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妄语是如何定义的
2025-01-12 11:03

妄语的定义是:

一、不知道说知道;

二、知道却说不知道;

三、没有看见说看见;

四、看见却说没有看见;

五、没有觉悟说觉悟;

六、觉悟却说没有觉悟;

七、没有听到说听到了;

八、听到了却说没有听到。

妄语有十种业报 —龙树菩萨

一、呼气有臭味。

二、善神会远避,忘恩负义之徒会接近来。

三、纵使说出真话,也不能取信于人。

四、不能加入智慧人士的讨论会。

五、经常遭人毁谤,人人都批评他的话很差劲,臭名满天下,无人不知晓。

六、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即使说出良言玉语,别人也听不进去。

七、经常闷闷不乐。

八、种下被人诽谤的业因。

九、命终以后,必定会下地狱。

十、即使投胎转世为人,也会不断遭到诽谤。

口四业者。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赞叹邪见语

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人所诳。何故妄语堕于地狱?缘其妄语不实,使人虚尔生苦,是以身死受地狱苦。何故妄语出为畜生?以其欺妄,乖人诚信,所以出狱,受畜生报。何故妄语复为饿鬼?缘其妄语皆因贪欺,悭欺罪故,复为饿鬼。何故为人多被诽谤?以其妄语不诚实故。何故妄语为人所诳?以其妄语欺诱人故。

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主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是弊恶眷属,二者得不和眷属。何故两舌堕于地狱,缘其两舌离人亲爱,爱离苦故,受地狱苦。何故两舌出为畜生?缘其两舌斗乱,事同野干,受畜生身。何敌两舌复为饿鬼?以其两舌亦缘悭嫉,悭嫉罪故复为饿鬼。何故两舌为人得弊恶眷属?缘以两舌使人良俦皆生恶故。何故两舌得不和眷属?缘以两舌离人亲好不和合故。

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音,二者所可言说常有诤讼。何故恶口堕于地狱?以其恶口皆欲害人,人闻为苦,所以命终受地狱苦。何故恶口出为畜生?以其恶口骂人以为畜生,所以出狱即为畜生。何故恶口复为饿鬼?缘其悭吝干触则骂,所以畜生苦毕复为饿鬼。何故恶口为人常闻恶音?以其发言粗鄙,所闻常恶。何故恶口所可言说常有诤讼?以其恶口违逆众德,有所说言常致诤讼。

无义语(绮语)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所有言语,人不信受,二者有所言说,不能明了。何故无义语堕于地狱?语既非义,事成损彼,所以命终受地狱苦。何故无义语出为畜生?缘语无义,人伦理乖,所以出地狱受畜生身。何故无义语复为饿鬼?语无义故,悭惑所障,因悭惑故,复为饿鬼。何故无义语罪,出生为人,有所言语人不信受?缘语无义非可承受。何故无义语有所言说不能明了?语既无义,皆缘暗昧,暗昧报故,不能明了。

佛说口四业

——节录自《受十善戒经》

口四业者。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赞叹邪见语。

若能不妄语 说不妄语戒

持口如佛口 常说诚实语

是人生天上 口香熏诸天

若生于世间 谓诸香庄严

犹如香山水 流入涅槃河

若能不两舌 心亦无二种

舌如诸佛舌 莲花叶复面

五种杂色光 从于舌相出

常说大人法 至诚不两舌

若能不恶口 是名大丈夫

人中端正者 一切皆乐见

如旃檀杂香 若能不绮语

口常出妙香 犹如优钵罗

生处得值佛 口业如实净

若不赞邪见 不说邪见业

生处常出家 正命常具足

如佛住涅槃 皆从实语得

佛告舍利弗。口四过者。有十大恶业。何等为十。一者妄语人诽谤人。不闻言闻不见言见。不得道果言得道果。如此恶人。虽不得病犹如癞狗。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一切天人中 猛火烧铁丸

