪里?

佛教认为,佛就是觉悟的人,佛在没有觉悟时,与我们凡夫是没有区别的,弥勒菩萨,与其他菩萨一样,有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六祖坛经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

通过坛经,我们可以知道,其实,自性觉的人,就是佛,大慈大悲的人,就是观音,而心平行直的人,就是阿弥陀佛。这是文字,是要告诉我们,佛不在身外,佛在性中,而我们人人,本来就都具足了佛性,所以,我们人人都有可能是,未来的佛。

佛是过来人,所以弥勒佛就是我们现在每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觉悟成佛,成为未来佛。

学佛的人,不要把我想象成一个具体的人,具体的形象,佛是无处不在的,佛同时也不住任何一相,如果一个人说自己是佛,那他一定不是佛,如果世上真的有一尊具体的佛,那这尊佛,也就不是佛了。金刚经上说:离一切诸相,即使诸佛。同时也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End

上座部佛教有没有弥勒佛

在长部的《转轮王经》里面有讲到,在未来人寿8万岁的时候,有弥勒阿拉汉,正自觉者他将会出现于世间。继续问:那是在多少个劫以后?尊者答:还是在我们这个贤劫。继续问:是人寿减到10岁,再增到8万岁?尊者答:

竖三世佛:如何区分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

1, 第一个可以区分的地方就是看他们身边的服侍菩萨是什么样的,释迦牟尼佛du两边的菩萨是他的两个弟子,因此外形是和尚相,而阿弥陀佛的两边是观世音菩萨和大智势菩萨;2,如果两个佛在一起放,那么释迦牟尼佛

竖三世佛之燃灯佛与释迦佛的故事

《大宝积经》记载:在燃灯佛的时期,燃灯佛世尊到达了一个城市的时候,释迦佛陀的前世在那时是个梵志(修道士)。菩萨(佛前世未成道时)听说世尊来了,也和满城的人一样争着想买花供佛,但已被人都买下了,他买不到

竖三世佛——释迦牟尼的一生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创始人,公元前五百余年释迦牟尼出生于北印度迦毗罗卫国,是国主净饭王的太子。成道后,被世人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为“释迦族的贤哲”。1.释迦牟尼出生释迦牟尼原名乔达

竖三世佛是哪三佛

燃灯佛是梵文Dipamkara的意译,又译作“锭光佛”、“定光如来”。关于过去佛,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迦叶佛是过去佛。这位迦叶佛并不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而是过去七佛中的第六佛。《长阿含经》卷1称,他

竖三世佛:关于弥勒佛的殊胜之处

1、根据《弥勒处胎经》可知,弥勒菩萨摩诃萨是将来的一尊福佛,由释迦摩尼佛授记:“弥勒当知:汝复授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下成无上等正觉。”弥勒佛为贤劫第五尊佛。那么为什么弥勒佛是未来佛而不是观世音菩

竖三世佛之弥勒佛的介绍

在佛教中,有一尊佛,非常出名,我们经常会在一些金店门口,看到一尊笑口常开的佛,这尊佛,就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弥勒佛,可你知道,弥勒佛在哪里吗?他什么时候,才能下世度人?我们经常会在佛经,看到三世诸佛的字样

在“竖三世佛”周围的十八个人是谁

在寺院大雄宝殿中,常常会供奉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他们被称为“竖三世佛”,在三尊佛周围,还会供奉着18位形态各异的人,也就是十八罗汉。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在大乘佛教中,罗汉是仅次于佛、菩萨,在

竖三世佛中释迦牟尼佛的含义是什么

「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释迦牟尼」是梵语,「释迦」翻译成中文就叫「能仁」。「牟尼」是佛的一个名字,这也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叫「寂默」。寂是寂然不动;默是口不言,不单口不言,心也不思,这

竖三世佛中燃灯佛的介绍

燃灯佛,原作然灯佛,又叫定光如来、普光如来,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一。民间俗称燃灯古佛。燃灯佛又是三世佛之一,是过去佛,与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并称。过去久远劫时,有位国王名叫灯照,国都名叫

竖三世佛指的是谁

横三世佛和竖三世佛分别指空间和时间。根据印度哲学,时间和空间是混淆的,因此三世佛分为以空间计算的“横三世佛”与以时间计算的“纵三世佛”。“纵三世”和“横三世”共同构成了佛教的核心体系,使之成为一个完整

三身佛和三世佛

三身,梵文 Trikāyāh,”即法身、报身、应身三种佛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身” 除指体貌外,亦有“聚积”之义,即由觉悟和聚积功德而成就佛体。由此含义而有三身、三十二应身、千百亿化身等说

拘留孙佛是弥勒佛吗

拘留孙佛,并非弥勒佛!当然,这是站在事相上说,并非依本体百佛性来说。若依本体,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皆同体无二。拘留孙度佛,是我们贤劫第一尊出世的佛。贤劫第九小劫,人寿六万岁时,拘留孙佛出现于世,成为贤

横三世佛:“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区别

释迦牟尼佛,即佛陀、世尊,是佛教创始人,他的圣像身边站着他的两位侍者,也是佛陀的两位大弟子——阿难尊者和大迦叶尊者。两位尊者是罗汉,外形现和尚庄严法相。阿难尊者以“多闻第一”著称,佛教诸多经卷都是阿难

横三世佛的意思

佛教文化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两位胁侍菩萨是“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左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两位胁侍菩萨是“大悲”观世音菩萨和“大勇”大势至菩萨。右边

横三世佛的介绍

横三世佛,是指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另一说是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主要体现的是空间上的一种关系。分别代表东、中、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横三世佛中,一般情况下,释迦牟尼佛居中持说法印、降魔印或定印

横三世佛:释迦牟尼佛介绍

释迦牟尼佛一般指释迦牟尼(佛陀)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此时商品贸易的繁荣促使了刹帝利阶层的崛起,构成阻碍的传统婆罗门教权威地

横三世佛指的是谁

横三世佛是指中间的释迦牟尼佛(主管中央娑婆世界),右边的药师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左边的阿弥陀佛(掌管西方极乐世界)。中央释迦牟尼佛,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普贤

横三世佛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一位

农历十一月十七,是佛教及民间认定的阿弥陀佛的佛诞日。这一佛陀,相较与创立佛教的释迦牟尼,在我国更为人们熟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家人及佛教徒见面,或阐明佛理的时候,常以双手合十时,念“阿弥陀佛”号。另外

横三世佛中阿弥陀佛的介绍

“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念过这句佛号。佛教起源于印度,从印度分三路东传,一路沿泰国、缅甸等东南亚诸国传播,称为“南传佛教”;一路传到我国西藏,称“藏传佛教”;一路在我国大部分境

横三世佛之药师佛介绍

佛经《药师经》及《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翻译作“药师琉璃光佛”或“药师琉璃光如来”,梵文直译为“药师琉璃光王佛”(或“如来”)。汉地亦称“医生善逝”、“大医王佛”等。据《药师经》中记载:药师佛通

横三世佛中药师佛的作用什么

药师佛是一个很特殊的佛,因为无论是小乘佛教,还是大乘佛教,都有供奉信仰这种佛祖法相。这在佛教里面是十分少见的。传统的南传佛教里,药师佛的法相都是右手触地,左手托净瓶,双脚盘坐于莲座之上。很多人听到药师

横三世佛和竖三世佛分别指的是哪一位

横三世佛横三世佛即中间的释迦牟尼佛(主管中央娑婆世界),右边的药师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左边的阿弥陀佛(掌管西方极乐世界)中央释迦牟尼佛,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