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稳定的情绪,是最好的教养
2024-11-24 11:21

圣严法师说:有德即是福,无嗔即无祸,心宽寿自延,量大智自裕。

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这很正常。

但情绪就像水,宜疏不宜堵。

学会控制情绪,不能把情绪看得过重,也不能一味遏制情绪的产生。

1人生不是用来发脾气的。

拿破仑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得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胡适学识渊博、风流倜傥、儒雅温和;而妻子江冬秀相貌一般、识字有限、性格泼辣。

按理这样的夫妻是无法生活在一起的,可善于控制情绪的胡适每当遇到妻子母狮怒吼之时,他就借口到厕所漱口,故意把牙刷搁进杯子里,把声音弄得很响,从而避免了正面冲突。

他们最终携手一生、白首到老。张爱玲还夸奖说: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俗话说,脾气人人有,拿出来是本能,压下去才是本事。

情绪平和是一种自行消化负面情绪的能力,不仅会让婚姻的小舟避开各个暗礁,而且婚姻的幸福指数还蹭蹭蹭的上升。

2控制情绪,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品。

谁都有情绪的时候,而生活的高手,一定是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国学大师季羡林和臧克家曾在小饭馆吃饭发生的一件事:

季羡林因为帮忙扶起一个摔在地上的孩子,而被孩子妈妈误以为欺负小孩,还被骂成:

一个大人干嘛欺负小孩,要是我儿子受伤了,跟你没完。

幸好周围的顾客看不下去,指责女人蛮不讲理:是孩子自己摔倒了,这位先生好心帮你扶起他,你不问青红皂白就骂人呢?

事后,臧克家问季羡林:你明明被人误解了,她骂你,你为何不还嘴?

季羡林笑笑说:大家都看着呢,我何须解释。

情绪见人品,正如老话所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你的情绪里,藏着你的气度和人品。

3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养生,而是管理情绪。

罗伯怀特曾说: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中医也常说:过喜伤心,盛怒伤肝,悲痛伤肺,思虑伤脾,恐惧伤肾。

这正说明了:人的情绪,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比如工作压力大的人多半有肠胃疾病;好强而不如意的人一般有头痛;过度焦虑的人容易脱发;经常生气的女性容易乳腺增生。

人的身体是一切的根本,脾气不好的人,一般身体也不会太好。

真正的养生,不是住好房子,不是吃保健品,而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4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著名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能调控情绪的人,才能控制自己的人生。

清代作家李渔的方法是写字:予无他癖,唯有著书。忧籍以消,怒籍以释。

郑板桥是画画。当他受官场挤压、郁郁不得志时,就提笔画竹,画完以后,心理舒坦了。

同时,转移注意力、听音乐、跑步等,也都是调控情绪的好办法。

那怎样克服不良情绪的侵扰呢?有几个小方法,帮助你调控负面情绪:

1. 寻找原因

当你闷闷不乐或者忧心忡忡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原因。

2. 睡眠充足

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罗拉德 达尔教授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对我们的情绪影响极大。

他说:对睡眠不足者而言,那些令人烦心的事更能左右他们的情绪。

3. 亲近自然

亲近大自然一直被认为是放松心情,抚慰情绪的好办法。

著名歌手弗拉卡斯特说:每当我的心情沮丧、抑郁时,我便去从事园林劳作,在与那些花草林木的接触中,我的不快之感也烟消云散了。

4. 积极乐观

我们心情的不同往往不是由事物本身引起的,而是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

水虽柔和,却能滴水穿石;人若平和,定能春风化雨,劈山凿河。

让我们给负面情绪加固上一道堤坝,让自己从情绪的奴隶升华为情绪的主人,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End

当下是最好的安排

深山一座小庙里,有一尊十分庄严的观世音菩萨像。每天专程到寺院祈祷、许愿的人特别多,香火特别旺盛。寺院里只有一位看门的老和尚,他看见坐在台上的菩萨太辛苦了,每天要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觉得于心不忍,他希望

做人做事不要有情绪

◎ 静 波总而言之,做人做事不要有情绪,情绪就是无明的业力。所谓无明的业力,就是业障深重,就是我们所说的业障现前。如果业力障碍我们,我们就看不透、参不明白,就是执迷不悟、一根筋,就是钻牛角尖具体就是:

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

◎ 庄 子不稳定的情绪伤人伤己,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情绪不好,是格局太小。《庄子山木》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乘船过河,前面有船要撞上来,这个人破口大骂,骂对方不长眼。等船撞过来,却发现对面

情绪就是无明的业力

◎ 静 波总而言之,做人做事不要有情绪,情绪就是无明的业力。所谓无明的业力,就是业障深重,就是我们所说的业障现前。如果业力障碍我们,我们就看不透、参不明白,就是执迷不悟、一根筋,就是钻牛角尖具体就是:

人最大的教养,是善待父母

陈大惠当父母慢慢老去的时候,多些细心、多些用心、多些耐心,千万不要让他们变得小心翼翼、唯唯诺诺。孔子曾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色难,就是态度很难看的意思。孔子认为孝顺

