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随喜的重要性
2024-10-11 08:37

向 仁

随喜主要是指见他人行善、修行有所成就或者离苦得乐,心中升起欢喜心。其实随喜是一种很方便的修行方式,不需要出资出力就可完成,是一种彻底的修心的方法,我却觉得要完全如理如法的随喜还是很困难的, 口头上的随喜易做到,心中无伪的随喜还是需要长期训练才可以做到的。

人有嫉妒心,有些人嫉妒心强,表现明显,有些人弱一些,表现不明显,只要是凡夫,你就一定会有嫉妒心,偶尔升起的随喜心就不可能完全清净如法的。换句话说,修习随喜可以对治我们的嫉妒心。 或认为嫉妒心没有多大的危害,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不及时遏制嫉妒心,将来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为在嫉妒心差遣下,人极易形成变态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后果。曾经在江城接连发生时髦女青年臀部被刀划伤的流氓伤害案,作案者是一位嫉妒心理变态者,他的童年、少年时代是灰色调的,成年后几次恋爱都告吹。所谓变态心理,一般是指人格畸形发展,离开正常范围, 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心理和异常行为表现。当嫉妒心理超出心理层次向前发展时,即进入变态嫉妒心理层次中。进入这一层次的嫉妒心理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嫉妒者向被嫉妒者进行攻击,表现出种种损人利己的卑劣行为,另一种嫉妒者则是变成一种无事不嫉妒的人,甚至于本不该嫉妒的事也要嫉妒。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嫉妒心,发现嫉妒心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首先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别人比我好、比我强,都会产生嫉妒心理;第二是具有对抗性,甚至会产生憎恨心;第三,嫉妒心是普遍存在的;第四,嫉妒心具有很强的可发展性,持续的嫉妒会升级的。

如果要根治嫉妒心这个毛病,用佛法中的随喜修法最有效,因为嫉妒的根源来自于内心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心理来源于对自我的执着;如果你是一个三宝弟子,知道了嫉妒的危害,又不可能马上证悟空性达到无我的境界,那么一点一点的练习随喜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如理如法的随喜,我们应该要做到:

第一、当别人的生活境遇比你好的时候,你应该升起随喜心,因为我们修行就是为了众生离苦得乐,即使他得到的只是暂时的安乐,我们也应该欢喜。要防止升起诸如他人比我过得好,上天对我不公平的嫉妒心理。

第二、当别人行善事时,应该升起随喜心, 因为任何能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行为皆是诸佛菩萨欢喜赞叹的, 我们既然以佛为师、菩萨为榜样,那么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对这些善行赞叹随喜。要防止升起诸如他们行善是做秀、是为了争名争利的虚伪行为一般的嫉妒心理。

第三、当同修道友修行有所成就之时,应该升起随喜心。众生皆有佛性,今日的师兄道友在将来都会成佛证果,他们有所成就,就说明他们离成佛更进一步了,赞叹随喜他们,也就是赞叹随喜未来佛。要防止这点成就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比他强多了的嫉妒心理。

第四、当其他宗派的高僧大德弘扬佛法时应该随喜赞叹。佛门的宗派为了对治不同根基的众生才产生的,不过是站在不同的角度阐述同样的道理而已,因此各个宗派都是佛陀教法的护持者和所有者,赞叹自宗毁谤他宗皆是毁谤三宝。要防止升起如我是某某宗派的弟子,只学我们宗派讲解的经典,其他宗派讲的法没必要去听闻一般的嫉妒心理。

如果能如理如法的随喜,你是可以得到很大的功德的,祈竹仁波切曾经开示:如果随喜的对象境界比自己高,你可以在随喜时得他这善行之一半功德; 如果二者境界一样,随喜者可得同等功德:如果随喜者境界比作善者更高,则他所作的这项善行之一倍功德!世间有不少人的善行值得随喜,历史上有更多佛陀、菩萨、圣者、高僧及祖师等之悲心与事业可以供我们去修随喜,所以这随喜是易修的法门。可见,修习随喜对我们今生的修行是最方便有利的修行之一,不受金钱、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你想修,随时随地可以完成,长期修持可以清净我们染污的心灵,如此方便却能达到很重要的修持,才凸现此修法的殊胜无比。

