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违背天道而行,就会遭致灾殃
2025-01-23 11:44

我们都知道在佛教的天道中,所有众生都是有极大的福报的,而且每个人都是寿命很长,神通广大的。那么我们若是违背天道而行的话,就会遭致灾殃的。

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是意必固我,那就绝对你干不成任何事情,一干事情一定碰壁,因为你跟天道相违,“惠迪吉,从逆凶” ,《尚书》的这句话太好了,你顺着天道而行,天就给你吉祥,你违背天道而行,就会遭致灾殃啊。

所以《太上感应篇》讲,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道,如影随形。很快的,所以我们对这个道,一定要加以体认,要相信有这个道,要立志追求这个道,那你有道德的这样的一个心,这个道里面包含着普遍的那种,如果用佛法的概念就是空——诸法的空性,这是道的一个本体。

然后道的作用,就是这个空性当中能够缘起一切法,就是有因果的法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你知道有因果的法则,我们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我们每个人都想幸福美满的人生,但是我们不知道怎么获得这种幸福,往往用了一个非道德非理性的手段去获得,这样反而南辕北辙,飞蛾扑火,那个蛾,飞蛾,它奔向光明,然而殊不知等待它自焚其身,这个蚕吐丝,你可不要想当然的这个蚕思想境界很高,吐丝给我们做丝绸,它不是这个,蚕没有这么高的思想境界,蚕吐丝就是想保护自己,自我保护的,但殊不知它不知道怎么保护,把自己把它作茧自缚嘛。

所以这些都是愚痴的表现,想获得幸福,但是适得其反,人类的很多行为也是这个,谁不想得到幸福美满的人生,但是每天的行为造作恰好是导致灾祸,人格瓦解,精神堕落的一个要素。

End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惠空法师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累积的。像大家现在一起吃饭,有人吃得快,有人吃得慢,吃得快的人,吃完之后就静下心来,提起话头继续参,不让心思放逸。因此在等别人吃完饭的这段时间,一样可以用功!大

明者因境而变, 智者随情而行

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

财富过重超过福报,就会克到婚姻和身体

我们对天道的规律不懂,就会有许多痛苦,尤其是财富上。许多佛弟子都希望获取财富,然后来诵经祈福。如果世俗欲望过重,你学佛就会越来越痛苦。这可以说是个误区。所以,佛法一定是大富贵之人学的,大富贵的人,就是

智者随情而行

◎ 杜大宁 很久以前,有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便考虑着找个人接任新住持。方丈有两个得意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有一天,他将这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对他们说:现在我决定在你们两个中间选一

顺应天道规律

◎ 地 藏人本来没有大病,有病,缘起都是家庭不和睦,没有处理好祖先、家庭的关系而导致的。一个人只要没有证得圣果,就会被世间的规律所转。所以,古人讲的,你要修行,就要天人合一,就要顺应天道的运行规律。比

【天道玄机】看透红尘修行与财富背后的密码

致各位读者:因为最近俗事较多,很多网友一直很困惑,苦于物质社会与精神层面的纠结,特别是很多学佛几十年一直没得以解脱,原本计划写篇释迦牟尼成佛的玄机,他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天命,计划本期内容讲财富与修行的关

天道、地道、人道的秘密,大悟之人的诀窍!

《周易》谦卦中说: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天道、地道、鬼神之道,人之道,可以说都在一个谦字里了。谦卦是《易经》之中唯一一个六爻全吉的卦象。卦体中山本高大,但处于地下,高

一日禅:凡事量力而行

好高骛远,想一蹴而就,不但违反自然规律,而且寸步难行,只会使自己失望,加深挫折感而已。所以,凡事还是应该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好高骛远,以免收到相反的效果。

易经六十四卦,窥的是天道,喻的是人道!

《易经》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表面上看,《易经

只管在家烧香磕头菩萨就会保佑你吗?

一位居士的父亲曾在闲聊时说道:自从他女儿信了佛以后,在家什么活也不干,就知道烧香磕头。妄想成佛,长生不老。我们说她几句,她就对我们不理不睬。现在我们全家人都对她非常有意见。那么,居士如何正确的修行佛法

《易经》大道:天道刚健、地道厚实、人道中庸

天道刚健地道厚实天道刚健《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的第一条就是独立,不假外物。从天的角度看,就是独立运行,不依赖外物。在《周易》中,乾卦代表天,乾是万物的大元,万物赖以生存、发生。天道

静波法师:通达了因缘,就会当机立断

如果我们通达了因缘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当机立断。在《佛说阿含经》里,佛陀说:缘起甚深甚深。为什么?大家总是执着缘起是有实在性的,但缘起本来没有实在性。既然它不是实在的,我们又为什么执着?不应该执着。不执

静波法师:过分追求声与名,就会失去内在丧失本来面目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什么叫声名?就是名声。声就是声名远扬,说这个人一呼百应,这是声;而且所谓居

违背天道而行,就会遭致灾殃

我们都知道在佛教的天道中,所有众生都是有极大的福报的,而且每个人都是寿命很长,神通广大的。那么我们若是违背天道而行的话,就会遭致灾殃的。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是意必固我,那就绝对你干不成任何事情,一干事情一

天道忌盈,业不求满

相信我们小时候削铅笔,刚开始我们肯定总想削成最尖的,但是结果往往折断。而这给了我们很深的教训,以后再削铅笔,相信都会适可而止,不求最尖了。世人往往忽视这一点,凡事总是求全求美,绞尽脑汁企图达到这个目标

欲界中的天道

天道夙修十善,得其上者业种成熟,即生天道。天之所以胜于人,约有三事。一为化生,化生者,机缘一至,即托境现身,无处母胎之苦也。二为身胜,人中之痰涕,精涎,便溺,垢腻等一切不净物,诸天皆无之。而天女姿色,

阿那邠祁长者投生天道缘

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是会发现的,欲界中的天道是非常好的,是非常幸福的,天道里的众生是有极大的福报,寿命很长,神通广大。所以也是有很多的众生都想生到天道之中。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阿那邠

佛法不仅只是人道,还要重鬼神道天道

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就会发现,现在有些法,只讲人道,就是有些提人间佛教的。就完全讲人道。其它道都不讲。我想这个是不究竟的。为什么呢,因为人和鬼,天神的差别就在于人有身体。而鬼没有。但鬼道和天神道,人虽

“不杀生”死后可生天道

在释迦牟尼佛未成佛道的多生以前,曾有一次,转生为一条力大无穷的毒龙。它有一个庞大的身躯,一双可怕的大眼晴,假如有人惹它,它会用那双毒眼把人瞪死。身体强壮的,即使不被瞪死,只要它嘘一口气,也会使人致死。

鹦鹉闻法投生天道

我们都知道天道在佛教中是生灵生存的一个环境,天道中的众生,就是过去做很多善事,有极大的福报,寿命很长,神通广大。天道里当然也非常幸福,虽然不及极乐世界,但是在六道里是最好的。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

为何《无量寿经》把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

我们若是了解欲界的话,我们就是可以知道,欲界中也是有六道的,曰天,曰人,曰阿修罗,曰鬼,曰畜生,曰地狱。前三名三善途,后三名三恶途。但是读过《无量寿经》的应该也都知道,里面是将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