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稍微出现一点相、得到一点觉受,就生起欢喜心或傲慢心,按照修行窍诀的观点,这就是一种魔障。但没有闻思过的人往往不知道,反而拼命去执著,最终离解脱越来越远。--弟子规另解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
◎梦 参这些大德们,大和尚们,他个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别是白衣,你不要评论。出家人跟出家人可以说吗?一个人也不能说,要请大众把他摈除,乃至于制定他,看他属于七法之中的哪一法,该什么罪、该怎么处罚就怎么
主佛七的人,是否一定要是出家人?以出家法师最好,而且在寺庙精舍为宜,因为打七要有时间、地点、主人、道友、经费、说法等等缘分,出家法师就容易做到。如果偏僻处请不到法师,也可请一个在家人代作。但不管请出家
一、一句佛号能消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是过去的。)二、一句佛号能息除人生烦恼,消灾延寿得福慧(这是现在的。)三、一句佛号能跳出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永远长生不灭(这是将来的。)
问:刘老师您好,我初闻佛法,家人不信佛,我想引导家人学佛,应该从何做起,又不至於用力过猛。刘素云答:你刚闻佛法你就想引导家人学佛,太快了吧,因为你还没学出个模样。你先学出个模样,一个好样子,给家人做好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已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一、佛经中说供僧功德 《俱舍论》云:若能一昼夜持不杀戒,于未来生,决定不逢刀兵灾;若能以一粒诃子,以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
信愿法师续法大师《阿弥陀经略注》云:详明法利,因果各十。因十益者,谓:一名万德,六时易修,七日得成,一生了办,众罪销灭,诸魔远离,增长善根,横截生死,佛性开显,愿光摄受也。果十益者,谓:三圣来迎,九品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中的规矩。因此身为佛弟子,都应该知晓对出家师父适当而得体的称呼法,方能彰显内心的恭敬,从而得到佛法的利益。一般我们称呼
世间无僧宝 大地皆沉沦:请尊重每一个出家人◎ 佚 名轻视: 第一种,星星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摧灭整个宇宙;第二种,国王的小太子。他虽然小,但动他一根手指头,后果不言而喻;第三种,龙子不可欺
过堂,即佛门中的吃饭,系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是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团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礼仪的统一。大过堂利益,古德云:好处有八。一、不懈怠故─
索巴喇嘛嘛尼轮的来源大悲怙主授记龙树祖师:在龙族地域的龙王宫里,菩萨拥有一个威猛的经轮,凡是看见、听说、触摸,或者想起这个经轮,会快速地从恶趣的痛苦中得以救度。你将会利有它做出利益众生大业。无量光阿弥
妙莲老和尚佛法是最讲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信佛念佛,将来永离生死之苦。话又说回来,如果父母的业障深重,不但不信佛,对佛法还有反感,你又不能劝勉他们,这要怎么办?只要你至诚念佛、修一切
出家人别称◎ 李炳南 刘定炽问:比丘、沙弥、僧、和尚、道士、僧伽、头陀、尊者、行者有何分别? 答:出家人受 二百五十大戒者,即称比丘。受十戒者即称沙弥。僧指众多之出家人。和尚乃印度呼吾师之意,原音为乌
◎ 莲 池(著) 吴锦煌 (译) 古德云:最胜儿,出家好。俗有恒言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此者赞叹出家,而未明言出家之所以为利益也。岂曰:不耕不织,而有自然衣食之为利益乎?岂曰:不买宅,不赁房,而有自
太虚大师雪窦寺训:俭勤诚公今夜召集诸位职事茶话,特拈四字勉各位身体力行。学校有校训,寺亦有寺训,今以四字作为寺训:第一、俭字,即节俭。去除奢靡的浪费,作为恰当的用度,即是节俭;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
梦参老和尚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众生。要利益众生,你得有智慧,这个智慧你还得具足方便善巧。智慧不具足怎么办?发愿,你要发大愿,我经常地跟我们道友们说要发大愿。在《优婆塞戒经
衲衣的来源与功德利益◎ 陈浦燕 衲衣就是用世人丢弃在粪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坏破碎的衣片修补缝缀所成的法衣。衲衣的衲就是缝补的意思。《类书纂要》云:衲,补缝也。衲衣又作纳衣、粪扫衣、弊衲衣、五衲衣、百衲衣。
