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文殊智慧的启迪
2024-11-13 09:56

◎ 本 焕

1937年我由扬州高旻寺出发,到保定起香,三步一拜北上五台山,在五台山住了十年。这期间不仅完成了朝礼文殊菩萨的心愿,还刺舌、指之血,书写经文19部,如今只有《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面世,其余的血经已经寻觅不到了。话说回来,当年,我为什么要发这个愿去朝礼文殊菩萨呢?

文殊菩萨是文殊师利菩萨的简称,是龙种上佛的化身,亦是无数佛、菩萨的老师,在佛教界被尊称为三世佛母。因为他有教导众生发心成佛的誓愿,故再做菩萨,来此娑婆世界,帮助释迦牟尼佛,开启众生成佛的智慧,被视为智慧的化身,成功的象征。人们虔诚地礼拜祈祷,是期盼从文殊菩萨那里受到启迪,学习他的聪明才智,运用智慧来面对人生,面对未来。出家人则用文殊智慧了生脱死。当初,我就是冲着对文殊菩萨的大智慧而朝礼五台山的。

文殊菩萨运用智慧,对治心魔烦恼,将种种困难苦厄,一一变为吉祥方便,有其独到的心得。其独到深远的境界形容的话,也只有一个妙字来概括。就像《维摩诘别记》中所说:妙,乃诸法之实际。绝离名字、言说、思量、分别、言思所及以妙智作为前导,修一切自利利他之行,无不吉祥。文殊菩萨本来早已修行圆满成了佛,但在他成佛之前,就彻底明白: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但众生中大多弄不明白,认为成佛太玄妙,不敢接近,即使天天念佛拜佛,也不敢肯定地说:我要成佛!文殊菩萨是过来人,明白众生成佛的过程,包括碰到的困难。他愿意将自己的实践告诉大家,坚固众生的信心。为此,文殊菩萨就立下十大愿,实行教授工作。《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中记载:受文殊菩萨所教,成为圣贤的僧人,不可计数;成为辟支佛,有九万六千人;成为阿罗汉的,有八十亿人;成为菩萨的有七十亿人。文殊菩萨实在是无数佛、菩萨、罗汉、僧众的恩师。

我们从文殊菩萨智慧中可以得到种种启迪:智慧是需要牺牲,需要付出的。佛教中有布施,文殊菩萨成佛后自己不去享福,而是现菩萨身来娑婆世界救度众生,教化众生脱离苦海,他是在法布施啊!他就像一盏心灯,一盏引人度向彼岸的光明灯。我们是不是从中看到了文殊菩萨智慧中闪烁的牺牲精神?

智慧是不分上下、高低、贵贱的,是没有分别的。智慧是平等的,人人本具,只要我们用心,就能日日发挥智慧的良能,成就我们的事业。

智慧是修来的,佛教中有福慧双修培福修慧。俗话说,鸟有双翼,始能高飞;车有两轮,方能疾驰;人有二足,才能步行。所以,学佛修行者,必须福慧双修,方能悲智具足。佛经上也说: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只知道修慧不知道修福的人,即使成了罗汉,化缘的时候,也没有人给。托空钵啊!反过来也一样:修福不修慧,如象挂缨络。在东南亚一些地方,每逢有重大仪式的时候,都要把大象打扮得非常庄严。象挂缨络,意思是说,畜生的福报再大,也只能是一个畜生,因为并不懂得修行。一个愚痴的人再有福,也只是愚痴的人。他也不懂得修行,所以很难解脱。我们必须福慧双修,悲智等运,才能圆满觉悟,清净自性,将来才能成佛!

智慧是需要发掘的。文殊智慧固然存在,如果我们不去发掘,不去重新解读,它就只能作为一种东方古老智慧和传统文化而遗存在那里,就像金子虽然是金子,但埋在土中就发不出光一样。文殊智慧所包涵的精神,只有经过我们现代人的发掘,才能凸现出特有的现代价值。现代社会需要有一个出世的精神,需要一种整体的圆融、和谐的智慧,需要爱心等等,这些都可以从文殊智慧那里找到。不厌生死, 不欣涅槃,慈悲救度,圆融无碍,三味证悟,开发智慧,如是所闻,方证菩提。

摘自《谈心》2019年第四期

End

稽首文殊师

◎ 钱 盖稽首文殊师,昔为七佛祖。尝发大悲原,广度诸有情。念彼东北方,是为清凉境。龙神五百俱,眷属万菩萨。设化于此土,示现无量光。闻者叹希有,何况目所见。我于曩劫中,曾种种供养。今复得亲近,瞻睹异于常

