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祥寿五佛母--佛与石头的一段对话
2025-01-07 12:32

石头问:“为什么以前我爱着一个女孩时,她在我眼中是最美丽的,可现在我爱着这个女孩时,却常常觉得其她女孩更加漂亮呢?”

佛问:“你敢肯定你是真的爱她,在这世界上你是爱她最深的人吗?”

石头毫不犹豫地说:“当然!”

佛说:“那要恭喜你了!你对她的爱是成熟、理智、真诚而深切的。”

石头有些惊讶:“哦?”

佛继续说:“她本来就不是这世间最美的,甚至在你那么爱她的时候你都清楚地知道这个事实,但你还是深爱着她,那么说明你爱的不仅仅是她的外表。韶华易逝,红颜易老,再漂亮的人都有老去的一天。但你对她的爱已经超越了这些外表的东西,也就超越了岁月。”

石头忍不住说:“是的。我的确爱她的清纯善良,疼惜她的孩子气。可是,为什么后来在一起的时候,两人却没有了以前的那些激情,而更多的是一种互相依赖呢?”

佛说:“那是因为在你的心里,已经潜移默化地将爱情转变为了亲情……”

石头摸了摸脑袋:“亲情?”

佛继续说:“爱情到了一定程度后,便会变成亲情。这时,你会将她看作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样你就多了一些宽容和谅解。只有亲情才是你诞生伊始上天就安排好的。后来你做的,只是去适应你的亲情。无论你的出身多么高贵,你都会不讲任何条件地接受她并且对她负责、对她好。”

石头想了想,点头说道:“确是这样的。”

佛笑了笑:“爱是由互相欣赏开始的,因为心动而相恋,因为互相离不开而结婚,但更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宽容、谅解、习惯和适应才会携手一生的。”

End

苦瓜·酸菜·石头

◎ 来 圣残阳如血。山谷里,松涛阵阵。有鸟从远处飞来,在风中画出几道弧线,又倏地一下飞走了。雾气从谷底涌起,又弥漫开去,迅速地笼罩了整个山谷。夜色越来越浓。一块凸出的山石上,雕塑一般,我寂然而坐。风,

石头和树

石 头 和 树◎ 山 奇 一块山上的石头和一棵山上的树,是山上的一道风景。山下的人总觉得石头是多么高大,树是多么伟岸,都说石是奇石,树是奇树。于是,石头开始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天生就是高大的,是天生丽

祥寿五佛母的简介

藏族民间传说,这五位佛母依次为执掌福寿、先知、衣田、财富和牲畜的神祗,亦是密宗的五护法空行母。祥寿佛母-扎西次仁玛(Tashi Tseringma),身白色,一面二臂,右手高举金刚杵,左手握一长寿宝瓶

祥寿五佛母--佛与石头的一段对话

石头问:“为什么以前我爱着一个女孩时,她在我眼中是最美丽的,可现在我爱着这个女孩时,却常常觉得其她女孩更加漂亮呢?”佛问:“你敢肯定你是真的爱她,在这世界上你是爱她最深的人吗?”石头毫不犹豫地说:“当

祥寿五佛母--脸上常挂微笑的人最漂亮!

曾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位家境贫困的妇女和先生离婚,自己带着小孩谋生。她想让孩子开开眼界、看看美丽的世界,所以,她带着孩子到百货公司,让孩子认识各样东西。百货公司的东西琳琅满目,有各式各样的玩具:小熊

祥寿五佛母--为一只蚂蚁引路,是最大的行善

亿万富豪丹尼尔在散步时,发现一个小男孩蹲在路边,手里拿着一根草茎在地上摆动着。丹尼尔好奇地俯下身子,抚摸着小男孩的头,问道,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呢?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道,我在为一只蚂蚁引路。丹尼尔听了

祥寿五佛母--愿你们,都成为能力大于脾气的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去想过,拉开你和别人差距的,到底是什么?30岁以后,我越来越感受到一个道理:真正让我们落后于别人的,可能不是你的脸,也不是你的学历,而是你的脾气。前两天,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因为提前

祥寿五佛母--善良不可坚硬,心地不可荒芜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可是,就像如今的房价一样,越是强调调控,越是反其道而行之。老实说

祥寿五佛母--一碗白饭底下的“秘密”

二十年前,某日黄昏,有名看似大学生的男孩,徘徊在台北街头的一家自助餐店前。等到吃饭的客人大都离开了,他才面带羞赧地走进店里。“请给我一碗白饭。谢谢!”男孩低着头说。店内刚创业的年轻老板夫妻见他没选菜,

