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为什么要修行五加行
2025-01-16 11:23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们每一个人在修行道路上会不会取得成就,都取决于五加行修得怎么样!我们知道如果不断除和摧毁阿赖耶识,永远不可能证悟空性。那么依靠何种特殊力量,我们可以断除阿赖耶识,开启心的本性?所有这些问题的唯一答案,我们要证悟唯一的办法是:

一、修五加行,让自己的根基成熟;

二、找到有大圆满证悟经验的具格金刚上师,通过上师的加持,用这个力量把阿赖耶识层面摧毁,直接进入心的本性——光明如来藏。我们通过修金刚萨垛,以四对治力念诵十万遍百字明,来清净无始以来的自己所造的罪业,否则未得到有效清净的罪业是是证悟的严重障碍。我们进一步修曼荼积累资粮,积累很多资粮后,我们就会得到很大的力量和能量以便摧毁阿赖耶识,积累资粮最好最善巧的方法就是修曼荼。上师瑜珈是通过上师的加持推动我们向证悟前进,但注意不是所有上师都有加持。虔诚心的力量可以得到加持,这是不可思议的。再加上真正有修证的上师本身的加持。这两者结合,我们会得到大量资粮和力量。

总结一下,加行力量 上师加持力量=摧毁阿赖耶识。不修加行没有力量摧毁相续中的阿赖耶识,通过禅定打坐也解决不了,相续中的烦恼杂念尽除不了。每一次打坐都在阿赖耶识上无法再深入。修四禅八定时,当修行人感觉到虚空与心融为一体时,以为自己证悟了,其实也只是阿赖耶识的感觉,没有办法去突破阿赖耶识的范围。修行只有一条路,一定要从外加行、五加行开始修,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指出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这是汉藏所有教派都公认的不二之路。其中主要靠出离心和菩提心积累特殊力量来摧毁阿赖耶识!修加行要花一定工夫,三年,五年或更长,不能急着要结果。过程非常重要,要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修。

华智仁波切弟子有的修了十几遍甚至二十几遍的,但他们最后都证悟了。要靠修前行加行具备证悟的所有条件,我们内心这么浮躁,贪嗔痴我慢的五毒烦恼这么严重,没有加行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获得证悟的。一旦缺少加行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就没有推动力去摧毁阿赖耶识,进入如来藏,获得真正的证悟。

——敬录自《再论五加行》

End

如何理解五加行和四加行

四加行,大乘佛教法相宗指五位中加行位。即暖、顶、忍、世第一。亦名四善根。此四通言加行者。谓此行人百。欲求见道。革凡成圣。遂起暖等四心。修四谛观。以定资慧。加功用行。五加行即五种加行,是佛教的名词术语,

四加行和五加行分别是什么

四加行分为四共加行和四不共加行,四个共加行分别是人身难得、无常、使心转向法的修行、轮回皆苦,四不共加行分别是皈依大礼拜、金刚萨埵、献曼达、上师相应法。五加行是皈依、发心、念修金刚萨埵忏悔、供曼茶罗、上

什么是五加行

五加行即五种加行,是佛教的名词术语,即修行者通过完成巨大数量的五种实修,可以获得稳固的佛教见解和基础。通常在藏传佛教里是通往修行密法的基石,而在汉传佛教里也有隐含的方式提出。五加行通常为皈依、发心、念

如何修持五加行

除了个别上等根基的弟子,只需要上师的直指心性就可以顿悟之外,大多数修行人还是要严格的按照次第来修。如果没有打好前行或加行的基础,就茫茫然直奔正行,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的,可能还会碰到很多修法的违缘,所以

五加行的内容是什么

皈依皈依是佛教一切修法的基础,也是区分佛教与非佛教徒的标志。皈依即是受持了皈依戒,皈依戒是一切戒的基础。一切修法都是以皈依为前提,所以要皈依。在皈依戒之后,才能传授居士五戒。受了皈依戒,就有了一切戒的

五加行的意义是什么

五加行可以说是正式修行的基础,可以把修行当作为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做一件自己觉得很重要的事情要准备什么呢?一、要建立强烈的信心及渴望二、要明确做这件事情对自己及其他人的影响三、放开之前的经验或束缚四、要

为什么要修行五加行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们每一个人在修行道路上会不会取得成就,都取决于五加行修得怎么样!我们知道如果不断除和摧毁阿赖耶识,永远不可能证悟空性。那么依靠何种特殊力量,我们可以断除阿赖耶识,开启心的本性?所有

五加行和四加行指的是什么

四加行,大乘佛教法相宗指五位中加行位。即暖、顶、忍、世第一。亦名四善根。此四通言加行者。谓此行人。欲求见道。革凡成圣。遂起暖等四心。修四谛观。以定资慧。加功用行。故名四加行。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四谛者

五加行如何理解

在当今时代,许多修行人好高骛远,轻视前行法,注重甚深法,甚至有些刚刚入密宗的人竟然直截了当修最高的法,这是极其危险的。无论作任何一件事,都必须依循先后次第,修法更是如此。所以,初学者一定要踏踏实实,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