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寺院名胜-多宝佛塔
2025-03-21 10:29

多宝佛塔始建於明崇祯七年(1634年),清顺治九年(1652年)落成。又称“少林寺塔”,位於天津蓟县盘山风景名胜区少林寺东。少林寺旧名“法兴寺”,魏、晋间建,元代重修,有观音殿、明月堂等建筑。抗日战争期间毁於兵火,唯佛塔独存。 塔高30米,砖筑13层。砖石结构,平面八角形。基座为石砌须弥座和砖雕壶门、仰莲。塔身高大,正面设门,内砌佛龛,东、西、北三面雕假门,其馀四面雕假窗。其上砖雕五踩斗拱,承托塔檐十三层。每层砖檐间均作低矮塔身十二层,四个正面作凹形门龛,与密檐塔不同。是盘山现存最高大的佛塔之一。

多宝佛塔下有一泉,汇成“红龙池”,周长七丈。池水四季不断,清司见底。池北石壁上,雕凿一条腾跃的红龙,昂首振鳞,姿态栩栩如生。清风徐来,碧波荡漾,红龙倒影随波浮动,好似游龙戏水一般。崖壁上刻有“红龙池”三个隶书大字,字径二尺,为金代大定七年(l167年)所镌。池旁边有几行题记:“正德十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户部郎中於君觉甫至,同登上盘。即下,小憩池上,因题。监察御史吴卢雍师邵记。”(注:卢雍是明朝吴县人,字师邵,正德间进士。当过监察御史,曾上书阻止明武宗朱厚照北狩兴建行宫。於觉甫,为明吏部侍郎。) 红龙西面,有“立沛甘霖”刻石。清朝诗人德风在《红龙池》一诗中咏赞道:“石壁镌龙映水红,天然妙技夺神工。何时借得风雷势,躍出池塘上碧空。”

各地寺庙

良乡多宝佛塔

良乡多宝佛塔俗称良乡塔,在房山区良乡镇东北的燎石岗上,建于辽代。 塔为平面八角形,高约36米,五级空心楼阁式。塔身第一层高大,正东南西北各辟券门,其余四面开直棂窗,檐下施隐作砖斗拱,有梯可登。四面原有佛龛,佛像已遭破坏。登塔可北望北京城,南眺涿州城。现为北京地区唯一的楼阁式塔,又称昊天塔,现已整修一新。

明广德寺之多宝佛塔

明广德寺之多宝佛塔以刹深殿高而著称于世,更以颇具特色的多宝佛塔而闻名遐迩。整个佛塔上下内外共嵌石雕盘坐佛45尊。塔弯内有古银杏树一株,高30余米,可4人合抱,古树奇塔交相辉映,蔚为壮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广德寺之多宝佛塔距隆中一箭之遥,它离山不远,在一片空旷的田野上,南望,是巍巍青山,北眺,是滔滔江水。

唐山明代多宝佛塔

位于唐山市古冶区王辇庄乡任庄子村西北的多宝佛塔是一座八角七层的仿木构密檐实心砖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当时这一带属开平卫管辖,此塔的修建可能与戚继光主持修建的遵化永旺塔有关。

在唐山市古冶区王辇庄乡任庄子村西北1.5公里处有一座古塔,名为多宝佛塔。该塔坐北向南,为仿木构密檐实心砖石塔,通高13米,整体八角七层,由塔基、须弥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塔基由巨型方石垒砌于地下,须弥座下部为叠涩磨砖垒砌,上为砖雕斗拱出檐,中部砖雕八个壶门。第一层塔身东、西、南、北四方各置砖券假门,门内砖雕佛像。八角处均砖雕一座小塔,一半镶入塔身,一半露于外表,其形制与主塔相同。一层上部以砖雕五踩斗拱出檐,二层至七层均为叠涩垒砌出檐。在第一层塔身南向假门上镶砌有石匾一块,刻“多宝佛塔”四字,落款为“大明万历甲午成道日立”。 明万历甲午,即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

经调查,这座多宝佛塔与唐山遵化马兰峪永旺塔的建筑形制基本一致,结构相似,仅略小一些。永旺塔由戚继光主持修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早于多宝佛塔12年。戚继光卒于明万历十五年,显然多宝佛塔与戚继光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两塔的建筑形制又如此之相似,结构如出一辙,笔者认为绝非偶然。

