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太极拳单练式的优点和功效
2024-12-13 10:13

我在18岁(1942年)拜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傅钟文、傅钟元俩兄弟学拳、刀、剑、推手、白腊杆等。老师晨练时,必先练些单式和单发劲。经过我几十年教拳中的经验举例:有的学生急于求成,一年半载,拳、刀、剑等均能手舞足蹈,看上去练得不差,其实没有根,是浮的,是外形美。有的学生,不求速进,则求稳健。先练单式动作,随后连接套路,相比之下,后者功夫扎实有根底。

  太极拳单练式便于初练者、坐办公室人员,或场地狭小,或空闲时间短。它的优点:不占地,只需一米左右,阳台草坪均可练,不固定时间,有空就可练。属定式动作,练习根据自己的安排可练一遍,或每式练10遍均可。练拳有规律,要去掌握它、运用它,首先杨公澄甫的十要要掌握。初练时,要注意以下各点:

  (1)要注意三球(颈下夹一球、腋下夹一球、肘内夹一球),如果颈球瘪了,头就前俯,头后仰,球会脱落。腋下一球,夹瘪了臂与肋太贴近,球脱落,有抬肩抬肘现象。肘内之球,压扁了肘出棱角,肘球落下了,臂就太直。

  (2)三球并走,腹球与两眼球并转,腹球转动,两眼球跟随。

  (3)三圈并走:腰圈、肩圈、胯圈,同时一同转。腰圈带动肩圈、胯圈。

  (4)三开:意开,胸开,裆开。

  (5)三合:意合,胸合,裆合。

  (6)三沉:沉肩,沉胯,沉膝。

  (7)三点并翘:尾闾骨和左右环跳穴,同时下沉上翘,否则易产生前俯后突。

  (8)三吸:练拳收势,百会穴、劳宫穴、涌泉穴,三气收纳归丹田。

   练拳要懂阴阳、虚实、开合、呼吸、刚柔,明拳理。

《周易》云: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变八八六十四卦。

道家的学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拳理:意不动,形不动,内不动,外不动,腹球不动,手不动。腹球是什么?说有就有,说无就无,无形无踪。以上动作贯穿于单练拳架中。

第一式:太极起势

思想集中,放弃杂念。首先在静止状态,等于在无极阶段。意念欲动,形跟随。内已动,外亦动(相当于火车头与车厢之关系)。腹球动,手就动,要善于破坏腹球平衡,同时要善于恢复腹球平衡。不会破坏腹球平衡和恢复腹球平衡,打出来的拳架子是僵架子。

动作:全身放松,两肩松沉,带动肘腕下沉。另一动作同时进行,沉肩、沉胯、沉膝。从肩阔3/4处下沉与胯骨膝骨外侧垂直。不是肩端下沉。此时两手靠近两腿外侧,开始破坏腹球平衡(见腹球图1)。道称为一,随后恢复腹球平衡(见腹球图2)。带动两手上举,靠尾闾骨和左右环跳穴上翘,与肩平,做到两肩平、两胯平、眼睛平视,道称一生二。随后腹球垂直下沉带动沉肩、沉胯、沉膝,两手徐徐下沉至腹前,高低在脐部,手捧一球道称二生三,三生万物,无穷无尽。重点练:

以心行气,务令顺着,以气云身,务令沉着。一定要贯穿于拳架之中。

第二式:左右转腰,马蹬步,二肩平,二胯平

膝不过脚尖,臀部不超过脚跟,眼神随腰转,顾及前方兼顾双手,肩圈、腰圈、胯圈,三圈并走,含胸拔背,虚灵顶劲,相当于农民磨盘,下盘不动,上盘左右转动,靠腹球(图3、4)。左右手手心朝下,沉肩坠肘坐腕,右手指向东南,左手指向西南,好似抱球形,左右手臂撑开撑圆。肘不出棱角,腋容一小皮球,两胳膊遥远相系。右手右转时上臂为阳,属虚,臂外侧为阳,属虚。臂内侧和臂下面为阴,属实。亦等于讲:右手为虚,左手为实,左右手分清虚实,阴阳无时无刻分秒在变动,呼吸方面,右手转动为吸属开,属化劲,左手为呼属发劲。反之动作与前相同。在上盘转动中严格分清两手虚实,必须在磨边缘滚动。重点练:转腰、活腰。

