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分段贯释
总持分第一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此四句为全经总持,首一句又为四句之总持,言修行成佛,须至大自在为止。自己自在,更度他人至自在者为菩萨,而其妙用在一观字,观个本来,言自己和众生本来自在,之所以不自在者,徒因迷而不觉,枉自烦恼,若欲修复本来,还得起般若妙观之用,悟入本来,以慧照力参之,此修心之总诀也。下三句谓妙观起用之法。在自性莲华,行甚深之般若法,用以度登彼岸,然岸属假名,亦无彼此,姑以迷为此岸,觉为彼岸而已。而迷觉之别,只在一心,心若觉悟,则名到彼岸之上。波罗者,彼岸也,蜜者到也,多者上也,非此岸,非中流,非彼岸,必彼岸之上,乃名究竟,故曰行深。但心不可得,依境而立,与境相对,外而六尘,内而六根,皆色也,相对即受,如风之相接而受也。既受矣,遂动乎念,是曰想,想之刹那流转曰行,于是意识中知其为风,为冷为热,一切分别,相因而起,此五事蕴结不散,是曰五蕴,言心境互蕴,迷而为一,流浪深入,不知所返,久习成惯,难以解脱,且视为当然矣。于是事有成败,心有顺逆,苦乐以起,苦者固苦,乐者亦苦,以乐不究竟,一切无常,终归于苦也。凡身受疾痛而心不安者曰苦,意有颠倒而心不安者曰厄,般若不开,苦厄未除,不名得度。度苦厄者,度此幻心也,以苦厄皆属诸心,度心惟仗甚深般若,照见其本空而已。空者何,此心与境而已,境属幻有,心属幻立,此心境幻合之五蕴,本属凭空缘生,非有实体,如以为苦则苦矣,以为乐则乐矣,以为实,则认妄为真而颠倒矣。以为幻,则心无所系而苦乐断矣,照见五蕴本空,心得自在矣,心即空寂,万事解脱,故名一切。然则三句者,救心之无上妙法也,惟一切二字,义至微细,不至究竟,不得谓为一切也。所言空者,非有无之谓空也,惟以缘会而有,其体本空,其用不无,以无自性故空,以假合故空,况照见亦属五蕴也,惟不执而已。凡夫不知苦厄之所自起,并不知五蕴为何物,并不知苦厄之在心而非身,更不知五蕴之本空,尤不知照见之妙法,故世世沉沦于此岸也。罗汉知五蕴是空,乃般若无力,偏执于空,未解空义,其执空者,仍等于有也,如虽不在此岸,却在中流,未达彼岸,故名入流,以其慧照未全,尚未开般若也。菩萨已知五蕴本空,但照见未空,尚执功用,有时失照,如虽达彼岸而未登岸也,必焉八地以上菩萨,与佛等量,并照见亦空矣,且空亦不著矣,方名皆空。如是自在,挂碍斯尽,非力行甚深之般若,不能登彼岸之上也,以究竟涅槃也。至此庶可名为一切也,观照之妙用,至此已备,且所谓照者,起般若以妙观也,见者,眼下直见本来也,非空非有,无实无虚,总在自觉,非尽佛度,以行在我而照见在自心也。此四句,已总持《心经》之全义,故曰总持。
色空分第二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般若者圆义也,色空二义,非通般若,无以圆会,世人每执色为实有,空为虚无,不知色之为色,非在而有,非灭而空,非过去而空,乃正有时,其体本空,故曰色空不二。又空之为空,非有则谓不空,无则谓为空也,正以有而不可得,因缘假合,本无自性,故曰空。是以解色则明空,明空则无色,毕竟空不离色,色不离空也。今告舍利子曰,色不异空者,破凡夫执有之病也;空不异色者,破二乘执空之病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者,破菩萨色空不二尚存二见者也。不异云者,意在相较相对,言即是则不二矣。色既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言五蕴亦属于色,外境之相固幻,内见之相亦幻也,两皆幻有,故不可得。且外无境则心不起,内无见则心不立,能以慧照破此内外二色,则心空矣。但慧照亦心也,更以甚深般若,扫此慧照,则不著空,斯空空矣。能空空者,著有著空,都无所碍,以了知十八空义,毕竟是空,外不迷于色,内不惑于法,一切都净,得大自在,更何苦厄之可言乎。
本来分第三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上言云云,是由修而证知者也,世人遂以为有修有得有证矣,不知本来如是,非修而后如是也。法尔如是也,诸法本是空相,以法由心起,心属幻有,法亦无实,故曰法本不有,莫作无见,法本不无,莫作有见。心本不生,何更言灭,以本体不生灭,则所谓垢净焉,增减焉,来去焉,一异焉,都属相对之幻法而已。此惟行甚深般若,方达本来不生之义,心得自在而空,苦可不解而除,众生自然而得度矣。此分专言本来之体,下言起用之法。
