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先学吃亏,比你去做广大的善业更重要
2024-11-05 11:16

先学吃亏,比你去做广大的善业更重要

净界法师

忏公师父常常讲一个观念,他说:我们修行人有三个重点:解门、行门、性格。这当中他认为性格是最重要,一个人有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性格不好都不行。老人家说,这所谓的性格是什么呢?什么是一个人美好的性格呢?只有三个字:学吃亏。

学吃亏这三个字,我体验了很久,现在有一点心得。我觉得吃亏这个道理非常好,我现在很喜欢吃亏,我很希望我付出很多,但是我得到很少,我觉得这个对我非常好。刚开始对于这样的遭遇不是很满意,但是我觉得在我生命当中,我希望我的吃亏的因缘要越多越好,因为学吃亏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太多

简单讲出两个。诸位!如果你在一个常住住,你付出的很少,结果你得到的很多,你觉得这种因缘好不好?对啊!你在耗损能量嘛!你付出的很少,得到很多,那你在耗损你前生的福报,你今生福报越来越少了。那差额是从哪里来的?绝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那表示你生命在退步当中。

反过来,你对常住付出很多,但是没有人知道,没有人把你当一回事,非常好!你的生命在进步当中,你这个人前途不可限量!不可限量!你不一定有美好的过去,你可能也没有一个暂时的现在,但是你肯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如果你着眼未来的话,你应该学吃亏,这第一点。

第二个,从学吃亏当中增加我们的菩提心,培养一个内在的德行。一个菩萨什么事都斤斤计较,你很难把菩萨道做好。某种程度来说,行菩萨道路是很多障碍的,要靠一点愿力来支持,而这种愿力就是说你愿意代众生受苦的那种学吃亏的心情。往往是这种心情,使你产生了突破。

我们刚开始是发学吃亏的心,来帮助众生,结果这种心态帮助了我们自己,是这样子的。诸位懂这意思吗?你学吃亏你不一定帮助别人,因为帮助别人,对方得不得度那要看很多复杂的因缘,但是肯定是帮助了你,对你肯定有好处。

你们以后去学菩萨戒,菩萨戒有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三大部分。摄律仪戒、摄善法戒这是断恶这一部分。当然菩萨对治的是嗔部分,贪、嗔都有,嗔比较重;摄善法戒,菩萨是很重视这个六波罗蜜,特别是智慧的学习;摄众生戒这一部分的戒,你把它读完以后,只有三个字:学吃亏。你度化众生就是学吃亏--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那么你就是从这样的心态当中,你慢慢成就广大的功德庄严。

我讲实在话,你心态不改变,你不可能进步,因为它是根本。所有的善业跑哪里去了?诸位想想看,你所做的善业还是安住在你的心中嘛,在你的心中酝酿!如果你的心量狭小,你怎么培养广大的功德,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说一切唯心造。

所以,我希望我们先调整自己的心态,比你去做广大的善业这件事更重要!你有美好的心态,你才有美好的状态。所以在这个地方,自他交换就是说你要相信我们去帮助众生比帮助自己更重要,心态的改变你的生命就完全不同。

End

先学吃亏,比你去做广大的善业更重要

先学吃亏,比你去做广大的善业更重要净界法师忏公师父常常讲一个观念,他说:我们修行人有三个重点:解门、行门、性格。这当中他认为性格是最重要,一个人有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性格不好都不行。老人家说,这所

好的生命状态比选择更重要

那天被友人拉进了一个微信群,旁听了一节微课堂。主讲人是一位曾在巴西圣保罗大学留学的女子,尔后归国在一家外企担任高管。她分享了自己是如何申请到留学的全额奖学金,又是如何从零开始学习葡萄牙语,再到受邀登台

做人,善良一点不吃亏!

做人,善良一点不吃亏,做人,别总想着算计谁,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算得了一时,算不了一世,你斗得过君子,斗不过小人,踏踏实实,诚诚恳恳,会结交朋友一堆,得到评价满分做人,别总是占人便宜,谁也不憨不傻,

人啊,宁可吃亏,也不要耍奸,谁也不傻!

人啊,宁可吃亏,也不要耍奸,谁也不傻!1、宁可装傻,也不要自作聪明因为没有人喜欢聪明绝顶的人,尤其讨厌自作聪明的人。客观事物太复杂,而且变化太快,无论你智商有多高,无论你多么勤奋,认识任何事物都是很难

中医“5字养生诀” 养生比治病更重要

在中医看来养生比治病更为重要,在《黄帝内经》中提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所以在中医看来未病预防比生病再求医更为重要。那么自古以来中医们又是如何进行养生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同来了解中医的养

清醒比聪明更重要

  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比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更重要;  有一种良好的习惯比有一种熟练的技巧更实用;  有一股青春活力比有一副健全的臂膀更有力;  有一身勇气和胆识比有一门知识更强劲。    世间的事情都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