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妄语应该怎样消除
2025-01-12 11:12

学佛后要常思因果业报。就是说学佛之后我们要经常想想因果业报。

比如我今天讲了妄语了,我接下来的业报是什么?我今天无中生有了,接下去我就会被人家无中生有。不要说是说妄语了,就是你怀疑人家,你下一次一定会被人家怀疑。你们很多夫妻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如果你今天怀疑他了,你看看过两天他是不是这样怀疑你?就这么简单。这就叫报应。

如果你这一世很穷,你上一世一定很贪,舍不得去救助别人。如果这个人不舍得自己的钱财、不舍得自己的力气力量、不舍得去帮助人家、不喜欢和别人广结善缘,这个人这一辈子就会非常的贫穷。穷的人是什么?就是不懂得布施。就像有的人喜欢藏点钱,藏到后来越藏越穷。为什么?他心里穷啊。他藏了这个,他算一算不够,他再藏。他这个心里永远觉得不能满足,他永远是一个穷人。他家里哪怕藏了一百万,他也觉得我这一百万根本不够用,他越藏越穷。

一个人有钱不用就是穷人;一个人没有钱还舍得用,这个人一辈子就是个富人。世界上还真有这种人,没有钱还拼命的用,他的钱不知道哪来的;而有的人有了钱舍不得用,这些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你们想想看你们周围有没有,有些人没多少钱,但用起来可大方了,他觉得很舒服,他觉得他像百万富翁一样他永远会有的。而有的人呢家里很有钱都藏着,自己吃泡饭萝卜干都不舍得买,还到外面捡菜叶。虽然他银行里存着很多钱,但他永远就是个穷人。这是最有哲理的语言,只有舍了才有得啊。不舍哪来的得?

你把钱藏在家里,你看看永远就是这么一点点钱。水是活的,这个鱼才能游;水是死的,这个水就是臭水。所以动的事情它才能活,不动的就不能活。人活着就要动,动了才能活,所以人要活动。你这个钱永远藏在家里,你永远就是穷人。我没讲错吧。你们学佛还要学很多人生的道理呢。

要改过忏悔,转化我们的习性。什么意思呢?就是要赶快改过来,改过来之后还要忏悔。

你们一年一年老了,一年一年还要装下去吗?“我没有”,“是是是”,还要假装吗?假了一辈子了,快进棺材里了,你还要假吗?拿点自己真实的本性出来,不要再假了。整天的强调什么理由啊,有什么理由可讲呢?半条命都没了还要整天找理由,什么“因为…..所以……”“不但……而且”,有什么意思啊。睁着眼睛看自己老了,睁着眼睛看自己走向死亡。

只有想通、看穿,只有忏悔,而且要转变我们的习性,也就是转化我们的习性。什么习性?就是我们的习惯。你们的习惯好不好啊?懒惰、贪婪、瞋恨、嫉妒、无耻(不该你的东西偏要夺过来)、胆小怕事(该自己承担的不承担),这些都是坏习惯,这些全部都要改掉。你们要每天修,要每日对照菩萨的语言,要每日对照菩萨的戒律,这样才能让你的心转化。比如做每一件事都要想一想:菩萨会这么做吗?菩萨会这么说吗?菩萨会这么想吗?你只有这样做了,心才会清净,你的意念才会起干净的念头。

师父接下来跟大家讲,怎么样知道自己忏悔的效果?

每个人都懂得忏悔,那么你们知道自己忏悔有效果吗?接下去给大家讲忏悔的效果。如果当众生的面你内心忏悔了(你们知道忏悔非常重要的),当着人越多的面站在前面忏悔。这个实际上就是西方宗教里面的到教主的房间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全讲出来一样。

听得懂吗?当着人越多你讲自己不好,别人全都帮你消掉业障了。就是要学会把自己的脸放下来,在很多的人面前说“对不起大家”。你看看很多国家的元 首,如果自己做错了他会跟国民说“对不起”,国民就原谅他了。实际上国民帮他承担了这些业障,他可以继续做他的元 首。对不对啊?如果他死撑着,大家就起来反对他把他轰下台。这不就是人间的道理,这不就是佛理吗?以后要锻炼你们当着人越多越要站起来,“我很难过,我这个星期做了几件错事(几件对不起菩萨的事情或对不起谁的事情),对不起大家,我现在彻底忏悔。”你只要在这里讲一讲你心里就舒服了,人家心里不舒服了。这就叫孽障转移法,你们听得懂吗?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忏悔成功不成功,首先你自己先想一想,你做得到吉祥的梦吗?如果你已经做到吉祥的梦了,说明你的忏悔已经成功了。如果菩萨原谅一个人,这个人晚上就会做到吉祥如意的梦。如果你做到吉祥的梦了,或者在生活当中你忏悔之后马上有吉祥的事情发生了,那说明你的忏悔成功了。举个简单例子:比方说我很对不起菩萨,我真的很忏悔。第二天如果好事来了,那就是成功了。