三亚南山寺修多宝佛塔

据介绍,佛塔位于南山寺西侧约五百米处,遥对南山南海观音圣像,高六十八米,共七层,底层直径三十米,整个工程占地约两千平方米。佛塔将按照盛唐时期佛教的建筑风格修建,塔内将供奉佛教的八十八佛像,预计二0一一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以寺院募化、接受社会和信众捐赠等为主。

盘山多宝佛塔

多宝佛塔所在柏林寺,又称石佛寺,位于宣化城南偏西三十五公里崞村镇柏林寺村西一公里处,小环山北坡下,始建于明正德七年,明隆庆元年(1567)至四年曾大修。该寺是集佛、道、儒为一体的寺院,建筑保存完整。

End

佛教名胜与文化传播

◎湖 江 中国与东盟国家拥有许多佛教名胜,它们与一般自然和人文景观不同之处在于,被赋予了神圣性。所以佛教旅游除了观光、娱乐之外,往往都带有朝圣的性质。段玉明指出,自然环境由于佛教元素的介入被纳入了佛教

寺院的文化建设

当代寺院的定位,经济条件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经济活动决定着寺院的生存与发展,任何寺院都面临着这个基本现实。学术研究传统是一种文化行为。古代寺院办文化主要以讲经说法,翻译佛典,撰

寺院五观堂供奉弥勒菩萨的故事

寺院五观堂供奉弥勒菩萨的故事妙江法师弥勒菩萨也叫慈氏菩萨,当时在那个地方叫布袋和尚,就是走到哪儿都笑嘻嘻的,他的慈悲、他的胸怀、心量是无限的。哪儿打板就去哪,哪里有饭就去哪吃饭,所以别人就讨厌他,有些

佛教寺院为何要做早晚功课

在寺院里,全寺僧众每天朝暮都要在大雄宝殿内集体诵经,成为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和梵呗歌赞的佛事,在念诵的准则当中冀获功德。由于在课诵朝暮进行,所以称为朝暮课诵或早晚功课。诵经的方式从《金刚顶瑜

寺院日常行事之朝时课诵

◎ 圣 凯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非常清静而悠闲的,晨钟暮鼓、青灯黄卷,令多少世人羡慕不已。但是,真正的寺院生活其实十分清苦,同时也十分有规律和节奏。僧人们闻钟而起、闻鼓而眠、闻板上殿、

陈大惠:钱拿去建寺院,为什么不布施给穷人呢?

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不把钱布施给穷人,而去建寺庙呢?有个位国外的居士供养了很多钱,于是买了几十万元的大米,一万多双鞋发给穷人。后来发现,送粮食你能发多少个家庭?十万斤的粮食发下去,一个人能分多少

寺院屋檐下为何要挂铃铛?

寺院屋檐下为何要挂铃铛?印能法师在我国一些寺庙等传统古建筑的屋檐下,总能看到这系挂着的铃铛,风吹铃动,悦耳清脆。这种庙宇殿堂屋角的铃铛现今都叫做风铃,亦称惊鸟铃、护花铃。顾名思义,就是说当风吹过时风铃

为什么进寺院见到的第一尊法像是弥勒菩萨

为什么进寺院见到的第一尊法像是弥勒菩萨觉醒法师常去汉地寺院的信众发现,大多寺院在进了山门入天王殿后,正中映入眼帘的第一尊菩萨像都是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菩萨,却并不是正襟危坐说法或禅定的法像。他那笑口常开

在寺院如厕的讲究

◎ 广 行 在寺院如厕也是有讲究的。进厕所后,须三弹指,提醒坑中啖秽鬼,及时回避,这样就不会触怒它们,彼此都不骚扰,并且心里默念一偈: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一遍)。 不能隔壁与别人

进入寺院殿堂先跨哪一只脚?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仪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文明。中国佛教之礼仪,不仅蕴含佛教种种行为规范,更是我们对佛菩萨的一种尊重和虔诚。寺院礼仪很多,通常会有人问我,进入寺院殿堂是先跨哪一只脚?是男左女右吗?一

礼佛塔庙得十种功德

礼佛塔庙得十种功德◎ 佛 言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诸佛塔庙。得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得妙色好声。 二者有所发吐言辞人皆信服。 三者堂堂处众无畏。 四者天人世间爱护。 五者具足威

寺院的墙大多为黄色或红色?

