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五逆罪都是什么
2025-01-15 10:16

出自净空法师《地藏经讲义》

《地藏十轮经》里面给我们说五逆罪。五逆罪,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堕阿鼻地狱,就是五无间地狱。五逆是大逆不道,第一个是杀父母,父母对自己有大恩,不能知恩报恩反而杀害父母,这是造无间地狱之罪。第二个是杀阿罗汉,阿罗汉是修行得道之人,他住在这个地区,是这一个地区人的福田,这个地区人有福,接受他的教化。阿罗汉现不在,到哪里找阿罗汉?如果说杀害善知识,这个善知识能够教化一方,你去杀害他,这个罪过等于杀阿罗汉。第一句杀父母,这是父母亲,杀阿罗汉是老师,一切众生恩德最重的无过于亲师,所以一切善行无过于孝道,孝亲尊师是善行里面的第一。第三是破和合僧,破坏僧团,也是破坏教学的场所,破坏教学的大众,这个罪过很重。最后是讲恶心出佛身血,怀著嗔恨之心,或者是嫉妒之心,佛的福报很大,没有人能够杀害佛,佛有很多护法神保护,没有能伤害的。出佛身血是提婆达多的故事,这是提婆达多想伤害佛,在悬崖上面推下大石头,想害佛的生命。金刚神在空中把石头拦截住,这个石头破碎了,碎片落在佛的脚面上,他受了一点伤流血,叫出佛身血,这个罪过也是堕无间地狱。换句话说,就是破坏正法,使社会一切大众闻法的机会断绝了,所以这个过失在无间地狱。

《地藏十轮经》上说五逆罪为最极恶,五逆后面还会详细说明。这是杀父、杀母,父母恩德太大,我们的生命得自于父母。如果我们能够细心观察,父母照顾婴儿小心谨慎无微不至,从出生大概到三岁,小孩不能离开母亲的身边,时时刻刻受母亲的关怀保护,才不至于伤害性命。而父亲,现在做父亲的人,对子女所尽的责任不及古人,古人做父亲的不但是童子要教,婴儿要教,母亲怀孕的时候就要教,胎教,这才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所以父母恩德之大,在世法里头没有能够相比,不知道恩德,不知道报恩,还要加以杀害,这罪极重,堕极无间、堕大阿鼻。

第二种罪业是杀阿罗汉,阿罗汉是修行证果的圣人,人天师范,世间真正的福田,他所在的地方为一切众生种福。你杀阿罗汉,就是把众生种福的福田毁掉了,这一方人都没有福报,所以罪就重了。所以杀阿罗汉,不是对阿罗汉一个人结罪,不是对他结罪,是对这一个地方众生来结罪,这罪就重了。现在世间有没有阿罗汉?应真的罗汉我们相信一定有。佛菩萨化身在世间都很多,哪里说没有阿罗汉?但是我们凡夫不认识,你想找阿罗汉来杀也找不到。可是有等流的罪,等流是跟他相等的罪,相等的罪是谁?善知识。在这个地方上有德行、有学问,又能慈悲教化一方众生,杀害这种人等于杀阿罗汉,这罪就很重。不但不可以杀害,连毁谤的罪都不轻,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可是世间有一些无知之人,对于善知识有意无意产生一些毁谤,无意是无知,有意那是别有用心;别有用心里面嫉妒是占一大部分。现在还有一些人有些策略,如何在社会大众提高自己的身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提高自己的声望,用什么方法?哪个地方很有名、得大众景仰的,把他批判、把他驳倒,他就上来了,这是别有用心,造作的罪业都是无间地狱、阿鼻罪业。这是心里面怀极重的邪恶,他不怕因果报应,为了眼前的名利,眼前一点的利益,敢造这一种重大的罪业,这是无间地狱的业因。

第三种出佛身血。佛现在不在世,有等流之罪,就是以恶心破坏佛的形像,无论是泥塑的、木雕的,或者是金属铸造的,或者是彩画的,画的这些佛菩萨形像,是以嗔恨的心把他破坏,这罪就是五逆罪。如果说无意的?无意的损坏是过不是罪,那很轻,是无意的,忏悔行,通忏悔;恶意的是不通忏悔。

末后一条破和合僧,就是破坏僧团。和合僧僧团实在是非常不容易见到,这里头也有等流罪。破坏别人的信仰,破坏别人的愿心,破坏别人的修学,等于破和合僧的罪,这罪都是非常非常之重,我们不能不知道。这里头也有有意跟无意,都必须要拣别,有意是恶意,无意是对于这些理论与事实真相,没有透彻的了解。譬如经上常讲的自赞毁他,自己赞叹自己修学的法门,与自己修学不同的法门任意毁谤,也是这一类的罪业。现在在世间许多处所我们听到,这一些造作罪业的人,造作罪业之事。我们必须要了解,佛菩萨说法是应机而说,所以佛法没有定法。《般若经》上讲得很清楚,佛不但无有定法可说,佛也无法可说;甚至于说到极处,如果有人说佛说法,就是谤佛。

End

一切资具受用都是临时的,不是究竟皈依之处

仁清法师这个也是一个指导性的东西。比方说嫁女,不必要都去鼓捣被子,这被子够盖的就行了,太多了,放在那里让老鼠咬了。有很多孩子都娶媳妇了,他两口子那结婚的被子还没盖着呢。你说什么用呢?所以说,可以拿一部

刘素云:一切万法都是假的,何必那么认真、计较呢?