法用分第四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般若本体,由用而显,般若之妙,在能起用,而法之妙用,在乎无著,如欲无著,首在解空,以空则无著无染也,故曰空中无色等等,此言如能解空,当无所执取也。此无字,乃不执取之谓。世人每误解为有无之无,根本大错,由五蕴以至智得,都属于法,倘知诸法空相,则自不执取而得自在矣。入地狱者,执取于多分之贪瞋痴,畜类执取于多分之痴,鬼道执取于多分之贪,魔道执取于多分之瞋,人道执取于半分之贪瞋痴,天道执取于少分之贪,是皆生死挂碍也,皆五蕴未空,六根未净者也。又世人误解五蕴皆空,以谓止灭五蕴,断绝五蕴,落于断灭矣,不知无五蕴者,非断灭也,非废五蕴也,不执取而已,知心境本来空而已。凡夫执取五蕴,执取六尘六根,乃至六识,是十八界蕴集不散,故难解脱。缘觉虽无三毒,然执取于十二因缘,由无明至老死,均属于幻法,彼尚无智以空之也,故未究竟。声闻虽亦了分段生死,但执取于四谛法,同一不究竟也。菩萨则执取六度万行,仍不离智得之法见,尚有挂碍,亦未可谓为究竟也。是故法之妙用在一无字,曰勿执取而已。自凡夫以至菩萨,由五蕴以至智得,皆不可取。何以故,诸法相本来空故,以无所得故。此分专言起用之法,在用慧照功夫,不执取而已。十二因缘四谛法等解,可参阅其他注释,总不外乎惑、业、苦三字之流转,至于经内之尽字,亦作无字解。无无明者,勿执取于无明也,尽者,言无无无明。并执取亦不执取也,前为空心,后为空空,前空人我,后空法我,乃登佛位焉。
果德分第五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凡夫与佛,体本不二,凡夫为因心,佛菩萨为果德,但果德亦由因而来,未有不修而能证得者也,第不可执取于有修有得有证而已。然若误执以为无修无得无证者,则凡夫可以不修,任其自成为佛,天下宁有此理?若执以为有修有得有证,则未明本来,法不能空,终不得究竟也。惟有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得自在,既不著于有修有得有证,亦不著于无修无得无证,诸法空净,心无挂碍矣,非不挂也,挂而无碍也。挂碍为因,恐怖为果,颠倒为因,梦想为果,一切不有,乃名究竟涅槃。究竟涅槃者,佛也。明知诸法空相,无智亦无得,然终非断灭,得此不可得者,即无上菩提也。菩提非有,不可得故,菩提非空,不断灭故,以不可得之真如体性而有恒沙妙用在焉。自性本不生灭,而自性能生万法焉。三世诸佛者,无去来也,同此果德圆成者,必依于般若修也,修至一切空净,方名波罗蜜多也。经内一切字,皆字,无字,无挂碍字,究竟字,与深字,前后互相呼应,以表德之至也。
以上五分,为前半部《心经》,所以表无实者,然皆在功用地,尚可言说者而说,由有而转空。下二分为下半部,所以表无虚者,已离功用地,非可言说者而说,复由空而转有,合表无实无虚之义,即如来诸法如义之意耳。
证知分第六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此分专言行者证知境界,为本经一大关键。此知字,有亲见实相之妙,启发般若之机,其乐非可言说,惟有灵会之赞叹之而已。赞叹何物乎,生佛平等同具而千圣所不识者也,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物出,故名曰咒,以无所不包之为大,无所不通之为神,无所不照之为明,无可比量之为无上,不落阶级,毕竟平等之为无等等。其虚灵之不可测焉如彼,其能仁之破一切焉如此,其体湛然,其用炽然,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惟佛与佛,乃能证知之耳。上言许多空字,恐人落空,今言真实不虚,使其转有,中间更无中道可说,盖中道亦本不可得也。
秘密分第七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分总结全文,意谓心地秘密不可言表,但以咒表之而已,曰揭谛揭谛四句,译意为度哉度哉,彼岸度哉,彼岸普度哉,菩提速证哉。以佛不舍一众生,故仍回向于众生也,以度众乃成佛之资粮耳。此经二百六十字,文约义深,词简意广,以言般若观照,此经可归纳于禅宗;以言破空,可归纳于空宗;以言十二因缘四谛法,可归纳于法相宗;以言密咒,可归纳于密宗;以言大神大明之妙德庄严,可归纳于华严宗;以言不垢不净,可归纳于净土宗;以言远离颠倒,可归纳于律宗。是无一宗而能离般若也,菩提萨埵与三世诸佛,尚依般若而波罗蜜多,况下劣众生乎。世尊为一大事因缘,正是此事,故任何重大事,难与比拟。余尝谓人事千万章,不敌一死,死又千万度,不敌一修,修可千万世,不敌一时之明悟,其重大岂可以世情比论哉。《大日经》所谓如实知自心者,惟《心经》一文,足以引人入究竟也,此为入如来地顿悟法门,由发心而伏心而明心而见道而无上,菩提假立五门,心经直是一义,巍巍乎不可尚矣。