清明的智慧,是烦恼暗宅中的明灯

郭海东一天早上,佛陀与弟子们前往毗舍离城,途中经过犁越河畔时,发现有一艘渔船捕到一条大鱼,数百名渔民费尽力气才将大鱼拉上岸来。但是当大家看到鱼后,不禁目瞪口呆--这条鱼身上,竟然长了上百个头,有的像驴

佛教心理学的智慧

有学者曾预言,21世纪将是心理学的世纪。心理学家们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医治心理疾病,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令人惊叹的是,已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佛教,拥有大量关于心理的理论,佛

文殊赞

◎ 可 湘七佛命之为师,法王称之为子。五时开演,始终辅赞世尊。三昧常行,谈笑发挥龙女。曾现百千妙相,迦叶椎不能举。自言我真文殊,其科是甚伴侣。 摘自《文殊赞》

笨拙才是大智慧

◎ 星 云一个人不聪明,动作迟钝,反应慢半拍,就会被人讥为笨拙。但有的人故意表现自己笨拙,所以老人家自称老拙,高僧大德自称拙僧,以拙自得,以拙自谦。其实拙是一种深藏不露的智慧。一、大智若愚是拙:有的人

人生的至静是一种智慧

◎ 弘 恩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就跟我们吃素一样,别人看你们吃素有什么好吃的,就是一些菜叶子,但是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每一样菜都感觉吃得很开心。不静,就是五味杂陈,就像世间人,总是喜欢乱吃-

隐忍的智慧

冬天,是一个隐忍的季节,她睿智而理性的为人们演绎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内涵,她将热情埋藏的至深,只为迎来下一个季节的盎然春意。隐忍的冬季的也带给了人们对忍的思考,有人认为忍字心头一把刀,其

智慧地生活

一: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将困于人生最大的陷阱人人都有自我身体、思想、财产、名誉、地位等等。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不仅要为自己活着,还要替他人着想,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我字被过分强调,就会变成诅咒。

善财童子拜文殊师利

◎ 澄 静原来,文殊师利与诸大菩萨、声闻大众,在逝多林听毗卢如来演说妙法。毗卢如来看见南方众生根基已熟,需派有高尚德行的菩萨去化度。他的慧眼扫视着全场,选中了多才善辩、具足大智慧的文殊师利童子,命他率

文殊菩萨度化众生的善巧

一日,阿难尊者向舍利弗提及,自己曾亲见文殊师利所成就的不可思议神通力,及所说妙法。此时,大迦叶尊者也跟舍利弗说,自己亦曾见过文殊师利的希有神通,接着详说整个过程。昔时,世尊成佛未久,文殊师利童子从宝王

文殊道场

◎ 张建成佛教在清凉山不断发展至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清凉山的发展进入到第一个高潮期。北魏孝文帝继位之初就崇佛敬僧。《古清凉传》记载他曾到清凉山避暑,游行于中台,上置小石浮图,并建清凉寺,还在清凉山射箭畋

做事要心甘情愿,才会开智慧

◎ 广 钦★有什么不知道的,应该问师父或师兄,不要怕丢面子而自己擅做主张。★只知道吃而不知道修行,吃多了就难消化。★今天我们出家是要修行,了脱生死,不是来享受。修苦行就是磨练我们的身心,能够使我们没有

以无我的智慧观察正报身心

净界法师就着我们正报的身心来观察,在正报的身心当中,先观察我们的色身,我们的色身是地水火风这四大所构成的。地水火风的体性,地大是坚性的,水大是湿性的,火大是热性的,风大是动性的。那么坚、湿、热、动这四

刘素云:智慧开了,是一种什么感觉?

什么时候能做到外面的境对我丝毫影响都没有了,要说现在有没有?现在还有,不是一点儿没有。你比如说有时候遇到小事,不往心里去,影响不了。现在就如果遇到所谓的大事,能够经得起经不起?真得考验,但是我总的自我

佛法智慧与身心健康

宽运法师据统计显示,近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及各种压力的增大,中国精神类疾病患病率有大幅上升的趋势,特别在城市中,每6个市民中就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最常见的3种疾病为心境障碍(抑郁症类)、物质使

在修福报与开智慧之间,还藏着一个公开的秘密!