不要让别人决定你的情绪

一样东西是否值得拥有,不在于其本身的价值,而在于你是否需要。只有你需要的才是最好的。不要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上纠缠,在那上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越多,损失的就越多。找准自己想要的才最有意义。有人认为,受了冤

穿越情绪的风暴

一行禅师以呼吸照顾愤怒当愤怒、嫉妒与绝望的能量生起时,我们应懂得如何处理它,否则就会被这些情绪淹没,而受到极大的痛苦,念念分明地呼吸,就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照顾情绪的修行方式。为了能好好地照顾情绪,必须

情绪宣泄的最好方法

情绪宣泄的最好方法◎ 林语堂很多人都认为哭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尤其是男人们,他们甚至在最最伤心的时候,也宁可磨牙齿、握拳头、呕吐、晕倒,冒着生命的危险,千方百计地想尽方法,总不肯让眼泪轻弹。其实人之所以

化解情绪的小妙招

化解情绪的小妙招让你每天都有好心情圣严法师所谓老僧入定,是指在定中不会有情绪,但是在平常生活里可能还是会有情绪,不过这个情绪不会浮动。一个有修行的老僧,在情绪还没有浮动之前,他心里已经有感觉了,当有了

要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圣严法师在混乱、紧张匆忙的时代里,人的情绪时时刻刻都在浮动,所以懂得如何控制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不要总是将焦点放在情绪的爆发点上,可以利用散散步、喝一杯水、听一首柔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起起伏伏,如何来对治它

净界法师问:师父您好!关于权法、实法的操作,弟子这边再具体问一些生活上面操作的细节。我们凡夫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受到业力的刺激,可能一天下来情绪起起伏伏的,有时候会烦恼。在烦恼当中当然不是那么的清醒,可能

一日禅| 你的情绪,别人无需负责

生活中,很多人总是不能将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来,最明显的表现是,将工作上的坏心情带回家,发泄给家人,亦或是将生活中遇到的糟心事,带到工作中,影响工作。这两种情况,不论哪一种,都是不专业的表现。我知道人不是

净慧老和尚:克服两种情绪,防止两个偏差

打七到今天为止,已经是第九天了。如果功夫用得好的话,应该有些消息。这些天来,十方护法的护持,常住的操办,在这里,各位可以说是百事不关心,十指不沾水,菜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现成,般般如意。看得出来,大

饭桌上的教养,决定孩子将来的生活

周六和朋友吃饭,有对夫妇带了个9岁的小男孩,席间孩子一直没消停,从其他客人身边挤进餐桌,扒着自己喜欢的菜吃,最后碗里放了一堆菜没吃完。孩子妈妈像没事人一样,只顾着跟周围的人聊天,仿佛没有看到好几个客人

情绪起伏不要怕,这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人往往有情绪上的高低起伏,却没有充分看清那只是自己情绪上的高低起伏。没有看清之下,就容易起执着造成伤害。有人把脾气发在无辜的人身上,有人受不了心头剧烈的郁闷而自我麻醉或甚至自杀。依四念处的修行法看,这

你真的有用心去感知过他人的情绪么?

导语:多用一份利他的心,人际关系就会变好。人们普遍忙于工作、学业,除了跟自己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之外,对身边其他人的关注度都不够,不知不觉间,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大,觉得周围的人冷漠、自私、不关心自己

胡适:教养,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

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好一个人,教养是最重要的品质。教养不是天生的,它和财富一样,是后天获得的。如果人的天性是拥有、掠夺和贪婪的话,那么教养就是付出、给予和克制。一个人能懂得为他人着想

稳定的情绪,是最好的教养

圣严法师说:有德即是福,无嗔即无祸,心宽寿自延,量大智自裕。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这很正常。但情绪就像水,宜疏不宜堵。学会控制情绪,不能把情绪看得过重,也不能一味遏制情绪的产生。1人生

王阳明:稳定的情绪,是最好的修养

我们常说一个词:出离愤怒。人在情绪上头的一刹那,是一只不受控制的野兽,做出的决定,只能伤人伤己。冲动是魔鬼,不稳定的情绪是一颗定时炸弹,让自己和他人苦不堪言。在王阳明看来,稳定的情绪不是天赋,而是一种

一日禅|好好睡觉,是最好的自爱

每个人的身体都遵循着一个能量守恒定律,你在夜晚多熬的时间、多消耗的身体能量自然需要白天同样的能量来弥补,这也是为什么熬夜的人第二天会感觉身体疲惫,状态欠佳。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睡不好,是因为白天被太多

一日禅| 没有事物值得你丢掉教养

《青春寄语》里说:教养不是轻易地从别处买来,贴在身上的调性,而是你本人的生命里侧,皮肤底层,渗透出来的光彩夺目的情操。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温暖如光,敞亮而得体,一件衣服再值钱也买不来你的体面,珍惜自己的