第三式:上下对拉拔长

练的好似童年时代玩的无锡泥娃娃,中间一拉一缩。拳经云身形腰顶岂可无,如白鹤亮翅、高探马等动作,对腰部都有对拉拔长的要求。

动作一,身体立身中正,两脚分开与两肩平,膝与脚尖对准,两手心合抱腹前,左手在下手心朝上,右手在上手心朝下。启动时左手心渐渐翻朝下,在脐下胯前,右手心渐渐翻朝上落在头顶上离百会穴10公分,意念上托天,下按地,右手上升时右肩还有下沉感,不能抬肩,保持两肩平衡,不能左右倾斜。要意念放松颈椎,顺气 贯顶,随后右手心渐渐翻朝下,恢复原状,一个往来属一式。

左手心渐渐翻朝上,重点练对拉拔长,为练传统杨式太极拳打下基础。

第四式:前按

参考腹球(图1)。两手平举手,两手渐渐向后,两胯根内收,带动两手后撤。以沉肩、沉胯、沉膝、松胯、塌腰为蓄劲。是吸气为开,做到意开、胸开、裆开。命门脊背要撑开撑圆含胸拔背。做到两肩平、两胯平,尾椎骨不超过脚跟,这才能充满腹球内气。随后不停地做腹球(图2),继续做沉肩、沉胯、沉膝,内气由腿外侧通过涌泉穴由腿内侧向上至会阴、命门、脊背贯于两手手指。要扣裆拧腰,不扣则浮,两手前按定式时不前俯。手指不超过脚尖,两手大拇指以

三指阔为适度,右手掌向左前方,左手掌向右前方,此时腹球恢复平衡。呼气为合为发劲,此呼吸属先天呼吸法。一呼一吸,一收一发,全靠意动形动、内动外动、腹球动手动。做到合中有开、开中有合。此式容易有翘臀或前俯的毛病,缺乏前进中有中定的意识。纠正方法,将尾闾骨会同左右环跳穴三点,先下沉后向前翘,即能解决,靠的是腹球(图2)。根据陈微明先生手抄本讲:按先天呼吸法吸为开,呼为合,后天呼吸法吸为合,呼为开。根据本人练拳60余年的体会:在练拳初阶段,当然练的是后天呼吸法,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转为先天呼吸法。不要强求,以免练伤内气。

重点练:由后天呼吸法转为先天呼吸法。

第五式:左右倒撵猴

动作如马蹬步,身体微蹲,两胯平,两肩平,只动腰、手,不动脚。做好定式动作。右手在上沉肩坠肘坐腕,手指侧掌坐腕向东北,手心向下。左手在下,手心向上手指侧掌向东南,右手臂上面是阳属虚,右下臂下面是阴属实。左手向后向左边方向弧形内抽,此时手心是阳为虚,手背是阴为实。右手前按手背是阳为虚,手

心是阴为实。靠左右虚实变化,即阴阳变化,右手弧形内抽,左手前按,方法同样。靠腹球(图3,4)活动。

重点练:练腰左右转动,练胯左右松沉。

第六式:提手上式

定式动作如下:左脚坐实右脚为虚,膝微曲脚尖微翘,脚跟着地。左手沉肩坠肘坐腕,手心微侧朝下,指尖向西南,手腕在右手肘内部位,右手沉肩坠肘坐腕,指尖微向东南,含胸拔背,虚灵顶颈,目视前方。首先破坏腹球(图1),意念在右手,靠沉肩、沉胯、沉膝,带动左右手向后向下,使胸背部松沉,继续做沉肩、沉胯、沉膝,恢复腹球(图2)。拳经云:起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怎样领会值得研究探讨。本人认为,只从字眼上去动,是不会动的,必须在起动前要做沉肩、沉胯、沉膝,动作,而且要兼做小腿外掤动作,使脚跟入地生根,自然产生反弹力,经涌泉穴由腿内侧上升至会阴、命门、脊背,通向两手。动作二意念在左手,两手向前按,此时恢复腹球(图2)。左脚输送内气使腹球饱满。好比打气筒气足胎饱,如再打下去轮胎必要爆炸,但是太极拳是不会的,它有两手使内气输出,腹内气始终保持平衡。