菩萨在世间,以各种方式显现在众生面前,如果你福报足够的话就能见到他们。所谓的见到,并非是只见到一个表象,而是能真切感受到开悟的震撼。福报足够是开悟的前提,否则门都没有!而修行就是为了开悟见性,所以,一

让人舒服,是最高级的智慧

有人光鲜亮丽却也咄咄逼人,有人其貌不扬却让人心生好感。前者让人窒息,后者让人舒服。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的魅力,让你想要与之接近,放下心防,倾诉心

文殊菩萨劝化男子

摩竭国有个观园,那里面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这一天,有一男一女正在园内一块空旷的地方撒花烧香拜佛。那个男子是城中一个长者的儿子,名叫畏间,那女子是个漂亮的闲游之人,名叫上金光首。两个人虽说在拜佛,可却有

文殊菩萨龙宫借石,五台山上一界清凉

北岳山脉向东南逶迤而下,在山西东北部形成了五座山峰,五峰拱卫连绵,形成一块方圆五百余里的地方,这便是国内外闻名的五台山,山区以台怀镇为中心,分成台怀、台内、台外三个层次,像三个逐渐扩大的同心圆。在这个

超越烦恼 成就智慧

◎ 慧 律推本溯源,业是如何在起心动念间形成呢?其原因之一是无明,众生的六根及意识和五欲、六尘相互染著,便形成无明执著,而受其支配,于是不能自主地随业感受苦报,也不能洞彻诸法实相本体。因此,业是惑的

忍辱的人福报大,且能消业开智慧

忍辱的人福报大,且能消业开智慧广钦老和尚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

智慧与福报

一个人如果把人做到亲痛仇快、众叛亲离的程度,可以说他是没有智慧,不会待人;在家庭里父子成仇、夫妻反目、兄弟阋墙,也都是没有智慧加上缺少福报。善于处人是智慧;受人善待是福报。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认识的及不认

烦恼就是智慧

有人问我说:师父!你大概是没有烦恼的圣人吧?我说:我不是没有烦恼,可是我会用佛法来化解烦恼。我化解烦恼的方法是,当我看到烦恼的现象时,就告诉自己:这就是智慧,因为烦恼的本身就是智慧。对于烦恼的显现,只

洗心得慧——文殊菩萨的故事

洗心得慧--文殊菩萨的故事海涛法师唐朝法云法师,是雁门赵氏之子,他天性淳朴、老实善良,对于他人加给他的讥毁或者赞誉都看得很淡。可是到了上学的年龄,他却呆头呆脑的,好像很迟钝的样子,记性也不太好,在他十

教你安身立命的智慧!

教你安身立命的智慧!--《省心录》十大经典名句林逋 (967-1028),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大里黄贤村人(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

养生的智慧

养生的智慧贤 宗实际上,我们学佛、培福、做功德,都不是为了别人。别人的杯子里面没有水了,你去给他满上,看起来是他得到了服务,而实际上得到福报的,还是你自己。他给你一个机会倒开水,你反而应该感激对方,因

清净心就是智慧

◎ 释智谕如何增进智慧?很多人认为读诵是增进智慧的方法。智慧生长,是有因有缘。有因有缘,智慧才生。什么是因?清净心。清净心的缘是什么?广学多闻。清净心为体,广学多闻为缘。广学多闻依附于清净心,否则,背

布施、智慧与解脱

 一、施舍与菩萨道布施通常分为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这种解释侧重的是布施的内容。而换一个角度来说更全面一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施舍。施意味着给予,给予的内容就是上面所说的财、法、无畏三施,而所施的对象

文殊菩萨大愿真实不虚

◎常 灯李华老师倾心对我讲述了她拜台的亲身经历。老师是山东人,从事教育工作,是一名中学教师,兢兢业业十几年,很热爱自己的工作。有一天,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时,突然昏倒在讲台上。学生把她送到医疗室,后又转

用智慧点燃快乐人生

恒传法师今天法会已经到第三天了,这三天我们一直在共修《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法会当中,在佛菩萨的摄受下,学到一些佛法的知识及生活的智慧。什么是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

证严法师的大智慧

袁瑶瑶  1.两个小故事在接触慈济前,我对证严法师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陪阮义忠至台中分享拍摄希望工程的心路历程。演讲结束已是傍晚,两位慈济师兄、姊开车送我们去火车站,谈到法师,其中两个小故事让我印象深

二十五法开发禅定和智慧

了 法禅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禅褂上都有止观两个字,在我们修行方面,止观很重要,念佛也好,参禅也好,打坐用功都离不开止观。止就是定,观就是慧,所以止观又称为定慧,同时,止观也叫明净或寂照。天台宗智者大师指出

文殊菩萨手持如意的启示

◎ 林清玄从前在寺庙里看过一尊文殊师利菩萨,白玉雕成,十分晶莹剔透,相貌庄严中有一种温柔安详之美,连他坐的青狮子都是温柔地蹲踞着。更引人注意的是,他手里拿着一个巨大的如意,从左肩到右膝那样巨大地横过胸

慈悲和智慧

圣严法师很多人自认为很慈悲,很有智慧;其实,那只算是同情和聪明,而不是真正的慈悲与智慧。因为凡是有主观的自己及客观的对象,仅仅是有漏的慈悲与分辨的智慧。清净而真正的慈悲与智慧,必须经过如法的修行,彻底