为什么我这么坚定地劝说同修们一定要求生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我们在这个世间,就是逢场作戏,都是假的,没有真的。你干嘛对这个世界还要贪恋呢? 这个世界的一切万法都是假的,没有真的。你何必那么认真呢

顺境、逆境,都是生命中的礼物

明海法师生命中总有顺境和逆境,顺境是福报,那逆境是什么?逆境就是创造新的福报之前,你必须面对的功课,完成功课,顺境会跟着来。所以我们要看到功课,当功课出现的时候,有的人会害怕,但此时,也正是你在开创新

一切事物都是无我

◎ 希阿荣博能够听闻到无我的观点是值得庆幸的,它给了我们一个观察宇宙人生真实面貌的全新视角,也是一副止息痛苦的妙药。但是只在理论上理解无我还不够,要彻底解脱痛苦必须亲证无我。探讨无我的问题,目的不是做

所有的相遇都是上一世的重逢

所有的相遇都是上一世的重逢◎ 桑吉平措佛说:这一世所有的相遇,都是上一世的重逢。爱了,是续写前世故事。恨了,是了却前尘仇怨。没有哪次相遇可以准备,没有哪次重逢可以预演。生命是一场情理之中的意外。修行就

一切细行都是修心

◎ 虚 云《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

灾难,都是自己感召来的

有一位上海的女士一见到我就痛哭流涕,说她丈夫欺骗她。她刚跟她丈夫结婚半年,她丈夫就在外面花天酒地、吃喝嫖赌,是个流氓。她说她现在想离婚,想找一个好人过日子,问我行不行。我看着她说:我直接跟你讲,你找不

一切修行都是修心

虚云老和尚《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

佛眼中世间的快乐都是痛苦

◎ 容 通在佛的眼中世间的快乐都是痛苦,而我们众生因为太苦,所以世间的苦稍微轻一点,就觉得快乐,是一种傻傻的痛并快乐着。佛教说苦有三种,苦苦,行苦,坏苦。世间所谓的快乐,充其量也就是坏苦,乐极生悲,快

富贵都是自己修来的

◎ 定 弘或人富有,但悭惜成性,不肯施与,这是我们也见到的。有的人确实家财万贯,可是一毛不拔,非常的悭吝,见到贫穷的人不肯布施,甚至见到人有苦难,也不舍得去捐助,从来不愿意做慈善的事情。他的人生哲学就

参禅念佛礼拜诵经,一切细行都是修心

虚云老和尚《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

识得平常心,一切处都是道

虚云法师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州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

贫病都是我们修道的助缘

◎ 宣 化病后始知身是苦,死后方知错用心。这是众生的通病,在没有病时,满以为在世间非常快乐和满足,到有病的时候,不能动,也不能吃,一切都不自由了,再加上种种难以忍受的痛苦,才觉得原来这个身体是令我们苦

元音老人:一切法都是假相

人的错误,都错在望风捉影,是吧。我知道了,噢,一切法都是假相,不可得,我不捕捉,心空了。心空了,你做人也做得舒服了,不要什么东西嘛,我也不去求人嘛,是吧。人到无求品自高。我不求你,我和你一样高,我一求

每一个生命都是圆满的,生命趋于圆满而快乐

每一个生命都是圆满的,生命趋于圆满而快乐明海法师每个人的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发生,让我们遭受不愉快、不欢喜,甚至痛苦的经验。每当回忆起这些不开心的事,就感慨自己的命不好。经常会羡慕别人,认

智慧法语:佛说其实修行无处不在 浑身都是道场

编者按:道场是什么?你知道四大菩萨的道场吗?你的道场在哪里?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慈悲喜舍是道场,其实我们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是道场。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

不爱换微信头像的人,通常都是这几种性格,有你吗?

微信头像,简单直白,直抒胸臆,是一张无声的名片。有些人很活泼,头像换得很频繁;有些人很内敛,头像一直都不换。更换微信头像不能反映出一个人具体什么样子,但多少能看出他的心态变化。不爱换微信头像的人,通常

这种水果浑身都是宝 不仅好吃又解渴还能美容养颜

橘子浑身都是宝,不但果肉功效众多,果皮也芳香宜人、有不少功效。而橘子作为一种养生水果,除具有食用价值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那橘子具体有什么功效呢?1、生津止渴橘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柠檬酸,具有

每段路,都是一种领悟

慢慢地,我们都会变老,从起点走向终点,自然而必然。成长的途中,匆匆而又忙忙,跌跌而又撞撞,奔波而又小心,劳累而又费心,一生,留下什么,又得到什么。细想,活着,就该尽力活好,别让自己活得太累。想开、看淡

