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行蕴的实质
2025-01-10 11:34

我们去看“瀑布”会深刻的体会到“行阴”的迁流。《楞严经》云:“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楞严经妙心疏》(守培法师)行者。如大江东去。无有停歇。即人身中血脉流行。形相变迁。皆行阴之相也。山崖之水下注。名为暴流。

“流”喻行阴。“波浪”喻果报身。今身生尽。复生后身。生生不尽也。前际后际。不相逾越。喻一身中由小而大。由大而老。后际之老。不踰越前际之大。即绝不先老而后大也。行阴如流。故曰。亦复如是。

“因空、因水”而有流性。即因缘性。今不因“空、水”有故。非因缘性。若离“空、水”而有流性。即名自然性。今不离“空、水”故。非自然性。“不生而生,虚妄义成矣。“生而不生”,妙真如性义成矣。

End

刘素云:不要把听经念佛当任务,要重实质不重形式。

佛法它讲正知正见,不能研究,研究是思议,佛法讲参究,参究是智慧,研究是知识,研究来研究去得到的是烦恼,这是错误的知见,不是正知正见。刚才我说般若是智慧,「般若无知,无所不知,知而无知,无知而知」,「鼓

关于生命的实质

要突破生命的轮回圈,我们先要了解生命的实质,掌握了生命的实质,我们才能把握好这一期的生命。在这一期的生命里勤修苦行,断掉促成轮回的生命圈,才能真正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命体。那么生命的实质是什么呢?生命

行蕴的实质

我们去看“瀑布”会深刻的体会到“行阴”的迁流。《楞严经》云:“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楞严经妙心疏》(守培法师

识蕴的实质

我们以“冰山”来比喻“五阴”,水面上可见的“冰山”即“色阴”,水面下最深处即“识阴”,中间依次是“行阴、想阴、受阴”。关于“识阴”《楞严经》云: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