重点练:起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第七式:左右揽雀尾

掤:掤为八法之首太极拳盘架子及推手,无一离开掤劲,掤为向外向上之动作。掤有化有打,变化莫测。先做掤的预备动作,中正不偏,重心在中,左腿实,右腿虚,沉肩坠肘坐腕,右手在前,手心向内,手掌背向外微侧一分,腕部放松,不凹不凸使气血通顺,右肘不外扬,不出棱角,肘部略舒张,使内气撑圆,手劳宫穴不超过中心线。左手沉肩坠肘坐腕,掌心向前,指尖微向西北,手掌根低于右手掌,相距15公分,含胸拔背、虚灵顶颈。此时做左蹬右弓步,由左实腿渐渐变虚腿,右虚腿渐渐变实腿,办法有三沉(沉肩、沉胯、沉膝及起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运用腹球(图1、2)。前后脚要分虚实,左右腿部也要分清虚实。左腿外侧和左腿上面是阳为虚,左内侧和腿下面是阴为实。此时右腿弓步时,腿上面和外侧是阳,为虚,腱下面和内侧是阴为实。前弓腿变变时,胯步要松沉,叫实中有虚,后蹬腿变虚腿时,胯步要实叫虚中有实,相当于太极图中的阳鱼中有阴点、阴鱼中有阳点。在右手前掤时,不得超过边缘线,不可太过,不可不及。

捋:捋为掤劲反方向之劲,亦可说仍为掤劲也。不过掤劲往上向圈外,搌劲往下而向圈边缘。在掤式转变为捋式时使右手腕向右微滚动,使手心翻向外,坐腕侧掌。指尖向西南,成实手。腹球微向后,再向左,带动双手左捋,左掌心向里,手背微侧一分,成虚手。两膊相系,右手沉肩坠肘坐腕。左手撑开撑圆,肘不出棱角,要松胯活腰,左胯松沉坐实,带动双手左搌时切莫直接左捋。如左手掌心翻朝下,变为采劲,右手贴住对手肘关节变为挫劲。

挤:挤为补足掤劲不够之劲,多用于双手,使双手之劲交叉聚于焦点,含掤为挤。由搌转为挤式时,首先将腹球微向右转再向正前方,带中手心翻朝里,左手掌腕部合于右手脉门,左腿由实腿变为虚腿,成右弓步,右实左虚,要沉肩张肘,胸部撑开撑圆,前挤中要扣裆拧腰,不扣则散,命门后撑,做到二肩平,二胯平,防止身体前倾。尾闾骨和左右环跳穴微向下向前翘,使中正不偏,定式时一瞬时间做好中定动作,视正前方,正好腹球恢复平衡。

按:按为听劲之用,有似按兵不动之势,以听取对方之变化,其劲系下掤劲,为沉字之功用,使对方之根牵动浮起,若按而前进,则为掤劲,按向左右则为捋劲,按而合之则为挤劲。由挤式转为按式时,首先破坏腹球平衡,参照腹球(图1),由右胯根内收带动双手向后下弧形后撤,要塌腰合裆为蓄劲,做好两肩平,两胯平,臀部不超过脚跟,要三沉(沉肩、沉胯、沉膝),为吸气,为开,要做好意开、胸开、裆开。要体会开中有合。两手前按时要三沉(沉肩、沉胯、沉膝),要起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太极拳有一定规律,要熟练它、掌握它。恢复腹球平衡,参照腹球(图2)。为呼气,为合,要意合胸合裆合,要体会开中有合。完成右弓步前按的双手时肘不外扬、不出棱角,沉肩沉肘,两手心似抱一圆球,手掌心不超过边缘,不前俯,中正不偏,不翘屁股,中定时还是目视正前方。