烧破一切人 此贼不为胜

何等为大贼 唯有一种人

宁使节节火 骨化为融铜

吞啖于刀山 镬汤刀锯解

碎身作火聚 此苦不为恶

妄语大毒害 烧坏天人福

游行阿鼻狱 刀轮为脚足

铁毒蛇为舌 口火烧大千

眼如迸铁丸 雨大镬汤雨

烧灭善根花 毕定堕恶道

无量亿千劫 求出无由脱

如是大恶人 举身是火山

烧坏一切善

恶口者。口虽含香臭如死尸。恒乐说他诸不善事。口所吐说。如刺如刀如剑如戟。如屎如尿如虫如脓。天人中香无过善语。三界中臭无过恶口。

二者恶口之人口有所吐。如雨铁丸烧坏他家。此人未来堕大地狱。热铁烧身饮热铁汁。设生世间作病癞狗及病癞人。无量劫中常食脓血。心所念者。纯是不善与恶相应。

三者其两舌人犹如水火。不作言作。他人作善实言净语。狂横言非。他所不作横为他作。一切世人常不乐见。必定当堕大恶道中。铜锯解舌为数千段。

四者绮语。绮语者反上作下。反下作上。调戏无节巧言利辞。说无益语。说不利语。说无义语。赞叹五欲语。心不明了语。黑暗语。如刺如林钩羂众生。此人恶报命终。当堕刺林地狱。百千铁刺。钩其舌出作百千段。

五者赞叹邪见。邪见之人。口如盛火烧诸善根。无父无母无佛无法。无比丘僧无阿罗汉无辟支佛。无师无友无善知识。心如疾风吹崩一切诸善根树。此是大贼说无因果。

口如大水漫流三界。淫欲无度调弄同类。造五无间断绝般若。犯四重禁至无间罪。皆从邪见颠倒恶心。

邪风吹动恶不善口。阿鼻狱火铁刺舌生。如此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赞叹邪见。

此大恶人虽在世间。四大所成五阴严饰。当知地大即是铁山刀林剑树。百千铁刺无数铁虫。铁嘴诸鸟铁网蒺车轹绝其身。

当知水大即是融铜。无数镬汤是热铁丸。沸屎铁河以流节间。

当知火大节节自然犹如铜柱。众火同时从六根起。烧坏身心堕大地狱。

当知风大犹如雹雨。无数刀林百千剑树。动于支节从溪谷生。

当知五阴即是五贼。十八罗刹系属狱种阎罗王民。识为热铁状如融铜满阿鼻狱。

自高强健多力恶口。骂詈诽谤毁呰人者。今安所在。

佛告舍利弗。恶口妄语两舌绮语赞邪见者。此人不为一人作贼。普为一切诸天民人作大劫贼。譬如群贼威力自在。烧破一城杀害一切。及四天下一切人民。此人所得罪报。为多少耶。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人所得罪。如须弥山不可称量。

佛告舍利弗。此人虽复获大罪报。不如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赞叹邪见。须臾所造获大重报。身坏命终堕大地狱。经无量劫受苦无穷。百千诸佛不能得救。诸佛观此谤法罪人。与十方界地狱俱生地狱俱灭。是故智者当摄身口。

End

妄语的故事 ——舍利婆国的商人

妄语的故事--舍利婆国的商人在五大劫以前,菩萨是一个诚实的商人,在舍利婆国贩卖装饰品。有时他会和舍利婆国另一个贩卖同样商品的商人同行,而他是一个极贪心的人。有一天,他们一起渡河到热闹的安达葡罗城去做生

佛教中关于“爱”的特殊定义

宗舜法师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在佛教里面,爱这个词有特殊的定义。唯识法相里面说,爱以染污为性。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感情,无论用什么漂亮的话去包装,它其实都是

禅的定义

◎ 王建光对禅诠释的基本步骤即是对禅的定义。概念、判断和推理被认为是一种现代的、理性的思维方法。什么是禅? 这个问题可能会被棒喝,要么会被能者讥笑。我们还是要思考佛祖的本来之意。从禅学的历史上说,其宗

大妄语

◎ 印 光 自古高僧,无论是古佛再来,还是菩萨示现,都以凡夫自居,决没有说我是佛、是菩萨的。佛在楞严经上特别强调:我灭度后,一切菩萨及阿罗汉,化作种种形像,示现降生,度脱众生。不允许自己说自己是真菩萨

佛教“爱”的特殊定义

佛教爱的特殊定义◎ 宗 舜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在佛教里面,爱这个词有特殊的定义。唯识法相里面说,爱以染污为性。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感情,无论用什么漂亮的

妄语的根源

妄语的根源◎ 大 愿我们要知道妄语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会去造妄语呢?根源是六个方面--1、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贪求这个。2、为了亲族和朋友的利益,帮助他们故意去吹捧。3、为了使怨敌受害

宽见法师答:有时不免要打妄语,怎么受五戒?

