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四谛的修行目的是什么
2025-02-06 07:53

佛教用修行的方法去掉修行者自己的欲望,罪孽和烦恼,以达至善,摆脱轮回,进入不(转)生不死的涅盘境界。基督教则认为,人的灵魂不灭,人死后,灵魂或上天堂,或下地狱,本来就是不(转)生不死。人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摆脱自己的欲望和罪恶的,既无法消除过去的罪,也无法保证现在和将来不会犯罪。正因为如此,造物主上帝(道)派遣他的独生爱子降生成为人,就是耶稣。基督教相信上帝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圣子耶稣为担负和消除世人的罪被钉于十字架,受苦受难,舍身流血,死后3天复活,身体变为不朽不坏的灵性身体,显现于门徒后,升天。人信靠他,自己的罪才会被消除,才能获得拯救和永生,与神和好,死后灵魂升天,与主同在。末日基督再来时,要使死人身体复活,活人身体改变,成为灵性之体。

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均逃不出因果二字,所谓果不离因,无因不感果。就四谛来说,苦是集的果,集为苦的因,灭是道的果,道为灭的因。若没有贪等的集因,怎能招感生死的苦果?若无精修道法为因,安得涅盘寂灭之果?故四圣谛,照顺序来说,该是先因后果,则为集苦道灭。因为果易晓而因难知,欲使其易导,所以先示苦相,令其厌离,次示业因,使它断集。继则又先示以涅槃之乐相,令其欣慕。然后再以道法,令其修持。意在要人们‘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因此之故,而先说果而后说因,故为苦集灭道。

从京都向东,有粟田口与苦集灭道两条路。从六波罗出发,苦集灭道更近一些,因此六波罗军选择了这一条路。苦、集、灭、道本是佛教教义的根本,即痛苦(苦)、痛苦的原因(集)、消灭痛苦(灭)、消灭痛苦的方法(道),合称“四谛”。当时的日本人对玄奘译《般若心经》中的“……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可谓耳熟能详。暂时抛开佛陀的教诲不论,单就汉字字面看,又是“苦”又是“灭”,对逃亡者来说实在是深有感触的地名。

End

四谛的修行目的是什么

佛教用修行的方法去掉修行者自己的欲望,罪孽和烦恼,以达至善,摆脱轮回,进入不(转)生不死的涅盘境界。基督教则认为,人的灵魂不灭,人死后,灵魂或上天堂,或下地狱,本来就是不(转)生不死。人靠自身的力量是

祭祀的目的是什么

祭祀祖先是表达我们对祖先的孝敬,对祖先的感恩与怀念;是不忘根本,懂得饮水思源,知恩报恩的高尚德行的具体表现。对于千百年来的祖先我们永远不忘,感恩戴德。同时,我们知道了祭祀祖先的重要性,那么,对于我们

达摩祖师东来目的是什么

佛教:达摩祖师东来目的是什么,有六个故事被传为美谈,你知道吗。一、达摩祖师东来达摩祖师是家喻户晓的一位得道祖师,达摩祖师是天竺国的王子,自幼拜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之后的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为

持咒的目的是什么

修法持咒的目的,即是防护自心免于继续造恶,并能不断长养慈悲心与菩提心。由于能防护自心,因而能逐步净除业障;由于能长养慈悲心与菩提心,因而能累积广大的福德资粮,此种 殊胜的力量即是所谓的“法力”。例如,

朝圣的目的是什么

曾经有位大成就者说到: 朝圣的目的是什么?人们去旅行,长途跋涉和爬山,是因为他们想取得某种成就;他们想征服什么;他们想提高他们的生命体验。但是朝圣的目的是让自己谦卑。人们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旅行。探险者

持戒的目的是什么

持戒的目的是得清净心、得平等心。清净心是小定,事一心;平等心是理一心,得大定;觉是彻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大乘教里最高的指导原则,跟世间法不一样。试想想看,整个宇宙如果每个星球没有规律地高速运

拜忏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超度自己的有缘众生,向人家道歉,真诚道歉。凡夫的言语行动,如果加以深切仔细的考察,可以说经常都在犯罪造业。凡夫的生死轮回,即是由于各自所造的‘业力’所牵引,如在过去世中不曾造下罪业,现在便不会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