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五方佛浅释|五方佛心咒
2025-01-17 09:08

五方佛的表法意义

一、毗卢遮那佛:本尊面为白色,象征无垢、无恶。他右手持法轮,象征法轮常转;左手持铃,象征他以和蔼、慈悲、可亲的能力法度施教。

大日如来象征五智中的“法界体性智”,说明“理智具足,觉道圆满,达到佛我合一的境界”。

二、阿閦如来:或称不动如来。阿閦如来字面上的意思是指“无法动摇”,是象征证得真乐与无畏佛土的本尊。阿閦如来统御五部中的金刚部,并象征五智中的“大圆镜智”,说明“觉悟人的本性,即具菩提心的境界”。

阿閦如来象征法性不变,代表最强的烦恼被征服、平定和转化。手持金刚杵与铃,表示其一切所作皆为利他,而且全无缺点或错失。

三、宝生如来:宝生如来统御五部中的宝部,象征五智中的“平等性智”,用来说明“修行菩提心的境界”。宝生如来是增益行的本尊,身著菩萨装,是五方佛中穿著最为华丽的一尊。象征宝部的金肤或黄肤,并可以克除“慢毒”。

宝生如来右手持如意珠,左手持铃。如意珠象征宝生如来有求必应,凡求助于他或向他虚心求教的人,都能立即获得满愿,也表示这种成就是自然而有,无需费力。

左手所持之铃,表示宝生如来能满足求者愿望的方式,不是冷酷严苛或令人难以接受,而是自自然然、和蔼可亲。

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统卸五部中的莲华部,象征五智中的“妙观察智”,说明“觉悟自身与诸佛之间融通无碍”。

阿弥陀佛右手持莲,左手持铃,坐在莲花与满月轮上。花瓣光润之莲,象征修弥陀法门可令修者之心平和而安适。

莲花还象征我们虽生于轮回,却有如莲花之长于污泥,一旦开悟,我们即解脱轮回的痛苦,如莲花之出于污泥而不染。

五、不空成就佛:不空成就如来的名称意即“成就一切的智慧”,统御五部中的业部(或称羯磨部),象征五智中的“成所作智”,说明“自立自得进涅槃、证得金刚身”。

不空成就如来右手持双金刚(羯磨杵),由于双金刚指向四方,所以不空成就如来无论在何处都没有他不能成就之事。左手持铃,象征其法教的慈悲和令人喜悦。

五方佛心咒

一、毘卢佛心咒

唵啊枝那,枝嘠,唵,吽。

二、阿閦佛心咒

唵,啊别炸枝嘎,吽吽。

三、宝生佛心咒

唵,啊列那,取嘎,梭吽。

四、阿弥陀佛心咒

唵,啊哑落列嘎,啊吽。

五、成就佛心咒

唵,啊煎炸,爹嘎哈吽。

此五佛心咒,具一切佛之功德,能成就一切事业,一切种智,其大无边,书之莫罊。

End

百丈怀海禅师《坐禅仪》浅释

禅者百丈怀海禅师(720-814)是唐代著名的禅门高僧,佛教清规戒律的创立者。福州长乐人,俗家姓王。初依朝阳西山慧照禅师披剃出家,后从衡山法朗和尚受戒。原在庐江(今安徽庐江)俘搓寺阅藏,听说马祖道一禅

元音老人浅释大愚法师“解脱歌”

大愚法师作的《解脱歌》,是步永嘉禅师《证道歌》原韵附和的一首歌。大愚法师平生著录很少,除了《解脱歌》外,就是临隐居之时不辞而别留下了一首告别诗。《解脱歌》很珍贵,把我们修法怎样用功,怎样证道都说得很清

元音老人:“解脱歌”浅释

大愚法师作的“解脱歌”,是步永嘉禅师“证道歌”原韵附和的一首歌。大愚法师平生著录很少,除了“解脱歌”外,就是临隐居之时不辞而别留下了一首告别诗。“解脱歌”很珍贵,把我们修法怎样用功,怎样证道都说得很清

五十阴魔浅释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吾今已说。真修行法。‘即时如来’:在这个时候,如来‘将罢法座’:《楞严

五方佛心咒是什么咒

五方佛心咒正确念法chìtuónǐ.ējiālà.mìlīzhù.叱陀你。阿迦罗。蜜?o柱。bōlīdánlàyē.níngjiēlī.般o怛罗耶。揭o。五方佛心咒是什么咒?五方佛心咒是专破天魔外道的

五方佛、五方佛心咒、五色线

01 五方佛“五方佛”,又称"五智佛",源自密宗金刚界思想。金刚界曼陀罗,分为佛部、金刚部、宝部、莲花部、羯磨部等五部,各以五佛为部主。中央佛部由毗卢遮那佛掌管,东方金刚部由阿閦佛掌管,西方莲花部由阿