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在朝访游历名川古寺时,一定会觉得那些飞檐翘角的汉传佛教寺院建筑,规模不一,各有特色,但外墙大都是黄色或者红色,这是什么缘由呢?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了君王的重视和礼待,寺院多

唐人习业山林寺院

◎ 严耕望 唐代中叶以后,读书山林寺院,论学会友,蔚为风尚,及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而宰相大臣、朝野名师亦多出其中。王昌龄《上李侍郎书》云:昌龄岂不解置身青山,俯饮白水,饱于道义,然后谒王公大人以希

唐代长安寺院的饮食

◎ 孙英刚 长安佛教寺院的饮食是完全区隔于一般物质史或经济史的做法。围绕着长安城中偷盗僧食和破戒饮酒现象,笔者试图从佛教戒律、寺院生活、宗教想象、灵验感通故事等出发,探讨寺院饮食问题,进而在隋唐长安城

界诠法师:去寺院听法就像给汽车加油

修行,不是说修一下子马上就能够成就,我念佛念了好久了,诵经诵了好久,就能解决;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业障太多太多,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智慧、耐力去跟它对抗,慢慢地磨练。所以说有智慧,我们自己才能够把握

进寺院要注意八个问题,你都知道吗?

佛教寺院是清净的圣地,所以,信众游客进入寺庙一定要注意以下八个问题:一,衣服要整洁,不能只穿背心、短裤、打赤膊、穿拖鞋。二,当寺内举行宗教仪式时,不能高声喧哗干扰。三,未经寺内执事人员允许,不可随便进

修行不仅在寺院,更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导语:修行从自身起,从实际处入手!真正的道场不只是寺庙和禅堂,真实的道场更是每一个当下眼前的存在和每一个念头。修行不是一种逃避;更不能成为一种心灵的娱乐,或是争权夺利。修行要从实际问题入手,每一个实际

为什么修持佛塔的居士都特别长寿

人们对佛塔林一直有个误解,都以为佛塔是给死去的和尚或居士用的。事实并非如此。佛塔是活着的和尚或居士自己修持的,塔代表他的法身,代表他私家修行的寺庙,是通向佛境的个人能量场。当然,和尚或居士会将自己的信

这座400年的寺院有尊世界最高檀香佛!

[原标题]通讯:探访康巴名寺桑披岭寺沿着硕曲河流淌的方向一路前进,在层峦叠翠的半山腰上会与恢宏的桑披岭寺相遇。阳光洒在桑披岭寺的金顶,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桑披岭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全名为噶

涨知识!寺院屋檐下为什么要挂铃铛?

在我国一些寺庙等传统古建筑的屋檐下,总能看到这系挂着的铃铛,风吹铃动,悦耳清脆。这种庙宇殿堂屋角的铃铛现今都叫做风铃,亦称惊鸟铃、护花铃。顾名思义,就是说当风吹过时,风铃叮当作响,用来惊吓鸟类,保护廊

看牡丹何必去洛阳 山西有座寺院一定让你不虚此行

巍巍双塔,馥郁牡丹。(图片摄影:三晋都市报记者周俊芳)硕大无朋,花香四溢。(图片摄影:三晋都市报记者周俊芳)[原标题]双塔寺,邂逅400年的牡丹硕大无朋,花香四溢,色彩斑斓,真可以用牡丹花下死,做鬼也

去寺院拜佛应注意什么?

