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反对弟子们拥有世间的物质享受,当你们想拥有的时候,可以拥有并从中获得快乐,而不是烦恼和痛苦,拥有后你能真真切切用到,这就是享受福报。如果只是为了享受而享受,为了消费而消费,那就是浪费。
有的人目前看来很有钱,有钱到无聊,不知道怎么花,所以就去拼命浪费,当福报用得差不多了,以后的日子都很惨。我有些弟子喜欢炫耀:知道我在哪儿吗?在米兰买衣服啊。服务员问我,你试的衣服这个要吗?那个要么?我就告诉他们,这个、那个都不要,其它统统打包买了!太过瘾了!
她买回家放着,衣服都没地方挂,天天讲我好快乐,我好快乐,真的快乐吗?别人看她的精神似乎有问题,东西买完又不能穿,不能穿还说天天快乐,表示空虚已经到了极点,连痛苦和快乐都分不清了。买东西的当下,她获得了虚荣的满足感,别人那种羡慕的眼神追着她的屁股跑,她满足、快乐的就是这个,这就是虚荣心。
我们的眼睛,经常看到什么都想要,我也有看到后想要的东西啊。当我到了欧洲,看到梵蒂冈的教堂非常壮观,每根柱子都很高大结实,我就想这些好东西如果用在寺庙建设该多好啊。羡慕归羡慕,也不可能把人家的教堂带回来,只能用眼睛看看,用照相机把它拍下来。后来在建设寺庙的时候,就学他们做了四根庄严的大柱子,这也是福报啊。
很多羡慕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因为羡慕,发展成为嫉妒和恨,给自己造成很多困扰与痛苦。有些女士,为了买包、买衣服,美容整容化妆,家人子女都能不顾,就是为了能用耳朵听到别人的赞美,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些男士,为了吃喝嫖赌抽玩等欲望,完全不考虑家人,这一切则大部分是来自眼睛看到的诱惑。男人容易被眼睛所欺骗,但不代表女人不会被眼睛所欺骗,当她们看到衣服包包饰物,上当受骗掏钱的有很多。打开电视看看,广告大部分都是骗女人和小孩儿的。但是女人眼睛看到之后,大多会分析,而男人的眼睛看到五颜六色、绚丽缤纷的境象,很多人马上就晕了。你们看那些迷迷糊糊倒在石榴裙下的男士,多是被妆扮、服饰迷惑了双眼,很容易上当受骗。女人的耳朵,喜欢听软话,因为听好话让她们感到安全与舒适,所以也就记不得去分析了。但男人的耳朵,基本上是左耳进右耳出,你说得多了,他就烦了,心里很快就会思考,这样说的用意到底是什么?现在容易被欺骗的男人和女人到处都是,人人都要提高警惕。
人们发自内心赞美伟大的佛陀,多么庄严与殊胜,佛陀是实至名归。他不会因为人们的赞美,而贡高傲慢。凡夫俗子则恰恰相反,只要有人赞美,往往就像孔雀一样,整个尾巴全部都翘起来,却露出它那丑陋的屁股。人也是如此,傲慢时自己不觉得,外人却能看得明明白白。
如何才能在别人赞美你的时候,不产生傲慢心呢?你可以将别人的赞美,变成对方的优点看待。西方人喜欢彼此赞美,你夸赞一个人,他很自然会跟你讲谢谢。讲谢谢的时候,他在认同你的感觉。我们中国人,当有人夸奖你,心里非常高兴,表面上还说不是的,没有啦。假装很谦虚,实际很虚荣。别人夸你很漂亮,一句谢谢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让虚荣心不断持续酝酿、升级。如此这般,自己就会疲惫不堪。
人与人的交往中,经常为了彼此的面子,难为自己、难为别人。别人没有耻笑你的意思,你却认为对方心怀不善,引发猜忌与争吵。俗话说人心隔肚皮,两个人的思想本来就是分开的,你不可能完全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把别人看透。当想法不一样的时候,适可而止,非常重要。不要把你的老底全盘托出,人和人的相处要留有余地,你怎么知道他是会害你还是会帮你呢?就像每个人都要穿衣服一样,留给自己一点隐私的空间。
对自己不要伪装,要赤裸裸面对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的虚荣心撕碎去观察,把自己这颗心看透看细,但对别人不要这样,要给人家留有余地。对自己要尽量真实,对他人要给予自由安全的空间;对自己要严格,对他人要宽容。这样我们就不会不懂装懂,不明白装明白,没有能力装有能力,不强壮装成很强壮,来自欺欺人了。
End
净界法师我们手去摩头的时候,产生那个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看佛陀回答: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所以我们知道,当我们的手去摩触头的时候,它其实就是一个因缘所生法
