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苏行三: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
2024-12-21 08:30

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解)佛说:有的人被世情所蒙蔽,被欲望所系累,盲目似的以求取名誉。等到他的名,在社会国家,被人知道的时候,他的身体也已经死了!这样看起来,求名誉的代价何在?我们中国有名的学者,杨朱,也曾经这样说:一个人辛辛苦苦的,求身后的虚名;但这种虚名,岂足以润枯骨?这句话也说得何等真切!好多人贪慕着庸俗最喜欢的世间名誉,而不知学成佛的大道,可怜极呀!他们冤枉地浪费时间,劳苦了身体,以求不合实用的名誉。这种人真是和烧香一样,香在烧时,虽然可让人们嗅到香气,但可惜得很,那一柱香,却牺牲了自己,烧成灰了!

End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七十一章)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七十一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七十一章 天叹情路绕地长所以《法华经》云: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国土。又云: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法华经》上说,要想成佛必须先修禅定。禅定并非禅宗,二者有所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七十二章)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七十二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七十二章 大好山水误禅心若掉散心,须行三昧。若昏沉意,宜启慧门。若掉散心,掉散是两个名词的总和,掉是掉举,散是散乱。普通显教的经典对乱动的妄念,粗相叫散乱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八十一章)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八十一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八十一章 大道消在无言里如经云:若有众生能观一切妄念无相,则为证得如来智慧。又且无心者,不得作有无情见之解,若将心作无,此即成有,若一切处无心如土木瓦砾,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八十二章)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八十二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八十二章 泥牛入海怎么了前面永明寿禅师提到此心寂照同时的道理,接著有人又提出一个问题,事实上都已包括在上头的辩证中回答了。问:既不得作有无之解,如何是正了

苏行三: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灭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灭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解)人命二字

苏行三: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三十九章 教诲无差

第三十九章 教诲无差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解)佛说:学佛的人,应该对于佛所说的话,不用选择的,全部信受。佛法虽多至八万四千的度人法门,但是头头是道。任修哪

苏行三: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解)佛说:一个人应当常常记得,这个身体是四大:地、水、火、风,所假和合而成的,地就是固体的骨、肉等,水是血、淋巴液、腺的

苏行三: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

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解)佛说:有的人被世情所蒙蔽,被欲望所系累,盲目似的以

苏行三: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解)佛说:我学成佛的方法是:心里时常存着成佛的念头,不是口头空念着我要

苏行三: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解)佛说:我们仰观天,黄道有十二宫流转;俯察地上万物,万物则有生,住,异,灭,的无常变幻,而不是永远存在的

苏行三: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解)佛子及佛弟子向右绕佛经行,是佛门一种敬佛的礼仪。佛说:沙门在向右经行念佛时,一定不要如拖转磨车的牛。因为这种牛

苏行三: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有能为道者矣。(解)佛说:人类中的男子,迷恋于世间的财、色、名、食、睡、等五欲,没有其他一欲,比得上女色的凶

苏行三: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四十二章 达事知幻

第四十二章达事知幻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一章)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一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一章 遥兮飞天凤有情无情皆悉同体,入此三昧所感业故,令一切众生及以树木涌泉悉皆归流,悉皆低枝,悉皆稽首。他说由于善业的业力所感而到达三昧(悟道)的境界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四十一章)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四十一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四十一章 大化不曾留一人注重做功夫、注重实证的特别注意与唯识有关的这一段,这个问题还没有讨论完。我们在这里引用六祖六七因上转,五八果地圆的说明,正好与这问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四十二章)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四十二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四十二章 龟迹能卜空有迷《宗镜录》第四十四卷,从这里开始,讲到生灭与不生灭的道理。生灭,一切法有生有死、有断有常,是跳动性、间隔性的。不生不灭,是讲宇宙万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二章)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二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二章 空中好翻身上次讲到未闻宗镜故耳。接下来又是另一段,是关于用功学禅学佛见地方面的问题。任运非禅问:何不依自禅宗,蹑玄学正路,但一切处无著,放旷任缘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五十二章)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五十二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五十二章 谁堪与佛共指弹本书作者永明寿禅师是在宋朝初年,看到当时的佛法、佛教已经分道扬镳。宗教修持的人与研究经典的人,彼此不能够融通,换言之,大家对学佛如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六十一章)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六十一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六十一章 境来不劳眼若欲息妄,令念相寂然,是乐法行;若乐听闻,彻无明底,是乐信行。喜欢息灭妄念,达到清净寂然的境界,这一类人的性向是乐法行。相反地,有些人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六十二章)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十七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十七章 黄土让花红欲闻利观,破诸烦恼,如日除暗,即应听观。许多人学佛打坐最困扰的问题就是妄想不能断。更严重的问题是,许多习惯性的习气改不了,譬如,有人功夫做

观辉居士: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色阴区宇十种幻相

楞严经白话解 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色阴区宇十种幻相内容提要:色阴区宇十种幻相:一、眼前精明流溢,二、体内精明流溢,三、精魄递相离合,四、心魂灵悟心光发明,五、过度刻意用心过分,六、细心密澄洞察幽微,

竺法兰和四十二章经的故事

「佛说四十二章」是这部经的一个别名,别名里边又分出来这部经是人法立题。人,佛是人;四十二章经,是法,所以叫人法立题。这部经是佛所说的法,佛的弟子在结集经藏的时候,把它一章一章地结集在一起,这也可以说是

观辉居士:第四卷 第十一章 觉性非和合非不和合

楞严经白话解 第四卷 第十一章 觉性非和合非不和合内容提要:世尊举见性与明、暗、通、塞四相为例,阐述见性与所见物像非和合非不和合。原文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

观辉居士: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除五浊恶见 依无生因地

楞严经白话解 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除五浊恶见 依无生因地内容提要:世间可以造作的法,有哪个不变坏?虚空不是造作出来的。所以虚空始终不坏灭。把浊水置于器皿中,静置一处,沙土自会下沉,见到清水,这是初伏客

观辉居士: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察烦恼根本 辨六根功德

楞严经白话解 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察烦恼根本 辨六根功德内容提要:世界的世,指时间迁流;世界的界,指空间方位。眼根只有八百功德,耳根圆满具足一千二百功德,舌根圆满具足一千二百功德,鼻根只有八百功德,身

观辉居士: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因地十心

楞严经白话解 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因地十心内容提要:世尊对阿难说修行因地十心住,其名为:干慧地、信心住、念心住、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住、愿心住。原文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

观辉居士: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十住十行十回向

楞严经白话解 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十住十行十回向内容提要:一十住是: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二十行是: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