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虚云老和尚身边朝夕不离有近三年时间
净慧长老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低,与人交谈满脸笑容、满脸慈祥,和蔼可亲,一切言行举动都有禅者的风度,给人一种飘然若仙的感觉,那就是轻安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动辄说某某人有修养,某某人修养还不行,实际上就是看其轻安的程度怎么样。
我在虚云老和尚身边朝夕不离有近三年时间。每天看到老和尚的生活起居,作息饮食,都是非常有规律。他每天洗脸的动作都是那个样,不会改变一点。每天洗脸都是那几把,都是那一点水,都是那一个固定的动作。而且用的是一个小脸盆,不会把水溅在地下。从那些很微细的地方,就可以看出一个禅者的生活艺术。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洗脸,洗完脸就打坐,每天都是那个样,生活规律不会乱,不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生活好像是刻了板一样,每天必须有秩序地做那几件事情。
生活越简单,我们的心地就会越单纯;心地越单纯,获得轻安的机会就越多。凡是生活很乱的人,基本上都是心粗气浮的人。心粗气浮的人肯定与轻安没有缘。轻安是和那些生活有规律、很文静、很和畅、很柔顺的人有缘。
老和尚走起路来,尽管他那些大年纪,穿的鞋并不是很跟脚,但是他走路鞋不会拖在地下响,不会有响声。脚总是能够抬起来。轻抬脚,轻放脚,不会使鞋拖得响。鞋在地上拖,一是有声音,一是鞋容易破损。最重要的还有一条,如果你脚下踩到蚂蚁的话,你的脚轻抬轻放,蚂蚁踩不死;要是鞋在地上拖一下,蚂蚁拖死了。所以举足下足,直接关系到爱护生命、培养慈悲心。
老和尚吃饭,每餐定量,不会这一餐多吃一点,下一餐少吃一点。只要他身体健康,身体正常,进食都是定量的。进食定量对于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帮助。因为我们的消化系统的功能,每天能够有多大的工作量,随着年龄的变化,消化系统的功能也在变化。所以每天适量地进食,绝对有利于身心健康,并不是说越吃得多就越好。因为吃得多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吸收得了。吸收不了,徒然造成肠胃的负担,而且还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从老和尚的身上,就可以看得出禅者的那种轻安自在的生活心态、生活艺术。
他作为一个老人,穿的衣服补了很多补丁,是百衲衣,但是全身上面干干净净,不会像有一些老人,吃饭把饭粒掉在身上,把菜汤滴在身上,胸前就好像是炸油条的人一样。虚云老和尚他不会。干干净净地,清清爽爽地,一件衲袄衬托那一把银须,真是仙风道骨、和蔼可亲。尽管老和尚每天很少有笑容,但是走到他身边还是如沐春风。
一个禅者的慈悲心,全从他整个身心世界、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他面部的表情,他的眼神,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充满着慈悲、充满着轻安、充满着禅悦法喜。所以我们学禅的人、修行的人,看到一些老和尚的像,就要仔细去观察,观察他的衣服怎么样,他的手的姿势怎么样,他的面部表情又是怎么样。从这些地方就可以看出禅者的内心世界,那就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所以学禅,要有一种柔顺的心态,使自己的身和心,每天都在轻安中度过。轻安是禅定的一种表现。轻安不仅仅是一种世间相,不仅仅是一种有漏法,轻安也通无漏法。轻安而不著相,那就通无漏法了。在开始练习轻安的时候,可能会要著相;做得运用自如了,就不会著相,一切都顺其自然,不求轻安而自轻安,那个时候就是一种无漏善法。这种无漏善法,有助于我们获得各种无漏的禅定。
End
◎ 体 光农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你等侍我有年,辛劳有感。从前的事不必说了。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
1933年,42岁的广钦老和尚决定闭关修行,他向转尘法师辞别,独自来到泉州城北的清源山,这座山里荒草丛生,人迹罕至,经常还有野兽出没。老和尚觉得越是这样的环境,越没有红尘俗世的打扰,越有利于修行。于是
为什么我今天要来这里?因为庙里的执事多少有些变化,要变化一下,所以要讲讲话。但是我今天要讲话,讲些什么话呢?首先我要讲:事物是不断地发展,情况也是不断地变化,我们弘法寺2006年做了6件大事,那么这6
一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都要摒弃,一心清净称佛名号,然后才能相应。要能将一句六字洪名,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不要有一丝疑念,其他杂念自然消除,决定会证到一心不乱。如果你们
◎ 界 诠现在要真正找到一个像彻悟大师讲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的人,实在是太少了,都是泛泛地修。到目前为止,真修实干的人太少了!有些学教理的,道理懂得不少,真正去修又放不下。我见到楮楼的青萱老和尚,他是
行者五台山叩问百岁高僧梦参老和尚:究竟应该怎么修行最近有修道者的修行人问我问题。从山西来了几位和尚,他们住在山里头,从西安拜,一直拜到五台山,拜完了之后到这儿,问我:老法师,怎么修行?我想找一个修行法
◎ 法 正一、高旻寺革除经忏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佛事。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以音声做佛事也是很好。所以在大陆唱念、拜忏乃至做水陆,九华山、普陀山等各大寺院都有。在内地最特殊的道场,专门
◎ 谛闲论佛法之渊源,总不外于现前一念之心。心也者,万法之总持,圣凡之枢纽也,收之不见毫尘,放之圆赅空有,三千性相,百界千如,皆念于一念之中,无法不在里许也。请试言之,现前一念之心,不起则已,起则于十