生死智慧与临终关怀

◎ 郑晓江佛教是一种了生死之学,释迦牟尼佛出家寻道便是为了解决生死大事。明憨山大师云: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为开示此事而已,非于生死之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梦游集》)

文殊信仰中国化的启示

文殊信仰中国化的启示◎ 学 诚文殊菩萨的形象和智慧,自东汉以来传人中国,通过大乘经典传译、文殊道场兴建、本土宗派融会,以及上达帝王下摄平民的普化传播,最终形成了圆融无碍、平等不二、悲智双运的中国化文殊

忍辱即智慧

◎ 广钦忍辱是修行之本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有功夫的人,

蔡礼旭: 君道—管理的智慧(第一集)

诸位校长,大家下午好。大家刚刚有没有休息一下?有没有刚刚静坐睡着的?那是太辛苦了。睡着好,人在最疲劳的时候能睡着,休息的效果最好,用西方管理学叫投资报酬率最高。而且我们下午上课是最辛苦的,尤其这个时间

蔡礼旭: 君道—管理的智慧(第三集)

尊敬的诸位校长,大家早安。刚刚我们主持人何老师有提到,冠军可以不要,但是要想到孩子的健康、他的成长、包含他的学习。我们真正用这样的心去爱孩子,冠军还是拿得到。因为孩子感受到爱,他对学校有一种责任心,他

蔡礼旭: 君道—管理的智慧(第四集)

尊敬的诸位校长,大家好。我们这几天一直在谈,不能只看到结果,应该从原因下手。就像种了一棵果树,果子是酸的,我们找到原因,应该是在根上施肥,而不是把果子全打掉,它再怎么长,它还是酸的。这个也是借力我们的

蔡礼旭:群书治要的管理智慧(第二集)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领导者、伙伴们,大家下午好。我们了解到,《群书治要》是集我们几千年老祖宗,上起五帝,从尧舜禹汤那个时代的智慧到晋朝,总共几千年的智慧的经、史、子,这样的经典的精华把它汇集起来。而且

蔡礼旭:群书治要的管理智慧(第五集)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领导者、诸位伙伴,大家早上好。我们刚刚听到这么多伙伴的分享,其实他们也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真谛是什么呢?日本江本胜博士他有一本书叫《生命的答案水知道》,water会知道生命的答案

心田不长无明草,性地常开智慧花

心田不长无明草,性地常开智慧花◎ 虚 云云居山方便开示 五月二十六日(1955年7月15日)孔子《论语》二十篇,第一句说:子曰。学而时习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说也。孔子教人将学过的东西,时常温习,

起心动念为火,般若大智慧为水

仁德法师起心动念为火,般若大智慧为水,水能灭火,火能做饭,能起妙用,水也有水的作用。所以说,对于一位真正明理的菩萨来讲,无论是有心或者无心,各有各的用途。该有心的时候不会用心,就会死在当下;不该用心时

般若智慧

经典上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以般若智慧而圆成佛道。不是靠神通,不是靠功夫,不是靠定力,不是靠神变,更不是靠什么样的道理,是靠般若智慧。什么叫般若智慧呢?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呢?就是既不住有,更不住空,空有

住寂静处深思得智慧

正果法师修习止观,在住处条件讲,须住在较寂静的地方。最初修习止观的人没有一个寂静住处,从无始以来本自散乱的心就很难调柔静定。所以佛陀在《遗教经》里教导弟子说:汝等比丘,欲求寂静、无为、安乐,当离愦闹,

依着无生的智慧来修事忏

依着无生的智慧来修事忏◎ 弘 一依着无生的智慧来修事忏,才是最圆满的忏悔!下面说明事理相资。如洗涤之法,虽净在清水。若不加之灰皂,垢腻难除。就像洗东西的时候,虽然使手干净来自于清水的洗涤,但若不加肥

智慧与爱的陪伴

智慧与爱的陪伴证严法师今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是慈济成立四十三周年庆。一路走来,时间开拓空间,人间菩萨也日益浩荡长。岁月催人老,生命过一天少一天;一天八万六千四百秒,分分秒秒累积成生命历史。我们能平安地

所有功德中智慧最重要

◎ 净 界前面说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福德的资粮,它让人趋向目标,而智慧是一个人的眼睛。当我们趋向目标的时候,应该判断要往东边去、还是往西边去,要做一个方向的引导。当然,所有的功德,应该是智慧最重要

慈悲心与智慧是学佛的基础

如觉法师有些善友学佛很长时间,却始终无法找到修学的路径,要么以为修福行善就是学佛,要么以为诵经持咒就是修行。但是,这些都只是修学的方法之一,不是学佛的目标。因为我们学佛是要以解脱生命烦恼痛苦、成就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