重点练:轻灵活泼虚实走,如圆似方意绵绵。四肢随腰内外合,处处圆满任自然。

End

素食养生之道:豆芽具有益寿延年的功效

豆芽在老人的长寿和健康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据近代老年医学研究,在有益寿延年功效的10种食品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黄豆及黄豆芽,排在第六位的是绿豆和绿豆芽。常吃豆芽,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

五谷杂粮也是一味药,原来有这么多功效!

一、高粱高粱能温中涩肠、止霍乱、利小便、健脾益中、补气清胃。高粱对小孩消化不良、大人脾胃气虚现象有显著的治疗功效。二、小米小米能益肾和胃、除热补虚、安神健胃。是很好的安眠健胃食品。三、芡实芡实补脾益肾

黑芝麻的功效不是乌发,每天一把效果显著!

中医上常说:世上只有芝麻好,可惜凡人生吃了。的确,黑芝麻确实是很好的补品,除了我们知道黑发、补肾之外,还有很多功效,只是大多数人的吃法不对,所以吃了未见其效。《本草纲目》说:服黑芝麻百日,能除一切病疾

开水乏味,加点陈皮,好喝功效多!

陈皮,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养生保健药。有着一两陈皮一两金的赞誉。陈皮有很多使用方法,既是很多方剂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烹饪时提味的重要作料。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其最常见的用法就用来治晕动病。乘车(船)前

黄芪补气功效第一, 和它搭配百病消退!

黄芪有哪些功效1、益气固表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排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2、补气养血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

太极拳才是真正的“运动之王”!不说不知道。

大家都知道太极拳有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发挥出来,贵在坚持练习。每位立志习练太极拳进行养生保健者,都应从中悟出持之以恒的道理。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运动太极拳动作比较

太极拳中“顶头悬”,是入门过渡到中级阶段的关键

师爷曾说过,头乃统领全身,但练功时总是说不到头,因为徒弟们练不到一定层次,头竖不起来,说也理解不了。这句话对我有了启发,也就是说,顶头悬是八卦掌功夫的关键,不管你练多少年,头顶不起来,就不能做到全身一

太极拳中懂劲的锻炼和运用

凡习练太极拳有一定时日的人,一般都会注意到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其原因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被视为众多古典太极拳论著中的经典。在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何谓懂劲﹖按照王宗岳的说法就是要懂得阴阳

两小时的修行,上千年的功效!

两小时的修行,上千年的功效!每天投资两个小时的打坐,有上千年之久的功效。因为当你打坐进入永恒时,时间停止了。这不只是两个小时,而是百千万亿年的进化和发展。你进入了不同的时空,就是这样子,你重新充电之后

太极拳一收一放

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包含在一收一放之中。向内而来的都为收。向外而去的都为放。有人把这种内收外放误认为开合,岂不知开虽有外放之意,但与合共用则应该针对有对应的关或节而言,合也必须是有对应的配合。一个关或一

功效超乎你想象!这九种素食不但能防病还能治病

不论东西方都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饮食能影响健康,不是什么新的想法。为什么素食能维持身体健康?中国农村流传着古语:青菜豆腐吃了保平安。现在事实也证明,吃素不但能防病,而且还可以治病。1、莴笋叶用莴笋含

大师谈太极拳之稳

核心提示:太极拳练习稳定性很重要,有的师傅打拳看到很稳,动作有流线性,很美,但是有的师傅打拳给人感觉有点飘,不稳。如何做到稳我个人有点自己体会。...  太极拳练习稳定性很重要,有的师傅打拳看到很稳,

什么时候适合练习太极拳

什么时候适合练习太极拳练习太极拳最好是选择每日黎明或傍晚,因为早晨空气新鲜,环境安静,使人体从睡眠的抑制状态进入到积极的活动状态有利健康。到傍晚,经过一天劳动如果不感到过度疲劳,则可以通过打拳调剂或化