每年节假日,很多人都会去寺院拜佛祈愿,但是拜佛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如何拜佛才如法如理呢?烧香拜佛时,又该说些什么?下面介绍一些在寺院拜佛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在殿堂礼拜时,不能站在大殿的中央,因为这是

多数人都不知道,进入寺院殿堂先跨哪一只脚?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仪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文明。中国佛教之礼仪,不仅蕴含佛教种种行为规范,更是我们对佛菩萨的一种尊重和虔诚。寺院礼仪很多,通常会有人问我,进入寺院殿堂是先跨哪一只脚?是男左女右吗?一

春节出行:居士进入寺院的一些礼仪常识

礼仪,是一种规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中国佛教的礼仪不仅包含佛教的行为规范,而在这种行为中更蕴藏着中华文化。礼仪在某种角度来讲也可视为,维护人们日常生活当中行为的潜规则,因为它毕竟不像法律那样具有强

揭秘佛教寺院钟楼:108响,声声降魔惊醒迷梦

扬州文峰寺钟楼钟楼俗称钟撞堂、钟堂、钟台、钓钟堂,为七堂之一。即寺庙中悬挂梵钟之堂宇。古时与经楼相对,通常与鼓楼分居伽蓝之两翼。盖钟楼虽渊源于印度祇园精舍无常堂之悬挂颇梨钟,然印度及锡兰等地并无其制,

佛教寺院不同大小的钟敲击时都有什么规矩

在佛教里,钟分大钟和小钟两种。大钟,又称为梵钟、洪钟、钓钟、撞钟、鲸钟等等。因为它在撞响的时候,能够清净寺院梵刹,所以称为梵钟因为它的声响洪亮致远,所以称为洪钟;因为它是吊在钟架上被撞击而响的,所以称

涨姿势:汉传佛教寺院中必不可少的七座建筑

五台山普寿寺山门五台山南山寺钟楼五台山显通寺大雄宝殿在一座佛寺中,殿宇建筑很多,根据宗派的不同,寺中之殿阁楼台建筑多少不定,但有7种建筑是必不可少的,叫做伽蓝七堂。至于七堂的用法和取舍,根据时代之不同

详解汉传佛教寺院天王殿的秘密

天王殿是三门内的第一重殿,殿中间供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像后供韦驮天,面向北,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像。四大天王东方天王名为提多罗吒,此云持国,能护持国土,领毗舍阇(此云颠狂鬼)、乾闼婆(此云香阴)神将,是帝

居士如何在寺院挂单修行?

居士住在寺院修行,在佛教中称为挂单。这也是从行脚僧到寺院投宿挂单引申而来。在汉传佛教中,单是指僧堂里的名单,行脚僧把自己的僧衣挂在名单之下,表示暂住,因此称这样的投宿为挂单。后来也用在居士暂住寺院修行

看完这座四川寺院的“火锅斋” 想立刻来一盆

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让身在都市的您时时倍感鸭梨,尤其是寒冷的冬日更加有几分蓝瘦香菇的赶脚!这时您需要一份温暖,一份可以从内心速涌全身的温暖。它不是一个深情的拥抱,一句暖心的话,更不是几行难忘的寄语。它需

林克智:寺院游览趣话

寺院游览趣话林克智初次来到寺院旅游观光,人们往往会对所看到的东西产生好奇,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弄清楚其来龙去脉。这样的问题不少,但为篇幅所限,我们择其要简介如下:1.僧人见人为什么要合掌我们在寺院游览

李向平:佛教瓶颈不是浮华的寺院经济现象

佛教瓶颈不是浮华的寺院经济现象李向平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佛教和其他社会阶层一样,大受其益。然而,对于中国当代寺院经济,常常局限于片面的道德批评,而忽略了其中的社会意义,未能从佛教作为一种社会

托塔罗汉:佛塔是什么

佛塔,又名浮屠(梵语“佛陀”的音译),藏语称“曲登”。佛塔最初是用来供奉舍利、经卷或法物。佛教于公元一世纪始入中国,历汉化而形成汉传佛教,佛塔样式也由覆钵式塔汉化为亭阁式塔、楼阁式塔,又由楼阁式塔衍生

托塔罗汉:佛塔的特点

早期的佛塔是一个半圆形的大土冢,完全是坟墓的形式。现存比较完整的印度桑奇大塔,中央是复钵形塔体的方形平台和三层伞盖,塔的底部有基台和围栏,前面有阶梯上下。最外层还有绕塔围栏,围栏的四面各有一个牌坊状塔

托塔罗汉:关于佛塔的记载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洛阳,并于西门外建白马寺。明帝死后,葬于西北的显节陵,内建一印度式塔,这是典籍中记载的我国最早的佛塔。塔初入中国初期,具有明显的印度式或受印度影响的东南亚佛塔造

寺院三尊佛的表法之意?