释义竟。
End
◎ 朱 棣朕惟佛道弘深精蜜,神妙感通,以慈悲利物,以智慧觉人,超万有而独尊,历旷劫而不。先天地而不见其始,后天地而不见其终。观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盖可见矣。是经也,发三乘之奥旨,启万法之玄微。论不空之
吴承恩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摘自《西游记乌巢禅师偈子》
般若经典,总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是佛典中最大的一部典籍,共六百卷之巨。《般若经》的主题乃成就般若,指引众生依般若打破无明、执著、烦恼,从而超越生死,抵达涅槃彼岸。作为般若系典籍,《坛经》重视般若
◎ 龙 树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无量众罪除,清净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如虚空无染,无戏无文字,若能如是观,是即为见佛。若如法观佛,般若及涅槃,是三则一相,其实无有异
《心经》的般若思想◎ 明 空《心经》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经典之一,流通也较为广泛,现在很多小孩都能背诵它。《心经》之所以能够普及,和它精简的文字、深邃的义理不无关系。现在流通最广的《心经》版本仅有二百多字
壹、讲前小言┌东晋道安法师制,与西土暗合。┌通┤文分三科┤└首序分,次正宗分,终流通分。│ ┌此经传世者七种,今现者不计,四译同上例。└别┼今采者为玄奘法师译,最流通。└奘师译本,简择精要,略去序与流
┌诸法无性,缘生有相┐┌万法真如┼真如有不变性├无性真空,缘生幻色││└故万法即真如色即是空 ├体相不离,空色不二│ │空即是色┤├─中道一义,照了分别├幻外无真,故曰真空│ │├真外无幻,故曰幻色│
纲丙无证果相┌智慧本具非可增节一 自性涅槃┤└非从外来何云得无智亦无得。(表解)┌成所作智┐┌一切智├妙观察智│┌智┼道种智┌┼平等性智├繁至七十余名智得┤└一切种智┘└大圆镜智┘└得于一切法造作成就
南怀瑾老师解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译文、解读的珍藏版)【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心经何故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六种成就,以证明是佛说呢?唐太宗时,有一位国师名玄奘
壹、讲前小言┌东晋道安法师制,与西土暗合。┌通┤文分三科┤└首序分,次正宗分,终流通分。│ ┌此经传世者七种,今现者不计,四译同上例。└别┼今采者为玄奘法师译,最流通。└奘师译本,简择精要,略去序与流
我们通过两部经典来分析玄奘与般若经典之关系:一、玄奘与《维摩诘经》玄奘在国内研习《维摩诘经》情况在众传记中唯有《续高僧传》有一句简短的记录:年十一诵维摩法华。因为众传均无记载,通常也就不把研习《维摩
◎ 通 门西方圣人所说修多罗,浩汗洋溢,自非摩诃衍上士,具闻持海,不足以受。盖非世间寻常文字,乃出世第一义天也。像法中有龙树大士,以智辩威猛力,直诣大龙宫中,穷所结集法藏,见《华严经》三本,上本之品
禅乃般若之异名◎ 宗 杲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众生界中顺生死底事,如麻如粟。拨整了一番,又一番到来。若不把生死两字贴在鼻尖儿上作对治,则直待腊月三十日,手忙脚乱,如落汤螃蟹时,方始知悔则迟也。若要直截,
仁德法师起心动念为火,般若大智慧为水,水能灭火,火能做饭,能起妙用,水也有水的作用。所以说,对于一位真正明理的菩萨来讲,无论是有心或者无心,各有各的用途。该有心的时候不会用心,就会死在当下;不该用心时
经典上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以般若智慧而圆成佛道。不是靠神通,不是靠功夫,不是靠定力,不是靠神变,更不是靠什么样的道理,是靠般若智慧。什么叫般若智慧呢?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呢?就是既不住有,更不住空,空有
◎ 憨 山 佛祖出世,说般若之法,教人修行,必以般若为本。般若梵语,华言智慧,以此智慧,乃吾人本有之佛性。又云自心,又云自性,此体本来无染,故曰清净。本来不昧,故曰光明。本来广大包容,故曰虚空。本来无