End

妄语的故事 ——舍利婆国的商人

妄语的故事--舍利婆国的商人在五大劫以前,菩萨是一个诚实的商人,在舍利婆国贩卖装饰品。有时他会和舍利婆国另一个贩卖同样商品的商人同行,而他是一个极贪心的人。有一天,他们一起渡河到热闹的安达葡罗城去做生

大妄语

◎ 印 光 自古高僧,无论是古佛再来,还是菩萨示现,都以凡夫自居,决没有说我是佛、是菩萨的。佛在楞严经上特别强调:我灭度后,一切菩萨及阿罗汉,化作种种形像,示现降生,度脱众生。不允许自己说自己是真菩萨

妄语的根源

妄语的根源◎ 大 愿我们要知道妄语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会去造妄语呢?根源是六个方面--1、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贪求这个。2、为了亲族和朋友的利益,帮助他们故意去吹捧。3、为了使怨敌受害

宽见法师答:有时不免要打妄语,怎么受五戒?

弟子问:我是销售医疗器械的,利润大,有时不免要打妄语,怎么受五戒? 宽见法师答:在做一个(不是邪命的)行业的时候,如果刚开始你实在是做不到不妄语,可以暂时先不受五戒里头这条不妄语戒,或方便舍掉这一条

宽见法师:方便语和妄语的区别

问:弟弟每次钓鱼给我,我如果说放生就不送给我,如果说吃的话就给我,于是我就回答说吃。这算是打妄语吗?宽见法师:这不算是妄语,这叫方便语。五戒是有开遮持犯。为了利益众生的发心而讲妄语,不算欺骗。打个比方

你平常有犯妄语吗

经文:尔时国王。太子只陀白佛世尊。十善戒法。有差别也。同一义耶。妄语戒义。一耶多耶。若一义者终不可持。若差品者。愿佛说之。佛告之曰。妄语有二。一重二轻。何谓为重。若受戒人。不修智慧。愚痴无智。不能教化

佛教妄语指的是什么

佛陀的比喻佛陀曾作过一个的比喻。一位大富长者有很多小孩,住在个大房子里,这房子年旧失修,并且着火了,但小孩子们不懂事不怕火,继续在房子里玩,长者也没有能力自己把小孩一一抱出去,这时长者就对小孩子们说,

怎么消除妄语

第一,小妄语是讲不真实的话、讲谎话。这种小妄语只要向众生忏悔,一般都能消干净。比方说我今天讲了一个事情不是太真实,但是有这么个事情。我对这个事情我稍微撒了点谎,在这个基础上撒了一点点谎,这叫小妄语,因

不妄语的八种好处是什么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佛教经典也是浩瀚如海,对于学佛的人恐怕这一生是无法将所有的佛教经典看完。当然大多数人学佛也是为了追求现世的福报,能家庭幸福,通过对佛法的学习能够趋吉避凶。在佛教的《十善业道经》中就讲

妄语究竟是什么

妄语是佛教的五戒之一,不仅仅是指说谎。妄语包括谎言、恶口(即骂人的话)、两舌(也是不实之言,即对人三面两刀,挑拨离间之类)、绮语(即淫秽的语言,或者其他无礼仪不正经的语言)。生活中,遇到现实问题要灵活

妄语的果报是什么

即生之中,如果常以妄语欺骗、诽谤他人,必然会遭受到受害者的回报。因在凡夫世界,一般人生来就有保护自己的本能,除了已降伏自心的圣者,人都有“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如果我们骗人,受害者出于自尊,不甘被人欺

妄语是如何定义的

妄语的定义是:一、不知道说知道;二、知道却说不知道;三、没有看见说看见;四、看见却说没有看见;五、没有觉悟说觉悟;六、觉悟却说没有觉悟;七、没有听到说听到了;八、听到了却说没有听到。妄语有十种业报 —

妄语的种类和果报是什么

如果是诽谤佛法僧三宝,尤其是诽谤重要佛经,比如《妙法莲华经》等,是要下无间狱,受无量罪的。诽谤人则主要看被诽谤者的福德,被诽谤者的福德越大,诽谤人的遭报越重;诽谤得越厉害,遭报也越重。其次是在佛教中未

妄语应该怎样消除

学佛后要常思因果业报。就是说学佛之后我们要经常想想因果业报。比如我今天讲了妄语了,我接下来的业报是什么?我今天无中生有了,接下去我就会被人家无中生有。不要说是说妄语了,就是你怀疑人家,你下一次一定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