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 者达摩西来,六祖分灯,一花五叶,广开妙法之门。义玄立宗,传称临济,棒喝交驰,付授正法眼藏。寒山寺自古以来是临济宗的弘法圣地。究竟临济宗风如何?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传法时曾说过一首偈子:吾本来
禅宗五宗中影响最大、延续最久者是临济宗。临济宗因义玄在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的临济禅院创立而得名。义玄(?-867),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山东省东明县)人,出家后首参黄檗希运,有三度问佛法大意,三
二、“三佛”禅法宋道融在《丛林盛事》中评价杨歧与黄龙派的势力与地位时说:黄龙、杨歧二宗,皆出于石霜慈明。初、黄龙之道大振,子孙世之,皆般般不减马大师之数,自真净四传而至涂毒,杨歧再世而得老演,演居海会
三、慧南禅风慧南禅学思想,散见于各处的言论(书信、语录、偈颂、笔记等)中。虽然具有他所处时代的鲜明特色,而且对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但由于他没有系统的禅学著作(他恪守了不立文字的禅规),未作深入
五、传承与发展慧南嗣法弟子83人,再传弟子满天下,充分显示其宗法的旺盛生命力,对慧南宗法的倡导与发展影响较大的黄龙传人有祖心晦堂、宝峰克文、东林常总、云居元祐、隆庆庆闲、泐潭洪英(以上皆一传);死心悟
三、宗杲及“看话禅”(一)大慧宗杲爱国兴教的一生大慧宗杲(1089-11643),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依张浚所撰《大慧普觉禅师塔铭》的记载,十七岁出家受具足戒,离乡出游:先后曹洞宗尊宿洞
六、惠洪禅学在黄龙诸徒中,惠洪是一位最值得重视的人物,他的禅学思想和禅史研究,对后呓影响很大。惠洪(1071-1128),一作慧洪,后改德洪,字觉范,赐号宝觉圆明禅师,自称寂音尊者,明白庵人。筠州新昌
一、杨歧宗的创立杨歧方会(992-1049),袁州宜春(江西宜春)人,俗姓冷。二十岁在筠州(江西高安)九峰山出家,曾到潭州(湖南长沙)随石霜楚圆习禅,后到袁州杨歧山和潭州云盖山开辟道场,禅林称为杨歧方
三、延沼传承风穴延沼(896-973),俗姓刘,浙江余杭人。少年即怀出世之志,剃发受具膈,“游讲肆,玩《法华玄义》,修止观定慧,”可见面礼于教门义学下壹番功夫,但自觉大事未了,未能发明心地,遂各处参学
六、石霜楚圆石霜楚圆(987-1040),法号慈明,全州(今属广西)人。俗姓李,年二十二于湘山隐静寺出家。后四处参访,慕汾阳道望,前往参谒。据说汾阳一见之下,即识其大器利根,但并没有当下与其开示,相反
四、省念承风接响首山省念(926-993),俗姓狄,山东莱州人,少即出家,“为人简重,有情识,专修头陀行,诵《法华经》,丛林畏敬之,自以为念法华。”头陀,梵语dhuta之音译,去除尘垢烦恼意。头陀行,
二、祖先与南方临济南方禅宗是临济宗天下,有影响的禅师多出于大慧宗杲和虎丘绍隆两支。大慧的弟子以佛照德光(1122-1203)最为知名。他曾历主名刹,弟子众多,并入宫说法,得到孝宗皇帝的欣赏。德光之后,
五、汾阳善昭汾阳善昭(947-1024),山西太原人,俗姓俞,史载“剃发受具,杖策游方,所至少留,随机叩发,历参知识七十一员。”古来大德为求开悟,不惮艰辛、剋期求证的精神,适足为学人典范,后到首山道场
临济禅与安祥禅耕云先生 著序一九九一年七月廿日于河北正定临济祖庭首先对净慧法师、住持法师以及各位表达我最深的敬意。天气这么热,各位在百忙中能来参加这个聚会,可以说彼此有缘。能到临济祖庭来参访,也是我的
禅宗诗歌境界 第三章 临济宗禅诗禅宗自菩提达摩六传至慧能,下出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二位巨匠,南岳之下经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传至临济义玄?~867。义玄于唐宣宗大中八年854住镇州临济院,接化徒众
经临济宗禅诗二、四料简吴言生[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第3339页二、四料简四料简是临济导引学人悟入的四种方法,即夺人不夺境、夺境不夺人、人境俱夺、人境俱不夺。人指主观存
临济宗禅诗一、四喝吴言生[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第3132页禅宗一花五叶,叶叶不同,五家七宗,各有各的宗风,即纲宗。为了表达纲宗,禅宗各家都创作了数量可观的纲宗诗。临济