太极拳的大实话

1实的部分身体从上往下放松而沉到脚底,如松而不沉,不是真松;虚的部分身体从下往上放松而飘或提起来,如松而不飘或不提,亦不是真松。太极拳下盘的沉提劲,就是这种练法之一。2如在练拳架或练推手时觉得膝盖过分

中医观点看太极拳与养生

太极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的内家拳术之一,深受大众喜爱。太极拳以太极为名,是根据《易经》而来的。 太极指万物的原始,其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二气互为基础,彼此消长,相互转化,不断运动则变

太极拳常见膝关节疼痛原因

膝关节是人体下肢支撑身体最重要的关节,太极拳运动虽不是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但由于练习过程中要求身体放松下沉,下肢松胯屈膝,经常有一腿支撑重心,所以对腿部力量的要求很大,膝关节的正确锻炼则更要。  一、

怎样理解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

一、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的本质特征。太极拳是内功拳的一种,也可以说她是意拳。而内功拳首在练意。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的最显著的特点,这是众人皆知的常识。然而却又是最难讲清,最难运用的基本原理。从古到今,所有

太极拳精华揭密

练好太极拳腰胯是关键,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综观现在许多人的练法,似乎与太极名家大师的要求练法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我把过去近六十年来跟先师们学拳时听到的、见到的关于腰胯练法的要求,写出供太极拳爱好者作

练习太极拳对肾的益处你知道吗?

一,太极拳可以通过腰部的活络运动,改善腰部气血循环,充养肾气,治疗肾虚:肾脏位于腰部,肾虚病人大多腰部无力。在中医看来,肾虚的致病原因多为长期积累成疾,情志失调、房劳过度都会导致肾虚。肾虚也分阴虚、阳

太极拳单练式的优点和功效

我在18岁(1942年)拜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傅钟文、傅钟元俩兄弟学拳、刀、剑、推手、白腊杆等。老师晨练时,必先练些单式和单发劲。经过我几十年教拳中的经验举例:有的学生急于求成,一年半载,拳、刀、剑等

每天投资两小时打坐,就有上千年的功效

每天投资两个半小时的打坐,有上千年之久的功效。每天投资两个半小时的打坐,有上千年之久的功效。因为当你们打坐进入永恒时,时间停止了。这不只是两个半小时,而是百千万亿年的进化和发展。你们进入了不同的时空,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

单细胞海藻的七大神奇功效

单细胞海藻是地球生命的起源,是生命食物链的基础,更是地球万物生存的保障。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的科学家指出:地球大气层中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有90%是由单细胞海藻制造出来的。单细胞海藻每天汲取着海

地筋隐于足,揉地筋必有神奇功效

导读:道宗秘诀中有这样一句话:天筋藏于目,地筋隐于足。将脚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就会发现一条硬筋会从脚底浮现出来。按摩这条硬筋,把它揉软,会有神奇的功效。每个人都渴望健康,渴望能够快乐地生活。可

念珠的六大功效是什么

一、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是念佛时纪录的工具,而念佛是修行佛道基本方法之一,掐捻念珠诵经持咒念佛,能生诸种功德,而中国民间一般非佛教徒亦有配

唐仲容:试论《坛经》的伟大优点与学习

一、本人学习《坛经》的先后经过:仲容十六岁失明,以耳代目,听学唯识,昼读夜思,五年不眠,依闻思慧通达其义,也写了不少这方面的论文发表,唯于经三大阿僧祗劫乃能成佛之说,心有疑虑;常思人生天地,寿命几何!

大白伞盖佛母的功效作用

此法在元代传入我国。相传威力甚大,若能如大白伞盖佛母梵字回遮咒轮法修持,则「能令有情解脱一切系缚,亦能回遮一切憎嫌、恶梦、冤雠、灾难……。依经文所载,若有人将此真言,写在树皮等物体上,然後戴在身上或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