我们若是去寺院中的话,我们会发现在大雄宝殿中是有供奉三尊佛的,分别是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我们都知道这位佛菩萨是非常殊胜的,但是你们知道这三尊佛的表法之意吗?其实三尊佛的表法之意,代表了人从

寺院里为什么要打普佛

普佛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普佛分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寿康宁、离诸灾厄、吉祥平安而举行的共修法会。超

周叔迦:佛教寺院的日常行事

在原始佛教时期,僧众的日常行事,除了出外乞食,每日各自进行。修行的方法有两项:一是学习教理;二是修习禅定。学习教理听佛说法,或互相讨论;修习禅定是趺坐,或者经行(经行是在林间来往徘徊)。到了后来寺院中

佛塔代表什么意思?

佛塔代表什么意思 在现实生活中,佛塔最初是用来供奉舍利、经卷以及法物的,佛塔在早期时候又被称为是塔婆、浮图、浮屠等,所以人们常说的七级浮屠其实指的就是七层佛塔,据说在佛教中,七层佛塔是最高级别的佛塔。

佛塔的种类

按层级分:三十七重塔﹑十七重塔﹑十五重塔﹑十三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三重塔等。按形状分:方塔﹑圆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等,另有大塔﹑多宝塔﹑瑜祗塔﹑宝箧印塔﹑五轮塔﹑卵塔﹑无缝塔﹑楼阁式塔﹑

佛塔的历史发展

起源发展根据佛教文献记载,佛陀释迦牟尼涅槃后火化形成舍利,被当地八个国王收取,分别建塔加以供奉。另外,还在释迦牟尼一生中有纪念意义的八个地点,如诞生处的兰毗尼花园、成道处的尼连禅河、首次说法处的鹿野

佛教佛塔的缘起和功德

塔是佛教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妙法莲华经》中写道“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可见即便是童子聚沙成塔也能成佛道。其实无论是造塔、补塔,还是绕塔,都有很多功德。《右绕佛塔功德经

佛塔的层数及起佛塔各层有什么意思

“佛塔”是“高僧”的墓,就相当于帝王世家墓了,根据级别而有层数的区别。塔层有1、3、5、7层之分,层数多寡象征道行的高低。七级浮屠就由此而来,塔层均为单数,那是取和尚单身之意。塔身的内部结构主要有实

佛塔的殊胜功德和福报

一、开篇语佛塔功德《僧祇律》中说:“真金百千担,持用行布施,不如一泥团,散心治佛塔。”又《百缘经》中说:“佛告阿难,昔迦叶佛入涅槃后,有迦翅王收其舍利,造四宝塔。时有长者,见竖塔枨,心生随喜,持一金

佛塔的含义和起源

佛塔亦称宝塔,藏语称“藏文”(曲登),原是印度梵文Stupa(窣堵波)的音译,还有称为浮屠,即来源“Buddastupa”。佛塔是佛教的象征。佛塔最早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根据佛教文献

家里请供佛塔的功德和作用有哪些

家里请供佛塔的功德和作用有哪些据说在家中供奉的佛塔之中,宝箧印陀罗尼塔的功德是最好的,宝箧印陀罗尼塔的功德和作用有:礼拜供养绕塔的无量功德,礼拜此塔可以消灾免祸塔及形象所在之处的无量功德,此塔所在之处

佛塔的种类与作用意义

塔是一种佛教建筑,所以也称佛塔。塔最初产生于印度,他是埋藏佛舍利的纪念性建筑,把佛的舍利埋藏于地下,在它的上面堆筑出一座半圆形的土堆,外面用石材包砌并有雕刻装饰,名称为“Stupa”,翻译为“塔波”或

为什么佛塔多为7层,有什么寓意吗?

佛塔多为7层是因为在佛教中,七层的佛塔是最高等级的佛塔,七级浮屠指的就是七层塔。浮屠就是佛塔,是音译过来的。佛塔起源于印度。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我国以前,我国没有“塔”,也没有“塔”字。当梵文的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