临济宗禅诗五、无位真人吴言生[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第4954页五、无位真人无位真人是临济禅的又一思想精髓。铃木大拙在《临济的基本思想〈临济录〉中人之研究》中指出:人的
临济宗禅诗六、无依道人吴言生[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第5456页六、无依道人无事是贵人、无位真人都有不向外求的特征,而无依道人则是不向外求的进一步深化,强调主体的自足圆
临济宗禅诗七、汾阳善昭的禅诗吴言生[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第5763页七、汾阳善昭的禅诗在临济宗禅人中,汾阳善昭的禅诗创作颇有特色,这些禅诗较集中地收录在《汾阳录》中。
临济宗禅诗三、四照用吴言生[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第3943页三、四照用四照用的照,指寂照之照,寂是真如之体,用是妙用。四照用系根据参禅者对主客体之不同认识,所采取之不
临济宗禅诗四、无事是贵人吴言生[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第4449页四、无事是贵人每一宗派的禅学思想都有其最为典型的部分,即禅髓。禅髓诗,指通过诗歌语言艺术,或显或隐、或
【问:“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①。未审此意如何?乞师指示。”师云:“大通者,是自己于处处达其万法无性无相,名为大通。智胜者,于一切处不疑,不得一法,名为智胜。佛者,心清净光明,
临济禅风述要温金玉禅宗自慧能以后,以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风,席卷全国,迅速传播开来。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由慧能弟子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系逐渐衍化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
临济宗的门庭施设及其现代诠释在禅门五宗当中,临济宗出现最早,并且是唯一创立于北方的宗派。临济宗的创始人临济义玄(?-866),上承南岳怀让--马祖道一至黄檗希运的禅法,以其机锋凌厉,棒喝峻烈的禅风闻名
农历八月初十,是宋朝高僧大慧宗杲禅师圆寂纪念日。大慧宗杲禅师(1089~1163),俗姓奚,字昙晦,号妙喜,又号云门宣州(安徽)宁国人,宋朝临济宗杨岐派僧。大慧宗杲禅师一生十七岁出家于东山慧云寺之慧齐
农历四月十日,唐代禅僧、临济宗开山祖师义玄禅师圆寂纪念日。义玄(787867年),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唐代高僧,是中国禅宗临济宗创始人。禅宗五家中,以临济宗影响最大,法脉延续最
农历三月十七,佛教禅宗临济宗黄龙派创始人慧南禅师圆寂纪念日。慧南禅师(1002~1069年),俗姓章,宋代信州玉山(今江西省玉山县)人,世称黄龙慧南,是佛教禅宗临济宗黄龙派的创始人。慧南禅师初学禅宗云
临济禅师语录讲话惟觉撰述心印笔记〇 语录只拟求佛,佛是名句,你还识驰求底么?三世十方佛祖出来,也只为求法,如今参学道流也只为求法,得法始了,未得法依前轮回五道。云何是法?法者是心法,心法无形,通贯十方
丈雪通醉禅师,俗姓李,四川内江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阴历10月15日。父名李梅,母姚氏,皆以耕织为业,生活贫苦。禅师幼年气质矜持,成年后性情宽厚沉静。六岁时(1616年),即被笃信三宝的父
禅宗临济一脉,自晚唐义玄大师(787--867)创立后,六传至北宋石霜楚圆,分为杨岐方会(992-1069和黄龙慧南(1002-1049)两派。其中杨岐方会一派,后成为临济正宗。可以说临济宗后期的历史
灵山秀水南宋礼部尚书、大学者王应麟曾游黄檗山,赋诗一首:黄檗去无踪,清流出涧中。乍疑飞冻雨,还觅透寒风。湛性非尘溷,闻根与暗通。曹溪留一滴,清味此应同。黄檗山不知踪影,唯见清流飞瀑,而曹溪六祖的血脉却
农历十一月十六,是宋朝临济宗黄龙派晦堂祖心禅师的圆寂纪念日。晦堂祖心(1025~1100),俗姓邬,号晦堂,广东始兴人,北宋临济宗黄龙派高僧。十九岁出家,翌年试经得度,住受业院奉持戒律。后谒云峰文悦,
农历十月二十四,元朝临济宗杨岐派高僧一宁禅师圆寂纪念日。一宁禅师(1247年~1317年),俗姓胡,号一山,俗称一山一宁,台州人,是元朝东渡弘法高僧,属临济宗杨岐派。一宁禅师幼投鸿福寺无等融出家,就普