何等人应学般若◎ 能 海 姑以下士、中士、上士、外相,四种说明之。(1)、下士。颂云:为了知苦乐,悉究竟皈依,明黑白业道,趣吉而避险。了知苦乐,谓世间之苦乐,与佛法所谓之苦乐不同。世间以受用满足为乐,
◎ 能 海法门,即最小范围的菩提道次第。分说则般若说二十二年,实则四十九年惟说般若,以一切法无不从般若流出,亦无不还归般若。大般若如与人同高的大像片,由初分以次遞至第八分。渐渐缩小,乃至《心经》如二寸
要修般若波罗蜜多宣化上人回光返照,观察观察自己在不在?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四句是《心经》的精华要理。略释如下:观自在:是教你回光返照,观察观察自己在不在?自己若
◎ 紫 柏原夫无事生事,薄福所致。薄福所从,从于般若不明。故曰愚痴者,招畜生报,畜生则去饿鬼不远,饿鬼去地狱不远,此从高而下也。若从下而高,则由地狱升至饿鬼,由饿鬼升至畜生,由畜生升至贫贱人,由贫贱人
般若显净土之妙净土成般若之行江味农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转换一个念头。而念佛更视作观亲切,念佛则是净念,换一个清净念,以治向来染浊之念。并令一心念之,又是以纯一之念,治向来
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眉注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徐恒志 注许洪亮编录说明:经中括号内黑体字为徐老眉注,下划线为徐老所划。一、释名法喻为名。二、显体实相为体。三、明宗慧照无住。四、力用破我灭罪。五、教
心经略释[迦湿弥罗]姿纳弥扎论师释任杰由藏译汉顶礼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母于此薄伽梵(世尊)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以经的性相所诠,故名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若唯最初不假设名言,就不能确定是何经,故说
心经 广释〔古印度〕扎夏萨生论师释任杰由藏译汉顶礼妙吉祥童子及圣观自在菩萨此经当以十义显明释:(一)般若之名(二)因缘(三)入定(四)论议(五)趣入般若(六)般若之相(七)般若之所行境(八)般若之功德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迦湿弥罗]姿纳弥扎论师释 任杰由藏译汉顶礼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母于此薄伽梵(世尊)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以经的性相所诠,故名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若唯最初不假设名言,就不能确
生财之道--布施波罗蜜◎ 体 恒六度中的第一是布施。很多人对布施一词耳熟能详,但对它的真实意义却并没有多少了解,对于如何在现实中来修学布施法门更是所知甚少,甚至有些人为行布施误入歧途,所以要对布施进行
共读佛学经典共读书籍:星云大师讲《心经》推荐理由:以生活事说法,活用到生活中去,般若作舟,在世间沉浮中找自在本期共读:本期内容为《星云大师讲心经》序言注意事项:记得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打卡,并在微信群留
甲、生死义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死生之义大矣哉。世人莫不乐生而畏死,但不先明生,何以能知死。生死本属一事,有生方有死,了生即了死,了生死即无怖畏,人生最大之苦根始断。要了生死,先得明什么是生,什么是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文 述义王骧陆居士著我今天为什么要讲金刚经,用白话来述义呢?为要把金刚经上的妙用,移用在社会上。因离了世间上一切人事,佛法就没用处了。佛法处处是解除人生的痛苦,不论贵贱贤愚、老幼中
净语录悟心铭不是有心 不是无心 不是不见 不是不闻 了了觉知不着见闻 荡然无住 是名无心 心若无住 妄依何立妄既不立 夙障自除 问心何来 因境而起 境亦不有同属幻影 妙用恒沙 尽是缘心 缘心息处 顿证
近廿年学佛人近廿年来,学佛人与往昔已大不同,咸知有向上事,而真肯用功的人却亦不少,都想明心地,了生死,求个究竟。也知道不可全赖求乎佛,全凭乎法,全赖乎师,而想自己谋出路,这是佛法的大进步。尤其是一班青