因果报应思想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因果报应思想主张种如是因,得如是果。因果报应通于三世,即前世、今生和来世。一个人造业,有现世受报,有来世受报,也有多生多劫之后的后世受报。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指出,
世间的善、出世间的善,什么善最大、最真实? 佛告诉我们两个字敬佛。敬佛是最大的善,是最真实的善。我们敬不敬佛? 从表面上看,我们敬佛,那是形式上的敬佛。实际上,我们真的没有把佛真正地放在心上。假如我们
我从不反对弟子们拥有世间的物质享受,当你们想拥有的时候,可以拥有并从中获得快乐,而不是烦恼和痛苦,拥有后你能真真切切用到,这就是享受福报。如果只是为了享受而享受,为了消费而消费,那就是浪费。有的人目前
父母不是缺少爱心而是缺少觉醒,亲子冲突,问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我们自己不觉醒。所以你要知道,用禅的智慧来看亲子教育,它不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学的方法,而是什么?而是提高到你修行的高度,提高到让父母首先要生
当虚荣心太强时怎么办◎ 弘 缘有情世界皆为无常,人生百年,弹指即过,荣华富贵,更是过眼云烟,虚幻不实。虚荣的人被智者所轻视,愚者所倾服,阿谀者所崇拜,却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人之所以有虚荣心是因为心里感
明海法师今天的开窑活动是我们老和尚示寂荼毗仪式的最后一个法会,这么多天有很多信众都期盼着开窑这一天,对老和尚荼毗以后的舍利都非常关注。我简单和大家介绍一下,舍利这个词是印度梵文的音译,在有的地方翻译成
过去,一个堕入风尘的女子,虚荣、羞耻、自卑、淫乱、恐惧,不堪回首的生活;现在,她说,只要还有执迷不悟的女孩子,不顾人格,贪图享受,堕落风尘,那是往火坑里跳啊,只要世间还有一个这样的女孩子,她就要上去讲
◎常 灯李华老师倾心对我讲述了她拜台的亲身经历。老师是山东人,从事教育工作,是一名中学教师,兢兢业业十几年,很热爱自己的工作。有一天,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时,突然昏倒在讲台上。学生把她送到医疗室,后又转
索达吉堪布趋入佛门有两种:一种不太究竟,充其量只是相似的佛教徒;一种则是真实的佛教徒。那么,这两种是什么样的呢? 一、相似的佛教徒1.救怖之发心:如果进入佛门不是希求解脱,而是要么为了避免今生的感情挫
虚云老和尚在坐诸位,我们在沦陷期间,受敌人蹂躏,水深火热,今幸国土重光,当有无限的感想。我们要知道这回战争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因各人共业所感而来的。古德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
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虚云老和尚《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
文:明向大和尚病了,感受不到天地的恩德?病了也是在使用恩德,因为一切都是天地、父母他们的恩德。为什么会病?是我们自己的业障、阻碍。病就是阻碍。谁障碍我们了?没有。是天地、父母给我们一切的恩德,怎么会障
1、放下修行的时间时间的长短并不代表一个人修行的成就2、放下诵读的经文读多少经不代表一个人修行境界的高低3、放下自以为是的修行经验成就佛道的方法,如恒河沙的数量一样多,你所体悟的,未必别人也一定要走。
真实论确信世上有真实的东西,人可以认识这真实的东西,认识真实是突破障碍、获得自由之要,这大概是古今中外的多数哲学所持的基本信念,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全部活动之根本出发点。真实或真理,于是被列为各
问:如何发真实菩提心?其成就的标准的是什么?答:《发菩提心经论》里面讲,有五种观察发起菩提心。但是发起以后是不是非常真实呢?也未必。有一个大乘经里讲,发菩提心有七种,只有前面三种发了以后不退转,后面四