五方佛浅释|五方佛心咒

五方佛的表法意义一、毗卢遮那佛:本尊面为白色,象征无垢、无恶。他右手持法轮,象征法轮常转;左手持铃,象征他以和蔼、慈悲、可亲的能力法度施教。大日如来象征五智中的“法界体性智”,说明“理智具足,觉道圆满

五方佛心咒是楞严咒最重要最灵感的精髓

五方佛心咒威力巨大,大家设想一下五方的佛都亲自到场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可见其威力之巨大,五方佛亲自到场除魔降妖还有什么妖魔敢作乱,这是楞严咒里的精髓咒语,楞严咒那么长大家不好记,但是这精髓一定要记

悟道的浅释

道非名,名非道。特别说明的是道在经书中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无形无象的道。也就是主宰万化的道。另一种说是道的运化叫道。如经书中有说:“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见性光也叫见道,如意珠、交合、莲胎、都叫道

受蕴的浅释

受蕴即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观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忧、喜、舍五种性质。依于六根所

耕云:“证道歌”浅释

证道歌浅释耕云先生讲述一九八八年三月为禅学季刊创刊而作宗门流传的证道歌,原列永嘉大师禅宗集,后经学者考证,认为应该是荷泽神会大师的作品才对。依据它的文词和风格,我赞成后者既名证道歌,它的基本性质和含意

修行长寿佛心咒的功德利益有什么

勤修此法能延长寿命,增长福德智慧资粮。亦能摧灭非时横天,身中十恶四重五无间罪、一切罪障悉皆销尽。人身是无常的,生于世间终将命终。修持长寿佛,现生可消除疾病、延长寿命,命终可得长寿佛接引往生无量功德藏世

长寿佛心咒是什么

在佛教中长寿佛是不分显密都非常重要的本尊。长寿佛亦是密教五方佛(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央主尊,金刚不动佛居东方,宝生佛居南方,阿弥陀佛居西方、不空成就佛居北方)中之西方主尊,於胎藏界名「无量寿」,金刚界

长寿佛心咒的修行方法是什么

长寿佛咒是放生时必念的咒语。因该咒不仅可以延长众生的寿命,还能使其渐次成就二悉地(世间与出世间的成就)。不仅修持长寿佛心咒的人会得到这样的利益,听闻长寿佛心咒的旁生——例如,我们放生的鱼儿,也能够“既

长寿佛心咒的解读是什么

噢(m)那莫巴嘎瓦得,阿坝热,么大,阿耶加那,色波讷,则大得昨,日(阿)杂呀,达它嘎达亚,阿哈得,萨(m)亚(k)桑,波达亚,达亚它,噢(m),本耶本耶,互哈本耶,阿坝热,么大本耶,阿坝热,么达本亚,

不空成就佛心咒

不空成就佛心咒:嗡,贝玛,达亚,嘻利。这个咒语是不空成就佛的心咒,不空成就佛是羯磨部部主,所有的鬼神部众都由不空成就佛所统率,因其雷厉风行的办事速度,又称为事业之王,他的坐骑金翅鸟就彰显其特德。又因其

张秉全:《唯识三十颂》浅释

《唯识三十颂》浅释世亲菩萨造 玄奘法师译“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此三句是玄奘大师述《唯识三十颂》的由来。佛灭度后九百年,世亲菩萨依《瑜伽师地论》,提纲挈领,作此三十颂,又二百年,有德慧、

张秉全:三千有门颂浅释

三千有门颂浅释三千有门颂,乃台宗著名论文。全文以偈颂形式,阐明心具十界,一念三千之理。言简意赅,理深旨备。明佛陇沙门百松真觉曾为之作略解,其义更觉显豁,惜文笔简古,初机难晓,今不辞固陋,作此浅释,以便

张秉全:心具十界,一念三千浅释

心具十界,一念三千浅释“心具十界,一念三千”是台宗基本教义之一。《摩诃止观》卷五中说:“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同书又设问云:问:

禅宗文化:【禅诗浅释】韩大伯之《悟道偈》

悟道偈宋韩大伯一兔横身当古路,苍鹰才见便生擒。后来猎犬无灵性,空向枯椿旧处寻。著者小传:韩大伯(生卒年不详)宋代禅僧。赏析:一兔横身当古路,苍鹰才见便生擒,一只兔子,横在古道路上,老鹰一见;倏然扑了便

禅宗文化:【禅诗浅释】宋·佛灯守珣之《悟道偈》

佛灯守珣(1079―1134年),宋朝临济宗杨岐派禅师,安吉(今属浙江)郡人氏,俗姓施。佛鉴慧勤禅师法嗣,亦深得圆悟克勤赏识,世称佛灯禅师。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四年,世寿五十五,僧腊三十五。【注释】牢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