学佛只是一念之转,转有著烦恼心,归无住空净心,要寂然无所作著便是佛境,故心净则佛土净。此是正法。心量宜大,以慧力观照一切本空,便不执取坚固,自然退让,在表面似乎吃亏,但修德成就,功夫精进,根本上大得便
法偈(一)劝学佛勿分门户偈言佛法是整体。 方便而分立。 法法都归元。 门门皆般若。三世一切佛。 依之波罗蜜。 痛彼分宗者。 妄树门庭见。念佛不放下。 如何而老实。 第一秘密持。 终归无相法。破相勿执相
学佛要有聪明学佛要有聪明,始能得巧劲。往往死用功,越用功越远,倒不如不用功的人忽而得机,见到便见到,且问见到个什么?在不曾见到以前,往往死要去求他,不知越求越不见。譬如世上本没有这个人,你却要想象这个
人生的悲欢苦乐只是心的作用,一切造作也是心的作用,佛度众生,只是要人觉悟,心上再来个心,了解人生的所以然。觉是感觉环境的幻化,悟是悟到自心的缘妄,外不被环境所惑诱,内不被妄心所辗转,明白自己天然有个自
谈养生之道凡使身体失去健康的总原因,在终日心神不安,不外乎患得患失。凡人精力有限,应适当支配,实行三八制,八小时睡眠,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能如是正常,断无多病之理。今因身体或经济关系,于八小时工作
金刚般若蜜多经白话述义王骧陆居士讲述我今天为什么要讲金刚经,用白话来述义呢?为要把金刚经上的妙用,移用在社会上。因离了世间上一切人事,佛法就没用处了。佛法处处是解除人生的痛苦,不论贵贱贤愚、老幼中外,
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
序吾师王骧陆居士主讲于天津印心精舍凡七稔,于学人莫不随机启发,同门中得明心要者莘莘然,迩年皈依日众,请法之余,问答甚多,同人等扼要记录,裒为一帙,乃前所辑之《乙亥讲演录》中有未及者。天津张居士聘三,发
初学佛要分清理路名医看古方自会活用,庸医抄古方只知死用。所以经论言句,要悟后参,方不上当。然非上经论的当,是上自己知见的当。须知此事全靠自己,毫无奇特,毫无法门,不假他求,不借外力,只把自己的尘尘境境
败家不是空穴来风,每一个家庭都会面临兴旺衰败,兴旺一个家庭要有多方面因素支持,而且要很长时间才能从出发点走向辉煌,然而要是衰败一个家庭可是很容易的,可能是一年,一个月,也可能是一天之内,就会让你从高山
佛说阿弥陀经经义略说王骧陆居士著阿弥陀佛本尊咒经义略说◎阿弥陀佛本尊咒即大往生咒,三咒应连持,年老人单持第三咒十字亦可。1. 嗡,卑马,达拉,塞,沙哈。2. 大也他,嗡,阿米迭阿米迭,乌巴委,阿弥达省
学佛务必从根本上著手学佛务从根本上着手,否则尽是外道魔业,反加生死,入手即须谨防,此责任全在于师,不可因其初学而误之也。根本者,心地法门也,宗下直证法之可贵,在使学人勿远绕圈子,直下荐取,说悟就悟。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总持分第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分段贯释总持分第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此四句为全经总持,首一句又为四句之总持,言修行成佛,须至大自在为止。自己自在,更度他人至自在者为菩萨,而其妙
【原文】利己利他,要同样热心,但不可太热心,成为贪病,且背因缘自然之理,经云凡夫之人贪著其事。《学佛正因简明开示》【注释】对于自利利他,我们要怀抱热情,但是,又不能太过于热情,要把握好适度的准则。恰到
印心语录王骧陆居士此事要有天马行空的魄力,绝顶聪明的天资,深入险地的机警,细心检讨的毅力,如亲丧而无法安殓的迫切。又得一气呵成,如饭之一锅煮熟,更遇明师,随时督饬,方有成就。否则半熟夹生,势必非驴非马
(一)定宗旨一、学佛宗旨,首在开智慧,自觉觉他,广度众生,出苦海、了生死。生死又分为二,一了分段生死轮回,不再混入;二了变易生死,开般若明达生死,本不可得,不受世出世一切苦厄。二、所谓成佛,即是成大智
真心息妄法元知纳禅师有真心息妄法十门,兹再伸其义:第一门觉察。此功夫最为紧要,由未悟以至彻悟,由初地以至十地,无一事无一时不要凛觉。不但才起一念要觉察,即日常应付人事,应对万机时,念念仍要觉察,觉察动
佛说阿弥陀经分段正义一、法会圣众同俱分同俱者,俱此正修功德也。从来读《弥陀经》者往往徒慕西方之极乐,而未明极乐之意境;徒知西方有相之庄严,而未达无相之功德庄严;徒发愿往生,而未解如何得往生之义;徒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