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的般若思想◎ 明 空《心经》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经典之一,流通也较为广泛,现在很多小孩都能背诵它。《心经》之所以能够普及,和它精简的文字、深邃的义理不无关系。现在流通最广的《心经》版本仅有二百多字
一、《心经》要义今天给大家讲我们经常念的一本经,也是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我们学习的题目叫做生活中的智慧--《心经导读》。《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
心经略说黄念祖老居士以一九八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一、心经两种形式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其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
◎ 明 影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讲的是佛说的三乘教法亦非实有。三乘教法是为了对治我们对身心世界的执著的,它是治疗妄心大病的良药,我们的心不能反过来去执取它
度一切苦厄。此乃照见五蕴皆空之效果。既然已照破了五蕴,那么还会有什么苦、什么厄呢?度即度脱之义。一切乃指所有也。所谓苦者,就是我们身心的感受、身心的不安。苦有很多种苦,细细讲来有十八种苦。通常讲有八苦
波罗蜜多波罗蜜多是梵语,是音译。波罗译为彼岸,蜜是到,多是上,整个意思是到彼岸之上。这里用了比喻手法,意思是一切众生都纷扰在生死苦海的此岸,生死轮回,苦不堪言。我们要渡过生死苦海,要成大道,就要发心修
心经 第二章 诸法皆空 不住相故 无所得故佛在五时说法中,无不是根据众生的根性和机缘应病与药的,所以应缘说法,而无定法。为了使众生不误解佛法,不执着在经文的字句名相上,佛说: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
心经抉隐 前言伏以:实际理地,了无生佛之名;修持门中,方有凡圣之差。心性本净,因执取而烦惑丛生;妄相原空,由觉照而真常绝待。随缘不变,十界之升沉迥异;不变随缘,一心之体用无殊。虽此心此理含生共具,然彻
前言伏以:实际理地,了无生佛之名;修持门中,方有凡圣之差。心性本净,因执取而烦惑丛生;妄相原空,由觉照而真常绝待。随缘不变,十界之升沈迥异;不变随缘,一心之体用无殊。虽此心此理含生共具,然彻悟彻证非觉
接下来,《心经》又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度缘觉的。缘觉是从十二因缘上悟道,这段文是破缘觉所执著的十二因缘法。十二因缘法也属于五蕴总法的范围,五蕴既空,十二因缘法也根本不能
心经 第一章 佛的契机契理之教佛说法四十九年,说圆说偏,说顿说渐,无非都是随着众生不同的根基、不同的机缘而方便应病与药。众生需要佛法,同样,佛法也离不开众生。就象药是为治病而设的,离开了病,药则无任何
心经 第三章 《心经》的五重玄义用五重玄义来解释大乘经典,是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发明的方法。所谓玄义,并非深奥玄妙不可测,而是将经文所含的幽微玄妙意旨分五个层次挖掘疏解出来,使大家容易明白。后来的解经者皆
心经 第四章 译经人翻译《心经》的人很多,有七种翻译本子。现在大家读诵的最盛行、最流通的本子是玄奘法师翻译的。文长仅二百六十个字,但意义非常丰富,能赅括三藏十二部经教。玄奘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当时
远离颠倒梦想。这里的远离不是距离之远,而是永远地离开、离弃之义。颠倒者,即相反、倒置,指真假不明、迷真认妄。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倒置事理者,谓之颠倒。此等颠倒,乃依根本无明烦
根据我的一些同修的经验,心经可以帮你相当大的忙,你可以三遍心经21遍心咒(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反复的求观世音菩萨帮你达成你心中的好的愿望!一般而言,观世音菩萨绝对会闻声救苦,帮你达
心经略释[迦湿弥罗]姿纳弥扎论师释任杰由藏译汉顶礼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母于此薄伽梵(世尊)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以经的性相所诠,故名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若唯最初不假设名言,就不能确定是何经,故说
共读佛学经典共读书籍:星云大师讲《心经》推荐理由:以生活事说法,活用到生活中去,般若作舟,在世间沉浮中找自在本期共读:本期内容为《星云大师讲心经》序言注意事项:记得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打卡,并在微信群留
前言(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心经》言简意赅,能背诵的人不少,能了义的人却难得。读诵《心经》,唯求明心见性,此亦儒家格物、致知、正心、修身之意。能明心,能正心,不在言,而在于行。知亦
《心经》掠影潘州观辉读经笔记开经偈法宝实难量 如来金口宣扬龙宫海藏散天香 觉者诵琅涵玉轴霞条金写字似排秋雁成行昔因三藏取来唐 万古为敷扬昔因三藏取来唐 万古为敷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观自在
梵本《心经》略释《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prajāpāramitāhrayasūtra),因为二百六十个字的《心经》体现了《般若经》的心髓,所以略称为《心经》。该经的空义,反映秦译《大品般
在念诵心经以前可以适当了解心经有关的常识,在对心经有很多了解以后在进行经文的学习时就会轻松很多,也不会对心经出现很大的理解偏差。念诵心经是一种很严肃正式的佛法修行,尽管我们通常在念诵心经时都是一个人进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为数近万的经典中,有一卷字数最少、内涵丰厚、流传广远的经典,这就是《心经》。《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8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 玄奘大师译经以《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为数近万的经典中,有一卷字数最少、内涵最深、流传最广的经典,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下简称《心经》)。《大般若经》20万颂、640万言的精要,全都浓缩在《心经》短短的260字中
心经,是一部很短但也很深奥的经,几乎所有的学佛者都会背。介绍《般若心经》,我不想依华严宗或天台宗的判教方式来看本经的地位。就这个时代而言,研究佛经最好的方法,是不必再用判教的方式来看,而是依佛经的方式
如何修持心经摘自《佛经修持法》洪启嵩着心经,是一部很短但也很深奥的经,几乎所有的学佛者都会背。介绍《般若心经》,我不想依华严宗或天台宗的判教方式来看本经的地位。就这个时代而言,研究佛经最好的方法,是不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一章 解说《心经》(5)5 般若咒义上来已由密咒的五种功德,分摄五道的修证,在这里,只打算依吉祥狮子所说,略释般若波罗密多咒的咒义,即便完结《心经》正分的讲释。Tadyatha om
《心经》读此文从《舍利子般若》抉出,旨要唯是表第一义谛,更无其余。如《十二门论》,抉《中论》十二义,示空三昧,入涅槃门,旨要唯是一空义也。又如咒之有心中心。十六分六百卷如咒,《心经》寥寥几句如咒心。故
一、缘起《心经》五十四句,二百六十七字,其文最简,其意最难晓,宝通和尚在修行中,次第入顿,证悟了心经,故而写文:《大颠和尚注心经》。海底金乌天上日,眼中童子面前人。宝通和尚的这句话,表示他已修成功了摩
摩诃梵语。此翻为大,又云平等。世间最大莫过虚空。金刚经云:“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所以灌溪道:“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大道无边际,虚空难度量。”雪峰道:“仰望不见
l、一段奇妙的因缘印顺导师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乙是在民国三十六年夏于浙江奉化雪窦寺所讲,后收入妙云集上编之一,距今已有半个世纪,一直受到推崇,并无异议。今年九月,内明第二三四期刊出评印顺法师心经讲记