佛 教 之 利 益◎ 守 培佛教流入中国已二千年,时间可谓久矣。而吾国人对于佛教犹未能洞明其利益与性情志趣,遂以农工人之眼光观佛教徒,谓佛徒不生利,佛教是消极,无益于世。余谓作此说者不明佛教之利益者也
持诵《地藏经》的功德利益◎ 远 尘《地藏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是大乘佛教一部重要的经典,也是现代佛门中流传最广,修学人数最多的经典之一。《地藏经》中涵盖了多方面的佛教思想内容:经中讲
超度的功德和意义:对去世多年已投胎者仍利益很大先人即使去世很久,假使中阴身已经投胎,阳上为其所做功德仍然可以回向助其转业,可使他们在所生道中,获得福德资粮。有一个佛典故事:释迦牟尼佛之功德主,他的小儿
如瑞法师阿弥陀佛,大家好!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今天是端午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我国民间,端午节至今沿袭着赛龙舟、吃粽子等古老习俗。同时,这一天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报国无望投汨罗江的
◎ 宗 舜问:出家人养父母吗?对待家人会因为出家而大有变化吗?宗舜法师:出家人不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孙悟空,他肯定有父母,应当孝顺。那么,对待家人的态度会不会因为出家有变化?我相信,如果是一个真正念父
◎ 善 言在佛门里,袈裟是代表佛陀的传承,袈裟所代表的就是佛法的正传。所以没有受过戒,是不能披袈裟的。尤其是在家人没有受过出家戒,不能随便乱披袈裟。有一些在赶经忏的在家众,他穿着出家人的袈裟,既没有佛
如瑞法师阿弥陀佛,大家好!抗疫期间,禁足家中的居士多定功课--读诵佛经,我由衷地随喜赞叹。很多经典中都说,若能读诵受持本经,将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今天来谈谈,如何从读诵经典中获得功德利益。竭诚恭敬
佛法真利益◎印 光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诚者,能得其全。其余则随其诚之大小,而各有大小益耳。若只铺张虚华,以图悦人耳目,则或又有亵渎之罪。汝欲超荐父母,实为孝心,又何须问其有功效否。此问,足见汝之信心不
如筏喻者自己订功课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不要批评不要为烦恼所转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我从前做船生意,对船很有缘分,因此对《金刚经》中佛说的如筏喻者,特别感到有兴趣,这里先以如筏喻者作个引子。【如筏喻者】如筏喻者
怎样订您自己的功课呢?当然每个人不会相同。我也订过不少不同的功课,试验过好几种法门,我目前的结论共有四点,想贡献给大家。第一点,要决心起早,自己订一早课。晚上订的功课,极容易因一天工作的疲劳或者因为有
各位,我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几年前,显公法师等六个人坐一辆我的车子,由居培诚先生开车。我坐在司机后面窗边的座位上。当车在高速公路上驰行时,右方同一方向开的一辆车,突然绕过我们的车前,撞在我车的左方。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应恭敬!出家人穿佛的衣服,代表的是佛的形象,是解脱的形象。我们要恭敬这个解脱的形象。《地藏十轮经》说,如果在末法时代,众生都看不到佛了,突然有个人发疯
静坐的利益静坐是佛法修行的一法,对于身心健康,确为有益。以世法说:年老者静坐,可以减少头痛腰痛、眼花心乱、血压高、麻痹症等疾病;年轻者静坐,可以减少欲念,静定有智,遇事不太冲动,避免与人争斗。所谓血气
出家众位列三宝之一,是在家居士皈依的对象,又是殊胜福田。身为居士,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称呼出家人,往往被人笑话,失弟子之礼,折自身之福。下面略微介绍有关这方面的基本常识。一、师父可以说是对出家人最稳妥的一
红薯是秋冬天的应季食物,大量的红薯从土地里运到我们的饭桌上。红薯是既健康又美味的食物,不仅红薯可以吃,红薯叶、杆都可以做出美味的食物。不信?且听我们慢慢道来~1.生红薯去血毒,熟红薯补气血红薯是生活中
修行要有真正的常态。所谓真正的常态是说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今天该打坐就打坐,该念经就念经,该吃饭就吃饭,该喝茶就喝茶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心安了,你的家人心就能安,你周围的朋友心就能安,至少你影响到的
素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戒除杀心和嗔心。佛教有一部《十善业道经》,其中讲到戒杀的十大利益: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