祥寿五佛母--一个幸福的家,却因较真常常陷入冷战

池塘和老公结婚已经十年,为了带娃,她辞职做起了全职妈妈。老公呢,由于事业刚刚起步,完全没有把精力放到家里。池塘一个人,拉扯大孩子,还要兼顾照顾老公。那几年,她过得很苦很难。她是一个优秀的妈妈,儿子的性

祥寿五佛母--心在哪成果就在哪

朋友小丁是一个厨师,也是我见过的最奇怪的厨师。我和小丁从小玩到大,可是自从他开始学厨师之后,我就发现他有了不小的变化,常常会有一些怪异的举动。那年夏天,天气格外炎热,大地像是被扣在了蒸笼里一样,闷热异

石头希迁禅师的简介

旋赴曹溪,投禅家南宗惠能门下,受度为沙弥。惠能逝世时,他还没有受具足戒。不久,前往吉州青原山静居寺,依止先得曹溪心法的行思禅师,因机辩敏捷,受到行思的器重,有“众角虽多,一麟已足”的称誉。不久,行思又

石头希迁禅师的著录内容

希迁〈参同契〉(摘录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色本殊质象,

石头希迁禅师的详细解释

旋赴曹溪,投禅家南bai宗惠能du门下,受度为沙弥。惠能逝世时,他还zhi没有受具足戒。dao不 久,前往吉州青原山静居寺,依止先得曹溪心法的行思禅师,因机辩敏捷,受到行思的器重,有“众角虽多,一麟已

石头希迁禅师的参禅经过

希迁先在曹溪门下受了熏陶,已有所证悟。当他初到青原山和行思见面时,行思问他为了求得什么而来,他说,未到曹溪以前,原未曾失落过什么。行思再问,那么为什么要到曹溪去,他就说,若不到曹溪,怎知不失。在这番简

石头希迁禅师的佛学贡献

六祖将示灭,有沙弥希迁(即南岳石头和尚也)问曰:和尚百年后,希迁未审当依附何人?祖曰:寻思去。及祖顺世,迁每于静处端坐寂若忘生。第一坐问曰:汝师已逝,空坐奚为?迁曰:我禀遗诫故寻思尔。第一坐曰:汝有师

石头希迁禅师悟道

南岳石头希迁禅师,青原行思禅师之法嗣,端州高要(今广东省肇庆市)人,俗姓陈。大概是宿世修行的缘故,母亲自怀上他以后,即不喜欢荤腥;降生后,不哭不闹,从不给保母添麻烦。希迁自幼聪慧,七八岁时就萌发了出家

石头希迁禅师的文化传承

希迁的门人颇多,著名的法嗣有药山惟俨、天皇道悟、丹霞天然、招提慧朗、兴国振朗、潭州大川、潮州大颠等。惟俨在同门中最受希迁器重,他传法于云岩昙晟,昙晟传洞山良价,良价传曹山本寂和云居道膺。后曹山一脉中断

石头希迁禅师的禅风

希迁的禅风,显然带有哲学思索的倾向,和同时的马祖道一之盛倡大机大用相比较,它是近于静态的。因而他所创倡的禅法,也可以说就是一种禅思。这种思想,以后还结合了坐禅而续有发展。承受希迁付法的药山惟俨即常事闲

石头希迁禅师的开悟

一天,他对马祖道一大师说:“像这样呆下去,不如请师父给弟子另指示一位大师,也许还有希望。”马祖道一大师听完后,说:“离此地七百里,有一位称为南岳石头的禅师,如果你到他那里,一定能有一个好的结果。”灵默

石头希迁禅师是怎样参禅的

希迁先在曹溪门下受了熏陶,已有所证悟。当他初到青原山和行思见面时,行思问他从曹溪那里带来了什么,他说,未到曹溪以前,原未曾失落过什么。行思再问,那么为什么要到曹溪去,他就说,若不到曹溪,怎知不失。在这

吴立民:第四章 南宗分灯 三、石头希迁

三、石头希迁(一)石头生平石头希迁(700-709),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省高要县)人。其生平,可从以下几个时期申述之:1、少年时代。这位后来惯于静坐沉思的一代哲人,当其年少之时却是性格刚强好动,

洪修平:石头希迁与曹洞宗的禅法思想特点略论

内容提要:从禅学思想上看,石头希迁进一步发展了六祖惠能直指人心、当下解脱的顿教禅法,更注意从心与物、理与事的关系中去强调人的地位和人的当下解脱,其重要的特点之一是直面现实的人生而又超然世表。曹洞宗以五

方立天:石头宗心性论思想述评

慧能以来,禅宗主要衍化为南岳和青原两系。青原行思(?~740年)主张「即今语言即是汝心,此心是佛」(注1)。其弟子石头希迁(西元700~790年)继承行思,超过行思,在开辟有别於南岳一系洪州宗的门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