农历十二月初四,是临济宗高僧首山省念禅师圆寂纪念日。首山省念禅师(926~993),俗姓狄,山东莱州人,风穴延沼禅师之法嗣。首山省念禅师自幼出家,从本郡南禅寺受业,受具足戒后,遍参丛林。省念禅师为人简
农历十月十四,是禅宗临济宗径山元聪禅师的圆寂纪念日。临济门下杨岐派第七世蒙庵元聪禅师(1136年~1209年),俗姓朱,福建福州人,原为福建雪峰山东庵住持。庆元三年(1197),宋宁宗诏请元聪移主径山
明一法师加持力是佛教的特有的名词,一般人认为是表示一种帮助你成功做事情的力量。很多人包括自己以前对加持力存在迷惑,所以,追求加持力实际上带有迷信色彩。经过几年的修行经验,自己对加持力有所认识,对加持力
吴言生[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第5456页无依道人无事是贵人、无位真人都有不向外求的特征,而无依道人则是不向外求的进一步深化,强调主体的自足圆满。要达到无依的境界,首先
朱明一代,临济宗盛行。迨至中叶,出了一位法龙门象笑岩德宝大师(1512-1581年,字月心),他自幼出家,受戒后便南北弘法,游方传教,以禅道接引诸方学者,晚年定居北京柳巷精舍。史称明末四高僧中的三位云
禅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从曹溪的六祖惠能,历南岳、马祖、百丈、黄檗,一直到临济的义玄,于临济禅院举扬一家,后世称为临济宗。义玄是惠能的六世法孙。又临济六世孙为石霜之圆禅师。圆禅师以后分杨岐派、黄龙派。据
临济宗是中国佛教中禅宗五家之一,由于此宗的开创者义玄,在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的临济禅院举扬一家的宗风,后世就称它为临济宗。义玄(?867)是六祖慧能下的第六代,曹州南华县人,出家后广究毗尼及经论
历代名公巨卿、文人墨客,相继前来黄檗山游览,留下不少诗篇。宋淳熙四年(1177年),瑞州判官、后任礼部尚书的倪思,曾来此游览,有诗云:历险扪高无路寻,乱山穷处是禅林。云鹫峰头一万杉,覆盂山下木参天。描
禅宗自从南北分宗,就开始走上多头发展的道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势由盛趋衰,而禅宗则名家辈出,山头林立,呈现出繁荣景象,宗密所撰《禅源诸诠集都序》,谓其所述禅门诸宗殆且百家,南侁、北秀、牛头、石头、荷
提要:现代学界的临济研究,在资料的利用上多是不够完整的。或偏用《人天眼目》(如太虚:《中国佛学特质在禅》;孤峰智灿:《中印禅宗史》;郭朋:《隋唐佛教》等),或偏用《景德传灯录》、《古尊宿语录》(如潘桂
时间:公元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地点:彰化县政府大礼堂听众:法师、护法信徒(弟子依空记)一.世间迷信知多少?二.宇宙真理有几何?三.迷悟之间差几许?四.转迷成悟有几人?各位法师、各位贵宾、各位护法居士
文/李肖禅宗五家中,以临济宗最具中国禅的特色,而开创临济这一系的,是义玄禅师。铃木大拙在《禅与西方思想》中称他是中国禅宗思想史上第一位禅师。义玄(?一867),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山东省东明县)人。关
一提到临济义玄,我们便会想到他那彻底,倔强的个性,和求道的热情。他是山东曹县人,俗姓邢。我们不知道他生于那一年,大约九世纪初,死于公元八六六年,或稍后。从临济的赋性来年,他是一个道地的北方人。幼年时,
临济义玄大师,唐朝人,临济宗初祖。幼负出尘之志,披剃受具足戒后,博通经论,精究律学。首参黄檗希运,又礼高安大愚,于言下大悟,复还黄檗,受其印可。继以行脚参禅,与大老交锋,故丛林有「临济游方,气吞诸方」
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踢踢翻鹦鹉洲。有意气时呈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这首意气风发、气势宏阔的偈子,是后人颂扬临济义玄禅师的。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末叶,义玄禅师从江南北上,来到了北方的滹沱河畔,住持临济寺。一日
作者: 临济棒喝在中国历史上,佛教曾遭受过几次大的法难,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三武一宗灭佛运动北魏太武帝(424-452在位)灭佛、北周武帝灭佛(560-578在位)、唐武宗灭佛(841-846在位)、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