一日禅|盲目的去远方,都是耍流氓

美国总统约翰逊说:一个人在旅游时必须带上知识,如果他想带回知识的话。对约翰逊来说,有了知识的翅膀,沿途的风景成了他凝聚人生智慧的源泉,走的地方越多,视野就越宽阔,站的也就越高,也成就了他斐然的政绩。文

一日禅|生活,都是苦乐相伴的

人总有一种心理,当现状不如意时,总以为换个环境就能变好。你厌倦了都市的生活,嚷着要去寻找理想中的乌托邦。可当你真正踏上旅途时,你会发现,苟且依然在。所谓的岁月静好,其实也给不了你想要的世界。而你以前所

长见识了!原来这些名茶都是僧人发明的

编者按:你喝过铁观音吗?喝的时候是否想过茶为何要以观音命名?佛教与饮茶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与渊源?其实,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

这个水果从里到外都是宝 可惜很多人不会吃!

火龙果,又称青龙果、红龙果。是典型的热带水果,营养价值丰富。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中医认为,火龙果味甘、淡、凉、气清香,有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火龙

禅在当下:每一次茶事实践都是场修行

禅宗是汉传佛教最精要、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其源头直指灵山一会,但其实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和人文精神,是完全汉化了的佛法。禅宗强调不立文字,直下承当,直下承当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所以禅不离于我们

五十阴魔都是什么魔

五十阴魔,出自《楞严经》,是五蕴所生的五十种阴魔的境界。经中对每一蕴讲了十种境界。每一种境界中,都指出了该修行人所经历过的心理上的现象,及引起该种现象之原因。也指出了该修行人由于执著境界,而生起的种种

五逆罪的简介

一、杀父二、杀母,谓父母养育,恩同天地,为子者,当竭力孝养奉事,以报其恩,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即堕地狱。四分律云:若杀父母者,不许出家受具足戒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 三、杀阿罗汉

“五逆罪”是什么

重业(garukakamma):这种业非常的强,必定会产生下一世的结生,没有任何其他业可以阻止它。在善的方面,属于重业的是禅那。在不善的方面,属于重业的有五逆罪或无间业与不能改变的邪见。五无间业(ān

佛经中对五逆罪的说法

1、大小乘通用五逆罪:(1)杀父杀母;(2)杀阿罗汉;(3)出佛身血;(4)破和合僧;(5)诽谤正法。(《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五)2、大乘五逆罪:(1)破坏塔寺,烧毁经像,夺取三宝之物。或教唆他人行此

提婆达犯五逆罪入无间地狱

提婆达多一心想落发修行,一天,他来到佛陀的精舍,跪在地上向世尊顶礼往后,对佛陀说:‘我想在世尊座下落发修行。’‘你合适在家修行,设香檀广为布施,行善积德。’佛陀对提婆达多说。提婆达多见佛陀不容许,便再

五逆罪都是什么

出自净空法师《地藏经讲义》《地藏十轮经》里面给我们说五逆罪。五逆罪,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堕阿鼻地狱,就是五无间地狱。五逆是大逆不道,第一个是杀父母,父母对自己有大恩,不能知恩报恩反而杀害父母,这是造无

净空法师:这个罪比五逆罪重

佛是世间大福田,他教化众生影响多大,影响的面积是全世界,影响的时间是一万二千年,你怎么能害他!害他,无间地狱罪;如果你赞叹他,你宣扬他,那个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我们一定要懂得。称赞、宣扬,让大家都知道佛

五逆罪十重罪来自哪里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两部佛经都没有明确的文字表明十罪 十恶, :一切苦事。过于上说。百千万倍。具五逆者。其人受罪足满五劫。复有众生犯四重禁虚食信施。诽谤邪见不识因果。断学般若毁十

五逆罪唯有念阿弥陀佛法门才能救

我们修行佛法的人都是听说过五逆罪的,而且知道五逆罪是佛教所有恶业中最重者。在命终的时候是将要堕无间地狱的。很多人都是想要去忏悔的,但是我们要知道五逆罪唯有念阿弥陀佛法门才能救。这种罪是不通忏悔,就是一

五逆十恶罪都是什么

五逆所谓五逆罪,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若犯其中之一,即堕无间地狱。又:一、杀父母 谓父母养育,恩同天地,为子者当竭力孝养奉事,以报其恩,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即堕地狱。

佛教三十七道品都是什么?

在佛教典藉中,三十七道品又被称为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或三十七助道法等,其意思都是一样的。佛教认为按照这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循序渐进,依次修行,就能掌握佛教所说的菩提之智,证得无上觉悟。这三十七种修

十二因缘都是什么

十二因缘又称为十二缘起支。此十二支互相为因果,因为一个因缘升起,而造成另一个因缘也生起,故佛经中常说:“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这样的东西生起,所以另外一样东西也跟着生起;有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