摘自2016年《正法眼》

End

随喜的重要性

◎ 向 仁随喜主要是指见他人行善、修行有所成就或者离苦得乐,心中升起欢喜心。其实随喜是一种很方便的修行方式,不需要出资出力就可完成,是一种彻底的修心的方法,我却觉得要完全如理如法的随喜还是很困难的,

禅对生命的重要性

禅对生命的重要性◎ 惟 觉禅对于我们的生活、生存、生命极为重要。佛经上讲,众生有分段生死,每个人终其一生的寿命不过六十、七十岁,最多也才一百多岁,俗语也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即使寿命再长,田地房产再多,功

陈柏达:净土风光(二)体验人生归宿的重要性

记得在学生时代,有一次,我从台中搭车到竹山,到了竹山已经晚上十点多,临时找不到旅馆住,因为那一天是例假日,每一家旅馆都客满。幸好遇到一位善心的老板告诉我:楼梯下面有一间三角形的小房间勉强可以让我住。在

正知正见的重要性是什么

有位金匠的儿子在舍利弗尊者的引领下出家,他在得到舍利弗尊者给他“观身不净”的禅观题目后,就到林子里去禅修,却丝毫没有进展。他因此两次回去找舍利弗尊者进一步的指导,但仍然没有的进步。最后,舍利弗尊者只好

净空法师讲解“四依法”的重要性

“法”里面,最重要的是“四依法”,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我们学佛依靠谁?如果我们依靠的人与方法错误,我们这一生就谈不上成就。这是佛灭度之后,我们面临最严重的一个大问题。佛很清楚,虽然入灭离开我们,佛的心

放生时念诵三皈依的重要性

无论在家出家二众,都可为一切动物作三皈依或四皈依,这是暂时的结缘皈依;犹如先向学校预留学籍,时节机缘一到,方再办理正式入学注册手续。因为不是每只动物都能在放生当下听懂皈依的意义。若听不懂,就不是自誓皈

四禅八定在修证中的重要性

南师对修证四禅八定给出了明确的说明。什么是四禅八定呢?在《华严经》、《楞严经》中都提到一个共法—四禅八定包括四禅境界以及四个定境,合称四禅八定。初禅,心一境性,到达离生喜乐地。心一境地,依据很多大小

念佛法门的重要性

要了解念佛法门对我们的重要性,尤其对于末法的五浊恶世的众生的必要性。学佛的目的一定要称合佛的本怀,佛的本怀就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的知见就是超越轮回的无住、无念的那种境界,所以学佛是最终

戒杀的重要性

一、 众生即佛,杀众生即杀佛,救众生即救佛水陆众生,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但因无明业障,轮回受苦,劣为异类畜生,一旦业惑断尽,因缘和合,自可超脱六道,同证佛果。我今幸得为人,彼今不幸沦为异类

跏趺坐的重要性

在中国,有死人或者什么事情,就要请和尚去念经,这叫赶经忏。有一个以给人念经,来维持生活的法师。有一次,他去给人念经,念经多数在晚间念,念完了经回来,大约晚间十二点钟。他经过一个村庄,村庄的狗就吠;有个

大珠慧海禅师解答平常心的重要性

一天,有源禅师来拜访大珠慧海禅师,请教修道用功的方法。他问慧海禅师:“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吗?”禅师回答:“用功!”有源又问:“怎样用功呢?”禅师回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有源有些不解地问道:“

定力对修行者的重要性

定力对于修行佛法者的重要性,是修行者从实践中悟得。修行佛法,得成正果,要靠定力。世人学成一门技艺、成就一项事业,也无不要靠定力也。学文者要靠定力,有定力,方可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有定力,方可博览群

持戒对修行的重要性

持戒如修行行良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它指示我们方向;持戒如轨道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持戒如修城池可以防护外人的侵犯;持戒如带水囊可以解除人生旅途上的干涸,让我们不生起贪欲心、瞋恨心,不会为非作歹,如

本智法师:依明师修行的重要性

修定更是要有佛教的师承!自以为是的话,必出障碍。无师不能自通。佛教修定,首重师承,必依明师,而非名师!修定要具足各种资粮,无师不得而知。修定要具足因缘,无师不得而知。修定出现各种触受,乐受,其从何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