胡适:母亲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教养

古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的一生如何,在很小的时候就决定了,所以,孩子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尤为重要。而在小时候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作用是远远大于父亲的。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

庄子:真正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

10.28日发生的重庆公交事件中,刘某因为错过了一站路,情绪一时失控,与司机发生争执,导致公交车坠河,让一车十几人失去了生命。这其中有老人,有孩子。冲动是魔鬼,不稳定的情绪伤人伤己,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最

一日禅|岁月是最好的酿酒师

没有必要总是抱怨生活的不顺遂,或许只是我们太过着急而已。生命很短暂,也很脆弱,我们需要保持从容的步伐,允许自己慢慢成长,我们想要的,时间都会给到。岁月是最好的酿酒师。生命正如佳酿,经久弥香。

一日禅|拒绝,恰是最好的尊重

无论是老庄的上善若水亦或是儒家的推己及人都提倡与人为善,但其前提都是顺人而不失己,顺人和不失己二者是有机结合的,顺人固然重要,但他需以不失己为前提。不失己就是应时刻把持住自己的底线,把握好一个度。没有

一日禅|最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

中国古人的境界要高一点,比如像孔子,直接就是恕字待之,恕己恕人。做不到这么高境界,就找一件心爱的事倾泻所有情绪。清代作家李渔的方法是写字:予无他癖,唯有著书。忧籍以消,怒籍以释。郑板桥更加直接。当他受

一日禅|教养真的不是你读过多少书

教养是不可一蹴而就的,教养是细水长流的,教养是可以遗失也可以捡拾起来的。教养也具有某种坚定的流传和既定的轨道性。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教养

一日禅|教养是让别人舒服,自己也不苟且

真正有教养的人,反而很宽厚,很真诚,因为他们想人之所想:他们能记住每个人的名字,用心对待每一个人,发现你的闪光点并加以称赞。有人会说这些人有什么了不起?没实力,只会投机取巧,搞人际关系。我们生活中遇到

睡觉是最好的补药,6个习惯最养人,6个习惯最害人

睡觉是最好的补药,6个习惯最养人,6个习惯最害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可见,睡眠为第一大补。俗话说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睡觉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大补药!遵循下面6个睡眠习惯,好

心理学家教你:如何使用心理学方法发泄情绪

情绪并不等同事件。是情绪动了和坏了,并不是事件的本身。我们就是搞不清楚,认同了我就是那个情绪状态的全部,自讨苦吃,讨好情绪和冲动,却失去了自己。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

一日禅:好情绪就是最好的养生

养生学理论认为,愤怒伤肝,恐惧伤肾,好乐伤心,忧患伤肺。即,容易发怒、容易发脾气或脾气不好的人,便是肝气不平和的现象。容易害怕,胆小怕事,便是肾气不平和。嗜好过分,特别如饮食、男女方面过分,可使心脏有

该怎样排解自己的情绪

该怎样排解自己的情绪文/如孝法师实际上情绪是长时间养成的。每种情绪的产生基本都带着挫折感,是挫折感的一种反弹。我们每天的生活内容虽然很多,但是对于心来说,它的反应要么是对抗,要么是逃避。这种对抗或者逃

静波法师:执着贪嗔痴而不能悟“空”,必然会起情绪

佛经中说四大苦空,这就是《八大人觉经》的第一觉四大苦空。我们要出离,不要去执着它,但又不能不面对现实。而面对现实,我们又不能去执着它。如果执着它,会越来越麻烦,反而不执着它,我们会天天很快乐。不执着,

黄国达:身心调治与情绪管理

身心调治与情绪管理黄国达佛法是生命的觉醒之道,落实在生活层面,就是身心的安定、祥和。如果无法表现出这样的心灵品质,即使佛学知识丰富、思想玄妙,也没有实际的利益,或者只有在道场的庄严仪式、气氛中才能感受

黄国达:受蕴的净化——情绪处理

受蕴的净化—— 情绪处理黄国达在五蕴中,“受蕴”(感受)是很重要的因素,因为有苦受,想要离苦灭苦才会引发修行的动机,而乐受容易引生染着,因而造业受报,如果能够善于处理“受蕴”,对于修行将有直接的帮助。

佛说:随缘,是最好的成全

生命在于进取,人生在于努力,随缘是一种豁达。尽人事,听天命;不是放弃,不是软弱,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真正的随缘就是在一番努力之后的坦然,是一番拼搏挣扎之后的看开,所以,谋事之时,随顺因缘,尽力而为,知

什么样的回向是最好的

回向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大回向,一种是小回向,不管我们在做大回向还是小回向,都要去认真的去做,这样我们才能够知道什么样的回向是最好的,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样的回向是最好的吧。所做的一切功德

郑石岩:坐禅与情绪管理─心理学对坐禅的检验

禅对现代人的情绪管理、身心健康和心灵生活,具有丰富的价值。本质上禅是一种心的效能训练。它给我们清醒、觉察、喜悦的生活和工作态度。现代人生活在忙碌、竞争和追求成长的现实环境中。由于社会变迁快速,生活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