杨元宁是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外孙女,她的母亲是王家长女、台塑集团副总裁王瑞华,父亲是长庚生技董事长杨定一,家世显赫且坐拥百亿身家,她却从不提及,没一丝富家千金的娇气。她在16岁就出版了7本书,获得过全
佛学研究真实的宗旨,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彻底解决人生老病死的现实问题,抵达不生不灭、永恒安乐的理想境界——涅盘彼岸,实现超越生灭的涅盘,必须找到一个不生不灭、真实不变的东西为依靠,这种东西从认识的角
佛学真实论,在印度瑜伽行派的《瑜伽师地论》等论典中,阐述最称细密。《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品》分真实义为二种、四种。二种者:一、“依如所有性诸法真实性”,略称“真实性”或“如所有性”,指一切现象普遍共
人的一生,既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坏。每个人的背后都会有心酸,都会有无法言说的艰难。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泪要擦,都会有自己的路要走。只要记得,冷了给自己加件外衣;饿了给自己买个面包,痛了
41:真实不虚话往生往生有活着时往生和临命终时往生两种。这方面的书籍和音像资料及亲自见闻者都比较多。科学目前还无法确切地做出解释。所谓活着往生,即是指修行者无病无疾,身心安康的情况下,提前预知自己往生
我经常跟朋友讲,十八罗汉,代表十八种心境,其中的挖耳罗汉,我觉得他最具智慧,世俗闲杂,只求耳根清静。每次想到他的造型,都能让我会心一笑,罗汉挖耳,妙趣横生。佛教所说的智慧,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本领,当
佛法是觉悟的宗教,可以使人内心达到宁静,祥和、智慧、慈悲,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实际上,许多人学佛多年之后依然内心允满烦恼,不能深得佛法的受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何才能深得佛法的受用?这一点很值得我们
“色蕴”有“质碍”之义。“色”即“物质”,“质碍”即“障碍、阻碍”,“质碍”:即是说物质在同一空间中是互相妨碍的,比如说交通事故,无论是汽车和汽车之间的碰撞,还是汽车和行人之间的碰撞,都是因为有“质碍
佛家戒妄语,我不敢说有昧良心的话来自欺欺人,也不敢胡说来哗众取宠,或者是炫奇自夸,我说的都是出自内心的实话。十余年前,正当在我少年,幸运地在写作上获得一连串的外国及本国文学奖,两个国家的元首接见勉励,
相信人们对“四大皆空”是很熟悉的,但是一般人因为不认识佛教,再加上以讹传讹,经常对佛教的思想义理,乃至名相用语等,产生许多误解。譬如佛教所讲的“四大皆空”,往往被世人误以为酒、色、财、气叫四大,因此戏
假如,有一天晚上,累了一天的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进门就躺在了床上。你什么也不想干,只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却不知家里的煤气正在泄漏。由于吸入了煤气的缘故,不一会儿,你的意识就开始模糊、但你仍然隐约闻
苦,真实是苦张慈田台湾社会连续发生多起重大杀人、强暴、诈欺案,以及多起政要贪渎、犯罪,使这片土地有知觉的人,心头为之震动,感受苦、不安全乃至哀伤。社会人心败坏的趋向是由于社会的物质文明进步大大快过道德
王雷泉:崇尚真实 呼唤真实怀念正果法师这年头,看多了教内外各种假冒伪劣的玩艺,已经很少有什么东西能令人感动了。使我的佛学观点发生转折,并自觉思考中国佛教命运的契机,可以回溯到十年前的二件事情。第一件,
附体就是指一个人的身体,除了本有的灵魂以外,还被其它的灵魂体所占据、依附的意思。外在的灵魂会去占据某些原本不应该是属于他的身体,而造成当事人一个身体 里面有两个以上的灵魂,有可能导致如行为错乱、精神分
我今年已经三十多岁了,接触佛法也有好几年了……回首这三十多年来,我惊出一身冷汗。我从听闻佛法--发愿修行--精进念佛--修来现世福报--忘乎所以--迷失自我--验证了现世恶报--悔之晚矣--诚心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