日光菩萨咒功德利益1、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咒而拥护之:‘南无勃陀瞿那迷。南无达摩莫诃低。南无僧伽多夜泥。底哩部毕咄檐纳摩。’功德:诵此咒灭一切罪,亦能辟魔及除天灾,若诵一遍,礼佛一拜,
为甚么要学佛 学佛有甚么利益◎刘先和为甚么要学佛?学佛有甚么利益?笔者接触佛学二十年来几乎常常有人问及这个问题。回答为甚么要学佛,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为甚么呢?因为这里有一个缘的关系,世上的事凡涉及到
出家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能够把别人放不下的东西放下了,为了担当学佛和弘法的责任与使命,所以别人才会尊重他,而他自己一直告诉佛教徒的应该是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如果有
很多人都是知道作明佛母的,作明佛母为藏传佛教中赐予权威及怀法的本尊,其貌如十六妙龄美女, 全身红色为怀爱法,代表慑服人心;怒容表调伏四魔;其一面表法性一味;三目象征通达三世;四臂表四种成就(息灾、增财
药王菩萨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是一位非常殊胜的菩萨,在百姓之中,很多人都是非常信奉药王菩萨的。并且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本为兄弟的,都是非常愿意施药救人的。药王菩萨在证得菩提、得清净之力后,发起三大愿以除
我得菩提清净力时。虽未成佛若有众生闻我名者。愿得除灭众生三种病苦。一者众生身中四百四病。但称我名即得除愈。二者邪见愚痴及恶道苦愿永不受。我作佛时生我国土诸众生等。悉皆悟解平等大乘更无异趣。三者阎浮提
1.得近佛位:如法依止善知识,能使我们迅速接近佛果。因为一切修行必须在善知识的引导下完成,故《阿含经》视之为“全梵行”,如法依止,自然进步迅猛,为成佛捷径。2.诸佛悦豫:十方诸佛都会欢喜赞叹。这不仅因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那就是在我们的生活或者修行中,时常会发生过一些无法说清原因、但不太顺利的事情,比如,心情莫名其妙地低落、噩梦连连、被人误解、身体突然生病,或者事业遭遇波折、儿女忤逆、亲友反目
虚空藏菩萨是非常殊胜的菩萨之一,是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而对于有的人来说,虚空藏菩萨也是生肖虎和牛的本命佛,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也可以修行虚空藏菩萨,而且多多的修行虚空藏菩萨是有非常大的功德利
锡杖的形状锡杖依不同的形状,象征着不同的意义。迦叶曾白佛:何为锡杖?佛言:“锡者轻也,依倚是仗,除烦恼,出三界。锡,明也,得智明故。锡,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使故。锡,疏也,谓持者与五欲疏断故。”杖头
说道文殊菩萨心咒我们就会想到文殊菩萨了,文殊菩萨是一位非常殊胜的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而文殊菩萨心咒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经典,很适合
文殊菩萨是一切众生在佛道中的父母。据《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所记载:文殊菩萨是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之子。后来诣仙人处,求出家法,却无酬对者,乃皈依佛,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行稀有难事,佛涅槃后四百五
相信很多人都在供奉着文殊菩萨,我们都知文殊菩萨是智慧的代表,所以现在很多人家中都会供奉文殊菩萨来获得聪明智慧,这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我们要注意供奉文殊菩萨的注意事项。文殊师利菩萨,译名妙吉祥,是无上智慧
其实关于无尽意菩萨的信息并不是很多,但是无尽意菩萨的经典是非常殊胜的,现在很多人都在修行无尽意菩萨经,我们在平时修行的时候也是可以认真修行的,而且多多的修行无尽意菩萨是有很多的功德利益的。无尽意菩萨遍
佛法的根本目的是出离,然佛法不悖世间法,故世间利益亦是修行目的之一。就行者而言,先须自利,方能利人。如果佛法实践中没有利益体现,修行大约是碌碌无功的。利益,不仅行者自身心利益亦涵括利他,若广义言之即十
五大明王,又作五大尊、五忿怒、五部忿怒。即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军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与金刚夜叉明王。此五尊乃九识所变,系五佛为降伏内外魔障所变现之教令轮身。中央之不动明王为大日如来之教令轮身,可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