二0一四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之所以说不寻常,是因为有几件大事同时出现,其意义的深远,远不是用我们的思惟所能想出来的,这叫做不可思,也远不是我们用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这叫做不可议,不可思、不可议就是不可
下面我想跟大家重点说一说,海贤老和尚他究竟表了什么法?大家想一想,老和尚一百一十二岁圆寂,给我们表了什么法?我概括的总结了一下,因为老和尚的光盘我才看了两遍,看得不深不透,所以理解的也不深不透,就我目
下面我想跟大家简单说说,我是怎么样一门精进,长时薰修的,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五个一和两个不离。这五个一是哪五个一?第一,一部经就是《无量寿经》;第二,一句佛号阿弥陀佛;第三,一个老师净空老法师,就是听一
念佛三昧的殊胜境界,得道之人一般不去广宣,修学之人仅可感受了解三昧相状,不可执着其境界。念佛三昧的境界,只有证到的人才道得出来,广钦老和尚讲过念佛三昧的境界。据书中记载:一般人只知道老和尚是参临济禅开
首座和尚、班首师父、各位执事、各位护法居士:你们各位来问我本焕小和尚,天天不过堂,为什么今天来过堂?我现在倚老卖老,虽然我倚老卖老,但我不比大家起的迟,我可以告诉大家,我每天四点就起床,一直诵经到七点
佛源老和尚与三位高僧◎ 吴言生佛源老和尚与虚云老和尚佛源老和尚年轻时亲近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受到器重,被委任为云门寺知客。佛源老和尚对师父也十分钦佩。他曾讲述过一个虚云老和尚降服老虎的传奇故事。任何境
大安法师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这样的一个高度,进一步地就推断出九法界众生离开净土一法,上不能圆成佛道,这个是说得非常的究竟。一切修行人都不是想要圆满成就佛果吗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的腿是怎么摔断的?就是我过去杀的畜生太多了,虽然有的我并没有亲手杀它们,但却是因我而杀的,所以果报就现在我的身上。民国六十三年端午节的前几天,我在关房中拜净土忏,准备要求生西方
惟觉老和尚佛法里有句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德林。一个人无论从事任何行业,做学问也好,乃至于事业或修行,都必须化除忌妒心和嗔恚心。问题一:人发脾气时,是非常不理智的,即使伤到别人也不自
◎ 虚 云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把人忙死了。衣服遮身避寒暑,饮食少了就饥渴,若无房子住,风雨一来无处躲避,所以这三个字一样也少它不得。人道如此,其余五道亦是一样,飞禽走兽
广钦老和尚法语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2.有功夫的人,
在这个因缘殊胜的法是什么法呢?大家想一想,法是什么呢?法是我们的心,心生一切法,那我们的这个心是什么心?当然现在说是善良的心。但是我们这个心是要成佛的心。我们要改变我们的心,因必感果,一定感果。现在我
梦参老和尚开示一、生病的时候,如何发菩提心?吃饭是佛法,上厕所是佛法,在菩提心的观照下,干什么都是佛法。那么,生病的时候,如何发菩提心呢?你说你没看见地狱,实际上,人间随时都有地狱。你身上生病,解脱不
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佛事。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以音声做佛事也是很好。所以在大陆唱念、拜忏乃至做水陆,九华山、普陀山等各大寺院都有。在内地最特殊的道场,专门为了生死,完全不接受佛事的丛林
居士们来到禅堂,一定会感到禅堂的气氛很紧张、很严肃。禅堂的气氛,在当今的时代,只有在禅堂里才能感受得到。在社会其他生活领域中,不会有禅堂这种严肃的气氛。实际上,禅,它并不是在严肃中能够获得的一种感觉。
在世间修行的时候有三种:第一种是修定心,第二种是读诵,第三种是营福。这个修定的行者就是修行的人、行道的人。定,就是静虑、寂静。在修因的时候,就是修寂静、修静虑、修观,而后成就的时候,达到三摩地。三摩地
我在虚云老和尚身边朝夕不离有近三年时间净慧长老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低,与人交谈满脸笑容、满脸慈祥,和蔼可亲,一切言行举动都有禅者的风度,给人一种飘然若仙的感觉,那就是轻安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修行之精要开示一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都要摒弃,一心清净称佛名号,然后才能相应。要能将一句六字洪名,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不要有一丝疑念,其他杂念自然
悼念净慧老和尚楼宇烈赞曰:行弘誓愿续佛慧命主笔《法音》传播法音唱生活禅除氓迷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我与净慧老和尚相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那时,党和政府拨乱反正,重新落实信仰自由的政策
明因识果,自能放下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
贵是由尊敬别人而来,一个人不要什么人都看不起,你能处处尊敬人,就感高贵之报;你高傲,什么人都瞧不起,自觉比人家高一等,这种憍慢的心,就得下贱报。虔诚供养三宝,就得出世富贵报;如果不知以此供养的功德回向
让人醍醐灌顶的30句法语!梦参长老梦参老和尚毕生讲筵不绝,精通显密,高树法幢,德被四方,以百岁高龄复兴道场,日常接见信众,谆谆教诲,被誉为深山中的一盏明灯。他的法语你知道多少?哪句让你触动最大?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