弟子问:我是销售医疗器械的,利润大,有时不免要打妄语,怎么受五戒? 宽见法师答:在做一个(不是邪命的)行业的时候,如果刚开始你实在是做不到不妄语,可以暂时先不受五戒里头这条不妄语戒,或方便舍掉这一条

宽见法师:方便语和妄语的区别

问:弟弟每次钓鱼给我,我如果说放生就不送给我,如果说吃的话就给我,于是我就回答说吃。这算是打妄语吗?宽见法师:这不算是妄语,这叫方便语。五戒是有开遮持犯。为了利益众生的发心而讲妄语,不算欺骗。打个比方

缘起的定义

缘起的定义要明白佛教的义理,就必须从缘起论开始。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是宇宙人生本来的、必然的、普遍的理则,所谓「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因为现观缘起而成

你平常有犯妄语吗

经文:尔时国王。太子只陀白佛世尊。十善戒法。有差别也。同一义耶。妄语戒义。一耶多耶。若一义者终不可持。若差品者。愿佛说之。佛告之曰。妄语有二。一重二轻。何谓为重。若受戒人。不修智慧。愚痴无智。不能教化

佛教妄语指的是什么

佛陀的比喻佛陀曾作过一个的比喻。一位大富长者有很多小孩,住在个大房子里,这房子年旧失修,并且着火了,但小孩子们不懂事不怕火,继续在房子里玩,长者也没有能力自己把小孩一一抱出去,这时长者就对小孩子们说,

怎么消除妄语

第一,小妄语是讲不真实的话、讲谎话。这种小妄语只要向众生忏悔,一般都能消干净。比方说我今天讲了一个事情不是太真实,但是有这么个事情。我对这个事情我稍微撒了点谎,在这个基础上撒了一点点谎,这叫小妄语,因

不妄语的八种好处是什么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佛教经典也是浩瀚如海,对于学佛的人恐怕这一生是无法将所有的佛教经典看完。当然大多数人学佛也是为了追求现世的福报,能家庭幸福,通过对佛法的学习能够趋吉避凶。在佛教的《十善业道经》中就讲

妄语究竟是什么

妄语是佛教的五戒之一,不仅仅是指说谎。妄语包括谎言、恶口(即骂人的话)、两舌(也是不实之言,即对人三面两刀,挑拨离间之类)、绮语(即淫秽的语言,或者其他无礼仪不正经的语言)。生活中,遇到现实问题要灵活

妄语的果报是什么

即生之中,如果常以妄语欺骗、诽谤他人,必然会遭受到受害者的回报。因在凡夫世界,一般人生来就有保护自己的本能,除了已降伏自心的圣者,人都有“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如果我们骗人,受害者出于自尊,不甘被人欺

妄语是如何定义的

妄语的定义是:一、不知道说知道;二、知道却说不知道;三、没有看见说看见;四、看见却说没有看见;五、没有觉悟说觉悟;六、觉悟却说没有觉悟;七、没有听到说听到了;八、听到了却说没有听到。妄语有十种业报 —

妄语的种类和果报是什么

如果是诽谤佛法僧三宝,尤其是诽谤重要佛经,比如《妙法莲华经》等,是要下无间狱,受无量罪的。诽谤人则主要看被诽谤者的福德,被诽谤者的福德越大,诽谤人的遭报越重;诽谤得越厉害,遭报也越重。其次是在佛教中未

妄语应该怎样消除

学佛后要常思因果业报。就是说学佛之后我们要经常想想因果业报。比如我今天讲了妄语了,我接下来的业报是什么?我今天无中生有了,接下去我就会被人家无中生有。不要说是说妄语了,就是你怀疑人家,你下一次一定会被

五阴的定义是什么

【五阴】 一色阴 二受阴 三想阴 四行阴 五识阴次名色而辨五阴者。以惑者迷名偏重故。大圣教门开名则为四心。对色合为五也。此五通称为阴者。一往而释。阴以阴覆为义。能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长生死。集散不绝

三界,佛与道的定义

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又称为苦界,或苦海。居住在“欲界”的众生,从下往上,又可分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人六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