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业三福指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所必修之三种净业,亦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之净业正因。
1.世福,又作世善。为世俗本来存在之孝悌忠信等善法,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
2.戒福,又作戒善。为佛出世所定之戒法,包括人、天、声闻、菩萨所受持之三皈、五戒乃至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等。
3.行福,又作行善。为凡夫起大乘心,自行化他所具之善根,即发大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开智慧、厌苦欣涅槃)、劝进行者(劝人舍恶修善,向涅槃道)、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想要往生,想要去往极乐世界,一定要做到这三福,这样往生之路就会变得更加的顺利。所以无论是谁对这方面都要重视,也要做到,这样才会顺利往生。
End
净界法师在宋朝有一个越国夫人,这个《净土圣贤录》有讲到。这个夫人福报很大,她领着一群婢女一起共修。有一天发现有个婢女懈怠,几天都不来参加共修,夫人就把这个婢女叫过来,就诃责了一下:你这么懈怠,你这个往
◎ 印 光 【原文】世间所有,若根身即吾人之身。若世界。即现在所住之天地,皆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世界)、别业(根身)所感。皆有成坏,皆不久长。身则有生、老、病、死,界则有成、住、坏、空。所谓物极必反
李炳南答: 有人看见西方佛菩萨,这样的事情当然存在,《往生传》及《净土圣贤录》都有记载。所画图像是根据《十六观经》而来,只不过简略地画出来罢了。文字是事情的说明,图画是文字的实体,不一定要依照各人看见
为什么称极乐世界为莲邦?极乐世界莲花最为微妙特殊,所以称为莲邦。今天中国以梅花为国花,日本以樱花为国花,称梅称樱就可以代替国名。
念佛法门我们这一生遇到了,你是福报大,你是运气好,就看你知不知道珍惜,你遇到了如果你又错过了,那就太遗憾了。因为什么?你遇到这个法门就是说你机缘成熟了。什么机缘?成佛的机缘。我们修行人不就是要成佛吗?
这就是习气。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你看我们这些男孩子,见女孩子就起心动念。你学了多少年的佛,佛在经上讲过这个故事。一小和尚在山上跟老和尚学佛,学了十年了说,师父,我成就了。下山了,下山见一小姑娘,不
星云大师《阿弥陀经》里描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理想国: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 修学净土法门的,都希望往生后能去西方极乐世界,佛在《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佛经》,也用了大量篇幅描绘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
西方极乐世界怎么个生法呢?即是要把爱根斩断,若能如此,肯定成功。你要是还爱恋着这个世界,尽管你强调我有他力、我有他力、我有他力、但你最终是生不了西方净土的。因为你爱根没有斩断,牵挂着这娑婆世界,如何走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重要条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刚经》的正信希有分第六,佛告须菩提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重要条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刚经》的正信希有分第六,佛告须菩提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
生活中的佛教筹建极乐世界苑的设想总则本苑是一座园林式的建筑。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房舍古朴玲珑,四围花木成荫,并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错落其间。不仅是老人休养终老的好地方,也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一、宗旨:
弟子:极乐世界的众生有六根和心意识吗?宽见法师:心意识当然有,什么样的众生都有心意识啊。除了佛转八识成四智,成佛之前呢都有八识,成佛之后呢,转八识成为四智。六根呢?六根也有,成佛你六根互用了嘛,只是跟
最主要的障碍是两个:五逆和谤法。一、五逆,一般能做的人不多,尤其佛弟子,很少去做五逆的;但很多佛弟子,对谤法的业很容易造。一般人、外人还不太容易造谤法的业,不信佛的人,不一定会谤法。但是很多人信了佛,
净业三福指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所必修之三种净业,亦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之净业正因。1.世福,又作世善。为世俗本来存在之孝悌忠信等善法,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2.戒福,又作戒善
首先你一定要信,你若没有信心,那你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没有缘;既要信自己,又要信他;既要信因果;又要信事理。1、信——自己你要信自己一定能生到极乐世界去。你不要看轻自己说:“喔!我造了很多罪业,我无法
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根据佛教的说法,世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这个世界的教主即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的三千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